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論著 |
|
職工持股公司制的經濟學分析 傳統(tǒng)國有企業(yè)在制度上的缺陷較集中地體現(xiàn)在企業(yè)財產的所有權,是單一的形態(tài),即國家所有,因而,企業(yè)全部責任的承擔者亦是國家。在這里,雖然財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在一定的范疇內得到了分離,然而,因為企業(yè)的經營者及職工與企業(yè)的財產權毫無關系,也不承擔相應的責任,因而,無論多么天才的經營家只要坐在國有企業(yè)老總的位置上,企業(yè)的經營好壞皆與已無關了,經營不好也不失"企業(yè)家"的贊譽。在這里,企業(yè)的全部資源都沒有得到合理和充分的配置,相反使其得到了極大的浪費。這就是財產經濟理論所倡導的,財產權的意義就在于使用某種資源時能夠帶來更大的效率并由此能夠增加社會財富的真諦所在。 第一、 國家投資的目的在于能運作更大的資本,并使其效益最大化 在股份制改革過程中,經過國有資產管理局重新評估核定的國企的財產所有權絕大比例是國家所有,有的全部資產都為國家所有,在股權體現(xiàn)形式上為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絕大多數的國企股權結構中,沒有歸全體職工集體所有的法人股。從投資的淵源看,國企的全部投資都是國家,股份制后,其股權形態(tài)也是單一化的,沒有形成有助于效率提高的、多種形態(tài)的、合理的股權結構。因而,一定比例的內部職工持股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并且毫不削弱占絕大控股地位的國家股東權利的行使,相反,因為有了職工群體這個小股東,使得國家這個大股東對小股東有了相對的控制權,國家這個控股股東在運作大于其自身資本的有社會資本在內的資本總和。因而,使得國家大股東的權利得到更充分的行使,使國家投入的資本的運作效益達到最大化。這是由公司制的"一股一票制"的法律特征所決定的。這種科學合理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是現(xiàn)代企業(yè)的制度優(yōu)勢得以充分體現(xiàn)的重要前提。 第二、 多元化股權結構使各方的行為趨于均衡 均衡,是指每一方為同時達到最大目標而趨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在公司的經營中,各方股東及公司作為具有人格特征的主體,只有在其最大目標一致,從而保持長久的啟發(fā)的相互作用的均衡狀況時,其各方的最大目標才能實現(xiàn)。 我國國企的職工對企業(yè)從未享有過財產權利,從來都是被動地行為和不行為,從來都是將到點上班、到點下班作為其工作的準則。在這里,企業(yè)的各方主體沒有共同的目標,也就沒有相互作用的前提。社會最重要的資源──人的資源得到了最大的排斥和浪費。因而,國企效率、效益低下,無競爭力正是這一狀態(tài)的邏輯結果。職工群體作為公司的股東之一,參加公司的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參與公司的管理,在法律上就明確了職工作為主人的地位,也同時明確了職工為公司的發(fā)展而銳意進取和工作的法律責任。在這里,國家股東、法人股東、職工群體股東形成目標一致的利益共同體,在相互監(jiān)督、相互支持的相互作用中,使其共同目標──追求利潤達到最大化。 第三、 內部職工持股的公司制度符合現(xiàn)代企業(yè)制式 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在經濟學上的顯著特征就是生產社會化、資本社會化、風險社會化和經營社會化,在法律上的顯著特征就是產權明晰、責任明晰及責任的嚴格履行。 雖然股份有限公司是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最終模式,但由于我國證券市場不夠發(fā)達和上市額度所限,國企的制度改革在短時間內更多的是選擇有限責任公司的模式。因而,使改制后的"國企"有限責任公司能夠盡早領悟到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在經濟學和法學上的特征,是縮短國企改革進程和降低國企改革成本的理性選擇。若沒有職工團體這一股東的參股,正如前面所述,改制后的股權結構仍是單一的,不夠合理和豐富,因而,無條件體現(xiàn)資本的社會化、風險社會化和經營社會化這一特征,亦沒有責任嚴格履行的法律前提。所以,科學合理比例的內部職工持股的股權結構是我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完善的充分條件。 第四、 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具有動態(tài)調整的自身要求 經濟學家菲利普.克萊因指出:"現(xiàn)代經濟同大多數人為的制度一樣必須從動態(tài)上觀察。一切面向市場的經濟制度,都必須從技術、資源、社會目標和期望都在不斷變化的觀點進行觀察和評價。"單一形態(tài)的資本結構,不存在不斷調整和完善的自身要求,也沒有調整的空間,因而,市場的日益變化和新的要求,不能迅速地反饋到企業(yè)的資本結構上,致使企業(yè)的資本結構、組織結構和管理結構面對市場是呆滯的。 多元所有制形態(tài)的股權結構,使公司的資本結構、組織結構和管理結構處于不斷合理和完善的動態(tài)狀態(tài)。未上市公司內部的國家股、法人股和職工股的比例,基于市場的要求和公司的經營狀況的變化,有自身調整以趨科學合理化的要求。這是市場經濟的資本社會化、證券流動化所決定。 第五、 職工持股有助于職工責任的嚴格履行 作為發(fā)起人股東之一的職工群體,同其他發(fā)起人股東一樣,以其投資額為限,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這是法律賦予內部股東的義務。但作為外部股東──股票的持有者則不承擔此義務。傳統(tǒng)的單一所有制的企業(yè)若經營虧損,與任何職工,包括總經理均沒有切身利益的關系,也無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前提。職工不同比例地持有公司的股份,對公司就承擔相應比例的責任,這樣,就能合理地分配財產損失,致使全體職工同其他股東一樣,在公司經營中,極力地降低成本,減少損失,提高收益。因而,職工持股有助于職工進入競爭狀態(tài)的市場,能夠理解到權利與義務同比例共存的原則。 投資自由化、競爭公平化,是WTO的基本規(guī)則——談75號文的影響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75號文,雖然以“通知”的形式發(fā)布的,但表露了政府方面對待民營企業(yè)國際化投融資和貿易的政策上會逐步趨于市場化、公平化和自由化的動意。即使這個動意日前并不是相關各部委協(xié)調一致的結果,但至少證明政府面對WTO規(guī)則和民企國際化發(fā)展的要求,只能是“退讓”的。 一、 相對于國際規(guī)則和市場需求而言,75號文略顯蒼白 75號文闡明了“特殊目的公司”的概念,這個概念并不能涵蓋所有境外設立公司所寄期的目的。以境內公司的資產及融資為基本要素和滿足財務要求,通過境內外股權置換使得境外公司上市融資,再返投回境內,這僅僅是在境外設立公司的目的之一,或稱為“初始目的“。還有很多情況,就沒有在75號文件中體現(xiàn)。例如:境內公司為使其經營的產業(yè)有上下游的銜接,需要在境外發(fā)展某一生意,這時,在境外融資僅僅是滿足資金需求的手段,而真正目的是在境外投資。僅就開發(fā)礦業(yè)而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礦藏資源相當豐富,開礦投資人也沒有國籍之限定,政府的政策方面更是寬松和鼓勵,而中國的礦業(yè)開發(fā),政府的審批和限制十分繁雜,沒有一定的實力基礎,很難就取得“勘探證”和“開采證”等許可而搞定政府的。那么,對于有一定礦業(yè)專業(yè)資質,又有客戶資源的礦業(yè)企業(yè)來講,就期望在澳大利亞設立公司,或買下一家現(xiàn)有的公司,將國內的其擁有所有權企業(yè)的資產裝進澳大利亞這個公司,以此為公司的財富基礎,在澳上市融資,融資后的資金直接購買礦業(yè),開采和篩選加工,再進口到中國或其他國家。 我認為,75號文的作用僅僅是政府“退讓”政策的信號,要想真正達到75號文所稱“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之目的,政府各相關部委應盡快統(tǒng)一協(xié)調,出臺一部較全面、可操作、有效率的《支持民企境外融資的實施細則》。 二、 促進投資貿易自由化、公平化、擴大世界資源充分利用,是WTO規(guī)則的目的 WTO組織的直接目的,就是通過國家之間的貿易和經濟事務,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發(fā)展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范圍內的企業(yè)之間公平競爭的國際環(huán)境。 相對于其他國家的企業(yè)和國內的國有企業(yè)而言,中國的民營企業(yè),尤其是那些遵紀守法實干的民企,處于完全的競爭劣勢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與經濟學意義上的“有效競爭”和法律意義上的WTO競爭規(guī)則及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是不相符的。 美國經濟學家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競爭”理論認為,競爭在經濟上是有序的,是與規(guī)模經濟相協(xié)調的,同時,又是公平的,這才是有效的競爭。競爭應是 一個生氣勃勃的,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 中國的民企大多都是靠其所擁有的點滴資源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這點資源雖然隨其成長而與時間成正比例的方向發(fā)展,但與具有壟斷優(yōu)勢的國企;與那些投機鉆營甚至違法違規(guī)而一夜暴富的民企比較而言,這點資源是向反比例方向發(fā)展的。這就是無公平、無效率的,且無序的競爭狀態(tài)。 中國對民企的融資政策幾乎是一面帶鐵絲網的高墻,威威地聳立。任何企業(yè)的發(fā)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這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民企若在借力于國際市場時,再有高墻阻隔,那不僅是融資再投資的問題,而是阻止其發(fā)展甚至死亡的問題。 WTO競爭規(guī)則及各國的競爭法,其共性就是公平競爭。因為市場是總在變化的,具有優(yōu)勢的企業(yè)一旦掌控了某一領域或區(qū)域,這種優(yōu)勢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那么,劣勢企業(yè)無論如何拼命也不能期望在短時間趕上。這正如老黃牛同奔馳汽車賽跑一樣。即使在石油無法供應的情況下,奔馳拉下老黃牛的距離,足以有時間讓奔馳發(fā)明太陽能作為能源了,而此時老黃牛仍遙遙在后。 