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辯護與批判》面世
《刑法的辯護與批判》是一部刑法學方面的學術著作。該書已于2008年12月由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作者歐錦雄。
《刑法的辯護與批判》是作者歷經二十一年的思考和刻苦鉆研而完成的著作。作者認為,刑法和刑法科學是在辯護和批判的爭論中發展的。對于科學的刑法內容和刑法理論,我們在理論爭鳴中應極力為其辯護,對于刑法和刑法理論中存在的缺陷,我們應據理批判。長期以來,作者把刑法學的研究重心放在刑法的基本理論上,因此,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刑法基本原則、刑法解釋、犯罪論、刑罰論、立法論等幾方面。本書的旨趣在于:通過對刑法的重要基本理論問題進行辯護或批判,希望人們對這些重要的刑法基本理論問題繼續予以關注,并通過爭論促進刑法理論進一步發展。由于對刑法理論的辯護與批判,往往同時包含了對相關刑法內容的辯護與批判,反過來而言,對刑法內容的辯護和批判,往往也同時對相關的刑法理論進行辯護和批判,因此,本書書名《刑法的辯護與批判》具有對刑法和刑法理論的辯護與批評的意蘊。
《刑法的辯護與批判》目 錄
序言
第一編 刑法基本理論
第一章 中國刑法發展的沉思
一、中國刑法的發展歷程
二、影響中國刑法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刑法典的功能
四、科學刑法典的判斷標準
五、中國刑法的未來發展走向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則的困惑與解讀
一、問題的提出
二、刑法基本原則的困惑
三、刑法基本原則的解讀
四、立法建議
第三章 罪刑法定原則的局限及類推的命運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根據及價值
二、罪刑法定原則的局限
三、類推的命運
四、小結
第四章 主觀解釋與客觀解釋之爭
一、主觀解釋論和客觀解釋論的基本觀點
二、導致主觀解釋和客觀解釋爭論的原因
三、對主觀解釋和客觀解釋之評價
四、刑法解釋的基本立場
第五章 擴張解釋與類推解釋的辨析
一、擴張解釋的概念及特征
二、類推解釋的概念和特征
三、擴張解釋與類推解釋的辨析
四、類推擴張解釋的窘境及其出路
第二編 犯罪論
第六章 科學犯罪構成模型的追尋
一、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的關系
二、犯罪構成模型的分類
三、各種犯罪構成模型的功能及評價
四、科學犯罪構成模型的判斷標準和完整犯罪構成模型的推崇
五、完整犯罪構成模型的司法運用
第七章 不作為犯罪的概念和范圍
一、不作為的內涵
二、不作為犯罪的概念
三、不作為犯罪與作為犯罪的界限
四、不作為犯罪和作為犯罪的競合
五、不作為犯罪的范圍
第八章 不作為犯罪的行為性
一、問題的提出
二、刑法理論上的行為概念
三、犯罪不作為的行為性探析
四、不作為犯罪的行為性分析
五、刑法理論的修訂與刑法的立法完善
第九章 “特定義務產生三根據說”之提出
一、關于特定義務產生根據的爭論及評析
二、“特定義務產生三根據說”的提出
三、特定義務產生的法哲學根據
四、特定義務產生的規范淵源根據
五、特定作為義務產生的事實根據
六、“特定義務產生三根據說”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第十章 “寄宿罪狀”的創制
一、關于處罰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爭論及評析
二、各國對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立法態度
三、寄宿罪狀之提出
四、寄宿罪狀之制定
第十一章 法定的刑法因果關系理論之構建
一、法定的刑法因果關系之提倡
二、法定的刑法因果關系的概念、特征、地位及范圍
三、法定的刑法因果關系模式分析
四、法定的刑法因果關系模式的立法設計
五、法定的刑法因果關系模式的司法運用
六、小結
第十二章 “復合罪過形式”質疑
一、復合罪過形式的理論主張
二、對復合罪過形式的質疑
三、對復合罪過形式之否定
四、具有雙重危害結果之犯罪的罪過形式認定
第十三章 刑法上嚴格責任之否定
一、刑法上嚴格責任的概說
二、刑法上嚴格責任之否定
三、立法、司法建議
第十四章 期待可能性理論的繼承與批判
一、對期待可能性理論的評價
二、期待可能性理論的繼承
第十五章 “單位主體和自然人主體行為構成競合論”之提倡
一、“單位主體和自然人主體行為構成競合論”之提倡
二、“行為構成競合論”在單位犯罪的主體責任認定中的運用
三、單位實施非單位犯罪的行為時,“行為構成競合論”在其主體責任認定中的運用
第三編 刑罰論
第十六章 刑罰階梯的演變與展望
一、刑罰階梯的歷史演變
二、促使刑罰階梯演進的因素
三、如何判斷刑罰階梯是否科學、合理
四、我國現在的刑罰階梯可否廢除死刑
五、從死刑順利走向廢止的角度對我國現行刑罰階梯的評價
六、我國死刑廢止過渡期刑罰階梯的改革
七、對我國現行刑罰階梯中的死刑所進行的立法梳理
八、余論
第十七章 刑事責任真諦的追問
一、刑事責任的概念
二、刑事責任的特征
三、刑事責任產生的時間及階段
四、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關系
五、刑事責任的地位
第十八章 被偵查誘惑之犯罪的刑事責任
一、被偵查誘惑之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的刑法法理
二、誘惑偵查的合法性問題及其對被偵查誘惑之犯罪的刑事責任所產生的影響
三、立法建議
第十九章 被害人過錯責任與加害人的刑事責任
一、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的法理分析
二、刑事被害人的過錯形式及其對加害人刑事責任的影響
三、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的立法思考
第四編 刑法立法論
第二十章 罪名、罪種的合理數量及其立法反思
一、新刑法典罪名、罪種繁多的原因
二、判斷罪種、罪名的數量是否合理、科學的標準以及確定罪種的原理
三、確保罪名、罪種合理數量的立法措施
第二十一章 經濟犯罪數額的立法模式
一、評析新刑法典的經濟犯罪數額立法模式
二、構建“經濟犯罪等級數額體系”的立法設想
三、經濟犯罪等級數額體系的相關問題
第二十二章 刑法典修補技術的探析
一、對79年刑法典修補技術的回顧
二、對97年刑法典修補技術的評析
三、科學的刑法典修補技術探析
參考文獻
后記
(《刑法的辯護與批判》,歐錦雄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作者:歐錦雄,刑法學教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