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茍志軍 ]——(2010-11-21) / 已閱5269次
政府依法行政是尊重老百姓訴權的表現
茍志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巨大的進步,同時,也產生和累積了諸多的社會矛盾。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
社會變革百姓利益訴求增多 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公民都擁有許多屬于自己的合法權利。而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就需要表達出來,這就是利益訴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利益格局逐漸呈現出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來源多樣化、利益沖突顯性化等特點,這種歷史性的深刻變化與調整,一方面給我國社會發展和進步帶來了巨大活力和機遇,另一方面也必然產生這樣那樣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如何在這種矛盾處理解決中維護好百姓的利益訴求是每個政府都該思考的內容。
在社會中又存在著各種群體,而一些群體往往由于處于弱勢,產生許多困難。就業、醫療、教育、分配等涉及民生的問題往往成為矛盾和沖突最為集中的領域。如果不能積極引導群眾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去解決這些矛盾,往往給社會穩定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過去的矛盾糾紛大多是婆媳吵架、鄰居紅臉、民間借貸之類的民事小糾紛,而現在的矛盾糾紛,很多是由于利益紛爭造成的,比如勞資糾紛、土地問題、環境污染、物業管理矛盾等。矛盾糾紛呈現出復雜性、群體性、反復性,單憑一個部門難以解決。
“踢皮球”最怕“跑斷腿” 這一直是我們法律人希望在維護社會穩定中實現的一個目標。總理在報告中特別指出這句話的背后,說明政府意識到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說明政府進一步樹立了依法行政理念。
要推進政務公開,增加透明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其中關于表達權的提出是個不能忽視的亮點,與尊重人民群眾的表達權和引導群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的內容正好相呼應。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四個機制:一個是矛盾的調整機制、一個是利益訴求的表達機制、一個是權益的保障機制、一個是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協調機制。這里面也提到了百姓“表達權”。尊重百姓的表達權,才能認真傾聽其利益訴求,才能幫助其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這也是政府推進依法行政的一個重要體現。
暢通百姓利益訴求渠道 目前百姓利益訴求的渠道還不夠暢通。這樣就容易形成群眾把矛盾和問題的解決都集中在上訪和信訪上,甚至是采取更加極端的方式。現在維權成本比較高也是百姓不愿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利益訴求問題的原因。所以,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的一個重要保證,是要暢通百姓訴求的途徑,建立起更加方便快捷的訴求渠道。涉及到和百姓利益訴求有關的政府機關、人民調解、仲裁機構、律師行業應該拿出更多的責任心,真正幫人民群眾解決問題,實現自己的合法權利。要加大宣傳百姓通過法律維權的意識,同時要繼續加強普法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制觀念。還要加強各級政府的行政復議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復議為民,依法高效處理行政復議案件。引導群眾理性合法的表達訴求,最根本的還是要減少和克服政府的不作為、亂作為情況,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引導群眾通過理性合法的途徑去解決利益訴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需要行政部門、法律工作者、包括人民群眾互相配合、形成合力的系統工程。因此建議國家應該拿出專項資金,推動和促進法律援助這種公益性事業的發展,完善法律援助的制度建設,真正打通百姓通過法律解決問題的公益渠道。
西吉法院 茍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