因而,政府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有效、有序的政策環(huán)境,讓奔馳在沒有油的情況下,與老黃牛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起步賽跑。 我認為,政府應更清晰地明白:鼓勵民企境外發(fā)展,不只是作為監(jiān)管部門的“進兩步退一步“的簡單妥協(xié),而是作為履行WTO承諾、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國際環(huán)境、制定理性有序、有益的游戲規(guī)則的義務主體,審慎、全面、科學地研究鼓勵和支持中國民企海外發(fā)展的政策,并借此,使民企真正走上競爭的舞臺。 三、民企境外融資是“國民財富流失的黑洞”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有觀點認為,民企透過境外融資再并購國內企業(yè)(包括國有企業(yè))是民企外資化,是國民財富流失的黑洞。我認為,這是沒有調查、沒有研究的官僚口號。 所謂民營企業(yè),就是在所有權上,是真正屬于自然人的。民營企業(yè)的唯一義務就是按法律規(guī)定交稅,除此,企業(yè)所有權項下的4項權利如何運用,任何主體(包括政府)沒有權利干涉。那么,自己的資產裝在我自己的境外公司中,這屬于所有權項下的處置權,誰有權利干涉和阻止呢?又謂何國民財富流失呢?即使,這些民企以境外公司為主體,(這些人所稱的民企外資化)返向收購境內的 國有企業(yè),怎么就有國有財產流失的空間和法律漏洞呢? 既然政府鼓勵外資和民企并購國有企業(yè),并有相應配套的法律體系,這些返向投資的企業(yè),本質上仍是民營企業(yè),法律狀態(tài)上是外資公司,在收購國有企業(yè)時,仍要遵守的原則就是“對價”,遵循的程序是法律所嚴格規(guī)定的,是沒有法 律漏洞(黑洞)可鉆的。 四、政府應在堵小路、抓罰違規(guī)者的裁判員職責上下功夫 中國到美國的上市公司,現(xiàn)已被美國證券監(jiān)管部門和地方司法部門緊緊盯住。美國經濟與安全委員會主席稱,中國公司會給美國股市造成又一番泡沫,并提醒美國股民警惕“中國概念股”。 中國在美國上市公司被提起訴訟的比例是其他公司的一倍。而在美國股市招示板的中國公司90已被淪為“垃圾股”。這些嚴峻的事實,足以證明,中國的企業(yè)根本不具備德能兼?zhèn)涞暮细襁\動員的素質,在中國法制環(huán)境不透明、不嚴密、不嚴懲的情況下,這些企業(yè)已習慣了造假、說假,即使被追查暴光后,仍無羞愧之感。 因而,中國政府的重任在于,一方面應積極努力創(chuàng)造和改善公平、公正、透明、嚴懲的法制環(huán)境,使所有的企業(yè)在同一起跑線上、同一跑道上、用同一種計表方式進行比賽,制定理性、嚴謹、科學的比賽規(guī)則;另一方面,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yè)盡快走出境外,同世界的各國企業(yè)同站在競爭舞臺上,經受國際規(guī)則的考驗。這樣,中國才能真正參加國際市場,真正走進WTO。 國際運輸過程中的保鮮與保險業(yè)務(譯文) 美國《商業(yè)日報》特約記者拉美•班海姆報道:實業(yè)性公司在其投保事業(yè)中,極力改進運輸設備的冷藏設施,以便能節(jié)省幾個美金。 負責貨物冷藏的主要負責人說,目前在保險市場上,冷藏險別的制定是不穩(wěn)定的,而保險費是超于穩(wěn)定的。在保險業(yè)者看來,這意味著價格將逐漸上漲。 弗蘭克•馬•馬吉,是內陸海運署汽車運輸委員會的主席。他說,任何一種新鮮食品都是容易腐壞的,因而必須在運輸時用冷藏集裝箱裝貨,對于保險商來說,這是最大的難題。例如:在運輸途中,如果腐壞了幾個蘋果,那么,全部貨物就被食品管理署宣告為禁用食品。他說,該管理署包括地方的,州政府的和美國聯(lián)邦農業(yè)監(jiān)察部門。 海上保險業(yè)首先考慮的是貨物的腐壞問題。在保險業(yè)中,冷藏貨物的投保是同工字鋼的投保截然不同的。 汽車貨物保險人希望承保人有很好的保養(yǎng)記載,馬吉先生補充說到。 今天技術得以巨大改進,這樣我們也希望汽車運輸的警報裝置安裝在司機駕駛室里,如果集裝箱的溫度出現(xiàn)差錯,就告誡司機,司機就知道了集裝箱的溫度不適。這樣,警報器就在保險商做出裁決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幾個較大冷藏貨物的保險商是:家庭保險公司,美洲公司海運業(yè)務部和信托保險公司。 費城的保險公司副總裁助理杰姆斯先生說,從保險業(yè)的立場看,我們通常希望選擇那些較大資本的投保人,而不選擇那些只有一兩輛汽車的投保人,另一個保險業(yè)所關心的指標是,帶著載重貨物的汽車遠距離旅行時,冷藏設備屬于那種類型以及該設備在多長時間內保持食物的新鮮。 通過谷物管理署宣告貨物禁用,這是十分重要的。西寧哈姆先生同意這一看法。他認為,宣告貨物禁用的發(fā)生通常不是因為冷藏設備不合格,而是因為在運輸過程中,司機使用托運其他貨物的同一種方法托運新鮮水果,導致貨物腐壞。這樣水果就變成了垃圾。這種腐壞在國內海運慣例中通常是不易發(fā)生的。他補充說,在過去的20年中,實業(yè)界注意的是用汽車裝運的工作。20年前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冷藏船容易損壞。海上運輸適合400海里的長途運輸, 而貨物的腐壞僅僅在幾分鐘內。今天,運輸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另外,現(xiàn)在在每一個汽車裝運站都有一些這種類型的維修設備。 美國——世界最大的廢紙供應市場 我應美國客戶的邀請于1990年前往洛杉磯和舊金山考察美國廢紙的供應情況。 美國是造紙行業(yè)發(fā)達、紙張使用率最高的國家。美國造紙業(yè)的先進水平亦在世界居先。因而,美國亦成為世界最大的廢紙市場,其廢紙的再生價值和再生數量在各國中確為獨占鰲頭。 美國政府也很重視其本國廢紙的就地再生工業(yè),同時對廢紙的出口在種類、價格及價格政策上也作了極其嚴格的規(guī)定。美國“廢物利用協(xié)會”于1986年4月1日發(fā)布了關于美國廢紙出口種類、規(guī)格的重要文件,此后該文件就作為美國廢紙出口時商檢、通關的唯一依據。 美國廢物利用協(xié)會將其出口的廢紙分為49種,每一種在規(guī)格質量上都作了嚴格的規(guī)定。有些廢紙商人還將質量略高的牛皮紙分為三個等級,現(xiàn)已成為世界上廢紙買賣生意的唯一商檢標準,成為國際化的商檢文件。 美國廢紙的出口原以日本、香港為主要對象, 而日本和香港再做“轉口貿易”,銷往中國、東南亞等地。日本、香港的廢紙商人在美國出最廉價的廢紙價格收購廢紙,用自己的遠洋貨船運輸,轉口貿易后能拿到成本價的4—5倍的可觀利潤。據有關人士講,去年日本廢紙商人將從美國市場買來的廢紙賣給中國某外貿公司,其價格是在美國市場購買價格的4倍。這就足以證明,廢紙生意乃造紙行業(yè)利潤極為可觀的領域。 美國西海岸的廢紙要比東海岸的廢紙在質量上、所含水分上都好。西海岸的城市,尤其是洛杉磯一年四季很少下雨,氣候干燥,這樣廢紙的含水量也很低,加之遠洋貨物運輸發(fā)達、緊張,因而,西海岸的廢紙價格總比東海岸的價格高5—10美金。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廢紙多數都是東海岸的。 廢紙生意同國際紙張、紙漿市場上的變化緊緊相連。從1990年10月份開始,美國廢紙的價格隨著紙漿、紙張價格的上漲也直線上升,現(xiàn)每噸價格已比90年6月上漲了20多美金。看來,“伺機而做”對廢紙生意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 客戶的尋找與資信調查 一、貿易對象是商務的基礎 商務的關鍵是要有貿易對象,但尋找合適可靠的貿易往來對象——顧客(COSTOMER)又是貿易成功的第一步。對于技巧性越來越強的國際貿易來說,國外客戶尤為重要。一個商人若有優(yōu)良的顧客,其生意必定興隆,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所以,也可以說,判斷一個公司或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如何,看他是否擁有較多的優(yōu)良顧客是重要條件之一。 我國經貿部的各專業(yè)總公司之所以在做每筆交易前不必現(xiàn)找顧客,就是因為這些公司一直做固定的產品,有幾十年往來的國外顧客,但對于近幾年來剛成立的工貿公司,自營出口企業(yè)和其他公司,尋找國外顧客就更為重要也較為困難。 尋找國外顧客即國際貿易往來對現(xiàn)象(NEW COSTOMER)大致有如下幾種方法: 1、充分利用工商名錄(DIRECTORY) 工商名錄是有國內工商名錄和國際工商名錄。國際工商名錄收錄了各國著名的貿易公司、商號的名稱、電傳、電報、電話、傳真的號碼,公司的地址,主要經營項目及歷史經營情況。這類名錄通常是各國的商會編纂的,如英國的”KELLY’S DIRECTORY” 就包括了全世界的著名貿易商。 2、由駐外分支機構開發(fā)新的顧客 各大公司在國外設立分公司,其主要目的就是開發(fā)新的顧客,為公司爭取更多的貿易機會。因為駐外人員較了解該地的情況,容易發(fā)現(xiàn)新的往來顧客。 3、充分利用來華的各種外國代表團 每年來我國的外國經濟訪問團、市場調查團、參加國際展覽會團的外國團組很多,可以利用這些機會選擇貿易對象。 4、出國考察 出國考察或參加國外舉辦的國際商展,不僅開闊了眼界,同時可認識更多的國外新朋友,這也為我們增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 5、國外老顧客的介紹 6、利用新聞工具獲得新顧客 可在有國際影響的報刊雜志上刊登廣告,征求顧客。 7、通過商會、領事館及對外貿易協(xié)會的介紹認識新的顧客 利用上述方法所選擇的顧客,還需進行嚴格的資信調查,這樣,才會使我們的國際貿易順利進行。 二、顧客的資信調查 (一) 資信調查的意義 在國際貿易中,貿易雙方發(fā)生索賠糾紛、履約發(fā)生阻礙或收回貨款方面發(fā)生阻礙,而使一方遭受風險及損失,都同不了解貿易對方的資信情況有直接關系。 進行資信調查(CREDIT INVESTIGATION)對于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作用: ① 這有助于選定信用良好的顧客。 ② 了解對方的信用程度,在D/P、D/A及寄售條件的交易中,可以測定給予賒賬的限額與現(xiàn)存契約限額,以便安全。 ③ 即使在與對方締結了交易關系后,也應定期作資信調查,以便經常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 (二)資信調查的方式 ① 通過國內往來銀行,向對方的往來銀行調查。這種調查通常是擬好文稿,附上調查對象的資料,寄給往來銀行的資信部。 ② 直接向對方的往來銀行調查 直接將文稿和調查對象的資料寄給對方的往來銀行。可用簡潔文句(WE SHOULD BE OBLIGED IF YOU WOULD INFORM US , IN CONFIDENCE ,OF THEIR FINANCIAL STANDING AND MODES OF BUSINESS)。 ③ 通過國內的咨詢機構調查。 ④ 通過國外的咨詢機構調查。國外有名的資信機構,不僅組織龐大,效率高,而且調查報告詳細且準確。其調查報告均以密碼編類各類等級,這種等級的劃分以估計財力與綜合信用評價分為HIGH , GOOD , FAIR ,LIMITED四個等級。 ⑤ 通過國外商會調查。 ⑥ 通過我國駐外商務機構調查。 ⑦ 通過國外的親朋調查。 ⑧ 由對方來函自己判斷調查。 ⑨ 要求對方直接提供資信資料。 (三) 資信調查的內容 ① 廠商企業(yè)的組織情況。包括公司、商號企業(yè)的組織性質、創(chuàng)建歷史、主要領導人員、分支機構。要弄清英文名稱及公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② 往來對象的性格和道德 。貿易往來對象誠實可靠是交易成功的基礎。在國際貿易中,如果遇到不可靠的貿易對象,就難免出現(xiàn)貨物的品質不良;開來與合同不符的信用證;延交貨物等對象。 ③ 貿易經驗。一個具有國際貿易經驗的貿易對象至關重要。 ④ 資信情況。所調查對方的資信情況包括企業(yè)的資金和信用兩方面。資金指的是企業(yè)的注冊資金、實收資金、公積金、其他財產及資產債務的情況等。信用是指企業(yè)的經營作風,履約守信用等。這些情況對客戶要求做經銷、代理、獨家包銷、寄售等業(yè)務做出決定時是十分重要的。 ⑤ 經營范圍。調查對方的經營范圍也是較重要的,同時還要調查經營的性質,如代理商、零售商、批發(fā)商、實用戶等。 ⑥ 經營能力。該企業(yè)每年的經營金額、銷售渠道、貿易關系、經營做法等。 ⑦ 往來銀行名稱。了解對方往來銀行的名稱、地址同樣重要。 (四) 資信調查的對象 凡是同該貿易業(yè)務有關的從事商業(yè)行為的對方,都應進行不同程度的信用調查,大致包括: ① 調查國外賣方(包括出口商和制造商)。在進口業(yè)務中,很容易出現(xiàn)下述幾種不利的情況:貨物的品質規(guī)格與合同不符;貨物的品質粗劣或品質不良;不正常的拖延裝船;遇到價格上漲趨勢,故意不履行契約等。所以,對國外供應商的調查對進口業(yè)務十分重要。 ② 調查國外買方。在出口業(yè)務中,國外買方即使使用開立信用證的支付方式,也有很多信用風險。例一,當該項產品價格下跌時,買方任意決定“不開立信用證”,雖然開立信用證的直接當事人是買方的往來銀行(開證行),但是買方未向開證行交付開證申請,我國出口公司也不會指控對方的銀行,所以,像這種情況,就屬典型的買方違約。例二,有些國外買方,商業(yè)道德和信用惡劣,故意開立與合同不符的但僅對自己有利的信用證,這就會給賣方帶來一定的損失。 許 可 證 的 選 擇 被許可方在許可證種類的選擇問題上應慎重考慮。不同的許可證有不同的價格。比如獨占許可證10萬美元;排他許可證7萬美元。普通許可證4萬美元;除此以外,還應考慮選擇哪一種類型的許可證更為合適。一般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 潛在市場 被許可方在選擇許可證種類時,首先考慮潛在市場問題。因為,潛在市場的大小同該許可證項下的技術工業(yè)化程度成正比,或者是同該項技術的商品化程度成正比。許可證項下的技術有多大的潛在市場 ,需要對該技術的引進國的國內情況進行重點考察。該項技術對該國的機械工業(yè)及其他各部門有多大意義和作用,有多大的需求量,意既市場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的狀態(tài)。這直接涉及到該技術引進的經濟效果。 二、 技術性質 被許可方在選擇許可證的種類時,還應考慮,該許可證下的技術屬于哪一類,該技術能否代表最先進的國際水平,該技術引進國的受方對此技術的認識程度和接受能力,就這兩個根本問題需該行業(yè)的專家進行科學分析和考察。 三、 當事人雙方的意圖和風險的避免 如果該技術所引進的市場規(guī)模不大,為了避免競爭,就應該使用獨占許可合同。這樣可以避免銷售上的困難,否則使用普通許可證,就會使本來容量就狹小的市場趨于飽和,這樣就會產生投資難以收回的風險。如果該技術所引進的市場容量較大,則可使用普通許可證。被許可方也就不擔心會出現(xiàn)由于強烈競爭而影響其購買的技術達到預期的效益。 四、 體制上的限制 在現(xiàn)代西方的國際技術貿易市場上,獨占許可證和普通許可證是最常用的。但獨占許可證具有壟斷性質,故在社會主義國家的技術引進中難以實施。 國際許可證協(xié)議的概念和特點 國際許可證協(xié)議(INTERNATIONAL LICENSE CONTRACT)的含義 此定義的確切含義是工業(yè)產權的使用許可,因此可做以下定義:許可證協(xié)議是一方準許另一方使用其所有的或擁有的工業(yè)產權或專有技術,被許可方依照合同得到該項使用權并支付使用費的合同。許可證合同的客體主要是技術使用權,具體的講,即專利使用權、商標使用權和專用技術使用權 。 國際許可證合同有如下三個特點: (1) 合同涉及的是使用權,不是所有權。作為該合同標的的技術知識的所有權仍屬于許可證賣方,而且,該使用權在地域范圍和時間上都受到合同的限制。 (2) 一國當事人許可另一國當事人使用其所有的或擁有的工業(yè)產權。 (3) 專利商標權的主體處于不同的國家。 國際許可證合同與其他合同的區(qū)別 (1) 客體的特殊性 國際許可證合同的客體是專利、商標和專有技術的使用權,它們是無形財產權。 (2) 許可證買方是直接用戶 許可證買方一般都有能力在購證后實施該合同項下技術,因而,買方須具有一定的技術知識及工業(yè)實施能力,以便吸收、消化所購買的技術知識,實現(xiàn)出其經濟值。 (3) 許可證合同的買賣雙方具有明顯的合作性質 許可證合同期限長,賣方必須履行義務,擔保所提供的技術在買方工廠里實施后可以或必定達到合同所預定的經濟指標。 許可證合同兼有幾種合同的特點: (1) 屬于技術轉讓合同。 (2) 專利和商標把所有權與使用權分割開,頗有些租賃合同的特點。 (3) 與高級勞務合同也有相似的地方。 國 際 許 可 證 合 同 的 種 類 一、按照具體合同客體劃分,國際許可證合同分為:專利許可證合同;商標許可證合同;專有技術許可證合同。 (一) 專利許可證合同(PATENT LICENSE CONTRACT) 例如,外國如果在華沒有取得專利權或未與我國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允許中國當事人使用其專利技術,則這種專利產品不能出口,這種技術也不能出口,下面有一個實際案例: 水膠炸藥這一專利是美國的。我國技術人員在查閱資料時獲得了這一專利的公開材料。于是閉門研究,破譯了其技術秘密,生產出了合格的水膠炸藥。一位港商購買了該產品。因我方不知道美國專利在香港也受保護,就同意了向港商出售該產品。在天津裝船后,被專利所有人通知不許銷售。美國的專利權人在其請求中的要價很高,但我方不能不履行同港商的合同,就只好大幅度降價,以便港商在港支付專利權人的專利費用。這樣我方的原來就比國際市場時價低許多的銷售價格現(xiàn)在就更低了,造成很大損失。故我方研制廠家應向美方專利權人訂許可證協(xié)議,方可研制生產。否則,就是違法的。 (二) 商標許可證合同(TRADE MARK LICENSE CONTRACT) 即以使用商標和商標項下的技術作為合同的標的。在國際許可證貿易中,商標許可證協(xié)議包含一定的技術貿易內容,假冒商標,一般都不能達到原商標的質量標準。 在國際市場上,要開創(chuàng)一個品牌商標并非易事。單純的商標許可證協(xié)議往往很少,而通常是在引進專有技術的同時,結合引進商標的使用權。我國對外貿易業(yè)務中,單純的使用對方商標的情況也很少,往往是在此商標下寫上"中國制造"字樣,以便合同到期后,不能繼續(xù)使用該外國商標時,中國廠商也會有立足之地。 (三) 專有技術許可證合同(KNOWHOW LICENSE CONTRACT) 實踐中,專有技術在很多情況下被采用。故在引進專利技術的同時,一起引進專有技術。技術專利人往往保留了關鍵性的技術。憑專利公開的說明書,并不能使采用該技術的人順利使用。所以只有引進專有技術,才能真正把生產需要的各項先進技術、經驗和知識引進來,達到預期目的。 二、根據被許可方對許可方的技術使用權所享有的專有程度和范圍,可將許可證分為:獨占許可協(xié)議;排他許可協(xié)議、普通許可協(xié)議、交換許可證 (一) 獨占許可合同(EXCLUSIVE LICENSE CONTRACT) 是指許可方許可對方在約定的某一地區(qū)內和合同有效期間,對許可項下的技術享有獨自占有和使用權。在簽訂這種協(xié)議的情況下,不論任何第三者還是許可方都不得在該許可證有效期內,在該地區(qū)內使用該項技術制造或銷售產品,盡管工業(yè)產權的屬于許可方。此合同可使受讓方以合同項下技術產品壟斷市場,故售價較高。 (二) 排他許可合同(SOLE LICENSE CONTRACT) 又稱獨家許可證,是指被許可方合同約定的某地區(qū)和合同有效期內,對許可證項下的技術享有獨占的使用權,許可方在合同期間不再允許任何第三者擁有使用權,但許可方自己仍可在該地區(qū)使用該項技術制造或銷售產品。由于被許可方通過該合同所獲得的該技術的使用權利比獨占許可證要小,因此其技術使用報酬比獨占許可低。 (三) 普通許可合同(SIMPLE LICENSE CONTRACT) 其主要特點是,第三方可以取得許可證項下的技術使用權,因此它是指除了合同雙方在約定地區(qū)內,對許可項下的技術享有使用權外,許可方還有權將該合同許可項下的技術使用權再買給第三者。該 許可證的價格一般要比前兩種低。 (四) 可轉讓的許可合同(SUB─LICENSE CONTRACT) 不同于前三種,購證人可以將許可項下的技術使用權或商標使用權再轉讓給第三人。其再轉讓的前提是經原售證人的同意。被轉讓的第三人亦稱分售許可人。 (五) 交換許可證(CROSS LICENSE ) 雙方可以按價值相等的技術,交叉取得雙方的技術使用權,因此,在使用該許可證時,可以根據以上五種許可證的許可權限,明確約定各方的責任范圍和權利范圍。 國 際 技 術 轉 讓 的 對 象 及 實 務 按照1981年聯(lián)合國貿易發(fā)展組織起草的《國際技術轉讓行動守則》草案,技術轉讓的對象是: 1、某種產品的制造技術; 2、某種工藝流程的應用知識; 3、為社會提供某種服務的技術. 以上三方面的知識、技術作為技術貿易的對象,也是技術貿易的標的。它與有形商品,諸如機器設備的買賣有很大的區(qū)別。習慣上把前者稱為"軟件",把后者稱為"硬件",就是因為技術是無形商品。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國際技術轉讓合同中應當寫明: 1、轉讓技術的具體內容、范圍和要求; 2、該轉讓技術在應用中達標的考核方法、檢驗標準、期限、措施及風險責任的承擔; 3、名詞和術語的解釋; 4、與合同有關的技術資料屬于合同的組成部分。 這4項內容作為合同不可缺少的條款,已寫進了1988年1月20日施行的我國《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列施行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同時《細則》第九條還規(guī)定:"供方應當保證所提供的技術或者文件資料完整、準確、有效,能夠達到合同規(guī)定的技術目標。技術文件交付的時間應當符合受方工程的計劃進度要求。"業(yè)務人員在寫就合同時,應當具體體現(xiàn)上述第九條的規(guī)定。 更為重要的是要在實務中注意:對所轉讓或許可的技術應當達到的技術水平、經濟效益,包括對使用合同項下的技術生產產品的質量做出合理的約定。因為這將直接關系到國際技術貿易的經濟效益。 國際技術貿易的基本途徑 國際技術貿易的途徑,實際上也是國際技術貿易的種類。對此聯(lián)合國技術貿易行動守則和各國法律都有許多規(guī)定。將這些規(guī)定和實踐方面的做法歸納起來,可劃分為三大類。即"軟件"技術貿易,軟件與硬件相結合的技術貿易以及國際投資方式下的技術貿易。 