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關于印發《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
關于印發《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式發展模式難以維繼。國際金融危機沖
擊后,我國建筑衛生陶瓷在國際市場中地位有所提升,但隨著國
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也可能為國際貿易帶來新的挑戰。
(二)需求預測
預計2015 年國內建筑陶瓷磚需求量約90 億平方米,衛生陶
瓷需求量約1.6 億件。加上產品出口量,預計到2015 年建筑陶瓷
磚產量將達到95 億平方米,衛生陶瓷產量2 億件左右。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立足國內市
場需求,以技術創新和創意設計為動力,以品牌建設為重點,延
伸產業鏈,注重增值服務,著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建立產學
研用相結合的產業創新聯盟,加快創新發展,加強節能減排與綜
合利用,打造創新化、創意化、品牌化、綠色化、信息化陶瓷產
業,促進建筑衛生陶瓷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發展。著力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加快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
堅持綠色發展。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
展循環經濟,加大綜合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堅持合理布局。統籌兼顧集聚規模與資源、能源、環境和市
場的關系,引導產業有序轉移,防止過度集中。
(三)主要目標
到2015 年,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若干家企業創新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輕量化、薄型化、節水
型、功能化的新型產品比重明顯提高,產業結構明顯優化,資源
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明顯進展,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
降低20%。生產過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利用率達到70%。單位工
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主要
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降低。
四、發展重點
(一)加快結構調整
大力推進陶瓷磚產品薄型化,開發創意設計新品種、以及耐
磨、耐污、防滑、保溫等多功能型產品。推進衛生陶瓷節水與減
量化應用,積極發展節水型潔具,倡導小體量產品。大力發展五
金配件、機械裝備等配套產品。
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鼓勵規模大、創新能力強、管理水平高
的企業發揮技術、管理、品牌、資本等要素的比較優勢,實施聯
合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做優做強。積極推進現有產區升級,扶
優汰劣,延伸產業鏈,差異化發展,形成骨干優勢大企業和“專、
精、特、優”的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東部沿海地區重在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引導產業有序轉移,
原則上不再新建產區,重點提高產品質量與檔次,培育知名品牌,
研發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發展陶瓷機械裝備、物流、商貿
會展等配套產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中部地區依據相關產業政
策,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因地制宜地承接東部地區陶瓷產業
轉移,重點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產品質量和檔次以及產業配套能
力,樹立區域品牌。西部地區可根據市場、資源、能源和環境條
件,適度布局生產能力。
(二)推進節能減排
推廣先進、高效的除塵、脫硫、脫硝等環保技術與裝備。加
強原燃料運輸過程中粉塵排放控制。加強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計
量管理制度,提高全行業能效水平。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科學開發陶瓷原料資源,實現規模開采和綜合利用,重點產
區加快原材料標準化和產業化,保護黑泥等優質資源。推廣低品
位原料的綜合利用技術,鼓勵使用低質原料和工業廢棄物等生產
