“我們在傳承”
南方周末 2003-01-09 15:42:23
□本報記者吳晨光萬靜波
作為《英美法詞典》的主事者,薛波已在中國政法大學3號樓323房內度過了近10個年頭,這個十余平方米的房間,既是編輯部、辦公室,又是會議廳和接待間,很多時候還是薛波的臥房。人說“十年磨一劍”,但十年都快過去了,詞典還沒有出版。
在近十年的時間里,薛波經歷了幾乎所有能想象到的以及想象不到的困難。
沒有錢,且不談稿費,僅是買必需的國外原版書就用了幾十萬。最缺錢時,電話都打不起了。他曾滿世界地尋找援助,從國內的若干科研機構、律師樓、大小公司,到國外的基金會、富商,為了省下郵資費,連寄往國外的信件,都要由朋友帶出國后再寄。
這是項艱辛而瑣碎的事業。他一人幾乎身兼了所有必須的“職務”,如果那也是職務的話,從策劃,主編,到總聯絡人、債務人、辦公室秘書、會計、資料復印員、電話接線生、值班人、運輸司機———僅為了把初稿帶到上海給東吳老人們審校,薛波數十次往返于京滬之間。5年來,光裝送稿件的旅行箱,就拖壞了好幾個。
最讓參與者們感慨的是目前國內學術界的浮躁,以及對基礎研究的漠視。現任教于中國農業大學的車雷講師參與此工作6年,他認為:“這樣一項耗時多年的工程,付出與回報是嚴重失調的。而當今有些領導更喜歡短、平、快地出政績。同樣,時下也沒有一位當紅學者愿花如此精力去當詞典的主編。工作太基礎了,評定職稱沒用,甚至不算學術著作。”
與此相應的是奇低的稿費標準。現在連普通的漢譯英稿費,都已達到了千字200-300元,法律類理應更高,而這本詞典仍只有千字20元。全書460萬字,數百名一流法學者的8年心血,只抵得上22萬元稿費。
同樣還有某些官方機構和官員對文化事業的冷漠。在近10年的時間里,這個本應由政府承擔的基礎文化建設項目,沒有得到任何官方資助。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江平曾多次親筆寫信請求有關部門支持,但結果往往是這樣:“我們的經費有限,如果給了錢,很多關系不好協調。”
由于嚴謹的審訂工作的需要,詞典的出版周期一次次往后拖,然而,一位大學副校長居然說:“什么書要編7年?”這位副校長不知道,除了日本的《英美法詞典》外,美國由梅隆基金會贊助,密歇根大學組織編撰的《中古英語詞典》,用了70年時間,耗資2200萬美元才出版完成。出版后,那些長期生活在中古時代語境中的法學者們,幾乎已無法適應現代生活。
關山重重。要換了一個人,也許早就放棄了。但在薛波看來,這些困難都算不了什么,“是我們自己要承擔的”,“和東吳老人相比,我已經很好了,我還有精神享受。”
這些年下來,薛波39歲了,仍孑然一身,個人已負債40萬元。
支撐他這么做的到底是什么?
他自己的說法是:“這是命運,一個人只能做他要做的事。”
當年一起共事的伙伴們早已星流云散,各奔東西,只有他還在堅持著自己最初的抉擇。當年有同事突然要出國了,根本沒想在走前請大家聚一下,當著大家的面,薛波痛哭失聲,他覺得:“友誼、理想仿佛一下被背叛了!”
薛波清醒地認識到在當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巨大難度,盡管有些悲觀,有些灰調,但一旦認準了目標,就決不放棄。他曾想編完詞典后,就出國去,但后來他想,“干嘛要出去?”
薛波是幸運的,他不僅找到了東吳老人,還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師友,他們是:黃風、方流芳、何家弘、朱勇、金海軍……這樣的名字同樣有長長一串。
“要是有了錢,一定要替老人們在上海買個好點的房子。”這是薛波的愿望,但直到現在,老人們的審稿費用都還欠著。
原載《南方周未》2003年01月0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