一、技術軟件貿易的途徑 這種貿易,不含有任何"硬件"交易的內容。它包括以下幾種途徑: 1、國際許可證協(xié)議 這種貿易是國際技術貿易中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徑。這種貿易一般都是通過許可證協(xié)議完成的。許可證協(xié)議,是以專利、商標的使用權作為貿易客體的一種合同。日本的東洋人造絲株式會社以高價從美國的杜邦公司買到專利許可,用于生產和銷售尼龍產品,在兩年中竟在日本和東南亞市場將杜邦公司擊敗了。這種許可證貿易與專利和商標制度密切相關,因而它是典型的產權的貿易。 2、國際技術服務合同 對于這種合同,聯(lián)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UNIDO)和世界工業(yè)產權組織(WIPO)對此種貿易都有規(guī)定。簡括之,這種合同是指專利、商標、專有技術有關的或已公開的先進技術為內容的協(xié)議。 在以專利、商標為客體的貿易中,往往輔之以技術服務,以便實施專利、商標項下的技術。另外一種技術服務合同有時也是為了轉讓單純的技術訣竅所需要的協(xié)議。在專利許可證貿易中,也可以寫明技術服務條款,而不另訂技術服務合同。在工程的新建、擴建或技術改造項目中,業(yè)主聘請咨詢工程公司解答一些項目中的技術專題或提供一些技術服務。 二、軟件和硬件相結合的技術貿易 設備買賣一般稱為硬件貿易,但設備中一般都含有技術軟件的貿易。 1、買賣成套設備或承工程的同時買賣技術 我國的成套設備引進,其中包含技術貿易。這種技術貿易,是通過包建或交鑰匙工程完成的。第三世界國家大多使用這種方式。此方式往往是與工程承包合同結合在一起的。 2、關鍵設備的進口合同中的技術買賣 在關鍵設備的交易合同中含有專利或專有技術的轉讓。營口的一家紡織廠,從日本、意大利引進關鍵設備,其輔助設備都是利用國產的。經技術改造之后,創(chuàng)匯上千萬美元,這比單純引進成套設備提高了許多效益。 3、通過租賃進行技術貿易 這是我國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的一種新方式。租賃來的先進設備本身含有工業(yè)產權或技術訣竅,因而這種租賃業(yè)務也就含有技術貿易。 4、補償貿易方式中的技術貿易 這是一種國際融資性的技術貿易。在這種貿易方式之下,一方用信貸方式向另一方提供技術硬件即機器設備等,后者以其使用該設備所生產的產品(其他經雙方確認的產品或勞務)分期予以補償。這是國有企業(yè)進行技術改造的有效方式之一。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可以增加出口,但學不到管理方面先進方法。 5、合作開發(fā)方式下的技術貿易 雙方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合作進行科學技術研究,或者合作開發(fā)新產品、新材料和新工藝。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共同投資,共同確定研制的項目和計劃以及研制方法。研制的成果由雙方共有。利用這種方式,也可以學到一部分管理技巧并帶進來先進的技術或先進的儀器、設備。 三、國際投資中包含技術貿易 例如,在國的中外合資企業(yè)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都規(guī)定了引進先進的技術內容:外商必須用適合我國需要的工業(yè)產權,非專利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進行投資事業(yè)。這里的技術投資也就是技術的資本化。外方的技術投資有三種基本方式: 1、技術構成資本入股 此做法應慎用。不得不用時,應限定技術入股的比例和短于合資合同有效期的提成期限,以防止合資合同期滿而投資中的技術部分已陳舊卻依舊分成。 2、合作經營方式下的技術貿易 合作經營的一方提供專有技術或先進設備、材料和外匯資金,另一方提供輔助設備、場地和勞動力以及配套的本國貨幣資金,雙方進行合作生產和經營,也是技術貿易的一種途徑。因為合作中也傳授管理技巧和技術訣竅。這種合作合同的擬訂時必須注意,雙方的產權、技術竅門、實物出資雖然不須以貨幣作價,但也不能不將其技術分成在合同中作出規(guī)定,以便雙方按確定比例分配利潤。 3、合資或合作企業(yè)與合作方另訂技術許可或技術轉讓合同。這樣就避免了工業(yè)產權或技術訣竅成為股權而分得利潤的狀況,因而比較劃算。 以上三大類技術貿易的途徑,最基本的是第一類,后兩類是第一類的變型。 傾銷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所謂"傾銷",是指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其正常價值。出口價格與正常價值之間的差額為"傾銷幅度"。發(fā)達國家輸入我國市場的產品往往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特點,因此盡管其價格可能高于國產產品,我們只能通過不斷發(fā)展和提高國產產品的綜合競爭優(yōu)勢與之展開競爭,然而由于中國市場現(xiàn)有的和未來潛在的巨大吸引力,有些外國廠商為了進入我國市場并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不惜采用低于其本國市場價格或低于其在第三國的市場價格等低于正常價值的手段向我國市場傾銷產品。這樣就會造成我國相關企業(yè)縮小或失去國內市場,利潤下降,開工不足,工人失業(yè),甚至企業(yè)倒閉。 上市公司往往是我國相關產業(yè)中的龍頭企業(yè),在其所在的行業(yè)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市場份額,是外國企業(yè)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因而國外產品傾銷行為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是相關行業(yè)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可能受到的損害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直接損失和后果外,還有以下潛在損害: 上市公司可能出現(xiàn)增長被剝奪,發(fā)展?jié)摿κ艿揭种频那趾Γ簿褪钦f,如果沒有進口產品的傾銷,上市公司本來具有拓展市場空間、增長產品銷售從而使企業(yè)增值和發(fā)展的潛力。由于傾銷的出現(xiàn),即使上市公司仍能保持住原有的市場份額,表面上并沒有滑坡,但實際上他們已經失去了市場份額繼續(xù)增長的機會。而對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廣大股東來說,公司未來增值的潛力和發(fā)展的前景,是他們對公司是否報有信心的重要依據。 與傾銷產品無直接競爭的產業(yè)及其上市公司也可能受到損害。有些產品雖然不直接與傾銷產品形成競爭關系,但由于消費者受傾銷產品低廉價格的吸引選擇了傾銷產品,因此就會減少或放棄對其他產品的消費,從而使這些企業(yè)遭受"殃殃及池魚"之禍。對那些消費傾銷的產品─把傾銷產品作為原材料或零配件,生產加工制成品的企業(yè)來說,可能由于暫時的成本降低和利潤增加而作出錯誤的判斷決策,盲目擴大生產。一旦傾銷停止,可能由此波及和影響到整個產業(yè)乃整個國內市場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沒有市場,安有利潤 證券投資收益來源于兩方面,其一是企業(yè)分配給股東的紅利,其二是該企業(yè)股票在市場上的差價收入。這兩種收入均基于企業(yè)已獲得利潤及獲利潛力。而有利可獲,則基于該企業(yè)的產品能以高于其成本的價格銷售出去,并且現(xiàn)在和將來能夠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場份額。 只要有國際經濟和貿易往來,市場就是國際化的,生產企業(yè)絕不能將國內市場作為唯一市場,將國內同類產品作為唯一的競爭對手;消費者亦不能將某企業(yè)在國內同行業(yè)占居首位,就將其視為者。因為,進口的同類產品正在或將要擠占更多的國內市場份額。這就是十五大所倡導的要搞跨行業(yè)、跨國界大企業(yè)集團的意義所在。 對我國眾多的上市公司來說,在市場趨于國際化的同時,股東和股本資金的來源也在趨于國際化。要想到國際市場上去籌措資金,其產品現(xiàn)在占有市場份額的情況和發(fā)展的前景肯定是外國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出口產品傾銷行為將會導致外國投資者,尤其是產品出口國的投資者對傾銷國的上市公司喪失信心,放棄投資選擇或出售所持股票,引起股價下跌。對國內投資者來說也是一樣。 有些上市公司的產品結構很單一,集中在一個行業(yè)的幾種產品上,甚至以一、二種產品的生產為主。這些產品若受到外國產品傾銷的壓力,其所占市場競爭份額遞減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從而嚴重削弱企業(yè)的市場競爭能力。傾銷產品較好的質量和過低的價格會對上市公司正常的市場營銷行為構成威脅,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使國內企業(yè)以公平競爭方式開拓市場的努力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作為以擴張本國產業(yè),占領國際市場為目的的傾銷行為,對國內產業(yè)和股市的影響是直接的和巨大的,對此上市公司和廣大股民都應給予高度重視,尤其是上市公司,更應從理性的法律角度客觀地對待傾銷問題。 運用反傾銷的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打擊競爭對手 所謂"反傾銷",是指進口國依法在傾銷幅度以內征收反傾銷的懲罰性關稅,以限制或排斥進口產品,保護本國相關產業(yè)。 (一) 上市公司要依靠財力和其他優(yōu)勢,建立自己的信息情報收集和分析處理系統(tǒng) 判斷一種商品是否構成傾銷,需要掌握確鑿詳實的國際國內市場資料。根據國際通行的做法和我國《反傾銷反補貼條例》的規(guī)定,一種商品傾銷行為的成立由兩方面構成:傾銷的存在和實質損害的存在。確定傾銷是否存在需要首先確定這種商品的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然后比較二者的差額,前者高于后者的,可確定傾銷存在,高出的差額部分,為"傾銷幅度’。而實質損害是否存在則要通過調查傾銷產品的數量,傾銷產品的價格,傾銷產品對國內產業(yè)的影響,傾銷產品出口國的生產能力、出口能力和庫存等四個方面來確定。 上述一系列數據、標準和事項的判斷,需要搜集、調查和分析國內外大量的資料和信息。上市公司只有依靠有效的情報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正確判斷進口產品的傾銷行為,從而確定應對之策。 (二) 遭到進口產品傾銷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企業(yè)要聯(lián)手協(xié)作,共御"外敵" 進口產品的傾銷,損害的不僅是個別企業(yè)的利益,更是國內某一產業(yè)的利益。國際慣例和我國法律把傾銷產品對國內產業(yè)的影響作為認定傾銷的一項基重要標準。