陶瓷產品。加強工業廢水的處理與綜合利用。
專欄1:重點研發與推廣的節能減排技術
(三)加快技術進步
鼓勵創意設計,加強文化藝術等在陶瓷產品設計中應用,推
進以研發和工業設計為核心的產品創新,在陶瓷磚花色圖案、衛
生陶瓷模具設計開發、應用整體設計創新等方面不斷取得進展。
加強技術改造。推廣衛生陶瓷高壓注漿、低壓快排水等節能
減排新工藝。加強余熱回收利用,對窯爐、噴霧干燥塔等設備進
行節能改造。
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
新體系,圍繞行業共性、基礎性重大問題,協同研發新產品、新
材料、新工藝和新裝備。
專欄2:技術研發與技術改造重點
薄形建筑陶瓷磚(板)生產及應用配套技術,輕量化節水型衛生陶瓷生產
及應用配套技術,利廢型新產品生產技術。
陶瓷裝飾用噴墨印刷技術裝備,蓄熱(集熱)型建筑陶瓷板及其配套系統
,蓄光型建筑陶瓷生產技術,新型色釉料,增塑外加劑,鋯原料替代原料。
功能型產品開發,包括防滑、防污、抗菌、自潔凈新產品,隔熱、保溫、
隔音等多孔陶瓷板生產技術等;衛生瓷高壓注漿成型技術。
陶瓷磚減薄工藝技術、成套裝備,干法制粉工藝技術,連續球磨工藝技術。
陶瓷磚塑性擠壓成形工藝技術。
陶瓷生產的低溫技術,窯爐、噴霧干燥塔能源高效循環利用技術。
球磨機、風機等裝備節能改造技術,高效收塵、脫硫、脫氮技術與裝備,新
型高效煤氣化(自)凈化技術裝備。
五、重點工程
(一)新產品發展工程
工程目標:開發創意型、環保型、功能型新產品。
主要內容:以優勢骨干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相結合,發展陶
瓷薄磚(板),干掛陶瓷板,利用陶瓷廢渣生產輕質保溫陶瓷磚,
節水型衛生陶瓷產品,保溫隔熱與裝飾復合型集成式多功能產品
等。發展蓄光蓄熱等功能型陶瓷產品。發展空間配套等創意產品。
培育大眾知名品牌。
(二)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工程
工程目標:在主要陶瓷產區,建立陶瓷原料標準化基地,通
過對礦物原料的標準化加工與供應,充分利用低品位礦產資源。
主要內容:選擇資源條件好的陶瓷產區,建立從礦山開采、
原料專業化加工到配送的協作配套體系,采用先進技術裝備,配
置完善的環保設施進行專業化生產,提升原料品質和資源利用率,
減少分散加工造成的粉塵污染。
(三)綠色制造示范工程
工程目標:主要產區綜合能耗、污染物減排接近世界先進水
平。
主要內容:以主要陶瓷產區為重點,選擇若干家有代表性的
企業,采用先進生產工藝技術裝備,開展節能環保改造,實施能
效對標和清潔生產審核,帶動產區節能減排水平提升。
六、保障措施
(一)改善行業管理
完善運行監測網絡和指標體系,加強行業運行監測,強化新
產品創意開發、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資源綜合利用、研發投
入等方面信息監測分析,定期發布行業信息。注重發揮行業協會
等中介組織在加強行業管理、推動社會責任建設、開展行業自律
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推進品牌建設
鼓勵企業將品牌建設作為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品牌宣
傳與推介,加快推進品牌建設。建立完善企業誠信評估指標體系,
加強行業自律和品牌質量監督。
(三)加大政策支持
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在創意設計、品牌建設、產業轉移、
節能減排、標準制修訂、研發投入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積極應
對國際貿易摩擦。
附件4:
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新型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設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改善和保障
民生、提高生活品質、保證建筑物功能的重要物質支撐,主要包
括新型墻體材料、保溫絕熱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裝飾裝修
材料等四大類基礎材料及部品。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新型建筑材料保持持續增長,經濟效益、技
術水平等都明顯提高,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一)主要產品產量穩步增長
2010 年新型墻體材料產量4700 億塊標磚,與2005 年相比,
年均增長4.9%。保溫絕熱材料產量411.9 萬噸,年均增長15.1%。
建筑防水材料產量10.3 億平方米,年均增長10.7%。石膏板產量
20.8 億平方米,年均增長23.1%。
(二)產品結構明顯改善
“十一五”期間,建筑板材占墻體材料的比例由4.2%增長到
8.2%,年均增長14%。新型墻體材料占墻體材料比例由44 %增長
到55%,年均增長5%。新型防水材料占建筑防水材料的比例由
54%增長到87%,年均增長10%。
(三)產業技術進步加快
紙面石膏板、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產墻體材料技術達到國
