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芻議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

    [ 莫小春 ]——(2009-11-7) / 已閱15918次

    芻議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保護

    莫小春


    摘要:我國已成為網絡用戶大國,信息社會下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具有潛在的商業價值,因此,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不斷被泄露、非法利用、非法交易,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通過法律手段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已成為眾望所歸。

    關鍵詞:消費者 個人信息權 立法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于2009年1月13日發布的第23次《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達到2.98億,寬帶網民數達到2.7億,年增長率為41.9%。國家CN域名數達1357.2萬,三項指標繼續穩居世界排名第一。目前的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已經達到74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60%。除網絡購物外,網絡售物和旅行預訂也已經初具規模,網絡售物網民數已經達到1100萬人,通過網絡進行旅行預訂的網民數達到1700萬人。[1]從以上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隨著我國網民的數量不斷地增加,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將嘗試、并習慣于網絡購物。與此同時,這些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被不當收集、惡意利用、篡改利用以至擾亂消費者個人安寧生活并進而危及其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也大大增加。許多消費者在面對侵害時,甚至發出了“赤身裸體于信息社會”、“已是一個透明人”的慨嘆!因此,如何根據我國國情及今后信息化發展的現實需要,加快我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法治化進程,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解決的課題。

    一、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概念

      個人信息是指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碼、戶籍、遺傳特征、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健康、病歷、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其他可以識別該個人的信息。[2]因此,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也應包括消費者的姓名、性別、職業、學歷、聯系方式(家庭地址、電話、E-MAIL)、婚姻狀況、收入和財產狀況、指紋、血型、病史等可以識別消費者個人的所有信息。根據個人信息的隱私程度不同,個人信息可以分為敏感個人信息和一般個人信息。敏感個人信息是指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具有較強的隱秘性,是本人所不愿意公開的或者公開會給本人造成損害的個人信息;一般個人信息是指不具有隱秘性,但具有識別性,一旦泄漏或被非法利用會給本人的生活安寧或財產利益造成損害的個人信息。法律區分敏感個人信息與一般個人信息的目的在于對敏感個人信息給予特殊的保護,采取特殊的保護措施。如歐盟“95指令”第8條就明確規定:對于敏感的個人信息,要給予特殊的保護。

      消費者個人信息權并不是一個法定的概念,而是從學理角度在隱私權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概念。由于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消費者定位于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自然人,因此,消費者個人信息權是指為個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自然人所享有的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可以自由支配的一種權利。根據此概念,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內容應當包括個人信息決定權、保密權、查詢權、更正權、封鎖權、刪除權和報酬請求權。

    二、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現狀及侵害表現

      (一)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現狀

      中國社會科學院已于2006年1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建議稿。但是直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還未正式出臺,更別談關于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保護方面的法律了。我國目前關于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立法主要集中在憲法和民事立法中。

      1、憲法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害,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本條的規定是個人信息權利的直接憲法保護基礎。憲法第39條和第40條也可以當作是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直接憲法依據。另外,憲法第41條、第47條、第51條和憲法修正案第24條,則可以作為憲法對個人信息權利的間接保護的依據。

      2、民法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民法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歸入名譽權中進行間接保護。在我國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中沒有直接規定隱私權為公民的人格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作為民法通則的實施細則,也沒有將隱私權當作一項獨立的人格權來對待,只是在第139條規定了侵犯公民的肖像權、第140條規定了“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隱私的行為”這兩種與公民的隱私權有關的侵權形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明確指出:“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方式宜揚他人隱私,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2002年12月23日,九屆全國人大第三十一次會議首次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在人格權一編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3、地方性法規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已經把消費者隱私權作為一項單獨的權利給予保護,該條例第29條明文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不得要求消費者提供與消費無關的個人信息”、“經營者未經消費者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此外,還有已于2008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河南省信息化條例》也明確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將有權向開發利用其信息的單位和個人了解相關情況,對不實的信息,將有權要求修改或者清除。除上海、河南外,福建、北京、浙江、寧夏等省市、自治區都對消費者權益中的隱私權保護有了足夠的重視,并積極進行實施辦法的修訂。

      4、相關網絡立法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目前我國還沒有涉及網絡個人信息的專門立法,一些規定主要功散見于以下法律當中:《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第18條、《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理辦法》第7條的規定。2000年11月7日信息產業部發布施行的《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中規定了“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對上網用戶的個人信息保密,未經上網用戶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的內容。從目前互聯網糾紛日益增多的現實分析,這樣簡單的規定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涉及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法律缺少專門立法。現有的立法雖然體現了保護個人信息的精神,但并未明確將個人信息權作為一項法律權利予以確認。這不僅削弱了對個人信息權的保護,也影響了其它法律法規對個人信息權的規定。由于我國的上位法—《民法通則》未對隱私做出具體的規定,沒有保護一般隱私權,所以我國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的保護也就失去了可遵循的基本原則。首先是涉及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不成體系,其次是我國沒有綜合性的關于個人信息的立法,只有一些關于隱私的規定散見于各種等級的法律文件之中,內容既零散,相互之間又缺乏銜接和統一,根本沒有針對個人信息的收集、保存、分析、更新、披露、利用以及銷毀等內容的詳細規定。最后,這些法律規定大都沒有規定具體的救濟措施。大多數規定的只是泛泛地要求信息利用部門不得為哪些行為,而缺少對違反相關規定所應接受處罰的規定。所以在司法實踐中,就很難對違法信息利用主體進行相應的處罰。此外,我國目前的個人信息保護主要范圍為個人隱私信息,我國在隱私保護方面,僅僅提供了有限的、間接的隱私保護,與國外相比,遠不能達到提供有效保護的程度,且主要表現為當個人隱私信息受到違法行為侵害時的一種事后救濟機制。[3]

