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回應經濟社會熱點問題

    Law-lib.com  2022-3-07 14:20:17  發改委網站


      3月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林念修、胡祖才出席,圍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回答記者提問。

      連維良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前天上午,我委何立峰主任出席“兩會”部長通道,接受了媒體專訪。今天我和念修副主任、祖才副主任一起,很高興與媒體記者們見面。首先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發展改革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去年以來,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完善宏觀調控,實現了較高增長和較低通脹的優化組合,全年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各項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確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2022年計劃報告草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審查批準和全國政協委員審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下面,我們三位愿意共同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面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壓力,需要更加注重通過改革來激發活力,請問今年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有哪些重點任務?如何通過改革進一步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

      連維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一系列激活發展動力的重大改革。發展改革委將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將這些重大改革認真落實落細。特別是以下五個方面的重大改革,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改革、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改革、穩增長擴內需的改革、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改革、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改革。

      一是加快推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改革。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加快結構性改革步伐,實現高質量發展。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持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營造各類市場主體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二是加快推進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改革。著力清除市場壁壘,完善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力爭在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領域有重大突破,在數據要素相關基礎制度上有顯著進展。穩步推進重點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進一步完善全國統一的油氣市場體系。

      三是加快推進穩增長、擴內需的改革。創新投融資體制,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更好撬動社會資本擴大有效投資。推動消費提質擴容,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促進居民消費持續恢復。完善按要素分配的制度設計,推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

      四是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改革。堅持擴大制度型開放,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實施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抓好全島封關運作。優化外商投資服務,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

      五是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改革。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完善科學考核和統計核算體系,有效避免“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搞好用能權和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重要突破。

      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最近由于地緣風險沖擊,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這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請問,為了實現穩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如何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

      胡祖才 

      糧食、能源、礦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變化,事關民生福祉、工農業生產、宏觀經濟大盤,價格穩則民心穩、市場有序、經濟平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去年,受全球新冠疫情、流動性泛濫、供給瓶頸等因素影響,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推高了全球通脹水平,不少國家物價創多年新高,如美國去年12月份CPI漲幅達到7%,創近40年新高。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商品外采比例較高,國際價格上漲,客觀上加大了輸入性通脹壓力,推高國內能源、原材料價格,去年10月份國內PPI一度上漲至13.5%,為多年來新高,對企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對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挑戰。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多措并舉,采取供需調節、市場監管、預期引導等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取得積極成效,國內物價總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去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平均上漲0.9%,與國際主要經濟體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對全球物價發揮了重要的“穩定器”作用。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特別是地緣沖突加劇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和不確定。近日,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10美元關口,今天開盤后一度沖高至139美元,煤炭、天然氣、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玉米等糧食價格也出現上漲勢頭,對做好國內保供穩價工作形成新的挑戰。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富,特別是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生豬產能充足,工農業產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繼續保持物價平穩運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今年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0.9%,大幅低于美國7.5%、歐元區5.1%的水平;PPI同比漲幅回落至9.1%,也大幅低于歐元區20%以上的水平。

      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責任重于泰山。面對今年復雜嚴峻的形勢,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底線思維,綜合施策、精準調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一是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糧食安全。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穩,穩物價就有了堅實的“壓艙石”。我國稻谷、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將穩定播種面積和產量,做好化肥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糧食量足價穩,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穩價工作力度,挖掘國內潛力,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國際資源,加強儲備調節,保持供需平衡。

      二是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保障能源安全。重點是做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我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燃煤發電量占60%左右,煤價穩則電價穩,能源價格的“基本盤”就穩。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完善煤炭價格區間調控,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下一步我們將全面實施好這項重大改革,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提升供需調節能力,保障產能合理充裕,強化市場預期管理,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完善煤、電價格傳導機制,確保安全穩定供應。

      三是做好重要礦產品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加大鐵礦石等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加快礦產品基地建設,擴大廢鋼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增強國內資源保障能力,強化進出口調節,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促進重要礦產品安全供應、價格基本穩定。

      四是緊盯市場動向,依法加強市場監管。緊盯重點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加強監測分析研判。保持市場監管高壓態勢,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對資本惡意炒作,將予以堅決打擊。

