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4-11-18 8:11:06 正義網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典型案例,既是對檢察機關在特定案件辦理中經驗做法的展現,也是對相關辦案工作的階段性總結。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開展了案件類型豐富、保護對象多樣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訴訟實踐。最高檢于2021年10月、2023年12月,發布了兩批次共25件生物多樣性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對這25件典型案例進行梳理分析,可勾勒出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檢察公益訴訟發展之實景,亦可展望未來發展之愿景。
典型案例之經驗總結
保護對象上重點明確。兩批次案例推進保護的物種、區域,推進解決的損害或風險問題,均系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重點。一是關注重要物種的強化保護。多件案例所涉動植物物種被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個別物種如“明月山野豌豆”,雖未被列入名錄,但符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瀕危物種等級劃分的標準。多件案例提到針對分布具有區域特征,且對當地生態保護和物種延續具有重要意義的動植物種群保護,如對中華蜜蜂、野生豬血木種群的保護。二是關注重要區域的環境改善,尤其關注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多件案例涉及保護區與生活區物理隔斷及生活垃圾、養殖業等污染整治。三是關注重要問題的防范處置。25件案例所涉非法采伐野生植物、獵捕捕撈野生動物和水生生物,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城市建設、養殖業經營等活動中破壞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外來物種入侵,古樹名木等保護措施不足等,均是現階段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問題。
辦案方式上多措并舉。一是兼顧恢復性司法與預防性司法。如“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生態環境損害修復費”“異地修復”等關鍵詞,均體現了檢察公益訴訟的恢復性司法功能。同時,部分案例通過推動政府變更建設規劃等,實現了生物多樣性損害之預防。二是辦案強調多方協作和社會參與。如“跨區域司法協作”“生態修復責任銜接認罪認罰從寬”“生態檢察+公益訴訟”“專家評估論證”“人民監督員”“公開聽證”等關鍵詞,從不同側面體現了檢察公益訴訟辦案中的多方參與。三是注重以個案辦理推動系統治理。如2021年發布的14件典型案例關鍵詞包括“社會治理”“‘社會—行政—司法’共治”“長江大保護”等,2023年發布的11件典型案例關鍵詞包括“系統治理”“專題報告+檢察建議”“法治協同”等。推動系統治理的工作舉措包括開展專項監督,與有關部門加強溝通達成共識,提出社會治理檢察建議、調研報告或立法建議,開展普法宣傳等。
案件效果上突出治理。兩批次案例取得了較好的系統治理成效,例如促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綜合保護,推動完善地方立法,促進地方政府建立起部門協作、社會共治的長效保護機制,提升社會公眾的公益法治保護理念和能力等。
典型案例對比分析
生物多樣性保護行政履職作用發揮顯著。2021年發布的14件典型案例包括8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例、6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例數量相對均衡;2023年發布的11件典型案例僅1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例,其余均為行政公益訴訟案例。在筆者看來,這一變化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檢察公益訴訟發展中,行政公益訴訟發揮著重要作用。
廣泛深入發掘生物多樣性保護新問題。兩批次案例覆蓋了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但2023年案例關注對象有所變化。一是所涉問題更加廣泛。如對種質資源保護的關注、對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從推動常規性清除到關注入侵過程中的運輸問題等。二是所涉問題更加回應中心工作和社會關切。如從服務保障旅游經濟發展、糧食安全等角度出發,推動特定物種、種群保護。
更加注重引導社會公眾有序參與辦案全過程。兩批次案例均提到引導社會公眾參與辦案,2023年案例則更加強調引導更廣泛主體的全過程參與,如多件案例提到“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辦案,不同案例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及志愿者通過參與線索研判、爭議問題研討、現場勘查取證、公開送達檢察建議、“回頭看”跟進及提供專業支持等方式,全流程參與辦案,可見辦案中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工作的持續發展。
生物多樣性保護檢察公益訴訟發展之愿景
案件辦理需找準發力點。一是緊密圍繞中心工作找準發力點。如在推動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同步推動旅游經濟發展、糧食安全保障等,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從城市、鄉村生態安全保障的角度辦案,推動城鄉生態屏障建設和保護,服務保障城鄉融合發展;以國家公園和長江黃河流域重要生態區域為重點辦案,服務保障國家公園建設。二是動態把握新型問題。如關注外來入侵物種進口、銷售及相關產業中的系列問題。三是著重發現立法、行政監管和公眾認知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如發掘對尚未納入名錄但存在較嚴重生存風險的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促進完善相關名錄、推動行政監管,規范社會行為、引領社會價值。
突出預防性司法理念。要突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的應有作用,有效督促行政機關采取措施防范風險,以民事公益訴訟為補充,實現高質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目的。
強化案件辦理的系統治理成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指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和政策體系仍需完善,依法保護和監管力度不強”“參與和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有待繼續提升”等目前生物多樣性保護亟須重視的系統治理問題。現階段,有必要更加注重發揮檢察公益訴訟推動立法和政策完善作用,并注重開展國際合作。
強化多方協同和社會參與。一方面,進一步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履職,包括檢察機關一體履職,以及加強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審判機關等的協同。另一方面,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保障公民環境權的應有之義,要求公民等環境權主體參與保護全過程。有必要進一步從環境權保障角度,將引導社會公眾有序參與的要求貫穿辦案始終,逐步將具有“典型性”的引導參與舉措轉變為“常規性”的辦案程序,將“有序”參與轉變為更“有效”參與。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檢察院、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檢察院、邛崍市人民檢察院)
日期:2024-11-18 8:11:06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