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佳 ]——(2011-5-14) / 已閱6390次
警力進社區的政策實施思考
警力進社區,不僅是在北京市,在全國已經由來已久。平安建設理念無可厚非,群眾是否真得了個貼心人,公安部門管理體制真的創新了么。在我看來,民警進學校,進工廠,包括小區在地方早已不新鮮。駐工廠多是派出所或是交警支隊利用企業所在地辦公。而在城市郊區或是鄉鎮間,此情況不乏見。在單個民警,協警進單位的的情況下實施的果往往是累死好人,懶人悠閑,真正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的的有兩種人,一是沒事瞎轉悠窮嘮天的,仗的是親和力,處成了酒桌上都沒外人,二是處處給老百姓干實事的,解決糾紛的。總體上看,整天戴著,不出門,有事就來的不在少數。這種模式下,也只有兩種工作方式,要么忙死,要么閑死。
問題出在哪,或許想到了社區民警的角色定位,監督問題。其實,好比市場準入把好關,產權清晰是第一位一樣。社區民進的權力邊界在哪,民警自己都模糊,都不自信,老百姓更是糊涂。閑人政治,一覽包辦,老百姓就這么認為,你職能不清我不管,反正有事就得找你。民警一般也不會推辭,無論是水龍頭壞了,兩口子吵架,抑或忘帶鑰匙,等等都會找民警。因為在人民看來,角色使命當是為民服務的。
這樣一來,民警的尷尬境地就產生了,我到底該干什么。人民調解部門干的,保安干的,居委會干的,這是我的事么?實則我國機構體制運行機制的鮮明寫照,這么多部門,政府部門一大堆,私利的非私立的也有,想弄清自己干什么,想協調確實困難。這一直是國務院機構整合的難點所在,權責利的配置曲線變化一直起伏不定。這一情況的短期變革不現實,一政府勇氣信心不夠,二是都是批評家的時代說都沒好辦法,三是既得利益格局難以撼動,四是政治制度為主的變革時機尚未成熟。
回到社區民警,怎麼辦。問題說難也不難。立足實際,別老想著一步到位就行。服務政府的理念不是一步到位的,把十年以后的事弄到今天豈不可笑。在我看來,從兩個層面考慮。首先,民警進社區不現實,也不必要。其一,民警辦的事完全可以由居委會,保安,調解部門等完成。其二,即使遇到違法犯罪的案件,還是要到派出所解決的。社區民警的協調工作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完成。其三,基層警力農村嚴重不足。看看地方一個上萬的村有沒有派出所。其四,民警協警來了住哪,吃喝拉撒都是錢,住的小區不擾民么,單獨蓋個宿舍?居委會騰出屋子?這錢花的就值么?其五,你解決糾紛當事人信任你么?年輕人的說話份量和威信都是問題,實際上取得當事人的信任的,多是德高望重的耄度吧。
既然決定試點,先不要什么角色定位,為定位論,球定的空門,臭腳也能給你掀天上去。因為在社區民眾看來,任何一個服務部門都得接招,只要遇到困難了,重要的是,不管哪個機構接招,先不想自己該干什么,都必須先得回應百姓的呼聲。而他們之間的職能分工,怎么掐架,再讓協調機制調去吧-----
本文著作權 受法律保護 請合法合理使用 標明出處
This pape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using legally and reasonably.
潘佳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e-mail-pjpj99@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