      五是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兜牢民生底線。指導各地認真執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及時啟動、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封面新聞記者:去年全球范圍內出現了能源供應緊張的情況,我國局部地區也出現了缺煤限電的情況,雖然我們在很短時間內實現了能源的穩定供應,但各方面仍然有一些疑慮,擔心今年是否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想請問國家發展改革委有哪些應對措施,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

      連維良 

      過去一年,我們的能源保供確實面臨了嚴峻挑戰。我國之所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扭轉局部地區能源供應緊張局面,這主要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近年來超前謀劃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持續增加能源有效供給;在采暖季前的關鍵窗口期,果斷決策,迅速推出煤炭增產增供、發電機組應開盡開、天然氣資源早備多儲、煤電價格合理聯動等一系列切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得益于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對電煤和采暖用煤實行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堅決守住民生用能底線。總的看,采暖季能源供需較為平穩,電廠和采暖用煤可用天數穩定在20天以上,沒有出現限電、限氣情況,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大家對今年的能源保供形勢仍有擔心,我們非常理解。因為全球能源供需持續緊張;我國經濟快速恢復,出口快速增長,帶動能源需求快速增加;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必然要求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這給能源保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國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了對高耗能產品的需求,地緣政治沖突、全球能源供需變化都將影響到我國能源安全可靠供應。

      盡管我們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但我國有條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有辦法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煤電油氣運協調機制將充分發揮作用,重點從四個方面做到能源安全保供。具體說就是三個著力一個守好:著力增加產能,著力加強儲備,著力保供穩價;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一是著力增加產能。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統籌增加各類發電有效出力;大幅增加油氣勘探開發投入,推動油氣增儲上產;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保持煤炭產量在合理水平。

      二是著力加強儲備。加快推進2億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儲氣設施,推動全國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達到3億千瓦以上,引導重點能源生產企業和能源大用戶加強社會責任儲備。

      三是著力保供穩價。充分發揮能源中長期合同的作用,對涉及民生和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用煤用電用氣,實現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引導煤炭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完善煤、電價格傳導機制。

      一個守好,就是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盡管我們的能源供給能力有可靠保障,但受氣候影響大的風電光伏等不穩定電源比重大幅增加,因氣候變化和價格波動導致的能源供應風險也明顯增加,人民生活和企業生產對可靠用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將通過有更大裕度、更加安全可靠的保供預案,實現在各種情形下的能源安全保供,堅決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形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閥。通過以上綜合措施,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可靠供應,讓人民群眾和所有能源用戶放心。

      路透社記者:我想問一下,分析師普遍認為今年定的5.5%的經濟目標實現起來可能會有一點難度,在政策支持上可能會需要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另外,咱們擔心經濟刺激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應,比如說投資效益的下降、過剩產能,還有可能資產泡沫的風險。另外想問一下烏克蘭危機,對咱們的經濟和“一帶一路”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

      連維良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政策措施作了系統闡述。《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實現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實現這一增長目標,何立峰主任在兩會“部長通道”上作了系統解讀。我們有很多有利因素:既有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所創造的巨大發展空間,也有在疫情防控條件下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經驗,尤其是我們有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政策組合,包括穩健有效的宏觀政策、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微觀政策、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結構政策、激發創新潛力的科技政策、激活發展動力的改革開放政策、增強發展平衡性協調性的區域政策、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的社會政策。

      更為重要的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的豐富經驗,宏觀政策有空間、有手段,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注重精準有效可持續,在確保實現經濟增長目標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大家所擔心的投資效益下降、產能過剩和資產泡沫等負面效應。

      在實現今年增長目標的實際工作中,我們將特別注重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更加注重重大決策落地見效,進一步出臺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舉措,努力保持外貿發展良好勢頭。二是更加注重宏觀政策統籌協調,發揮好政策集成效應,形成穩增長的政策合力;尤其是加強新出臺政策的評估分析,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加快推進,有收縮效應的政策慎重出臺。三是更加注重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全力抓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更加精準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您提到俄烏沖突可能帶來的影響,我們同您一樣十分關注,俄烏沖突對世界經濟發展將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這里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空間大,雖然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仍然具備好的基礎和條件。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方將繼續同包括俄、烏在內的共建國家一道,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我們期待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努力把對世界經濟的沖擊和影響降到最小。

      經濟日報記者: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促進產業鏈暢通,能否介紹一下在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相關方面的工作以及下一步有哪些新的舉措?