際先進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巖(礦)棉、硅酸鋁纖維、復
合夾芯板等生產設備部分出口。
(四)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2010 年利用各種固體廢棄物2.8 億噸,其中粉煤灰、煤矸石、
電廠脫硫石膏利用量穩步增長。五年間墻體材料行業綜合能耗年
均降低13.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體呈明顯下降趨勢。
但是,當前我國新型建筑材料工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二是安全環保節
能產品開發滯后。三是發展不平衡,城鎮地區發展較快,鄉村相
對緩慢。四是行業管理較弱,假冒偽劣產品沖擊和擾亂市場秩序,
社會責任意識仍待提高。
二、需求預測
新型建筑材料需求量穩步增長。我國城鄉每年新建建筑面積
20~30 億平方米,既有建筑約430 億平方米,巨大的新增建設量
及既有建筑改造為新型建筑材料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加快提升品質。隨著人們消
費水平、環保意識及建筑工業化水平、建筑節能要求等日益提高,
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向安全、環保、節能、防水、優質、美觀等復
合功能方向發展,加快升級步伐。
專欄1: 2015 年主要新型建筑材料產品需求預測
產品2015年需求量預測
新型墻體材料(億塊標磚) 5700
保溫絕熱材料(萬噸) 1000
建筑防水材料(億平方米) 16
紙面石膏板(億平方米) 30
建筑涂料(萬噸) 550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立足國內市場需求,
以服務于建筑業和滿足綠色建筑發展需要為中心,加大結構調整
力度,加快發展集安全、環保、節能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建筑材
料及部品,加快技術創新,促進新型建筑材料產業長期平穩較快
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安全質量。以保障建筑物安全和品質為行業發展基本宗
旨,不斷提升新型建筑材料防火、抗震等防災減災性能。
堅持節能環保。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新期待,適應
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節能的新要求,不斷提升新型建筑材料節能
環保等性能。
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發展模式,加快開發安
全、環保、節能、經濟等綜合性能優良的新型建筑材料。
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資源環境、建筑結構、文化風俗、
市場需求等因素,積極發展適合區域特點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
(三)主要目標
到2015 年,高性能防火保溫材料、綠色裝飾裝修材料比例
進一步提高。形成一批生產規模大、技術裝備精、產品質量優的
領軍企業。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綜合利用固
體廢棄物總量在2010 年基礎上提高20%。
專欄2:“十二五”新型建筑材料工業主要發展目標
四、發展重點
(一)加快結構調整
積極發展集防火、抗震、環保、保溫、防水、降噪、裝飾等
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建筑墻體和屋面系統等材料及部品。著力
發展安全環保型防火保溫材料、節能環保型門窗和建筑墻體。發
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建筑一體化屋面系統及太陽能光伏發電墻
體,與屋頂綠化相關的屋面材料及部品。
發揮大企業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實施兼并重
組,加快行業整合,培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多、貼近
市場、機制靈活、創新能力強的優勢,積極培育“專、精、特、
新”的“小巨人”企業,引導產業鏈各類企業協同發展,形成優
勢骨干企業為龍頭、大中小企業配套發展格局。在城鎮周邊合理
布局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支持一批產業鏈完整、特色鮮明、
指標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長(%)
新型墻體材料占墻體材料比重(%) 55 65 [10]*
其中:建筑板材占墻體材料比重(%) 7.4 >20 [13]*
新型防水材料占建筑防水材料比例(%) 80 95 [15]*
墻體材料單位產品能耗降低(%) [10]
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億噸) 2.8 3.5 5
規模以上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
占銷售收入的比重(%)
>1.5
