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濟南市河道管理辦法》等4件政府規章的決定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濟南市河道管理辦法》等4件政府規章的決定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濟南市河道管理辦法》等4件政府規章的決定
(五)設置攔河漁具;
(六)在堤頂行駛履帶式車輛或超荷載標準車輛,降雨雪期間通行車輛;
(七)棚蓋河道、行洪溝渠;
(八)排放或傾倒工業廢渣和有毒有害廢液、垃圾等;
(九)在河道內清洗貯過油類或者有害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第十七條 禁止圍湖造田。已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進行治理,逐步退田還湖。湖泊的開發利用規劃應當經河道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第十八條 根據堤防的重要程度、堤基土質條件,河道主管部門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圍的相連地域劃定50至200米的堤防安全保護區。城市規劃區內的,由河道主管部門會同城鄉規劃部門共同確定。
在堤防安全保護區內,禁止進行打井、鉆探、爆破、挖筑魚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動。
第十九條 河、湖的故道、舊堤、原有工程設施等,不得擅自堵填、占用或者拆毀。
第二十條 禁止損毀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設施、水文監測和測量設施、河岸地質監測設施以及通信照明、輸電線路等設施。
第二十一條 禁止非管理人員操作河道上的涵閘閘門。
河道上的涵閘啟閉應當由專職人員操作,固定崗位,明確責任。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擾河道管理單位的正常工作。
第二十二條 護堤護岸林木由河道主管部門按林業發展規劃組織營造、更新和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侵占、砍伐和破壞。
第二十三條 排污單位在河道湖泊設置和擴大排污口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辦理許可手續。改建排污設施項目按本辦法第七條規定執行。
河道主管部門應當配合環境保護部門開展河道水質監測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凡對堤防、護岸和其他水工程設施造成損壞或者造成河道淤積的,由責任者負責修復、清淤或者承擔維修、清淤費用。
第二十五條 禁止在大中型攔河閘壩上下游各150米內捕魚、游泳、興修建筑物、裝機抽水、停泊船只等活動。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違法行為,由河道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由具有相應行政處罰權的部門實施處罰。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有關手續;逾期不補辦或者補辦未被批準的,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或者設施;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強行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負擔,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未經批準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不恢復原狀也不采取其他補救措施的,代為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并可以按照下列規定予以罰款:
(一)采砂、取土的,有違法所得的,處相當于違法所得2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00元以下罰款;
(二)棄置砂石或者淤泥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三)爆破、鉆探的,處5萬元以下罰款;
(四)挖筑魚塘、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的,處3萬元以下罰款;
(五)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筑設施的,處5萬元以下罰款;
(六)開采地下資源,進行考古挖掘的,處2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至(五)項規定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除障礙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逾期不清除或者不采取補救措施的,代為清除或者采取補救措施,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并可以按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修建圍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的,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二)種植阻礙行洪的高桿農作物、葦、荻、樹木等(堤防防護林除外)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三)在堤防和護堤地建房、放牧、開渠、打井、墾植、挖窖、建窯、葬墳、曬糧、開展集市貿易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存放物料的,處3萬元以下罰款;
(四)擅自圍墾河道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五)設置攔河漁具的,處1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六)項規定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七)項規定的,由當地人民政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八)(九)項規定的,由河道主管部門移送環境保護部門依法查處。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損毀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設施、水文監測和測量設施、河岸地質監測設施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損毀通信照明、輸電線路的,并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非管理人員操作河道上的涵閘閘門,干擾河道管理單位正常工作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并處1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或者破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擅自侵占、砍伐或者破壞護堤護岸林木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3至5倍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河道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實施中的問題,由市河道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濟南市小清河管理辦法
(2002年7月5日濟南市人民政府令第192號公布
根據2019年1月21日濟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64號修訂)
