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碧華 ]——(2009-8-29) / 已閱20130次
加強綜治基層基礎建設的現狀及其對策
洪碧華
鄧小平同志生前說過:“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大局”。江澤民同志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穩定則社會安定,基層穩定則大局安定。今年,漳州市委嚴格按照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綜治基層基礎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健全組織機構,拓展組織網絡,市綜治委及政法委把綜治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作為維護穩定的源頭性、基礎性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以人民滿意為目標,以平安創建為平臺,以健全機制為保障,注重日常工作,夯實基層基礎,做到信息在基層一線聯網、矛盾在基層一線聯調,專群在基層一線聯勤,平安在基層一線聯創,確保社會持續安定穩定。針對新形勢下我市社會治安綜治出現的新特點、新問題,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取得良好成效,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大大提高。
一、我市綜治基層基礎建設的現狀
(一)信息在基層一線聯網,夯實預知預警基礎
各縣區領導重視綜治工作,各個鄉鎮普遍掛牌成立“綜治服務中心”。各縣區在綜治協管員、平安中心戶長(小區樓長)等基層綜治骨干搜集情報信息、上報社情民意的基礎上,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維穩信息網絡,在各個社區安插特情耳目,建立維穩信息員隊伍,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落實補助待遇,重獎有價值的信息。縣區實行“每日一報”、市直單位“每周一報”,特殊情況隨時報告,發揮預警預防作用。如龍海市強化領導,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努力建設“八四一六”工程。八是:鄉鎮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綜治辦、矛盾糾紛聯片調解網絡中心、綜治服務中心、應急服務隊、綜治巡邏保安隊;四是:村(社區)綜治服務站、治保會、調委會、社區警務室;一是:完善村規民約制度;六是:村(社區)治安巡邏員、流動人口協管員、維護穩定信息員、城區治安志愿者、綜治協管員和平安中心戶長。做到“六個統一”(即統一名稱、統一領導、統一制度、統一辦公、統一臺帳、統一規程)和“六個聯合”(即聯合調解、聯合防范、聯合備勤、聯合管理、聯合整治、聯合創建);建立維穩應急服務隊33支1448人,維穩信息員隊伍4支4061名,城鄉治安志愿者隊伍1支498人,流動人口協管隊伍1支73人,村級治安巡邏隊伍2646名。這些多功能隊伍既可以搜集各種信息情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又可以處置突發性、群體性事件,參加抗洪搶險救災。
(二)矛盾在基層一線聯調,夯實多元化解基礎
我市行政機關、司法部門積極探索矛盾解決機制,因地制宜,多管齊下,形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行政調解為補充、訴訟調解為主導、司法審判為保障的多元化調解聯動機制。2008年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7930件,調處17610件,成功率達98%,實現進京上訪數全省最少。通過在法院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在派出法庭劃分“調解片區”,在交警大隊設立法院巡回辦案點、在衛生醫療系統和國土資源行業設立調解委員會等多種模式,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決矛盾糾紛,實現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和訴訟調解的程序銜接,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最典型的例子是:經漳州市綜治委牽頭指導,市司法局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薌城區法院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聯合開展“多元化調解聯動機制”的試點工作,一年來,共接待和處理群眾來訪6000多人次,審理各類民商事糾紛1700多件,內容包括勞動工資、征地拆遷等,涉及金額超億元,當場履行率超過60%。即快速、方便地處理民間糾紛,有效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緩解人民法院的辦案壓力,又提高了人民調解的公信力。目前,這一做法現已在我市各縣區法院進行推廣。近幾年,全國因交通肇事造成死亡的,每年超過10萬人,因交通事故理賠難引發的涉訴上訪,已經成為比較突出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為此,市綜治委指導龍文、東山、漳浦和南靖四個縣區法院在當地交警大隊設立巡回辦案點,由人民法院與交警大隊聯動運作,加強訴前調解銜接,形成了“交警行政調解——申請協議確認或者請求司法救濟——法院辦案點審查辦理”的流程。這樣有利于及時采取訴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防范肇事方轉移或者隱匿財產,提高調解效率和事故損害理賠的成功率,更好地維護死亡者家屬或傷殘者的合法權益。一年來,四個縣區交警大隊共處理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237件,標的金額603萬元,當庭履行或者自動履行509萬元,實現100%調解結案,97%履約的良好效果,有效地化解因交通事故引發的社會矛盾糾紛。