備注:建筑板材主要包括:各類金屬夾芯板、幕墻、紙面石膏板、硅酸鈣板、其他各類墻體
材料板材;[ ]內為五年累計數;*為2015 年比2010 年增加或減少的百分點。
主業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加大節能環保新型
建筑材料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廣力度。
專欄3:新型建筑材料產品發展重點
(二)發展循環經濟
對現有窯爐生產線實施節能改造,推廣余熱利用、變頻調速
及內摻燃料等節能技術。鼓勵綜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礦渣、
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建立與相關產業相銜接的循
環經濟生產體系,擴大資源綜合利用范圍和利用量。積極開展清
潔生產審核,完善清潔生產評價體系。
(三)加快技術創新
在新產品、專用技術裝備、建筑部品等方面加大研發力度。
新型墻體材料。砌塊、建筑板材和多功能復合一體化產品,輕質化、空心化
產品,石膏板復合保溫板、硅酸鈣板、外裝飾掛板、蒸壓加氣混凝土板及各類多
功能復合板等產品,高強度、高孔洞率、高保溫性能的燒結制品及復合保溫墻體
材料。
保溫絕熱材料。建筑外墻用安全環保型保溫材料,節能自保溫型建筑墻體及
材料,高速運輸裝備用安全型絕熱材料及制品,真空隔熱材料、熱反射材料、相
變材料等新型絕熱材料,耐1300℃以上高溫的絕熱材料及制品。
建筑防水材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自粘型防水卷材、熱塑性彈性體(TPO)
防水卷材、種植屋面用抗根穿刺防水材料及防水保溫一體化產品,柔性太陽能薄
膜防水卷材,聚氨酯、聚脲類防水涂層,聚合物乳液類防水涂料和玻纖胎瀝青瓦
等。
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環保型墻紙,環保、耐候、自潔凈型建筑涂料,環保、
功能型實木復合地板和強化木地板,環保型多功能門窗,防腐木材、木塑制品,
耐水、耐火、高強等功能性紙面石膏板,保溫、防火、耐候及涂色鋁塑復合板等。
專欄4:技術研發重點
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支持節能型隧道窯替代輪窯、變頻電機
替代傳統電機等技術改造,推廣窯爐節能、自動切碼運系統、擠
壓成型和液壓成型等技術,提高防水卷材生產裝備的大型化、自
動化和節能減排水平,改造升級節能門窗制造和配套技術。
制定新型建筑材料新產品標準,研究適合新產品應用的設計
規范、施工規程及通用圖集,加快與建筑規程規范的銜接。制定
新型建筑材料部品目錄,構筑標準化、系列化和專業化部品體系。
五、重點工程
(一)新型建筑材料發展工程
工程目標:為綠色建筑發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提供材料支
撐,推動安全環保節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產業發展。
主要內容:結合城鎮及新農村建設、安居工程、建筑節能改
造等專項工作,發展安全環保型外墻防火保溫材料、輕質墻板、
硅酸鈣板、節能建筑墻體、節能門窗、節能屋面系統、節能阻燃
防水材料等,建設示范工程推廣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研究開發安全環保型外墻保溫材料、體系及低成本化成套技術與裝備,外墻
裝飾掛板大型化、薄型化生產技術,適合地域特點的高效保溫砌塊及原料生產技
術,高效環保木材防腐劑技術,脫硫石膏低成本化精密煅燒及綜合利用技術,高
性能絕熱材料產業化技術等。
開發建筑墻體工業設計、模具開發、生產復合、現場安裝等技術,解決系統
配套與組合技術,產業化、部品模數化等共性技術裝備等。
(二)建筑部品基地建設工程
工程目標:為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提供材料支撐,加快
推進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向加工制品業方向發展。
主要內容:選擇若干中心城市,按照循環經濟、節能減排、
集聚發展的模式,支持一批產業鏈完整、特色鮮明、主業突出的
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園區,發展部品化的新型建筑墻體、屋面系統
及其它深加工建筑部品,建設建筑部品生產基地,推進建筑部品
化。
(三)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
工程目標: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
示范工程,修復改善生態環境。
主要內容:在相關產業發展集聚區,或既有固體廢棄物堆存
地周邊,遵循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規律,利用固體廢棄
物無害化利用的新技術,逐步增加無害化利用的固體廢棄物品種,
建設示范工程,推進綜合利用產業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行業管理
建立健全新型建筑材料行業運行監測系統,安全環保型外墻
防火保溫材料、新型墻體材料、防水材料等主要產品進行跟蹤分