第一條 為加強小清河的管理,發揮小清河的整體功能和綜合效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小清河管理范圍內從事建設管理、河道整治、開發利用、旅游觀光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小清河管理范圍為:河道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和兩岸堤防以及護堤地、蓄滯洪區。
兩岸堤防及護堤地的具體管理范圍是:
(一)市區河段規劃批準的小清河堤頂高程以內河道斷面;
(二)土堤河段以防護堤堤外腳向外5至10米。
第四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是小清河濟南段的河道主管部門。市小清河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小清河的日常管理。小清河流經的區河道主管部門依照分工和權限做好本轄區內的小清河管理工作。
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城市管理、城鄉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林業和城鄉綠化等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河道主管部門實施本辦法。
第五條 小清河的整治與開發利用應當服從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符合防洪、輸水標準和有關技術要求,并結合城市發展,將小清河管理區域建成風景游覽區。小清河沿線的建設項目,應當與小清河風景游覽區和諧一致。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小清河河道工程及其設施安全,保護水環境、綠地、樹木和設施,依法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并有權檢舉、制止違反本辦法的行為。
第七條 市河道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小清河管理范圍內的整治與開發利用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小清河管理范圍內的開發利用,應當與小清河的景觀、風景以及整體功能相適應。
第八條 小清河管理范圍內已建成移交城市管理、城鄉交通運輸等部門的道路、橋梁由接收單位負責管理維護;跨河、穿河、臨河設施等建(構)筑物,由建設單位負責管理維護。
第九條 修建開發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類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閘壩、泵站及其他影響堤坊安全的建筑物與設施,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和其他有關的技術要求。建設單位應當將工程建設方案依照有關規定報經審批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未經審查同意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經審查同意的工程建設方案有變更的,應當重新報送審查。
第十條 經批準的建設工程項目對河道、河堤、工程設施等有損害的,建設單位應當予以修復、賠償。建設工程項目影響城市綠化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護綠地和樹木,并在建設施工前告知養護管理責任單位。
建設單位在施工中應當保證河道設施的安全。
第十一條 在小清河管理范圍內,禁止傾倒、堆放垃圾、渣土,禁止擅自搭建臨時房屋、棚舍等建筑物與設施,不得圈占土地、水域從事生產、經營等活動。
第十二條 在小清河及其支流設置排污口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環境保護部門的要求,同時遵守河道主管部門的規定。
第十三條 河道主管部門應當完善城市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小清河干流及支流清(雨)水、污水分流。
凡在城市排污管網覆蓋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其污(廢)水必須排入城市排污管網;城市排污管網未覆蓋到的區域,污水排放單位應當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的污水達到國家和地方有關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后方可排放。
第十四條 環境保護部門和河道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小清河干、支流污染源的控制和監督管理。
環境保護部門要定期監測河水水質,并向市河道主管部門通報水質情況。
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排水行為,由環境保護部門進行處罰;對違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的行為,由河道主管部門負責查處,依照法定職責,移送相關部門實施處罰。
第十五條 河道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小清河管理范圍內巡查監督制度,加強對河道工程、排水設施的檢查維護,定期疏浚河道,打撈漂浮物,保持環境衛生整潔。
第十六條 河道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環境保護部門對小清河管理范圍內的入河排污口進行監督檢查,對違法排污的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第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因違法行為造成損失的,由違法責任人賠償損失。
第十八條 河道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鵲山水庫和玉清湖水庫管理的通告
(2001年3月22日濟南市人民政府令第172號公布
根據2019年1月21日濟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64號修訂)
為了加強鵲山水庫和玉清湖水庫的管理,防止飲用水水源污染,確保水庫蓄水、供水安全運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通告。
一、本通告適用于鵲山水庫和玉清湖水庫及附屬設施的管理,包括:取水沉沙區和蓄水庫區以及為取水沉沙區和蓄水庫區配套的圍欄、取水口、泵站、輸水管(涵)、供電、通訊照明、觀測設備等水庫設施。
二、本通告由市城鄉水務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水庫管理單位具體承擔水庫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公安機關和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庫治安秩序管理和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三、天橋區、槐蔭區、長清區人民政府,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及水庫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市城鄉水務主管部門和水庫管理單位做好水庫管理工作。
四、水庫管理單位應當對水庫庫區實行封閉管理,在水庫封閉區邊界設置圍欄及警示標志,嚴格限制車輛和行人進入。
禁止損壞圍欄、圍壩、通訊、監控、照明、輸變電線路、輸水管(涵)閘閥等水庫設施。
五、為確保水庫安全,庫區所在區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水庫管理單位,在水庫圍欄外劃定300至500米的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歸屬權不變。
在保護范圍內不得打井、鉆探、爆破以及從事對水源產生污染的活動。
六、在水庫封閉區內,禁止下列與保護水源無關的行為:
(一)私自種植、采伐樹木,割草放牧、踐踏、破壞草坪等;
(二)在水庫專用交通道路、壩頂公路、生產橋上打場曬糧、堆放雜物;
(三)裝載有毒、有害物質的車輛在生產橋上行駛;
(四)在水域內放生、捕魚、炸魚、電魚、釣魚、游泳、野炊和其他旅游活動;
(五)在水域內清洗車輛、容器、衣物、浸泡麻物;
(六)擅自布設機泵、虹吸管等設施在水庫內取水;
