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b.com 2022-12-08 14:54:28 新華網
中國正在引領全球汽車變革浪潮,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了轉型升級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到武漢、重慶等傳統汽車產業重鎮,再到合肥、西安等新興汽車產業基地,廣袤遼闊的中國城市版圖上,多個城市表現出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的強烈愿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高地正在形成。
12月8日,在 “2022中國汽車產業峰會”上,汽車之家研究院聯合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共同發布了《2022中國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指數》。
汽車之家擁有超過5億用戶,以科技驅動持續降低汽車行業決策和交易成本,為消費者提供“省心、省時、又省錢”的便捷汽車消費服務體驗,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2B和2C的“內容生態+工具服務+交易平臺”一站式汽車生活服務提供商,實現真正的“看車-買車-用車-換車”的生態閉環。基于海量汽車用戶和領先的大數據技術,汽車之家研究院注意到,盡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加速邁向市場化,中國不同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存在一定差異,各個城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步伐不一。
該指數是一套以產業指數和消費指數為核心,衡量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評價體系。基于產業布局、汽車消費能力、城市影響力三個因素,選擇了國內的15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
“產業指數”從城市政策規劃、生產制造、智能駕駛、城市吸引力等多個維度解讀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力和前景;“消費指數”通過消費潛力、消費能力、消費保障三大維度,解讀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情況和市場成長空間。
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院長袁丁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新能源市場區域間發展差異巨大,產、銷分布明顯不均衡,產能多集中在長三角和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在長三角、珠三角普及程度更高。
“在不同階段,城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驅動力不同,期望達成較高發展水平需‘多力并舉’。” 汽車之家資訊中心總編輯、汽車之家研究院副院長范鑫表示。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指數總榜單中,上海、深圳、廣州分列前三名,在產業布局和新能源汽車消費均有較大優勢。深耕智能網聯汽車賽道的北京,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生產布局略有欠缺,排名第四。
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引擎”,上海因為領先的生產布局與強勁的消費能力排名榜單第一。
在生產側,上海在國內規模最大的長三角汽車產業集群中,位于核心地位。上海市新能源整車產量居全國首位,零部件配套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上海聚集了1.3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包括國際知名零部件企業的中國總部與本土零部件龍頭企業。另外,上海的電子信息產業同樣全國第一,芯片產業規模占全國四分之一。
在消費側,2022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位于全國第二,經銷商網絡發達,購車與售后服務便利,車樁比1.36:1,這都為消費潛力的進一步釋放提供了保障。
上海充分利用了自己在人才、工業、技術、政策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努力維持住了自己作為產業先鋒、行業排頭兵的地位。
珠三角地區,深圳和廣州均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能源汽車消費能力強,但在基礎設施方面,兩地的新能源汽車車樁數量比較低。
深圳已經形成新能源汽車完整產業鏈,擁有龍頭整車企業比亞迪,大批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業,以及華為、騰訊等龍頭科技企業。受益于新能源布局早和政策利好,深圳居民新能源消費熱情高漲,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位于全國第一。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商業氛圍濃厚,政策與文化開放包容。不過,深圳市新能源汽車車樁比只有5.6: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受限于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消費保障能力有可能桎梏潛力的進一步釋放。
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廣州市汽車產業基礎雄厚。2021年廣州汽車產量近300萬臺,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之首,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也占到了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的4%。
廣州市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6.4萬輛,居全國第五。新能源保有量38萬輛,在全國處于中上游水平。
北京在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領域領先,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略有不足。在新建企業的引進及相關政策的制定方面,無論是與具有完整汽車產業鏈基礎的上海,還是與手握廣汽埃安、小鵬兩大企業的廣州,抑或是與坐擁比亞迪的深圳等城市相比,北京的步伐稍顯落后。
此外,由于限牌政策,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消費能力處于中等水平,上半年新能源銷量不足6萬輛,新能源滲透率低于上海、深圳和廣州,但消費保障充足,車樁比為2.2:1,優于全國水平。
除了總榜單外,《2022中國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指數》還在產、銷兩側分設了產業指數榜單和消費指數榜單。
上海、廣州在政策規劃與引導上處于領先地位;在生產制造維度,上海產業基礎最完備;北京雖然在生產制造方面落后,在智能駕駛領域則扳回一城,堪稱‘’自動駕駛第一城”。在城市吸引力上,上海、北京因為堅實的產業與經濟基礎,較好的教育、醫療條件,產業與人才虹吸能力最強。
深圳消費能力最強,新能源千人保有量和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雙雙第一。杭州消費潛力最高,人口增量在長三角地區排名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新一線前列,汽車保有量增量全國第一,同時在汽車之家平臺上,杭州的新能源汽車關注度居15城首位。而武漢消費保障最完備,新能源經銷商滲透率15城第一,車樁比為0.83:1。
總體而言,不同城市的新能源汽車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想要發展成技術引領、產業鏈布局完備、商業模式創新、推廣應用示范的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心城市,需“多力并舉”。
政策是區域發展的原則性、方向性基礎,是推動新能源“從無到有”的最強動力。而當新產業、新市場逐步發展后,政策將弱化推動力,而作為保障力持續運行。
驅動城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驅動力是生產及供應鏈布局,這和當地地理位置、前期汽車產業積淀等“原發性”積累相關,易于固化,能否突破成關鍵;伴隨新能源產業與智能化發展的“羈絆”越來越深,城市“智商”對于達成較高發展尤為重要,城市吸引力更有助于吸引高精尖人才和專精特新企業,輔助城市新能源產業發展。
驅動城市新能源消費發展的驅動力除政策外,還有消費保障能力,此外消費潛力決定了購車人群的體量基數,產品供需匹配則是促成潛在人群向消費人群轉化的必要條件。
日期:2022-12-08 14:54:28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