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1-10-11 6:49:39 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偉倫
10月9日,北京市知識產權法院召開著作權合同糾紛案件審判情況通報會。通過梳理相關案件,北京知產法院發(fā)現,當前著作權合同糾紛突出體現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新業(yè)態(tài)新領域,涉及廣播影視、動漫游戲、演藝娛樂、媒體融合等多個領域。法官提醒,在委托創(chuàng)作合同中,驗收標準的約定應當盡量具體化、可檢驗,避免使用“以委托人滿意”“受托人修改直至委托人滿意”等條款作為驗收標準。
據北京知產法院副院長兼政治部主任宋魚水介紹,著作權合同糾紛案件,是著作權審判中的常見案件類型,法律關系復雜,審理難度較大。在北京知產法院審理的著作權合同案件中,委托創(chuàng)作合同最為常見,另一類為影視制作類合同。
法官提醒,委托創(chuàng)作中,在原權利人作品基礎上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時,需要獲得原權利人許可,為防止原權利人“一女二嫁”,可以約定相關權利保證條款,確保受托方取得合法授權。
對于影視制作類合同,法官提醒,影視劇制作通常周期較長,為保證順利簽約,合作各方可以先通過預約合同約定已經形成共識的內容,并繼續(xù)磋商,待條件成熟后再簽署本約合同。此外,在制作影視制作類合同中,應當對劇本拍攝備案、取得公映許可的義務方和時間節(jié)點作出明確約定,在約定的開拍時間之前,義務方應當完成劇本的拍攝備案,遲延履行該項義務的構成違約。
對于影視劇制作中的投資風險,法官提醒,影視劇的拍攝及發(fā)行除需要充足資金外也依賴于演員、導演、制片人等多種因素,投資人在簽訂合同參與合作拍攝影視劇時應當知曉其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對于影視劇因故未拍攝完成、發(fā)行收益無法獲得的情況,各合作方應當根據合同約定及履行情況,承擔各自的虧損部分。
日期:2021-10-11 6:49:39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