(三)專群在基層一線聯勤,夯實治安防控基礎
在專業隊伍加大對違法犯罪活動打擊力度的同時,市綜治委堅持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傾,不斷加強鄉鎮綜治辦、“一庭兩所”及“基層兩會”等綜治組織的規范化建設,積極推動鎮村綜治服務中心(站)的創立,因地制宜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新路子、新辦法。全市已經建成鄉鎮(街道)綜治服務中心120個,創建率達100%;已經建立專職巡防、義務巡防和企事業(物業)保安隊伍2561支22669人,聘任綜治協管員1682人,平安中心戶長(樓幢長)18818人。各地還涌現出不少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專群聯勤聯防模式。我市堅持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和服務群眾,通過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統一選拔,組建以居委會干部職工、民兵預備役人員、離退休老干部、退伍軍人、下崗職工、低保戶為骨干的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志愿者平安家園”活動,通過社區治安巡邏、看樓護院、鄰里守望和法制宣傳等活動,構筑一張能夠長期堅持、預防為主、廣大志愿者參與的社區綜治工作網絡。目前,全市“平安家園”志愿者隊伍發展到3萬多人,在義務巡邏中制止違法犯罪3000多起,幫助公安機關破獲案件600多件。龍海市充分挖掘資源,創新維穩機制,整合維穩力量,以機關和鄉鎮年齡在4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大專以上學歷的在編行政事業單位干部為成員,組建“維護穩定應急服務隊”,總共33支1448人,在維護穩定尤其是協助打擊違法犯罪、處置群體性矛盾糾紛、參與搶險救災工作上發揮了十分重要作用。我市還高度重視提高技防建設水平,全市共投入近3000萬元,完成漳州城區及各縣區報警監控建設任務,共完成1個一級監控中心、13個二級監控中心、23個三級監控中心、772個監控點的建設和組網工作,覆蓋各個城區主要場所和重點部位。今年又投入900萬元興建市區城市視頻監控系統二期工程,在主要街道、商業繁華區、治安復雜場所加大視頻監控覆蓋面,并向農村延伸,最大限度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最大限度提高打預并舉能力。
(四)平安在基層一線聯創,夯實穩定和諧基礎
以群眾的需求為出發點,認真組織實施平安建設“細胞工程”,努力做到一年一個亮點,一步一個臺階,“積小安為大安”,在“平安福建”建設中力爭漳州走前頭,如今,基層平安創建活動已經形成“上下條塊結合、城鄉兩翼齊飛”的經常性工作格局,真正是,工作做在平時平常,穩定依靠基層基礎。按照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要求,在深化“平安醫院”創建活動中,充分發揮11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43個“醫院調解工作室”和27個“醫療警務室”的作用,進一步健全醫患糾紛人民調解機制,依法公平公正調處醫療事故、醫療差錯和醫患糾紛。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非法行醫、醫托欺詐和偷盜病人財物的違法犯罪行為,繼續營造平安和諧的醫療服務環境,取得了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我市“平安醫院”工作經驗08年被全國“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協調小組作為典型推廣,5月21日全省“平安醫院”創建活動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在深化“平安企業”創建活動中,公安機關向全市94家重點企業派出民警擔任經濟安全事務助理,幫助267家較大規模企業建立預防職務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源頭管理和防范各種經濟犯罪的長效經營機制;市檢察機關在交通、環保等7個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系統預防,發出《檢察建議書》78份,對易犯罪的環節提出防范對策;市中級人民法院在9個縣級法院設立了“涉臺案件審判庭”;在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設立了巡回辦案點,前移服務關口,暢通審判“綠色通道”。針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地加大對企業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出臺了《處置勞資糾紛群體性突發事件工作預案》,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多個職能部門共同化解企業內部矛盾。在返鄉農民工“平安工程”創建活動中,以關愛民生為重點,采取各種技能培訓、信息咨詢、政策扶持等措施,幫助和扶持返鄉農民工實現再就業。返鄉農民工較多的平和縣和詔安縣,大力開展返鄉農民工的“平安工程”建設,妥善做好疏導、教育、培訓和安置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兩縣23000多名失業返鄉農民工有18000多人實現再就業和自主創業,其余的重返農田發展農業。同時在返鄉農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合作醫療、子女入學等民生問題上制定方案,落實了措施,積極服務返鄉農民工,增進社會和諧。