國內產業(yè),是指國內相同或類似產品的全部生產者,或者其產量占國內相同或類似產品全部產量大部分的生產者。依照國際慣例,當支持反傾銷調查申請的國內生產者所生產的產品數量不足國內該類產品生產總量的25時,不得提起反傾銷調查。因此,遭到進口產品傾銷的上市公司之間、上市公司與其他企業(yè)之間要共同合作,通過行業(yè)協(xié)會或組織產業(yè)聯(lián)盟協(xié)調行動,這樣才能確保反傾銷申請獲得成功。 (三)反傾銷措施對股市的影響 對一項反傾銷申請初步裁定傾銷成立了,該產品將被征收臨時反傾銷或被要求提供保證或擔保;最終裁定傾銷成立的,將被征收長期(一般為五年)反傾銷稅。因此,反傾銷調查程序的開始,將會成為利好消息,使該行業(yè)上市公司股票上漲。一旦進口產品被裁定傾銷成立,無疑會增強股民對該類上市公司的信息,刺激股民的投資欲望,從而帶動一個甚至幾個板塊的股市行情上揚,使股民和上市公司均在反傾銷行動中成為受益者。 中國社會多階層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趨勢 經濟的自由化所帶來的是人們思想、行為及各種選擇的多樣性和自由性。這是執(zhí)政黨和政府考察民意,制定相應社會政策所考慮的基本因素。 一、 以“尊重個體”為特征的文明憲政 現(xiàn)代文明政府的政策選擇,首先考慮的是“公眾利益”和“公眾意愿”,因為由絕大多數人所構成的“公眾利益”就是社會的“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在一段意義上講,是所有個人或私人的利益之和。 在社會個人或私人利益的總和中,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群體處于最重要的、最大份額的,并具有帶動其他群體利益的領導作用。政府所主要關注的是這些群體所需要的特定旨向的服務,這是由公眾支持率和民選制度所決定的。 二、中國社會 10 個階層的形成及社會主導階層 社會各階層的價值觀念、社會經濟狀況、生活方式、利益認同、利益共同體的保護方式是不同的,其差異性隨著市場程度日趨明晰化和突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期研究完成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提出,中國形成了 10 個社會階層,并附有科學的調查數據和研究成果。 10 個社會階層是: ①、 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 ②、 經理人員階層; ③、 私營企業(yè)主階層; ④、 專業(yè)技術人員階層; ⑤、 辦事人員階層; ⑥、 個體工商戶階層; ⑦、 商業(yè)服務人員階層; ⑧、 產業(yè)工人階層; ⑨、 農業(yè)勞動者階層; ⑩、 城鄉(xiāng)無業(yè)、失業(yè)、半失業(yè)者階層。 這個報告將前 4 個階層劃定為社會主導階層。 筆者對這一界定略有不同意見,認為,“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應排列在第三個階層,而第一個階層應為“ 具有高超專業(yè)技能的經營管理者階層”。 “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主要指為政府和國有機構而工作的人員。這些人員的工作性質、生活狀態(tài)、個人選擇及相關地位并非按其意愿自由選擇的,而正相反,其選擇和狀態(tài)是模式化的框架所限定的。因而,基本上失去了自由選擇度。而這種“自由選擇度”恰是透過其專業(yè)性的經營而向社會多角度、多層面地傳播文明及其優(yōu)秀的品質,這正是其社會影響力大小的主要標準和形成路徑。 筆者認為,社會主導階層應是: ①、 具有高超專業(yè)技能的經營管理者階層; ②、經理人與私營企業(yè)主階層; ③、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 ④、專業(yè)技術人員階層。 執(zhí)政黨的社會基礎逐步向擁有經濟和文化資源的階層(專業(yè)的經營管理者、經理人、專業(yè)技術人員、私營企業(yè)主階層)傾斜,這是執(zhí)政黨要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目標的必然選擇。 政府應制定相應的適于培育現(xiàn)代社會階層結構完善的社會政策。經濟政策不能替代社會政策,也不能自發(fā)產生社會政策所需要的結果。 三、社會主導階層的本質特征及對社會的影響力 這里談的“社會主導地位群體或階層”,并非是 指在 社會上占最多人數的階層,不是從量上來確認其作用,而是從質上衡量其作用。這種社會作用,質決定了量。這個階層代表了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人類所具有的絕大部分的優(yōu)秀品質,并將其優(yōu)秀品質深刻地影響到了社會,并對其他階層具有積極的影響力,對社會文明的進步具有促進作用。 這些優(yōu)秀品質至少包括:正義、社會責任、自我規(guī)范和崇高境界。 正義,是人的一種德行。它不僅指人的行為與社會規(guī)則相符合,而且同時它具有在他人行為與社會規(guī)則相背時,驅使之改變的情境。因而,在很多情勢中,正義表示的是一項法律義務,或一項道德責任。 社會責任的概念超出了社會道德的內涵,它不僅指人的行為具有不損害他人的道德感,而且,與他的社會情形(包括擁有資源的 多寡 、職業(yè)狀況、社會地位等等)相適應,對社會所做貢獻的多少。決不會說,一個億萬富翁,貪婪地 吸吮 著社會財富,而他將這些財富揮金如土、糜爛揮霍,這種情形,他不僅是不道德的,更重要的是,他是對社會的犯罪,因為他已喪失了社會責任。與其情形相匹配的本應是用這些財富為社會、為大眾做很多有益之事,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因而,這個人的行為違反了自然規(guī)則,也違反了法律規(guī)則。 正當行為規(guī)則應當是外在的、恒久的社會客觀秩序的一部分;是人類發(fā)展和進步賴以存在的人性中的一部分。法律的實效作用,正是確定了這些“正當行為規(guī)則”,并使那些違背規(guī)則的人得到懲罰。 當人有了崇高境界,其行為自然會自律。既使在客觀情境允許他放縱的條件下,其早已成為慣性的優(yōu)良舉動,仍使其遵循道義規(guī)范。 在市場秩序趨于規(guī)范、市場競爭無可逃避的社會情形下,成功人士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有著更為強硬的、沉穩(wěn)的“道德正 當 性基礎”。這種“道德正當性基礎”的選擇和奠定,是基于其理性的自愿,而非迫不得已。在上述我所認為是社會主導階層的人士身上,都能捕捉到他在完全自我主張的空間里,理性選擇 的景象 。因為要使一人富有激情和能量地工作,就要有一種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就是其理想境界和目標的實現(xiàn),完全取決于他個人的努力。當然,具有支配性和感染力的公眾意見的傳播,也對這種信念起到鼓勵和激進的作用。 本人之所以將“高超專業(yè)技能的經營管理者階層”作為第一階層,就是因為這一群體具備了上述自由選擇的客觀條件、優(yōu)秀品質、社會資源及崇高目標。 中共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著力調查和傾聽以第一階層為最重要的社會主導階層的情況和聲音,使他們手中所掌握的可貴的資源能為社會和公眾做出更多的貢獻。 跨學科知識結構的“資本化” 一.跨學科結構的思維方式 1.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方式 2.“論證式”的表達方式 3.提綱挈領的積極溝通方式 二.跨學科結構(理論與實踐)的為人方式 1.善于捕捉優(yōu)勢和互補性的靈敏 2.善于點滴學習和積累的習慣 3.善于合作的心態(tài)和行為方式 三.跨學科結構人的必然成功趨勢 1.符合社會競爭方式的要求和特點 2.能夠積極與各種類型人合作的素養(yǎng)和品味 3.能夠應時應地靈活采取不同合作模式的開放精神 善用法律,做個成功的老板 在經理培訓班上的演講提綱 一、老板是從宏觀理論到微觀技巧的策劃者和指揮者 管 → 人的經營 = 家 + 科技創(chuàng)新人 + 生產人 + 營銷人 + 總務管理人 理 → 資本經營 = 資本的聚集 + 有形資本 + 無形資本(品牌 + 商號 + 人) 層 → 產品經營 = 原材料經營 + 生產經營 + 包裝經營 + 銷售經營 (信息管理+產品組合管理+價格管理國際營銷管理) 二、善用法律做個好老板 企業(yè)主體 → 思想+企業(yè)定位+文化范式+戰(zhàn)略構想+產權結構+治理組織、治理結構+制度規(guī)則( 產權制度+組織制度+管理制度 ) 劍橋學派經濟學家馬歇爾說:企業(yè)家是以自己的創(chuàng)新力、洞察力和統(tǒng)率力,發(fā)現(xiàn)和消除市場的不均衡性,創(chuàng)造交易機會和效用,給生產過程指出方向,使生產要素組織化的人。 三、成熟和成功的老板有賭博的精神而不要有賭博的游戲 成功的老板思想博大,思考問題立足于對自然、社會和人性成熟、獨到的理解之上,他的直觀感覺力日臻達到“完美境地”。因此他對控制范圍內的事物保持十足把握。老板的成熟和成功的過程就是修煉其感覺達到敏銳、準確、快速和富有強力的過程。 成功的老板是有機會、有能力創(chuàng)造企業(yè)整體構架、每個層面的功能構架、層面內部各單元的協(xié)調構架,他能創(chuàng)造未來;能控制未來;也能抵抗并非理想的未來。 四、企業(yè)家與老板的區(qū)別 企業(yè)家是職業(yè)經理階層,他必須支付高級腦力勞動的投入和先期較多的人力資本的投入。老板既是企業(yè)的所有者,又是企業(yè)的經營者。而企業(yè)家是企業(yè)的經營者,是高級執(zhí)行人員。老板可以同時成功經營數家企業(yè)而企業(yè)家受法律約束,在確定時期只能供職于一家企業(yè)。成熟成功的老板立足于未來,既創(chuàng)造有形,也創(chuàng)造無形;而企業(yè)家則較多地著眼于現(xiàn)在,只創(chuàng)造有形。 由世界產權貿易市場引發(fā)的法律思考 當人們對一種財產試圖非相容性地占有時,就產生了該財產的歸屬權與非歸屬權的問題,也就產生了這一權利的界定和劃分后的人與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這時,法律意義的產權概念就產生了。 產權(財產權利PROPERTY RIGHT,也等同權利)制度是文化傳統(tǒng)與法律制度相融合的集中體現(xiàn),因而,她是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企業(yè)、一個組織的績效的本質特征。 對于產權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說,都是一件具有開拓性和挑戰(zhàn)性的事情,因而,同時也是一件令人關注和振奮的事情。 一、產權制度建立的哲學基礎 人類在以相互給予愛為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的同時,也努力謀求從社會和他人身上獲得更多的屬于自己能夠支配的東西。事實上,這種追求本身正是人類創(chuàng)造“美”的源動力。