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福坤 ]——(2010-4-21) / 已閱14541次
紳士自治并非脫離國家權力控制的具有西方特性的自治組織。傳統紳士在地方上的公領域活動受到國家權力的監督和控制,并未實現自治。只不過政府行政在于集中力量保障王朝統治的安全 ,基層社會控制留給了紳士。近代紳士地方“自治”的性質因國家權力削弱、政府職能萎縮發生了一定變化而具有某種現代性。國家行政干預削弱并不等于國家在基層控制方面無所作為。紳士的基層控制在威脅王朝江山方面并不顯現 ,反而暫時有利于矛盾的緩和、社會的安定 。紳士階層以高居主導地位的優勢將上層精英的倫理價值觀念滲透進世俗生活,精英文化通過以禮化俗的過程推向下層民眾,所以這個過程又是精英文化社會化的結果。 紳士化民成俗歷來是朝廷對紳士階層的要求。紳士憑借對文化資源的壟斷,獲得對禮的解釋權,在以禮化俗的過程中,紳士又獲得了對社會倫理秩序的支配權。在政治、經濟、文化一體化為特色的傳統社會里,紳士對社會倫理秩序的支配權實際上就是對政治、經濟以及其他社會事務的管理權。明清時期紳士化俗的途徑主要通過前已講過的鄉約、宗族等實現的。由此可見,國家的統治正是由倫理的教化才滲入到社會基層,而儒學倫理教化因與封建政治本質的一致性而獲得了統率地位的權力。在基層組織中,教化與統治融為一體,文化與政治合二為一,文化因政治而獲強權,政治因文化而無所不至。
參考文獻:
費正清編:《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25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吳晗、費孝通著:《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1949年版,第9頁 。
張仲禮著:《中國紳士——關于其在 l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年版,第1頁。
王先明著:《近代紳士—— 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王先明著《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頁
徐茂明著:《江南士紳與江南社會》(1368—1911),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版,第2-3頁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290頁
張仲禮著:《中國紳士——關于其在19 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頁
王先明著:《近代紳士—— 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8—11頁。
趙秀玲著:《中國鄉里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253頁。
張仲禮著《中國紳士—關于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
費正清編《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25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趙秀玲著《中國鄉里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255頁。
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46頁,王福明翻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吳晗、費孝通著:《皇權與紳權》, 上海書店,1949影印本,第126頁。
《臨漳縣志》卷16第26頁。
《清苑縣志》卷4,67頁。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308頁。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312頁。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720,第4頁。
《清國行政法分論》第3編,第42頁。
潘杓燦:《筮仕》,《牧令書》卷2,第2頁。
馮天瑜《中國文化史斷想》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第34頁。
《四友齋叢說》卷10。
馮桂芬《復宗法議》,《顯志堂稿》卷10。
劉志琴:《青史有待墾天荒》,見《近代中國文化變遷錄》第1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頁。
徐茂明《江南士紳與江南社會》(1368—1911)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188頁。
附:
sunnyzhangqiang111@yahoo.com.cn
張福坤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