二、完善綜治基層基礎建設的若干對策
(一) 加強領導,真正落實綜治責任制
各級黨委政府要象抓計生工作一樣,高度重視綜治工作,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深刻認識“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切實承擔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嚴格按照《福建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制實施辦法》的規定,層層簽訂綜治目標責任狀,并狠抓落實,實行行政問責制,對于黨政領導不重視綜治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堅決黃牌警告,一票否決;對單位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綜治警告,在評優選好、考核提拔時堅決實行“一票否決”,以維護法律的權威。
(二) 整合資源,進一步夯實綜治基層基礎
以全省開展“綜治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年”為契機,加強組織協調,統籌兼顧,創新機制。加強鄉鎮綜治辦和“一庭兩所”建設,有效整合基層兩會、綜治協管員、平安中心戶長等力量,擴大維穩應急隊、專兼職巡邏隊等群防群治隊伍,確保基層綜治隊伍根扎得下、勁使得出、事管得住、民信得過。在司法所建設方面,按要求選準配強副科級司法所長;針對基層警力不足問題,可以參照蘇州市政府的做法,由市財政出錢供養招聘協助警察;每年下派10%警力到基層所隊掛職鍛煉或者協助工作,提高基層民警的福利保障待遇。在群防群治隊伍建設上,要善于發動、依靠群眾,最大限度地爭取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按照人口0.06%的比例配備治安巡邏隊;打防并舉,建立新一輪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強化城區、三道(國道、省道和鐵路)周邊重點集鎮及社區三個層面的治安防控網絡建設,并向農村延伸;在農村社區,推廣安裝鐵門、鐵窗、鐵柜、報警器等物防設施,有條件的設置電子監控。要加強基層調解網絡建設,借鑒龍海市的經驗,整合綜治、維穩、調解、信訪等資源,依托縣法院成立“聯片調解網絡中心”,在法庭轄區劃分調解片區,在鄉鎮綜治服務中心設立聯片調解工作點,以基層兩會為基點,形成有中心為統籌、片區為協調、工作點為核心、行政村為基點的基層調解網絡。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機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筑牢“第一道防線”。也可借鑒詔安縣梅嶺鎮田厝村“陽光調節工作室”的做法,即調解矛盾糾紛,又開展心理咨詢。
(三) 抓住關鍵,發揮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
抓住今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的契機,采取“公推直選”的辦法,真正把肯干事、能干事、群眾信任的優秀人才選拔進入村領導班子,選好配確村支書這一帶頭人,對新當選的“兩委”成員和綜治協管員、中心戶長等進行培訓教育,增強他們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廉政意識和造福一方的責任意識,提高其履行政法綜治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 關注民生,維護好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關注民生,以人為本,走群眾路線,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治本之策。只有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綜治維穩才有堅實的群眾基礎。貫徹《村民自治法》和《居民自治法》,推進民主管理,堅持“兩公開一監督”、民主聽證、“一事一議”等制度,規范村規民約。尊重群眾意愿,落實利民惠民政策,讓群眾真正從中得到實惠。支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加強技能培訓,兌現優惠待遇。加強對流動人口、“兩勞人員”和青少年的社會管理,樹立“平安是第一民生”理念,繼續深化“平安鄉鎮、村居”、“平安企業”、“平安家庭”、“平安醫院”、“平安邊界”等平安創建活動。打、防、控相結合,繼續開展打黑除惡、禁毒、打擊“兩搶一盜”等專項整治斗爭,保持高壓態勢,努力降低刑事犯罪率。
總之,綜治基層基礎工作是一項多層次、多視角的系統工程,具有綜合性、全局性等特點,有關部門必須互相配合,齊抓共管,創新思路,常抓不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進行規劃和拓展,才能為經濟建設創造一個穩定環境,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作者單位:中共漳州市委黨校)
200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