析,定期發布行業信息。建立行業準入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注重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在加強行業管理、推動社會責任建
設、開展行業自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加強市場監管
加快新產品標準建設,加強產品質量和生產管理,嚴厲查處
與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強化市場監督,建立規范、有
序、健康的市場秩序,防止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建筑市場。
(三)加大政策支持
加強部門間協調,加大對資源綜合利用、新產品新技術研
發、示范推廣等方面政策支持,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
附件5:
非金屬礦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發展現狀
非金屬礦工業主要包括非金屬礦采選和非金屬礦加工制品
業等。“十一五”期間,我國非金屬礦工業快速發展,基本滿足了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2010 年,全國規模以上非金屬礦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860
億元、利潤360 億元,年均分別增長34%和41%。主要非金屬礦
產品產量持續增長。
專欄1 “十一五”期間主要非金屬礦產品產量
(二)部分礦種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0 年底,非金屬礦開采加工企業減少到約9 萬家。高嶺
土、膨潤土、石墨、螢石等主要礦種加速向優勢企業集中,生產
產品單位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長(%)
水泥用灰巖億噸11 19 11.6
混凝土用砂石億噸50 90 12.5
玻璃用硅質原料萬噸1200 2600 16.7
長石萬噸1000 2000 14.9
鱗片石墨萬噸45 65 7.6
菱鎂礦萬噸1544 1500 -0.6
高嶺土(含煤系高嶺土) 萬噸310 400 0.5
滑石萬噸270 200 -5.8
膨潤土萬噸310 350 2.5
硅灰石萬噸35 65 13.2
石材
花崗石板材萬平方米13404 30826 18.8
大理石板材萬平方米1796 5477 24.9
規模不斷擴大。高嶺土、膨潤土企業分別達到年產20 萬噸和30
萬噸的規模。
(三)技術裝備水平提升
采選及深加工關鍵工藝和設備取得突破,采礦機械化、大型
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以提純超細、改性復合為代表的非金
屬礦深加工技術快速發展。石材數控加工中心、紅外切機等廣泛
應用。
(四)進出口結構優化改善
原礦和初級產品出口比例有所下降,加工制成品比例提高。
2010 年我國非金屬礦業出口額130 億美元,其中加工制品比例超
過50%。普通產品進口增長趨勢明顯,2010 年石材產品進口額20
億美元,年均增長15%以上。
(五)產業集聚速度加快
石墨、膨潤土、耐火粘土、螢石、菱鎂礦等主要產品呈現比
較明顯的集聚發展態勢。石材行業已形成30 多個具有一定規模的
生產基地,產能約占全國總產能的80%。
當前非金屬礦工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礦產資源開
發與保護統籌不足,資源浪費和破壞現象依然嚴重,部分關鍵礦
種過度無序開采。二是企業“小而散”,產業集中度低,規模效應
差。三是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低,深加工及應用技術較弱。四是行
業管理體系不健全,運行監測亟待加強。
二、需求預測
非金屬礦及加工制品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材料
和產品,同時又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材料。改造提升
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對非金屬
礦及加工制品的品種、性能、質量和產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
二五”期間,非金屬礦工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專欄2 2015 年主要非金屬礦產品國內需求預測量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非金屬礦工業發展方式,
立足滿足國內需求,堅持保護性開采和綜合利用,以結構調整、
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和應用為重點,大力發展非金屬礦加工制
產品單位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長(%)
水泥用灰巖億噸19 23 3.9
碎石骨料億噸90 110 4.1
玻璃用硅質原料萬噸2600 3000 2.9
長石萬噸2000 2500 4.6
鱗片石墨萬噸65 95 7.9
菱鎂礦萬噸1500 1600 1.3