      林念修 

      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我們做好這項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振作工業經濟,疏通卡點堵點,暢通經濟循環,大幅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提高確保安全可靠的能力和水平。概括起來,體現為四個“更”字。

      一是運行更穩。工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保持平穩運行。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穩價有力有序,有效防范了價格過度波動給產業鏈供應鏈帶來的沖擊。

      二是結構更優。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取得突破,多個領域實現“從無到有”“從不可用到好用”的跨越。企業活力持續迸發,經濟效益明顯提升,一批優秀企業、大國重器成為國家名片,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涌現,有望成為“明日之星”。在全國范圍內,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保鏈穩鏈的重要載體。

      三是后勁更足。工業領域轉型升級勢能加快積聚,技術創新動能不斷增強。2021年,全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1%,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2.2個百分點;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3.6%,持續領先于制造業全部投資增速,為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注入新的動力。

      四是競爭力更強。出口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創歷史新高,2021年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7.7%。5G網絡設施和應用全球領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七年世界第一,光伏組件產量全球占比超過七成,輸變電、軌道交通等裝備技術水平已經國際領先。我國長板產業優勢不斷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位勢顯著提升。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運行的內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還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做好今年工作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保鏈穩鏈工作,重點抓好五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五個持續”。

      一是持續補齊短板弱項。按照“木桶”理論,短板決定容量。重大產業短板,往往就是經濟健康發展的瓶頸制約。我們將聚焦國計民生、戰略安全等關鍵領域,緊盯“卡脖子”薄弱環節,一體推進短板攻關、迭代應用和生態培育,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我們將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項目,突破基礎領域短板弱項,夯實產業鏈供應鏈基礎。

      二是持續鍛造長板優勢。長板是競爭力所在,是產業競爭的“殺手锏”,要努力把長板變得更長。一方面,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中鍛長板,我們將加快實施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五年行動計劃,打造重點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培育新興產業鏈中育長板,把握前沿領域發展先機,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三是持續破除瓶頸制約。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經濟循環是關鍵所在。當前,要著力解決汽車等制造業領域芯片短缺問題。去年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芯片在全球一度出現了供應短缺,這個問題我們今年將重點加以解決。持續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穩價,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強對期貨和現貨市場有效監管。實施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建立協同研發、產品研制、試驗驗證等生態聯合體,依托龍頭企業保鏈穩鏈。

      四是持續深化開放合作。支持跨境電商和海外倉發展,促進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高效運轉。提高利用外資質量,鼓勵外資企業加大高端制造和高技術領域投資,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創新發展。高質量實施RCEP等區域貿易協定,用好各類多邊機制,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

      五是持續強化風險防范。建立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體系,完善風險研判和預警處置機制,提升風險識別、精準處置能力,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力爭做到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處置,切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

      新京報記者: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養育孩子的壓力很大、成本很高,很多人都有一種上下夾擊的感覺,請問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擴大養老育幼服務供給上有什么樣的政策考慮?

      連維良 

      “一老一小”現在是最受關注的民生大事,人口老齡化、三孩政策、養老托育頻頻上了熱搜。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高度重視解決好“一老一小”的問題,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李克強總理在這次“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專門強調,要優化城鄉養老服務,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提高養老托育的有效供給是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點任務,這方面我們將重點做好三件事,就是增量提質、普惠就近、從嚴監管。

      一是增量提質。現在社會對養老托育的需求,特別是高質量的養老托育需求十分迫切。“十四五”末,全國養老床位規模要達到900萬張以上,嬰幼兒托位的規模要達到600萬個以上。重點是圍繞人民群眾有迫切要求的優質資源來擴大規模,比如說“一床難求”的養老機構、“一位難求”的托育機構,中央預算內投資將給予重點支持,同時把財稅、信貸、土地、人才等相關政策落實到位,大幅度增加養老托育優質資源的供給。