人性的美、智慧的美、藝術的美,以及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的力量之美貫穿于這一追求的全過程。因而,屬于“我的所有,他人不得干涉”的財產權利,是人格本身具有的品性和能力。 財產所有權的存在符合人類高級理性的原因,就在于所有權本身揚棄了人格中純粹的主觀性,而使人格趨于客觀和完美。賦予人們以財產所有權后,能夠使該財產所有者從其所能控制的財產上體現(xiàn)出他的意志中的規(guī)定和靈魂,從這種體現(xiàn)的過程和體現(xiàn)的結果看,這些財產已具有了人的目的性。 在人的需求體系中,對財產(或通稱財富)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基于這種需要,當個人的能力不足以達到獲得更多的財富或滿足更高的欲望時,人們選擇了婚姻這種合作方式,以使共同創(chuàng)造的家庭財富遠遠多于個人的創(chuàng)造。在婚姻家庭中,即使只有一個人從社會上獲得收入,其他人所做的一切(妻子操持家務,孩子認真讀書),也是共同謀求最大化財富的合作模式。因而,婚姻在經濟學上的意義就是創(chuàng)造了兩者相加后的財富的增值,以達到各自的需求和滿足,因婚姻所產生的家庭財富的性質及其維系的理由,在這個意義上顯露得十分充分。所以我們應該理解,也必須理解,基于愛情所產生的婚姻,因財產的爭奪而解體或因解體而引起財產的爭奪的客觀存在。這時,因靈魂(或精神)的需求和滿足而產生的愛情,已被具有實物狀態(tài)的財產所征服。因而,在婚姻家庭法中,濃墨重彩地規(guī)定了夫妻離異時財產分割的原因。 對事物的分析,往往先從哲學的范疇或角度去思考,能使人懷有人性的情感,因而,也可以使人全面本制地去認識。 二、產權及產權交易的法律意義 產權(財產權)是人們對有價值的特定物具有排他性控制的權利,這種控制權充分表達和體現(xiàn)了財產所有者在自由的前提下任意運作的各項權利。因而,財產權就是自由權,這是法律的維度內所界定的。這就意味著,當將一組關于某些特定財產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分配給了某個人時,則同時就將該財產項下的自由權賦予給了這個人,那么,這個人就可以按著自己的意志,在不需要任何人知曉和允許的情況下,對該財產自由地行使其項下的權利。 財產權具有任何條件下的絕對所有權,筆者是難以茍同的。例如,在中國的國有企業(yè)工作的職員,享有企業(yè)分配給他居住房屋的財產權,這時對該房屋的財產權僅包含了使用權和一定條件下的處置權,而不涉及具有絕對性意義上的所有權。鑒于,對該房屋的使用權利,是企業(yè)分配給該職員相應勞動對價的一部分,就是說,如果職員放棄了對該房屋的使用權利,則他會得到例如現(xiàn)金收入上增多的補償。因而,當該職員接受了房屋使用權利的時候,就放棄了其他形式的權利,而對房屋行使其權利之時,就具有了法律意義上的財產權的排他性和非相容性。 一個通俗的典故,能讓我們形象地理解財產權的意義: 此路是我開 此樹是我栽 要想從此過 留下買路財 這個攔路要財者對這條路雖然不具有完全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然而,他具有與其他任何人相比較而言的相對優(yōu)勢,這時,他就具有了他人所不具備的也無法行使的權利。 “財產權”,更誘人的意義,在于這種權利具有可替代性、可變換性和可流通性。 當財產權利者對他們的某一財產產生興趣,而對自己所擁有的財產失去經營價值時,他就想用自己的財產換取他所感興趣的財產,這樣,財產交易就由此產生了。然而,任何僅利已而無利于對立的交易是無法實際的,因而,人們試圖努力地探求可以達到交換目的和滿足的交易對象及交易條件,這樣,基于期待獲得成功交易的“談判”就成為欲做交易者首要思考的課題。因而,談判理論是基于私人產權的前提下產生的,并在保護、鞏固和擴大私人產權的實踐范疇內,得到了完整的徹底的體現(xiàn)。 人們把財產拿來進行交易,目的在于期望通過這種交易,使他獲得比交易前更大的需要、滿足和愉快。而約束這些交易行為并使交易的收益最大化的法律制度是實際、進行和完善交易的唯一保障。 法律的奧妙在于她會設計出在交易過程中,能夠使交易的成本最小,而交易的收益或交易所創(chuàng)造的增值最大的一套規(guī)則及方案。同時,當交易出現(xiàn)障礙或困難之時,法律也能夠幫助人們克服這些障礙或困難,以達目的。另一種情況,就是在交易之中或之后若產生紛爭,而交易者力圖擺脫這種困擾又無可奈何時,法律又會幫助人們平衡這一紛爭的利益關系,從中找到適當的切入點,以解決雙方交易者的不快。 產權法律制度建立的原則,就是遵循財產經濟學理論的核心,即,在賦予財產權的一組權利時,要使這種權利的使用效率和由此給社會所增加的財富均為最大化,只要該法律制度或規(guī)則的建立和履行所支付的成本小于所獲得的收益,那么,這個制度或規(guī)則就是合理的、有效的。 三、世界產權貿易市場的創(chuàng)立與中國產權制度的進化 世界產權貿易市場(WORLD TRADE ASSETS MARKET INC.簡稱WTAMI)的創(chuàng)立,為全球尋求財產交易和增值的人士提供了最佳舞臺。一方面,她促進了財產的流動性,為財產更能充分地體現(xiàn)其價值創(chuàng)造了條件;另一方面,又有力地推動了全球性的和國家地域性的產權交易規(guī)則及法律制度的建立及完善。 中國占有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的比例。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無疑與所需求的交易數量是等同比例的。基于上述的分析,可以認定,產權的法律制度不僅僅是法律體系中核心的部分,同時,是代表文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絕對地難以置信,在一個沒有私人產權,沒有產權保護體系,沒有產權交易的游戲規(guī)則的環(huán)境下,會有什么藝術家會天才般地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版權的能流芳人類的大作來?又會有什么藝術家在被人掠奪而署上別人名字的危險中,能將其用靈魂創(chuàng)造的大作誠奉人類?又會有什么藝術家在沒有產權保護的壓抑環(huán)境下,能夠最大化地發(fā)揮其天賦?而如果沒有藝術和藝術家,那么,這個社會的文明又用什么載體體現(xiàn)出來呢? 中國的學者及實踐者們,基于改革開放的需求,對產權及產權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做了大膽的初步的嘗試,然而,作為實踐需要的產權法律制度體系還沒有建立。代表這一體系的“財產法”的立法仍是個空白。 有理由相信,中國加入WTO后,建立和完善產權法律制度必定成為政府及立法者的重要責任。而那些,正如WTAMI投入到中國產權交易開創(chuàng)事業(yè)中的人士,以及能夠將中國產權交易納入其重要業(yè)務范疇的WTAMI組織,他們不懈的努力不僅促進了中國產權法律制度的進化和完善,同時,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貢獻。 淺析證券回購糾紛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全國很多在武漢、天津證券交易中心和STA系統(tǒng)設立席位并做了較大數額的證券回購業(yè)務的金融企業(yè),近半年來,其工作重點轉到了“清償、追討證券回購業(yè)務到期債務上。”這些債務數額巨大、環(huán)節(jié)復雜。認真研究這些糾紛中的法律問題,對于完善我國的金融法律體系和金融體制改革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 巨額債務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 金融企業(yè)在審批、注冊程序中嚴重違法、違規(guī),是造成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國規(guī)范金融業(yè)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加之有關主管機關和中介服務市場對做回購業(yè)務的主體資格的審核不嚴謹,這就使有些企業(yè)或個人利用這些空隙,欺詐、挪用巨額資金。 金融業(yè)在我國目前是個壟斷性較強的行業(yè),其經營風險在法律上和商務上較其它行業(yè)也大得多。因而,象發(fā)達國家一樣,對從事金融業(yè)務的主體資格進行嚴格審核并從嚴管理,強化違法追究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有一家金融單位將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許可證上的經營范圍和法定代表人非法“變更”,其技術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將復印件涂改后再復印。因為中介服務市場和客戶們通常是不會審查原件的,那么,僅僅利用這張偽造好的復印件就奠定了引誘巨資的基礎。當債權人找到“債務人”,清償到期債務時,債權人和“債務人”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債務人已將巨款弄得不知去向了。對于在主體資格方面進行欺詐的行為,對該單位和負有責任的自然人應從嚴追究責任。 (二) 金融行業(yè)承包狀況不規(guī)范 金融企業(yè)的主體資格是經嚴格審查和按特別法加以批準的。此種審批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金融企業(yè)在金融市場中的經營風險,從而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然而,一旦金融企業(yè)采用了不規(guī)范的承包經營方式,則對實現(xiàn)上述目的就是一個潛在的危害。 例如,金融企業(yè)與非金融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往往是沒有固定資產的非生產型企業(yè))簽訂了做“證券回購”業(yè)務的承包協(xié)議,該非金融企業(yè)所承擔的唯一義務就是每年向發(fā)包的金融企業(yè)交一定的利潤。至于通過這種業(yè)務方式所融來的資金數量多少、用途是什么、償還情況如何,發(fā)包的金融企業(yè)概不過問。這些金融企業(yè)誤認為,承包者欠債多少都與已無關了,承包者自擔風險,自己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待債權人追討到發(fā)包者頭上,發(fā)包者仍認為“事不關已”,將責任全部推卸到承包者頭上。顯然,這在法律上是不能成立的。 二、 對證券回購糾紛中訴訟主體的認定 對于訴訟主體的認定是案件審判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在證券回購糾紛中,對于訴訟主體的認定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 金融業(yè)特殊性,一方面體現(xiàn)在其行業(yè)的壟斷性,運作資金規(guī)模大和運作資金來源的大眾性;另一方面還體現(xiàn)在金融公司派生出很多非獨立法人資格的營業(yè)部門,有些企業(yè)與其下屬的營業(yè)部門又建立了承發(fā)協(xié)議中的法律關系。例如,承包人與發(fā)包人在其承包協(xié)議中明確規(guī)定,承包期間的債權債務皆由承包人自身承擔。