高嶺土萬噸320 380 3.5
滑石萬噸200 220 1.9
膨潤土萬噸350 450 5.2
硅灰石萬噸65 80 4.2
石材
花崗石板材億平方米3 6.6 17.0
大理石板材萬平方米5477 9000 17.6
品業,培育壯大企業規模,促進非金屬礦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保護性開發。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資源保護政策,
合理開發利用非金屬礦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堅持突出重點。著重抓好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市場潛力大的
重點礦種,扶持產業快速發展,帶動非金屬礦工業全面優化升級。
堅持扶優扶強。引導優質要素向專業化、規模化的優勢企業
和產業基地集聚,促進集聚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
堅持綜合利用。注重低品位、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加強尾
礦等資源梯級利用,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三)主要目標
“十二五”期間,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
上,工藝技術與裝備水平明顯提高,重點礦種加工利用水平接近
世界先進水平,非金屬礦加工制品業加快發展,采選企業數量減
少20%,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培育3~5 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企業集團,加工制品占出口比重提高到70%以上,尾礦綜合利用
率提高到60%。
四、發展重點
(一)推進結構調整
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推進非金屬礦物精深加工。大力發展為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配套的高性能非金屬礦加工制品,
開發專用化、功能化品種。
專欄3 產品發展重點
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優勢骨干大型企業集團通過聯合重組
等形式,整合上下游產業,延伸產業鏈,盡快做強做大。嚴格行
業準入,淘汰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
企業。促進石材產業集聚升級。
優化重點礦種產業布局。以礦產資源規劃確定的礦業經濟區
為基礎,優先抓好螢石、耐火粘土、石墨、高純石英、高嶺土、
膨潤土等重點礦種產業發展。
專欄4 重點礦種產業布局
傳統產業配套的大宗產品。汽車用新型高性能溫石棉、針狀硅灰石、石墨等摩
擦材料,石墨基密封材料,超細碳酸鈣、珠光云母等。輕工用超細活性碳酸鈣、高
嶺土、滑石,硅灰石針狀粉,云母、膨潤土等專用功能填料。化工用催化劑載體,
吸附劑,高分子材料改性用填料等輔助材料。農藥新劑型用納米凝膠材料、高效載
體材料。機電用高性能絕緣材料、減磨材料及潤滑材料。電子工業用元件包覆材料
、研磨材料、高性能電極材料、功能涂層材料等。
新興產業配套的新產品。高純石英及光纖預制棒。高純超細石墨、鋰離子電池
石墨電極材料、石墨板材、改性石墨。碳酸鈣、膨潤土、高嶺土等納米礦物材料。
耐高溫云母絕緣材料與珠光云母材料。環保用吸附材料等。
螢石。實行開采和生產總量限制,嚴格控制新增產能,著力現有產能優化,引
導資源高效利用,以浙江、湖南、江西、內蒙古、福建等主要產區為重點,引進先
進技術,發展深加工,加強上下游產業互動。
耐火粘土。實行開采和生產總量限制,嚴格控制新增產能,以山西、河南、貴
州等主要產區為重點,加大礦產資源整合力度,重點發展優質耐火材料、高端磨料
磨具等加工制品業,保證稀缺資源優質優用,提高綜合利用水平。
石材。在環渤海、東南沿海、長江中上游以及中西部資源富集地區,依托水運、
港口和區域市場優勢,建設2-3 個大型石材集散加工基地,重點支持福建南安等石
材集散加工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石文化創意設計產業。
(二)加快技術進步
研發關鍵技術。發揮骨干企業帶動科技創新的作用。在非金
屬礦資源地及產業集聚地建立專業化研發中心,著力突破非金屬
礦物制品關鍵制備及應用技術,開發適應下游產業需要的精細化
產品。加快石材文化創意設計和定制產品研發能力建設。
開發專用裝備。加快開發大型、高效、節能且保護非金屬礦
物結構,滿足非金屬礦開采和加工特殊要求的專業化設備和成套
裝備。
完善標準體系。修訂完善現有非金屬礦產品標準、試驗方法、
清潔生產、安全生產等相關標準,研究制訂新型非金屬礦物加工
制品標準和測試方法標準。跟蹤研究相關國際標準,積極參與國
石墨。控制選礦能力,依托資源產地及產業基礎,在黑龍江雞西、黑龍江蘿北、
湖北宜昌、湖南郴州等地建設專業化石墨深加工基地。
滑石。穩定原礦產能,以山東平度、廣西桂林、遼寧海城加工基地為重點,開
發高性能礦物材料及制品。
高嶺土。支持江蘇蘇州、廣東湛江、廣西北海、黑龍江依安以及內蒙古和山西
煤系高嶺土基地建設,發展高性能加工制品。
菱鎂礦。控制總量,加強技術改造,調整結構,鼓勵發展高性能和高附加值耐
火材料產業。重點支持遼寧營口、遼寧鞍山深加工制品基地建設。