      二是普惠就近。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應該說養老機構的總量、養老床位的總量有了明顯增加。但是有些床位的利用率不高,除了這兩年受疫情的影響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供需錯配,供給的精準性不夠、質量不高。人民群眾最需要負擔得起、方便可及的服務,最需要身邊的服務,所以增量提質的重點要放在普惠和就近上。普惠,就是政府要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幫助服務機構降成本,服務機構向消費者降價格。就近,就是要全面落實社區養老托育的配建要求。同時,引導各類各樣的養老托育服務向社區延伸、向家庭延伸。

      三是從嚴監管。養老托育的質量和可靠性是現在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目前,這方面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說有的機構服務質量不高,收費不合理,消費者有意見;有的機構缺乏誠信,甚至出現“跑路”這樣一些不法事件,騙走了老年人的“保命錢”,嚴重沖擊了社會道德和法律底線。對此必須切實加強部門的協同監管,進一步完善標準規范,全面提高養老托育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疫情過后,我國將迎來養老托育的恢復性快速增長,對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能力準備,努力增加養老托育的有效供給。

      新華社記者:疫情發生以來,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促進消費,但是我們發現消費恢復還是相對緩慢,請問如何展望未來一年的消費形勢?還將采取哪些政策來促進消費?

      胡祖才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促進消費工作,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有力有序推出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舉措,不斷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2021年,受疫情持續沖擊,國內疫情散發多發,對消費造成較大影響。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消費提質升級,消費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3個百分點,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同時我們還看到,消費領域呈現出不少新熱點、新亮點:線上消費逆勢上揚,去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1%;綠色消費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6倍;升級類消費需求更加旺盛,體育健身等消費品零售保持兩位數增長。特別是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帶動冰雪消費持續升溫,今年以來滑雪服和滑雪裝備線上銷售同比分別增長110.7%、61.6%。

      我國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去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12500多美元,已經接近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標準的門檻。隨著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消費持續增長的勢頭沒有改變。當前,消費更趨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智能、綠色、健康成為居民消費新潮流。強大國內市場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堅實支撐。但也要看到,這兩年主要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部分接觸式、流動性、聚集性服務消費受沖擊較大,去年全國交通客運量同比下降14.1%,國內旅游人次和收入僅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54%和51%。所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任務還非常繁重。

      《政府工作報告》對做好2022年消費促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定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在精準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礎上,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多措并舉促進消費持續恢復。重點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提升消費能力。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支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針對重點群體強化精準就業幫扶措施,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帶動勞動者增加收入。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優化收入分配結構,著力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夯實擴大消費的根基。

      二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更好順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積極發展線上消費,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數字文化、智能體育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冰雪旅游、冰雪消費,推動實施冰雪旅游發展行動計劃。加力促進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開發適老化技術、產品和安全健康的嬰幼兒產品。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進一步拓展縣鄉消費,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同時,要落實好支持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等困難行業紓困幫扶措施,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穩定增加大宗消費。

      三是大力發展綠色消費。落實好國家發展改革委最近出臺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一方面,要推動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另一方面,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讓綠色消費成為新的時尚,要增強全民的資源節約意識,深入開展“光盤”等糧食節約行動,推進商品包裝和流通環節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強化廢舊物資循環利用。

      四是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優化國內大循環框架下的城市消費網絡,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推動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健全社區商業配套設施,構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改善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環境。加強消費信用體系和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多元化消費維權機制和糾紛解決機制,加大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打擊假冒偽劣,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著力提升群眾消費體驗和消費意愿。

      深圳衛視記者: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展了多輪評價,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請問我國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和進展?今年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重點是什么?

      林念修 

      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營商環境評價制度,開展營商環境評價,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作出的一項制度性安排。2018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牽頭建立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目前已經開展了6批次評價,全國累計有98個城市參與評價,覆蓋了31個省(區、市)。在這過程中,我們形成了制度、指標、報告3個“1+N”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有力推動全國范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這3個“1+N”,首先是制度“1+N”,“1”是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N”是各地出臺的配套法規政策。指標“1+N”,“1”是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包括18個大項和87個小項,“N”是地方結合實際增加的N項指標。報告“1+N”,“1”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年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N”是地方發布的自評報告。各地區對照國家指標體系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改革,目前已有28個省(區、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很多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方案已經從1.0版迭代升級到5.0版,全國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大家都知道,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優劣直接關系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聚焦重點、持續發力,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更好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歸納起來,下一步重點舉措可以用5個詞來概括,就是“公平、公正、開放、便利、滿意”。