(七)在建(構)筑物、紀念碑、雕塑上亂刻亂畫等活動。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市城鄉水務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可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七、在水庫封閉區內損壞圍欄、圍壩、通訊、監控、照明、輸變電線路、輸水管(涵)閘閥等水庫設施的,或者在水庫保護范圍內打井、鉆探、爆破以及從事其它對水源產生污染的活動的,由市城鄉水務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個人處以1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八、向水域、截滲溝內排放污水、傾倒有毒有害廢棄物造成水源污染的,移送環境保護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九、對盜竊水庫設施、辱罵毆打水庫管理人員,尋釁滋事干擾水庫正常管理秩序,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違反本通告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規定法律責任的,從其規定。
十一、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濟南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規定
(2008年11月24日濟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34號公布
根據2019年1月21日濟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64號修訂)
第一條 為防治揚塵污染,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的防治與管理活動。
本規定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工程施工、建(構)筑物拆除、園林綠化工程、物料運輸與堆存、道路保潔和養護、采礦采石等活動中產生的空氣顆粒物對大氣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
第三條 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區縣人民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南部山區管委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下同)負責所轄區域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第四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揚塵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協調解決揚塵污染防治中的突出問題。
第五條 市環境保護部門對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建立揚塵污染環境監測網絡,定期公布揚塵污染狀況的環境信息。
市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本市揚塵污染防治綜合協調工作,建立督查機制,組織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城管執法、城鄉交通運輸、城鄉水務、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城市更新)、林業和城鄉綠化、國土資源、公安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和市人民政府的分工,分別做好行業范圍內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產生揚塵污染的行為進行投訴和舉報。
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揚塵污染投訴和舉報制度,及時受理相關投訴、舉報事項,并依法作出處理。
第七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對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第八條 建設單位申報審批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包括揚塵污染防治內容。對揚塵污染防治內容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審批主管部門不予批準。
第九條 招標單位在對有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項目進行招標時,同時要求投標單位提交項目揚塵污染防治的相關材料。
第十條 建設單位在簽訂施工承發包合同時,應當明確施工單位在施工和運輸物料、建筑垃圾過程中的揚塵污染防治責任,并將所需經費列入工程預算。
第十一條 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生產、運輸、存儲和工程施工等單位,應當制定并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和防治責任制度,做好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相關要求,在重污染天氣情況下嚴格執行停止工地土石方作業或者建(構)筑物拆除施工的應急減排措施,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
第十二條 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在進行揚塵污染執法檢查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積極配合,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或者阻撓檢查。
第十三條 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工地明顯位置公示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負責人、監管部門舉報電話等信息,并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一)施工工地周圍應當依照規定設置連續、密閉、硬質的圍擋:塊狀工地應當實施全封閉施工,線性工地應當實行分段封閉施工,特殊情況需要全線施工的應當采取全線封閉措施;施工工地邊界應當設置高度2.5米的圍擋;
(二)施工期間,應當對工地建筑結構腳手架外側設置密目式安全網(不低于2000目/100平方厘米)或者防塵布;
(三)施工工地內車行道路、施工道路應當采取硬化等降塵措施;裸露地面應當鋪設礁渣、細石或者其他功能相當的材料,或者采取植被綠化、覆蓋防塵布或者防塵網等措施;
(四)開挖、運輸和填筑土方等施工作業時,應當輔以灑水壓塵等措施;
(五)施工過程中使用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應當采取密閉存儲、設置圍擋或者堆砌圍墻、采用防塵布苫蓋或者其他防塵措施;
(六)施工工程中產生的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應當及時清運,未能及時清運的,應當采取覆蓋、固化或者綠化等防塵措施,嚴禁裸露;
(七)施工期間,應當在施工工地出口內側設置洗車平臺,確保車輛干凈、整潔;對不具備設置洗車平臺條件的施工工地應當配置手動沖洗設施,對出場車輛進行有效沖洗;
(八)出場車輛應當采用密閉車斗或者其他密閉措施,保證裝載無外漏、無遺撒、無高尖;
(九)從建筑上層清運易散性物料、建筑垃圾或者廢棄物的,應當采取密閉方式,不得凌空拋擲、揚撒;
(十)施工工地出入口應當采用硬化處理或者硬質材料鋪設,并應當及時清掃沖洗,保持出入口通道及出入口外20米范圍內道路清潔;
(十一)建筑面積在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土石方建筑工地或者合同施工工期在3個月及以上的施工工地應當安裝在線監測及視頻監控設備,并與環境保護部門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測、監控平臺聯網。