碳酸鈣。重點提高行業集約化程度,提高裝備水平,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支持
安徽池州、浙江長興、四川寶興等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碳酸鈣加工基地,發展系
列化超細、改性碳酸鈣功能填料。
膨潤土。支持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應用,支持廣西寧明、新疆夏子街、內蒙赤
峰等發展膨潤土。
珍珠巖。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提高技術創新水平,促進行業集聚集約發展,鼓
勵開發新型保溫材料,重點支持河南信陽、山西靈丘等產業基地建設。
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專欄5 重點發展的工藝技術與裝備
(三)發展循環經濟
優化礦山開采。推廣使用先進技術,對礦山開采進行科學設
計,優化開采方案,提高資源利用率,科學治理礦區廢石、廢水、
塌陷區,修復損壞嚴重的礦山生態,新開發項目要同步推進資源
開發與環境保護、生態修復。
加強選礦及尾礦治理。采用先進選礦工藝和技術,提高產品
純度和品級,提高選礦回收率。鼓勵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共伴生
礦物的回收利用水平,加大尾礦治理,鼓勵從尾礦中分離、回收
有效礦物或成份,支持以尾礦為原料的下游產品開發。
推廣清潔生產。加強生產全過程管理,建立能源計量管理制
度,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鼓勵非金屬礦加工基地和產業
聚集區發展循環經濟或生態工業園區,推行清潔生產,開展廢棄
推廣超細粉磨、粒度分級、干法粉碎及干法提純、微波活化及微波干燥、低溫
(節能)煅燒純化技術、礦物高純化、表面改性/改型、復合、納米材料制備等深
加工技術。
開發滑石、高嶺土、膨潤土、耐火粘土、螢石、晶質石墨、碳酸鈣、葉臘石等
重要非金屬礦的低品位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石墨、石英等大宗產品提純與下游新產
品加工技術,新型表面改性劑、分散劑、石材養護劑等關鍵輔料生產與應用技術。
開發大型臥式超細攪拌磨和密閉砂磨機,大型干法和濕法精細分級設備,非金
屬礦加工用微波活化及微波干燥設備,大型連續式粉體表面改性機,大型直熱式礦
粉高效低耗連續煅燒窯爐,滿足高長徑比硅灰石、大徑厚窄分布云母、保護晶體結
構的特種加工工藝與大型設備,高性能非金屬礦功能填料/產品制備工藝與設備。
推廣石材圓盤鋸、鏈臂鋸等礦山機械化開采技術和碎石料、石粉的綜合利用技術。
物資源化研究與應用開發。
五、重點工程
(一)關鍵技術裝備開發工程
工程目標:掌握核心制備技術,開發專業裝備,建設產業化
示范生產線。
主要內容:以研發能力強的企業、科研院所為主導,以示范
項目為支撐,選擇優勢非金屬礦種,開發深加工及制品關鍵技術
和裝備,在重點企業或專業基地建設精細化、高水平非金屬礦及
加工制品產業化示范生產線。
(二)高端產品發展工程
工程目標: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為牽引,加快發展高性能
非金屬礦制品,培育新的增長點。
主要內容:以大企業為主導,采用產業聯盟等形式,鼓勵下
游產業向非金屬礦物領域延伸整合,著重發展石墨負極材料、高
效石墨發熱板材,石英光纖預制棒、石英坩堝等高端產品。利用
高嶺土、膨潤土等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生產納米無機膠凝材料和
高效農藥載體材料等功能礦物材料。加快發展污水處理、生態修
復用高效生態環保材料。
(三)綠色安全示范基地工程
工程目標:推進尾礦綜合利用和綠色產品開發,構建和諧示
范區。
主要內容:選擇典型礦區或生產基地,推廣使用先進技術,
優化礦山開采,實施清潔生產,推行清潔生產認證,開展廢棄物
資源化應用開發。加強尾礦治理,加大選礦尾礦的綜合利用與產
業化開發,開發生態環保節能新產品,發展循環經濟,著力節能
減排,消除安全隱患,推動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為特征的
綠色安全示范基地建設。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行業管理
建立健全非金屬礦工業運行監測體系,對石灰石、硅質原料、
螢石、耐火粘土、石墨、菱鎂礦、高嶺土等主要礦種進行跟蹤分
析,定期發布行業運行信息。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在
加強行業管理、推動社會責任建設、開展行業自律等方面的積極
作用。
(二)嚴格行業準入
大宗產品實施集約化生產、規模化開發,控制總量擴張,加
強環境治理,鼓勵高水平規模化開發,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新
增產能須在本地區重點礦種發展規劃指導下有序發展。制定關鍵
礦種生產行業準入條件,規范行業準入,實行保護性開發生產,
關于印發《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不分頁顯示 總共4頁
[1] [2] 3
[4]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