      公平,就是持續放寬市場準入,讓企業平等進入、公平競爭。我們將重點推行清單管理,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行政許可清單等管理制度。當務之急是加快破除市場隱性壁壘,打破“玻璃門”,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

      公正,就是實施科學有效監管,增強企業投資信心和穩定市場預期。我們將重點推動“3個落實落細”。一是落實落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打通法規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二是落實落細監管制度規則,嚴格規范行政執法,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遠程監管、移動監管。三是落實落細制定涉企政策的程序規定,讓企業家積極參與政策制定,使政策舉措更接地氣,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更強。

      開放,就是堅持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推動外資外貿穩定發展。一方面,突出抓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的執行,實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推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另一方面,加大服務保障外資企業力度,全力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合理訴求,讓中國長期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便利,就是提高政務服務質量效率,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方便高效。重在“3個推進”。一是推進窗口服務提質增效,提升政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推動更多政務事項集成辦理。二是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強化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臺協同聯動,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三是推進技術賦能流程優化,開發更多數字化服務場景,在更大范圍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

      滿意,就是發揮評價引導督促作用,促進各地推出更多市場主體認可的硬招實招。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我們將繼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評價機制,有序推進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引導和支持更多城市對標先進補齊短板弱項,積極主動開展改革創新。比如,我們擬推出一項新措施,建立“損害營商環境案例歸集通報制度”,把各地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歸集起來,把歸集到的問題和整改情況作為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的重要內容,逐項推動解決。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俄烏局勢不斷升級,國際油氣價格進一步攀升,中國有沒有什么計劃來保證能源的供應?會否考慮增加進口?有哪些適當的進口通道中國可以利用?

      連維良 

      近期俄烏沖突升級,對全球能源市場帶來沖擊,國際原油、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攀升。由于中國原油、天然氣外采比例較高,因此肯定會受到影響,進口成本客觀上會有所抬升。但總體上看影響是可控的。這是因為,中國一方面是能源消費大國,同時也是能源生產大國,因此能源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中國原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已經多元化,而且長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約,進口能夠保持總體穩定。同時,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潔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將有效對沖和減緩外部影響。過去一年,在我們能源消費總量中,清潔能源的占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在過去一年的全國發電量中,來自風電光伏的發電量占比提高了2.2個百分點。另外,我們目前的CPI處于低位,剛才祖才副主任已經作了介紹,我們將采取綜合措施來緩解輸入性通脹的影響。

      如何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剛才我已經作了介紹,具體說就是“三個著力、一個守好”,著力增加產能,著力加強儲備,著力保供穩價,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這些措施的核心是兩個字,一個“增”、一個“穩”。“增”就是增產能、增產量、增儲備、增供應,“穩”就是穩進口、穩價格、穩預期。落實好這些措施,我們有把握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序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仍然要擴大有效投資,新基建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像2月份中國啟動“東數西算”的工程為市場所高度關注,想問的是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進展如何?今年的重點工作在哪里?

      林念修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非常重要意義。我們提出的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圍繞這三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可簡單概括為“三個新”。

      第一,搭建了數字經濟“新底座”。近年來,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我們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先進的信息通信網絡。5G網絡已覆蓋所有地級城市、大部分縣城和多數鄉鎮。在全國大規模建設千兆光網,形成了覆蓋3億戶家庭的能力。我們完成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的總體布局。去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陸續批復了8個樞紐節點建設方案,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目的就是發揮東西部各自比較優勢,把東部算力需求轉變為西部增長力量,實現能源和算力的全國統籌。我們實現了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們的衛星遙感系統已形成全球觀測能力,主要領域國產衛星數據自給率超過90%。