第十四條 管線與道路工程施工,除符合本規定第十三條相關規定外,還應當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一)施工機械在實施挖土、裝土、堆土、路面切割、破碎等作業時,應當采取灑水等措施防止揚塵污染;
(二)使用風鉆挖掘地面或者清掃施工現場時,應當輔以灑水等降塵措施;
(三)對已回填后的溝槽,應當采取覆蓋等降塵措施。
夜間施工、白天恢復通行的道路工程施工,在保證施工和交通安全的情況下,可以不采取圍擋作業。
第十五條 拆除房屋或者其他建(構)筑物時,除符合本規定第十三條相關規定外,施工單位還應當采用濕法作業,采取持續加壓噴淋壓塵或者其他壓塵措施抑制揚塵污染產生。
拆除后的建筑垃圾應當及時清運,無法及時清運的應當集中堆放并嚴密覆蓋,并采取灑水或者噴淋等降塵措施,嚴禁現場焚燒或者填埋。
第十六條園林綠化工程除符合本規定第十三條相關規定外,還應當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一)樹穴、綠化帶種植完成后,樹穴和綠化帶回填土應當低于邊沿5至10厘米,樹池應當做到無裸土;
(二)綠地內各類管線敷設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自竣工之日起5日內恢復原貌,不得留裸露地面;
(三)綠化產生的垃圾,應當及時清除。
第十七條 生產、運輸、存儲等企業或者單位的物料堆場應當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一)物料堆場周邊應當配備高于堆存物料的圍擋、防風抑塵網等設施;
(二)物料堆場的地面、道路應當進行硬化處理,并保持路面整潔;
(三)貯存粉煤灰、煤炭、建筑材料、生產原料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應當密閉;不能密閉的,應當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嚴密圍擋,并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污染;
(四)對臨時堆放的易產生揚塵的建筑垃圾、廢渣等廢棄物,應當采用防塵網或者防塵布覆蓋,必要時進行噴淋、固化處理,設置高于廢棄物堆的圍擋、防風網、擋風屏等,防止造成揚塵污染;對于長期堆放的廢棄物,要在廢棄物堆表面及四周種植植物,減少風蝕起塵;
(五)進行物料裝卸作業時,應當采取灑水或者噴淋穩定劑等抑塵措施;
(六)配置車輛清洗專用設施,對出場車輛進行有效沖洗。
第十八條 建筑垃圾消納場應當實施分區作業,采取圍擋、覆蓋、噴淋、道路硬化或者其他防塵抑塵措施,并設置車輛清洗設施。
第十九條 運輸土方、砂石、灰漿等易產生揚塵的散裝、流體物料以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車輛,應當按照規定采取密閉措施,安裝衛星定位系統,保持號牌清晰,并按照規定的路線、時間行駛。在運輸過程中不得超量裝載,不得遺撒、泄漏物料。
第二十條 道路保潔和養護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城市主、次道路實行濕式清掃,夜間使用高壓清洗車對道路進行全覆蓋式清洗沖刷;
(二)采用人工方式進行城市主、次道路保潔的,應當依照本市市容環境衛生作業規范組織實施;
(三)城市主、次道路保潔完工后及時清理周邊泥土;
(四)清挖雨污井時,對挖出的污泥應當及時清運;
(五)對破損路面應當及時修復,減少揚塵。
第二十一條 采礦采石企業應當按照設計和開發利用方案作業,設置廢石、廢渣、泥土等專門存放地,并采取圍擋、施工便道硬化或者設置防風抑塵網、防塵布等防塵措施。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揚塵污染防治的需要,劃定禁止從事砂石、石灰石開采和加工等活動的區域。
第二十二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落實綠化責任制度,根據本地實際,加強城區及周邊地區綠化,防治揚塵污染和土壤風蝕影響。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施工單位在重污染天氣情況下拒不執行停止工地土石方作業或者建(構)筑物拆除施工的應急減排措施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被檢查單位和個人不予配合檢查或者未按照要求提供相關資料的,由環境保護部門或者其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施工單位未按照要求采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由城鄉建設、城鄉交通運輸、城鄉水務、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城市更新)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由城管執法部門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由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工整治,城管執法部門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綠化和養護作業單位未按照要求采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由林業和城鄉綠化部門責令改正,由城管執法部門處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生產、運輸、存儲等企業或者單位的物料堆場未按照要求采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停產整治或者停業整治,環境保護部門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規定,建筑垃圾消納場未按照要求采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停產整治或者停業整治,城管執法部門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九條規定,對運輸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車輛依照《濟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處罰。
對運輸土方、砂石、灰漿等易產生揚塵的散裝、流體物料的車輛,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處罰:
(一)未按照規定采取密閉措施的,依照《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
(二)未按照規定的路線、時間行駛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三)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物料遺撒、泄漏污染城區道路的,由城市管理部門責令限時清理,由城管執法部門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條規定,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單位和道路養護單位未按照要求采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由城市管理、城鄉水務、城鄉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由城管執法部門處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在禁止區域內從事砂石、石灰石開采和加工等活動的,由國土資源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停產整治或者停業整治,國土資源部門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三十二條 相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本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002年8月8日濟南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濟南市防治揚塵污染管理若干規定》同時廢止。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濟南市河道管理辦法》等4件政府規章的決定
不分頁顯示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