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濤 ]——(2009-6-24) / 已閱9541次
資本運作稅收籌劃-企業家須面對的十道選擇題
林濤
在當今中國,由于信用體系不健全、納稅意識不強、稅收征管力度偏弱等原因,稅收籌劃尚未得到大多數企業及社會的認同。從長遠角度考慮,依法誠信納稅是企業和企業家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如何合法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稅收籌劃為企業家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筆者認為: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通過對應稅事項的事前、事中安排,達到降低稅負或推遲納稅時間的行為。
筆者結合自身長期從事投資融資、并購重組、改制上市的法律實務經驗,試以務實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意圖進行投資融資及資本運作的企業家“籌劃”了關系到企業競爭力和交易成本的十道選擇題并推薦該等選擇題答案供讀者參考。
1. 投資主體: 個人 VS 企業; 境內 VS 境外
[推薦] 個人、境外
[理由] 個人作為投資主體可能面臨分紅須雙重征稅的問題;境外個人或企業作為投資主體(尤其是與中國有稅收協定或安排的國家和地區)分紅時在個人所得稅和預提所得稅上有優惠。
2. 投資客體: 子公司 VS 分公司
[推薦] 分公司
[理由] 新企業所得稅法下,分公司可匯總納稅,換句話說,盈利和虧損可相互抵消。
3. 投資地: 稅務監管規范 VS 稅務監管不規范
[推薦] 稅務監管規范
[理由] 稅務監管不規范的地區雖然靈活空間比較大,但隱性成本及法律風險不可小視,尤其對那些有一定規模、意圖資本運作的企業而言。主要利潤來源于偷漏稅的企業進行資本運作有一定難度。
4. 出資方式: 現金 VS 不動產/無形資產
[推薦] 不動產/無形資產
[理由] 以土地使用權、房屋、商標、專利、非專利技術等不動產及無形資產出資的,無須繳納營業稅(但不動產的過戶應繳納契稅)。
5. 投資轉讓: 資產轉讓 VS 股權轉讓
[推薦] 股權轉讓
[理由] 只要安排得當,股權轉讓通常只需繳納很少的個人所得稅或企業所得稅;而資產的轉讓及過戶通常要產生不菲的轉讓或過戶成本(如不動產)。但出于節稅目的,溢價高的股權轉讓有時會演化為先資產轉讓再股權轉讓。
6. 新股東加入: 發新股 VS 賣舊股
[推薦] 發新股
[理由] 賣舊股很可能導致舊股股東繳納不菲的所得稅,因此如可能應多采用發新股的方式,即由新股東全額認購增資的方式加入,當然根據實際需要也可采取部分股權轉讓部分認購增資的方式。
7. 利潤分配: 利潤滾存 VS 轉增資本 VS 股東借款
[推薦] 利潤滾存、股東借款
[理由] 留存收益轉增資本在稅務上視為分紅+再投入,應按規定繳納所得稅。值得一提的是:跨會計年度的個人股東借款將被視為分紅而繳納個人所得稅。
8. 員工激勵: 工資 VS 一次性獎金 VS 股票期權
[推薦] 一次性獎金、股票期權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