      第二,形成了高質量發展“新支撐”。在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帶動經濟轉型升級、保障改善民生的能力大幅提升。比如:在智能交通領域,港口和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成果顯著,電子地圖全面覆蓋,電子客票全面普及,快遞電子運單使用率超過90%,人民群眾出行體驗和物流便捷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智慧能源領域,我國發布了全球首套煤礦專用高可靠5G網絡,改造后的煤礦大量采用無人操作系統,高危崗位人員數量減少一半以上,對保障人民財產和生命安全非常有利。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全國已建“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2000個,成為推動復工復產、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支撐力量。總的來看,5G不僅使線上消費變得近在咫尺,而且讓工業制造更加智能高效。

      第三,構筑了高水平自立自強“新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從建設數量上看,已布局建設57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5年還將建設一批高水平基礎設施。屆時我國大設施數量將位居全球前列。從國際比較看,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經從五年前的跟跑為主,轉變為跟跑和并跑并行,有的領域已實現領跑,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比如,我們的中國天眼系統完成了多項重大天文發現;我們的“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首次實現了等離子體的可重復穩定持續燃燒,溫度達到了1.2億度,持續時間達到了1000秒以上,非常了不起。

      從成果轉化看,近年來催生了一批戰略性產業技術,解決了一批社會民生重大問題。比如,上海光源設施開辟了天然氣、頁巖氣高效利用的新途徑,為我們將來開發天然氣、開發頁巖氣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蘭州重離子研究設施開發出重離子治癌裝置,實現了高端醫療器械的重大突破。可以說,看似“高大上”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實則已經離我們很近,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按照有關部署要求,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重點領域項目建設。一是加快完善網絡型設施。著力實施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和5G融合應用示范工程,彌合數字鴻溝、補齊應用短板。二是統一布局節點型設施。加快打造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穩妥有序推進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國家互聯網骨干直連點建設。三是超前部署前瞻性設施。加快落實項目前期條件,推進“十四五”規劃已明確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加快落地、加快實施、加快建設,及時啟動一批預研項目,持續提升我國原始創新能力。

      第二,充分調動市場主體投資積極性。主要做到三個“足”。一要留足空間。新型基礎設施主要由市場主體投資建設,我們將進一步放寬準入領域,降低投資門檻,讓社會資本在這個領域充分發揮作用。二要給足政策。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創新金融工具、拓寬融資渠道,特別是要為民營企業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更多有利條件。三要加足馬力。加快相關領域改革,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第三,服務“雙碳”戰略,推動綠色發展。“十四五”是我國“雙碳”目標提出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對提高算力能效、優化節能模式、創新節能技術、促進轉型升級等作出全面部署。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這個方案,堅持節能和減排兩手抓。一方面,強化節能。支持高效節能技術攻關,提高超大型數據中心能效指標,深入開展5G網絡節能示范;另一方面,著力減排。推動5G設施、算力資源與可再生能源的統籌布局,支持更多數據中心向可再生能源富裕的西部地區轉移,在加大算力供給的同時,逐步減少碳排放。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我想問一個關于新型城鎮化的問題。2021年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4.72%,請問未來能否保持此前較快的增長速度?今年我國新型城鎮化有哪些重點任務?

      胡祖才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最大的需求潛力所在,對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過去一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可以概括為“五個提升”:

      一是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7%,分別比上年提高0.83和1.3個百分點,兩個城鎮化率差距自“十三五”以來首次縮小。二是農民工享有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全面落實隨遷子女在常住地接受義務教育有關要求,其中隨遷子女在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比例達到81.8%、比上一年提高1.8個百分點,如果加上政府購買學位服務,這一比例將進一步達到90.9%、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廣泛開展。三是城市群都市圈承載能力穩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扎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勢頭強勁,長江中游等城市群加快發展,南京、福州、成都等都市圈發展規劃印發實施。四是城市建設品質穩步提升,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加快發展。五是城鄉融合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從上一年的2.56進一步降至2.5。

      當前,我國城鎮化已經處于快速發展的中后期,正在轉向全面提升質量的新階段,城鎮化動力仍然強勁,蘊含著巨大內需潛力和強大發展動能。今后一個時期,要堅持以人為核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今年要穩步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對促進居民消費、拉動有效投資的積極作用,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這是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要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拓寬在城市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落戶渠道,不斷提高落戶便利度,切實維護好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權益。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覆蓋常住人口,以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推動參保擴面,保障隨遷子女在常住地接受義務教育,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今年開展農民工補貼性培訓600萬人次以上。

