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金龍 ]——(2010-9-25) / 已閱26177次
刑法解釋是指被授權的國家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所作出的解釋,具有法律效力。它包括刑事立法解釋(立法機關所作解釋)和刑事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所做解釋)。刑法解釋的必要性與重要意義說明了刑法解釋是一種創造性活動,而不是消極地、被動地去發現立法者的原意。[10]所以為了防止解釋的類推、縮小、擴大應慎重對待。立法解釋應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要超過用語的可能含義,不能超出國民的預測可能性。張明楷先生說過:讓立法者自己解釋自己比解釋別人更難。至今為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已經制定了不少刑法解釋,對進一步明確刑法用語的含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對其中一些用語也可能超出了用語的可能含義,有擴大解釋之嫌。任何一種解釋如果試圖用最終的、權威性的解釋取代基本文本的開放性,都會過早地吞噬文本的生命。[11]而作為刑法解釋的 另一種形式:司法解釋同樣應該恪守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刑事司法解釋泛化現象嚴重,且有違法嫌疑。如將刑法第341條中的“出售”,解釋為“包括出賣和以營利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為”, [12]就是一種擴大解釋;將刑法第217條中的“發行”,解釋為“侵權產品的持有人通過廣告、征訂等方式推銷侵權產品的[13],就是一種類推解釋。仔細查閱我國的刑事司法解釋,發現不少解釋有違法之嫌,對于這些違法的司法解釋,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為了保障法的安全性,保障人權,予以撤銷。
5.2罪刑法定原則在刑事司法中體現及缺陷
1、罪刑法定原則在刑事司法中體現
罪刑法定原則在司法中的體現主要有:(一)定罪。要求公、檢、法機關嚴格依照法律分工合作、相互監督。禁止三機關“聯合辦案”,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形成一整套嚴密的入罪、出罪機制。依據形式違法性,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嚴格區分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范疇。(二)量刑。法院在已經確定犯罪后量刑時,要嚴格依照法定從輕、減輕以及從重情節。兼顧我國我國寬嚴相濟和少殺、慎殺的刑事政策。絕不允許脫離刑法規定隨意量刑,重則輕判,輕則重判。(三)行刑。刑法規定了各個刑種和刑罰制度如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等。執行刑罰時必須嚴格遵守,不根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進行假釋和減刑。
2、我國司法實踐中落實罪刑法定原則的缺陷
。ㄒ唬┓缸镎J定問題。我們不能滿足于罪刑法定原則的立法確認,更應關注罪刑法定原則的司法化問題。否則,罪刑法定原則只能成為一紙空文。[14]長期以來,我國受原蘇聯刑法的影響,主張實質犯罪論,即以行為人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來考察行為人的違法而不是以形式違法來判斷行為人有無刑法上的刑事責任。實質合理性的司法觀念在入罪問題上是與罪刑法定原則相矛盾的。在過去專政的司法理念中,刑法被認為是打擊犯罪的工具,強調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將其視為犯罪的本質特征。這種實質合理性的司法觀念在中國是具有文化傳統的。[15]由于我國在97年以前的刑事立法中都堅持“宜粗不宜細”導致許多社會危害行為流離與刑法之外,正好給了“嚴打”的借口,為了使各種危害行為入罪,打擊社會不穩定因素,不惜曲解法律,根據政策所昭顯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來認定犯罪。雖然經過97年的刑法大修訂,增加了許多罪名,但廣大司法工作者的司法觀念還是停留在實質合理性上,認定某一犯罪是否成立,不是事先看它是否滿足犯罪構成要件,一上來就以社會危害性來衡量,違背了形式違法在先,實質違法在后的原則。 由此可見,實質合理性的司法觀念在入罪問題上是與罪刑法定原則相矛盾的。惟有建立起形式合理性的司法觀念,罪刑法定原則才能得以實現。
。ǘ┓ü佟罢曳ā眴栴}。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入罪以法的明文規定為根據,而法是否有明文規定,這是一個找法的問題。由于我國法官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經常看到各地法院在處理同一性質的案件居然判出兩個不同罪名來,若是在民事案件還是可以理解,但是在刑事案件中各地法院判出不同罪名,嚴重暴露了各地法官找法水平的差異。各條法條之間,各個司法解釋之間,刑法與立法解釋之間錯綜復雜。常常在大前提與生活事實之間之眼光往返流轉的法官們一定要通曉我國的法律,窮盡我國所有的法律規定,真正做到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此外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如何“找法”也是對法官的素質大考驗。法的明文規定不僅是指法律的字面規定,而且指法律的邏輯包容。在這里就涉及到“法律明文規定牛馬不能穿越公路,那么駱駝能不能過公路的問題”這里涉及到舉輕以明重的法律問題,立法者在立法是往往不能窮盡所有的情況只能“舉輕以明重”。但在適用時要注意的是此處的舉輕以明重是在兩種行為具有遞進、邏輯、梯次關系,無本質之區別,不能濫用這種法律規則。陳興良教授對此用過一段精彩的總結:一把弓標注的承受力限度為50千克,但制造者通常留有余地,特意制造了55千克的承受力,但超過55千克,弓就斷了。一個好的弓箭手可以拉滿50千克,但一個特別好的弓箭手可以拉滿55千克,將這個范圍的獵物一網打盡。
6、總結
整部刑法典的核心是罪刑法定,被奉為金科玉律。作為最嚴厲的法律的原則,指導刑法要不冤枉一個好人,同時也要不放縱一個壞人,這樣才能讓刑法成為人權的保障書,而不僅僅是打擊犯罪的工具。我國確立了罪刑法定原則已有十余年,“法律有明文規定按照法律定罪處罰,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不的定罪”的觀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在以我國法治建設向縱深方向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推進罪刑法定原則指導下的刑事立法、司法工作。切實維護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刑事領域的統治地位。
[1] 馬克昌.比較刑法原理 [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55.
[2] 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 [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20.
[3] 張明楷.刑法格言的展開 [M].法律出版社,1999年:17.
[4]轉引自馬克昌.《刑法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
[5] 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 》[M].黃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6]: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7日公布實施《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7]摘引自365論文網http://clix365.com/lunwen/72/n-76672.html 9月24日訪問
[8]同上
[9]:摘引自中國刑事法治網http://www.criminallaw.org.cn/student/html/?26.html 9月23日訪問
[10].張明楷.《刑法學》[M].法律出版社,2007年:33
[11] [英]韋恩.莫里森:《法理學》,李桂林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555
[12]參見最高人民檢察院2000年11月27日《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
[13]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7年4月5號《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4] 陳興良:《入罪與出罪:罪刑法定司法化的雙重考察》
[15]同上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