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0-9-25 10:11:51 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萬靜
為減輕企業負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部署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為擴大治理聲勢,震懾違規行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官方網站公布8起涉企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這8起涉企違規收費典型案例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及興安盟公安局轉嫁旅館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維護費用;江蘇省鹽城市民防局(鹽城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未執行減免優惠政策;浙江省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建設管理局繼續收取明令取消的白蟻防治費;河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測研究院超標準收取電梯年檢費;廣東省東莞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道路客運行業協會強制培訓并收費;陜西省延安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擴大范圍收取不動產登記費,超標準收取補證工本費;甘肅省武威市房地產測繪隊違規收取房屋測繪費;寧夏公路建設管理局違規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
嚴查涉企違規收費行為
近年來,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為幫助企業恢復發展,黨中央和國務院陸續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和幫扶政策。為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今年6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堅決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在全國范圍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加大對涉企違規收費行為的查處力度。
《通知》指出,疫情給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各地、各部門制定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保障惠企收費政策落實是市場監管部門的重要任務,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大力查處涉企違規收費行為,堅決防止亂收費讓企業“雪上加霜”,為優化營商環境、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保駕護航。
《通知》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因地制宜,圍繞企業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問題,深入扎實開展專項治理。要將港口、檢驗檢疫等進出口環節收費,商業銀行等企業融資相關收費,供電、供氣等公用事業收費,公路、鐵路等物流領域收費,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業協會相關收費等作為重點領域,嚴厲查處不落實各項惠企政策,不落實停征免收收費項目,不按規定降低收費標準,借疫情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收取保證金等行為,確保每一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
《通知》強調,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精心組織案件查辦,交費端倒查摸排,打通“最后一公里”,注重解決企業對優惠政策“看得見、得不到”的問題。要廣泛宣傳價費優惠政策,進一步推進涉企收費事項公開透明,讓企業明明白白交費。市場監管總局將適時組織部分地方開展交叉檢查,并對各地治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指導。企業可以通過12315平臺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違規收費線索,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查處,并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典型違規收費問題公開曝光。
違規收費呈現四類“面目”
在市場監管總局曝光的上述8起涉企違規收費典型案例中,經過梳理歸納,發現這些違規收費主要分為四種:
不落實國家已出臺的減免優惠政策,或是繼續征收已明令取消費用。例如,浙江省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建設管理局繼續收取明令取消的白蟻防治費。《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清理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征收白蟻防治費。然而金義都市新區建設管理局于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間,仍然繼續向建設單位收取白蟻防治費,共計違規收取113.68萬元。
違規擴大收費范圍及標準。例如,陜西省延安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擴大范圍收取不動產登記費,超標準收取補證工本費。延安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違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辦理不動產查封登記、注銷登記、預告登記和因不動產登記機構錯誤導致的更正登記,不得收取不動產登記費”“因不動產權屬證書丟失、損壞等原因申請補發、換發證書的只收取每本證書10元工本費”的規定,仍然對部分“預告登記”事項繼續收取不動產登記費;同時對“因不動產權屬證書丟失、損壞等原因申請補發、換發證書的”,按照住宅類80元/本、非住宅類550元/本的標準收取工本費。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計違規收取99.61萬元。
巧立名目違規收費。2019年,廣東省東莞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發布《關于開展汽車客運站站務員安全培訓的通知》,會同東莞市道路客運行業協會舉辦汽車客運站站務員安全培訓,要求各汽車客運站組織人員參加培訓,由協會發放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作為上級或主管部門檢查考評的依據,且未標明自愿參加。協會按照每人350元的標準收取培訓費,2019年共計違規收取7.38萬元。
將原本自己承擔的費用轉嫁給企業。例如,2011年發布的《關于規范電子政務平臺收費管理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各級行政機關、代行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利用電子政務平臺向社會提供政府公開信息和辦理有關業務……不得以技術維護費、服務費、電子介質成本費等名義向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收取任何經營服務性費用。但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興安盟公安局卻通過一家名為華動泰越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將自身應承擔的旅館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費用轉嫁給轄區內的旅館業企業承擔,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向旅館業經營者以“運行服務費”名目違規收取322.5萬元。
推進涉企收費公開透明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指出,治理涉企違規收費,關乎減稅降費的整體效果,影響到減輕企業負擔的全局工作。對于企業來說,所有稅費支出都會進入會計報表,影響著利潤。從這個意義上說,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收費、為企業減負,就顯得十分必要。此次多個部門聯合出臺文件治理違規涉企收費,進一步彰顯了黨中央推動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的決心和力度。
據財政部門的統計,2018年和2019年減稅降費累計超過3.6萬億元。這一規模約占我國GDP比重的2%,財政收入比重的15%左右。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迅速決策,提出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其中新增減稅5414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9631億元。而據最新估算,全年可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這將是我國年度減稅降費規模的歷史之最。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認為,減稅降費,不單純是收費項目減少、費用降低,更關鍵的是規范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中介機構及商業銀行等各類收費主體的行為,推動涉企收費治理的規范化、法治化,讓涉企收費行為有規則、受監督、可評估,讓企業明明白白繳費。這些治理措施將對進一步簡政放權,保障企業合法利益,改善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尤其是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具有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從本次曝光的8起典型案例來看,違規涉企收費的問題仍然在地方存在,還需引起高度重視,應加大對違規涉企收費行為的懲處力度,進一步推進涉企收費事項公開透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障黨中央減稅降費的效果,真正為企業減負。
日期:2020-9-25 10:11:51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