然而,金融業(yè)的承包往往沒有抵押金,即使有抵押金,該抵押金與其做的業(yè)務資金規(guī)模而言,仍屬九牛一毛了。因而,這種風險抵押是毫無意義的。在這里,即使承包人抵押了幾百萬,但做的業(yè)務規(guī)模幾個億,多則幾十個億,承包人一旦還不了這些錢,若按照承包協(xié)議,這巨大的債務應由承包人承擔。所有借錢券給該承包人的企業(yè),是出于對發(fā)包人的償還能力的充分依賴,而且,在交易之前發(fā)包人和承包人的承包關系往往是沒有明示給客戶的。這是較典型的交易雙方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形。 因此筆者認為,金融業(yè)的發(fā)包人和承包人,對在承包期間承包人所欠的債務的承擔,應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 三、 在證券回購的法律關系中公司人格應被否認問題 在處理證券回購糾紛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甚至股份制公司)竟然能非法設立、非法經營,欠下巨額債務又能非法規(guī)避。因而,對這些公司人格的認定問題是理順這些糾紛中的法律關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公司人格的否認,并非對法人制度本身人,而恰恰是為了維護公司的獨立性人格,維護公司必須有能力獨立承擔其民事責任這一法人制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一)在證券回購糾紛中,欠倆加強團結的公司往往是在注冊資金數額上、專業(yè)人員素質上和公司的經濟性質上等等都是與法律規(guī)定相關甚遠的。有家公司,在其工商注冊時提交的公司章程中明確寫明,全部注冊資金由一家公司出資,然而在其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上上卻寫著:經濟性質為股份制。象這種在公司設立時就規(guī)避法律,在經營中又逃避償還債務的公司,勢必給社會造成危害,因而對這種公司的人格應該完全鄧以否認,其所欠債務應由投資方承擔。很多人認為,只要取得工商管理部門的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就不能追究其主辦單位或投資方的連帶責任。筆者對此觀點持否定態(tài)度。 (二)還有另一種情形,公司登記注冊是完全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但其資產遠遠不能償還其債務,破產清算更是保護不了債權人的利益。這些公司的主管部門或呈報單位往往得到了這些公司負債加強團結的好處,例如使用了這些公司借來的錢,或者得到了利潤分成,或者共同投資于一個本不該投的項目,或者合謀欺詐,將借來的錢竊為已有。 這是利用公司形態(tài)規(guī)避法律的典型例證。作為有足夠償還能力的特定主體,由于受法律規(guī)定的制約,無法實施某種行為,達到某種目的,便利用公司這一具有獨立性的形態(tài),在其旨意和控制下補入某一行為。其最終結果就是債權人沒有權利追究該特定主體的民事責任,其下屬的公司僅用九牛一毛的資產向債權人賠償。這種結果對社會公眾和債權人利益的侵害是極其嚴重的,如果任其發(fā)展,那么,社會的公平、正義及法律的尊嚴就無法體現(xiàn)出來了。 資產交易的法律與政策環(huán)境 注: 下文是彭琰于2001年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資金組織、高盛、亞發(fā)行、法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國際律師樓發(fā)言的“不良資產處置國際論壇”(NPC INTERNATIONAL FORUM)上,以《資產交易的法律與政策環(huán)境》為題的演講搞 女士們、先生們: 保護投資自由化、保護競爭、以及保障投資和競爭能夠公平有序的法律與政策環(huán)境,對于任何投資者而言,就象萬物的生長需要純凈而暢通的空氣一樣,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的業(yè)界人士一致認為,中國近3萬個億待轉讓重組的國有資產,其中包括有一半的不良資產,其受讓者主要是中國的民營企業(yè)和外國投資者。而外國投資者所面臨的法律與政策環(huán)境上的壁壘和障礙則更多一些。 任何一個投資者在試圖做一項投資之前,首先要分析和研究該地域的法律與政策環(huán)境,而后再考察被投資對象的品格,因為被投資對象的品格是隨著情景的變遷而可能變化的,在法律框架完整的環(huán)境下,保護投資本身的立法精神、法律體系及政策導向是不變的。 發(fā)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鼓勵外國直接投資、國際產權交易及跨國購并方面,已建立了完善的法律體系,主要包括:反托拉斯法、收購及兼并準則、跨國購并審查法、證券交易法、公司法、社會保障法、破產法等。這種完善的法律保障框架,將跨國的產權交易及跨國購并的立場、政策及政府審查程序都詳盡地體現(xiàn)了出來。以達到確保任何投資者都具有均等的投資機會,享有均等的投資待遇;反對市場壟斷、促進公平的競爭;維持透明的市場秩序的目的。 中國在吸引外國投資的法律制度的建立方面,雖然做出了努力,但仍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體系。在政策上,除WTO框架協(xié)議中所承諾的某些產業(yè)有一個過渡期外,在國有產權轉讓的對象上、轉讓的方式上仍有諸多限制和障礙。因而出現(xiàn)了在國有法人股的拍賣會上,參會的競買人還不夠法定人數的情況。這說明,在國有股權出讓重組的產權市場上,供給遠大于需求的供需狀態(tài)是極度不平衡的。因而,我贊成一些中國經濟學家的觀點,就是為了使國有資產能夠真正得到有效的配置,使其使用價值能夠得到利用,只能以低于其價值的市場價格出讓,這就是“物只有稀才可能貴”的基本經濟學原理。 跨國購并已經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國政府將調整產業(yè)結構及產業(yè)升級,國有資產從部分產業(yè)中退出和改善國有不良資產狀況同跨國購并、跨國的產權交易作為系統(tǒng)的主要研究課題。外經貿部正在研究和制定進入WTO后跨國購并的法律體系;改善外資購并國有企業(yè)的法律環(huán)境及建立跨國購并的審查制度。 中國政府和學術界已經意識到,基于跨國公司的雄厚經濟實力及全球經營發(fā)展戰(zhàn)略,對我國國有企業(yè)的購并,很容易形成對某些產業(yè)部門的壟斷。一旦這種壟斷達到能夠控制市場的程度,就可能形成對合理的市場競爭的壓抑,就會降低市場效率,破壞合理的市場結構。這實質上是原有的一股大的國有產權的壟斷變更為另一種壟斷。因而,在跨國購并的法律體系中,“反壟斷法”的研究和制定對我國來講,應是重要任務。 跨國界的產權交易,使得中國國有企業(yè)須嚴格按著“公司法”進行改制。這項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國有資產有效重組的進程。我們正在進行著的科技研究院的產權出讓及不規(guī)范公司的重組,首先進行公司化改造,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法人治理結構,使這些原來僅懂得搞技術發(fā)明的研究院真正進入市場競爭;其次,在每個跨國并購案的政府監(jiān)管方面,包括外國投資者貨幣式購并或股權置換或需在境外設立中資子公司,而政府抓緊建立跨國并購及國有資產出讓予外方的審查制度是個有力的促進。 跨國并購和和國有資產出讓也推動了民營企業(yè)購并國有產權的理論研究及實踐。中國的民營企業(yè)在國有產權出讓及企業(yè)購并活動中,是一只不可忽視的巨大力量。一方面,他們具有可運用的數額不菲的資金,以待選擇適當的項目;另一方面,他們掌握了很多緊俏的具有絕對競爭力的項目,如石油、柴油的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他們需要龐大的資金,以占領尚未開拓的領域和市場。因而,制定有利于民營企業(yè)參與國有產權交易和跨國并購的法律及優(yōu)惠的政策,亦是中國政府迫在眉睫的工作。 我們這些有幸參與到國有資產處置,跨國并購事業(yè)中的專業(yè)人士,對國有資產,包括不良資產的出讓;對跨國購并的實踐操作及最為令人關注的法律政策環(huán)境有較深的切身感受。雖然,中國的法律環(huán)境有待于改善,有待于進化,但對中國不愧是投資者的樂土這一事實深信不疑。 能夠“水晶觀魚”,又何必“霧里看花”? 對產權交易(私募)融資與發(fā)行股票融資兩大市場的淺析 對在中國股票市場上,上市公司做假欺騙廣大民眾投資者的層出不窮現(xiàn)象,媒體和民眾將之比喻為如“霧里看花”。 作為企業(yè),若能夠通過以企業(yè)真實的市場價值為基礎的產權交易市場(私募方式)融資,而廣大民眾能夠通過投資專家管理的基金(基金建立起包括投資產權市場的多種投資組合)獲得投資收益,豈不是能夠避免變化無常的股票市場所帶來的損失?既然產權交易能夠使企業(yè)和民眾達到融資和投資收益的目的,能夠“水晶觀魚”,又何必非要選擇“霧里看花”? 一、股票市場的作用及其存在基礎 作為企業(yè),上市發(fā)行股票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融資。基于股票市場是公眾市場,因而,上市公司為此一定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或對價)。這就是必須嚴格遵循公眾性融資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即必須將公司經營中的所有信息真實地、客觀、毫無保留地告知本公司的廣大投資者。上市公司與廣大民眾投資者在信息上處于完全對稱的狀態(tài),是公眾性股票市場最基本、最重要的規(guī)則,也是股票市場賴以存在的基礎。 在中國,由于資本市場的不發(fā)達,因而,股票市場成為企業(yè)籌集資金和公眾投資的重要渠道和場所,也成為企業(yè)和公眾感情上依賴和傾注的最重要對象和目標。企業(yè)和廣大民眾之所以如此信任、傾注和依賴股票市場。就在于,作為證券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股票市場,理應充分顯示證券投資之功能,即能夠使投資者獲得高于銀行儲蓄利息的收益,從而滿足廣大民眾積累財富的愿望和需要,這樣才能使股票市場逐漸成為機構投資者和民眾個人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使股票市場具有社會需求的條件;才能使股票市場穩(wěn)健地存在并發(fā)展下去。 廣大民眾對股票市場信賴及股票市場能夠穩(wěn)健發(fā)展的根基就是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執(zhí)法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的法律本身所具有的神圣性、權威性及力量性。 自今年9月份以來,央視、各大媒體及互聯(lián)網所揭露出的做假上市公司,一個接著一個。這些公司在本應透明、法制、文明而無縫做假的股票市場,盡現(xiàn)“強盜”的蠻橫,肆意剝奪廣大民眾投資者作為股東的法定權利,吮吸股東的血汗。