      第二,著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轉變發展方式,超大特大城市要重視“大城市病”問題,有序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合理控制城市規模、人口密度和開發強度,促進多中心、多層級、組團式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推動城市群一體化和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加快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軌道上的長三角、軌道上的大灣區,扎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培育現代化都市圈,出臺長株潭、西安、重慶等新一批都市圈規劃。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一批條件較好的縣城加快發展,持續精準補短板強弱項,更好滿足農民到縣城的就業安家需要。加強邊境地區城鎮建設。繼續推動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

      第三,著力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目前,我國生活在城鎮的人口已達9億多人,今后還將逐年增加。城市建設既要重視“面子”,更要注重“里子”,要努力為城市居民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努力提供更多普惠便捷的公共服務,增加教育醫療、托育養老、家政服務、體育健身、公共文化等服務供給,加快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加快完善防洪排澇設施,啟動實施燃氣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改善840萬戶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提高城市安全韌性水平。更加重視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延續城市文脈,堅決防止大拆大建、貪大求洋,嚴禁大規模遷移砍伐老樹。

      第四,著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我國即使基本實現城鎮化,仍將有4億左右人口生活在農村。要協同推進城市和鄉村現代化,要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扎實推進城鎮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上海證券報記者:當前實體經濟發展還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挑戰,請問下一步國家在推動各類實體經濟包括新型實體企業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上,還有哪些大的舉措?

      林念修 

      實體經濟是國家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多次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為我們做好相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實體經濟無論是總量規模,還是結構質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創造了世界奇跡。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2年位居全球首位,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影響力持續攀升,這是我們由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最大的底氣所在。

      但同世界工業強國相比,同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必須要加倍努力,加快補上。為此,我們將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施策,重點抓好兩件大事,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件事,要持續振作工業經濟,促進實體經濟量的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我想,穩經濟首先要穩的就是工業,必須保持一定水平的工業增長速度。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經國務院同意,最近又印發了《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為了加快推動政策落地,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對工業經濟穩增長進行了具體部署。下一步,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將持續抓好《實施方案》和《若干政策》的貫徹落實,確保企業盡早盡快享受政策紅利,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方面,紓困減負,讓企業活下來,并且能夠越活越好。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穩得住,市場就有信心,經濟就有前景。我們將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全力做好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穩定大企業生產經營、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活力,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增強市場信心、提振發展預期。

      另一方面,抓實投資,讓企業振作起來,并且能夠持續增強發展后勁。制造業投資既對當前穩增長有重要作用,又影響著未來的產業結構和發展后勁。要緊緊抓住制造業投資這一個“牛鼻子”,一手抓傳統產業賦能改造,一手抓新動能培育發展。堅持做到“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加快做好“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其他重大戰略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建設。大家都注意到,近期各地都陸續啟動了一大批重大項目的建設。同時,要結合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做好各領域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和建設,切實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

      第二件事,要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實體經濟質的提升。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是基礎,進是目標。具體到實體經濟,在保持一定增速的同時,更要注重質的提升。我們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促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用好強大國內市場,以升級空間大、市場潛力足的傳統產業為重點,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著力擴大優質供給,更好滿足投資和消費升級需求,暢通“產銷儲”循環。推進重點高耗能領域節能降碳和改造升級,加強綠色技術攻關應用,提升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行業技術水平。

      二是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行動,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加快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增強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支持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力度,不斷提升中國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著力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持續抓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引導地方和企業探索新模式新路徑,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成功模式,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有力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日期:2022-3-07 14:20:17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激情级毛片| 女人被免费看在线看| 亚洲精品一区激情区偷拍 | 最新精品| 免费污片在线观看| xvideos国产|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www666|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2021| 亚洲色综合| baoyu在线观看地址| 国产日产欧产美一二三区| 日韩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在线|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 6热视频| 欧美一级黄色大片| 日本wwwxxxx| 免费三级网址|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 丁香婷婷开心激情深爱五月| 欧美大尺码毛片| xxx中国xx| 国产精品你懂的| 欧美黄一级| 日本综合久久|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一区|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xxxx|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 欧美一级毛片片aa视频| 小蝌蚪在线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欧美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