    (二)消費者個人信息權被侵犯的表現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提高,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顯示出其潛在的商業價值,逐漸成為商業競爭的重要資源。自然而然地,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也就成為某些人賣錢的工具,因此,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遭到經營者不當收集、非法交易和篡改,進而侵擾消費者私人生活、侵犯消費者私人事務的隱患也隨之出現。

      人民網曾于2008年開展了一次有關個人信息泄露的調查,結果顯示,90%的網友曾遭遇個人信息被泄露;有94%的網友認為,當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非常嚴重[4]:剛剛購買住房的人可能會接到無數裝修公司的業務聯系電話,垃圾郵件、無聊短信多了……消費者不得不疑惑自己的個人信息怎么就被這些商家知道了,自己的個人信息是被泄漏了還是被賣了?那么是誰刺探了我們的個人信息?

      1、商家不合理地收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日常消費活動中,消費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如果申請商場的消費積分卡,不僅要達到一定的消費金額,而且還必須填寫一份個人資料表,內容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日、電話、單位名稱等內容。這些個人資料大多與申請積分卡并無關系,但經營者的行為使得消費者想獲得優惠的機會,就必須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不合理地收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在網絡世界更為常見,幾乎所有的網上經營者都要求消費者登記自己的個人資料,如姓名、性別、電話、住址等,有些還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碼、收入狀況。同時,經營者卻又往往不說明要求提供這些資料的真正原因、使用目的及處置方式,也不對消費者提供信息之后所享有的權利給予說明。經營者完全有可能收集多于實際所需的資料或者將收集到的資料用于消費者未曾預料的用途。2008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期間被媒體曝光的“分眾事件”,揭開的黑幕讓人觸目驚心:僅一個分眾無線傳媒技術有限公司就掌握了中國5億多手機用戶中一半的信息。該公司對機主的信息進行詳盡分類,細致到機主的性別、年齡、消費水平等,以“精確”發送“廣告”短信到個人。[4]

      2、商家不當的泄漏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擁有消費者個人信息的經營者在未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主動將此個人信息不恰當地泄漏或公之于眾。據《北京青年報》在2005年的調查報道,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分別有60.4%、55.1%、39.1%的公民個人信息被泄漏和非法使用,最常被泄露的個人信息分別是聯系方式、證件號碼、職業情況、收入和財產情況以及醫療檔案。[5]據業內人士介紹,在網絡上目前有五類個人信息最為搶手,它們分別是:股民信息、新樓盤業主信息、私車車主信息、企業老板與經理人信息以及新生嬰兒信息。

      3、商家非法交易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者的姓名、年齡、學歷、職業、收入、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都可能成為有價值的商業信息。對部分商家來說,這些信息誰掌握得越多,誰就擁有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因此,掌握個人信息的經營者在未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為謀取一定利益就將收集到的消費者的各種個人信息倒賣給需求者。目前,個人信息的交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公司之間相互交換個人信息,這種形式被商家稱為“在有限范圍內與合作伙伴共享信息”。當一個公司需要另一個公司所掌握的個人信息時,而另一個公司也恰好對該公司掌握的個人信息有興趣,那么兩公司可以通過協商各取所需。在這種方式下,由于每個商家的合作伙伴不是單一的,所以共享的范圍很難得到有效控制,個人信息很容易被更多的商家知曉并利用,這無疑侵犯了個人信息權。另外一種方式是個人信息的買賣。商家將自己所掌握的個人信息明碼標價,公開出售給信息需求者。現在北京、上海等各地馬路邊上隨便叫賣的“老板名錄”、“企業家手機大全”等,莫不是利益驅動下的犧牲品。自從搭上網絡的快車以后,“個人信息的安全”就變得更加不確定。64.5%認為網上注冊是泄露的主要途徑,如今網上公開叫賣個人信息的網站多如牛毛,什么中國企業名錄下載網、全國大型城市老板手機號碼,只要網上搜索一下,應有盡有。[6]非法交易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最典型的行業是在房產行業。屬于買房人隱私的個人信息成為部分售樓人員和中介公司的賺錢工具,而這種現象正在房產中介行業迅速蔓延。

    三、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建議及對策

      如前所述,我國目前對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問題還沒有專門立法,因此,如果消費者對上述搜集信息、濫發信息者追究法律責任并索賠的話,消費者的訴訟請求也很難獲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因為商家通過非法交易等手段搜集到的信息通常都是消費者的姓名、性別、職業、手機號碼、E-mail等信息,它們并不能和侵犯名譽權扯上直接關系,所以也就無法被納入到隱私范圍而受到保護。

      (一)法律的保護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免费| 色婷婷丁香六月| 91精品日本久久久久久牛牛| 欧美扩阴|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黄网站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色儿影院| 91四虎国自产在线播放线| 国产片免费| 国产一级片在线| 日本aaa大片| 免费网站在线观看高清版| 看一级黄色片子| 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资源|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九九在线| 久草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日韩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国语自产自拍秒拍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久| 亚洲国产观看| 黄色电影毛片| 亚洲聚色|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黄色成人影视| 亚洲第一页国产| 香蕉视频网站免费观视频| 黄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日本高清|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