像“銀廣廈”那樣任自己所需編造公司業(yè)績的“山水如畫,公司如煙”的上市公司大有人在;像“濟南輕騎”、“三九醫(yī)藥”那樣 “強取豪奪,掏空上市公司”的虛假畫面也僅非幾家。 二、上市公司欺詐行為的法律性質及其社會危害性 公司在上市時或上市后,若對所披露的信息,有任何虛假的內容,則在法律上均視為故意欺詐行為。這在任何國家的證券交易法中都是嚴格禁止且處以重罰的。 美國國會在制定證券法律時明確指出:“證券立法的核心就在于保護那些對市場不太熟知的人免于受非常熟知的人的欺壓。”故意隱瞞或出現(xiàn)披露錯誤,或在應當知道的情況下過于大意或漫不經心,美國“證券法”規(guī)定處以5年刑罰的監(jiān)禁,或5年監(jiān)禁附加1萬美元罰款;美國“證券交易法”規(guī)定處以10年監(jiān)禁,自然人罰款100萬美元,機構罰款250萬美元。 股票市場的興旺與發(fā)達,主要依賴于廣大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與其他市場一樣,只有供需平衡并同步增長時,才能出現(xiàn)交易的繁榮。因而,證券法律體系及其相關配套法律法規(guī)是保障股市規(guī)范有序運行的基礎,其目的就是以此增強廣大民眾投資者的信任度、興趣感及回報率。 三、資本市場中兩類模塊的對比分析 法學詞典(BLACK LAW DICTIONARY)上“資本”的概念是:用來產生利潤和利益的所積累的商品、財產和資產,經常理解為經營中的所有資產。 在經濟學上資本被理解為:資本商品即生產工具;已用于投資的貨幣或從投資中將來可能獲得的可預計的未來凈收入的價值;總資產的實際價值或貨幣價值;用于創(chuàng)造財富的貨幣或財產;公司股份的總和。 從上述理論的闡述,可以判定: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本市場實際上是包括了兩大市場:一是以股權的載體——股票為流通標的物的股票市場和以資產為流通標的物的資產(企業(yè)產權)市場。股票交易市場與資產交易市場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作用。這兩種不同模式的市場除均具有盤活和流通公司資產及創(chuàng)造增值這一共同點之外,無論在運營模式、操作方法、法律適用、立法目的、還是在交易者的投入與收益上均有本質的區(qū)別。 現(xiàn)就此做如下粗淺的對比分析 兩大交易市場的對比分析 A、股票交易市場 B、資產(產權)交易市場 1、市場運作的目的不同 A、公司的價值構成是:公司的凈資產+可創(chuàng)造的利潤+創(chuàng)造利潤的潛在能力。上市公司竭盡全力地在后兩項上做文章直至做假文章。這為做假和欺詐提供了土壤。 B、公司價值的構成即為凈資產。將公司的凈資產出讓,以使其資產貨幣化或經置換后獲得交易對方的股份,以此獲得資產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 2、出讓人出讓的目的不同 A、股票發(fā)行人在股票一級市場發(fā)行股票,在二級市場獲得增值。 B、出讓人賣斷資產,獲得收益。 3、受讓人受讓的目的不同 A、通過買賣股票獲得差價收益 B、通過購買資產獲得對財產的所有權及其增值。 4、受讓人的群體范疇不同 A、買賣股票的主體以中小散戶為主,機構投資者為輔。 B、以機構投資者為言。 5、法律的立法目的不同 A、證券交易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護中小投資者 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B、公司法(待實施的“國有資產法”、“財產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護以機構投資者為交易主體的投資人。 6、出讓人的性質不同 A、公眾公司,具有公司的所有信息須公開化和透明化之特征 B、私募性質,無須公開 7、買賣標的物的流動性 A、流動性強 B、流動性弱 8、交易限制性上的不同 A、受地域性和時間性限制 B、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 9、發(fā)行的成本不同 A、發(fā)行及交易的成本高 B、掛牌及交易的成本低 10、運作的路徑不同 A、公司改制 → 承銷商輔導、包裝 → 承 銷商包銷 → 政府核審 → 一級市場發(fā)行 → 二級市場交易 B、公司改制→ 資產掛牌 → 資產評估包裝 → 全球推介 → 交易 11、依據的法律不同 A、證券法、證券交易法 B、公司法 四、世界產權貿易市場的性質及對中國企業(yè)提高競爭力的作用 世界產權貿易市場(WTAMI),以為中外企業(yè)提高競爭力,最佳地配置企業(yè)資源,使社會資源能有效地利用為宗旨;以經驗豐富、業(yè)務嫻熟的專家隊伍為操作系統(tǒng);以高效率、低成本、嚴監(jiān)管為工作作風,向企業(yè)提供國際水準的資本市場服務體系。 中國國有企業(yè)面臨虧損、倒閉、破產的困境,約有3萬個億的資產需要出讓,以解決國有企業(yè)職工的生存問題;而民營企業(yè)在經歷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期后,又面臨強大、不可一世的外國企業(yè)的無情打壓。競爭就是如此非人性的殘酷!中國的所有企業(yè)如果不逼迫自己盡快與國際接軌,提高競爭力,就意味著被吞并、被吃掉。 世界產權貿易市場對中國企業(yè)的幫助和作用有如下幾下方面: 1、 融資方面 該市場依靠最大的國際產權交易平臺的無形資產、廣泛龐大的國際資金上的網絡資源、全方位的專家服務體系等絕對優(yōu)勢,能夠為中國企業(yè)融資、資產(股權、債權)置換、企業(yè)兼并收購、企業(yè)重組等現(xiàn)代國際投資銀行業(yè)務及產權交易所業(yè)務提供國際水準的系統(tǒng)服務。 2、 在企業(yè)整合、提高競爭力方面的作用 鑒于中國絕大部分國有企業(yè)仍處于股權結構單一的不合理狀態(tài),致使企業(yè)管理者做假、貪贓枉法或無進取積極性的情況比比皆是。 本市場通過對企業(yè)產權清晰、股權結構多元化的重組,尤其引進了外資股東后,則使企業(yè)在學習科學的管理經驗及改進自己的不足方面會有很大的升華。這樣,在提高了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增強了以后各種再融資的能力。 3、 避免了股票市場風起云涌的不可控制所帶來的損失 對于任何一個通過擴大資金規(guī)模,以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實干企業(yè)家和中國企業(yè)而言,都無能力也無興趣在股票市場上通過玩弄“泡沫”而達到企業(yè)擴張的目的。因而,實實在在做企業(yè),誠誠懇懇找投資,真真切切覓合作,這正是本市場為中國企業(yè)及企業(yè)家們提供的最高、最大的國際平臺。 在一個能夠制造“泡沫”的股票市場中游戲,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是一把雙刃劍,但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yè)家和企業(yè)而言,這把劍刺傷自己的可能性則更大些。 中國的企業(yè)家和企業(yè)有待于更開放自己的思維;有待于更辯證地認識事物;更有待于改變在一棵不愛自己的樹上吊死的慘狀。為何不腳踏實地地在“水晶觀魚”的市場奮進,待積累了財力,能夠閑情逸致之時,再去“霧里看花”! 網易的致命錯誤── 篡改標題,文目叛離;大膽侵權,神采奕奕 我的隨筆短文《婚姻的經濟學趣談》是 2003年12月26日,首次在本律師事務所的網站(WWW.HAIYUANLAW.COM )上發(fā)表的。 30 日,《經濟學家》網站( WWW.JJXJ.COM.CN )登出。隨后,又有些登載過我的多篇文章的網站,陸續(xù)又轉載。《中國經濟導報》于 2004 年 1 月 3 日,也從本所網站轉載了這篇短文,并給我寄來了稿費。 這篇小短文,是我同那位朋友對于經濟學、法學以及婚姻學等多個角度進行調侃的背景下,提筆隨意寫就的。我是站在理性、平靜的經濟學人的視角寫就這篇短文的,因而,略帶晦澀。 昨天,突然發(fā)現(xiàn)網易的網站 (//LADY.163.COM/LADY2003/EDITOR/NEW/MANY/040226/040226-146103.HTML) 上轉載了我的這篇文章,時間是: 2004 年 3 月 1 日 9 ︰ 43 : 27 ,但給我篡改了標題,叫作了《婚姻的財富因子》!雖然署上了我的名字,但前面加上了“中青在線——青年時訊”,在文的右側以寬于文字兩倍的篇幅擺上了性感的男、女圖片。乍一看,我還以為網易的“中青在線” 欄目的記者也叫彭琰呢,細一看,是我的文章!!! 網易是在美國上市的公眾公司,無論在法定要求、資金實力、人員素質的培育,還是在作為傳媒的職業(yè)道德上,都不能犯“隨意篡改作者文題”的“致命錯誤”。作為媒體網絡人,不指望有多么博學多才,但至少也要謙虛謹慎。 撇開《著作權法》中第 28 條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權”的明確法律規(guī)定,只談文字的巨差,網易的無才和無知就暴露無疑了。難道網易的全體人員竟沒有一個人能看得出我的標題與篡改標題之天壌之別嗎? 我的這篇《婚姻的經濟學趣談》,并非是談愛情和婚姻的,而是屬于“通俗經濟學”的范疇。“財富”不等于“經濟學”!我的文章也不是立意于“婚姻如何創(chuàng)造財富”的! 其實,“經濟學”是一門憂郁的科學,而不是賺錢的科學。雖然,經濟學研究的邏輯、分析和目標以創(chuàng)造財富的多寡為軌跡,但這僅僅是經濟學內涵的一部分。 網易將文題篡改為《婚姻的財富因子》后,這篇文章就成了“婚姻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因子”之意了(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這與我的文章宗旨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將我的文章低俗化、無知化了,純粹變了味!!! 對網易的這種錯誤,我的感覺唯有可憐和可悲。可憐的是,堂堂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的公司,竟有如此的文化水平;竟有如此不負責任的慣性;也竟有如此的膽量從律師樓的網站上轉載文章還能篡改!可悲的是,代表新經濟、代表現(xiàn)代文化和文明、代表生命力和奮斗力的年青團隊,竟沒有“知識比財富令人羨慕”的認識;不曉得“唯一的善是知識,唯一的惡是無知”的真理。 有如此好的學習條件的媒體人,竟能如此行為,那么,落后農村的年青人,又該如何?難道,這種媒體,將國人引導向“凡事僅看錢”而無所它求,就完成了媒體的責任了嗎? 網易所犯的錯誤是致命的,無論如何,最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操守是絕對不能違反的。它是取信于人的根和本。 我的這篇文章,本以為寫出來,是使人深思、沉思的,最起碼也是自我的確證。我的這種思考排斥了商人般的、急功近利式的,而是帶有憂郁的色彩,寧靜如鏡的心情和大智若愚的哲理思維的旁觀者的俯瞰。 網易的篡改,破壞了我上述的主旨和我的慣性;破壞了我從孩童時就煉就的超然、不同和剛毅的性格表現(xiàn);也破壞了我的晦澀、邏輯、厚重的文風。從這一點上說,網易的行為,是不能原諒的。然而,網易至今裝聾作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