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文茂 ]——(2012-10-12) / 已閱9835次
淺談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
北安市人民法院—崔文茂
一、利率風險的基本內涵與分類
1.利率風險的含義
在研究利率風險之前,首先應該了解風險的概念。風險是一種可量化的不確定性。金融市場風險種類繁多,根據其來源可具體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性風險等。利率風險是一種主要的市場風險。
銀行利率風險是利率的不利變動給銀行財務狀況帶來的風險,或者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導致商業銀行的凈利息收入與預期的偏差。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在2004年發布的《利率風險管理原則中》將利率風險定義為利率的不利變動給銀行的財務狀況帶來的風險。利率的變動通過影響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和其他一些利率敏感性收入與經營管理費用,最終影響到銀行的收益。
2.利率風險的分類
趙同章(2005) 認為,由于商業銀行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實質性的利率風險具體表現為收益與股東權益市場價值變動風險、內含期權風險、利率結構風險、逆向選擇風險以及利率操作風險。
宋揮、羅浩(2006) 指出,根據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并結合我國商業銀行實際情況,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具體表現為:資產負債匹配風險、利率結構風險、內含客戶選擇權風險以及利率曲線風險。
根據中國銀監會于2005年出發布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指引》,利率風險按照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重新定價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基準風險和期權性風險。重新定價風險也稱為期限錯配風險,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形式,來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到期期限或重新定價期限所存在的差異。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也會使收益率曲線斜率、形態發生變化,即收益率曲線的非平行移動,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利率期限結構變化風險。基準風險也稱為利率定價基礎風險,是另一種重要的利率風險來源。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據的基準利率變動不一致的情況下,雖然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重新定價特征相似,但因其現金流和收益的利差發生了變化,也會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的影響。而期權性風險則是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利率風險,來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中所隱含的期權。
二、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對于我國商業銀行來說并不陌生,即使是在利率管制時期,貨幣當局也會根據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調整存貸款等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使金融市場上各經濟主體承受著較大的利率風險。商業銀行當然也不例外,并且,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各類利率風險將明顯的加大。
1.基本點風險的威脅
基本點風險也稱為利率定價基礎風險,是一種重要的利率風險來源。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據的基準利率變動不一致的情況下,雖然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重新定價特征相似,但因其現金流和收益的利差發生了變化,也會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影響。
相對于其它形式的利率風險,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基本點風險最為嚴重。主要體現在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我國的利差水平將大大下降。據麥肯錫預測,我國整個銀行業的平均利差將從目前的3.33%下降近100個基點,達到國際開放金融市場的平均利率水平的2%左右。其原因包括:在完成市場化后,我國銀行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各商業銀行展開價格戰不可避免;一方面為了競爭資金來源而提高存款利率,同時為了爭取優質的貸款客戶而很難提高貸款利率。存貸款的利差水平也就自然降低了。
另外,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的設定會逐漸與國際接軌,可能會以LIBOR或其他利率作為參照利率,存貸款利率的參照利率相關性的減弱同樣會帶來基本點風險。
2.期權性風險的加劇
期權性風險是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利率風險,來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中所隱含的期權。一般而言,期權賦予其持有者買入、賣出或以某種方式改變某一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現金流量的權利,而非義務。期權可以是單獨的金融工具,如場內(交易所)交易期權和場外期權合同,也可以隱含于其他的標準化金融工具中,如債券或存款的提前兌付、貸款的提前償還等選擇性條款。一般而言,期權和期權性條款都是在對買方有利而對買方不利時執行,因此,此類期權性工具因具有不對稱的支付特征而會給賣方帶來風險。
利率市場化往往會帶來利率水平的上升,我國階段性的利率上升對存款人比較有利,他們可以選擇重新安排存款,這樣就對商業銀行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另外,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期權品種因具有較高的杠桿效應,還會進一步增大期權頭寸可能會對銀行財務狀況產生的不利影響,這些都會讓期權性的利率風險更加嚴重。
3.重新定價風險的加大
重新定價風險也稱為期限錯配風險,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形式,來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價期限(就浮動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異。這種重新定價的不確定性使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會隨著利率的變動而變化。例如,如果銀行以短期存款作為長期固定利率貸款的融資來源,當利率上升時,貸款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卻會隨著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從而使銀行的未來收益減少和經濟價值降低。
我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期限失衡嚴重,必須在利率變動前盡快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以避免或減少不利的利率變動給銀行帶來的損失。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商業銀行是商業銀行能夠盡可能準確地分析利率變動的影響因素,把握利率的變動趨勢。我們商業銀行在這方面的不足大大加重了利率風險的危害。
4.收益曲線風險的嚴重
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也會使收益率曲線斜率、形態發生變化,即收益率曲線的非平行移動,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利率期限結構變化風險。一般而言,長期利率總是高于短期利率,收益線在通常情況下會隨期限的延長而逐步上升(稱為正收益曲),但在商業周期擴張階段,由于貨幣政策反向操作,短期利率可能會高于長期利率,從而使銀行等經濟主體所期望的利差收益落空。特別是在金融恐慌時期,長短期利率倒掛現象會頻繁出現。例如,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泰國、香港的隔夜利差曾一度高至300%~1000% 。這時短期負債比重較高的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就較大,收益曲線風險也就因此產生。銀行利用短期負債支持長期資產,長短期利率水平的差異可給銀行帶來期望利差的收入。當收益曲線異常變動,長短期利差縮小甚至出現倒掛時,銀行的利差收入就會大幅度降低甚至變為負數。
三、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現狀
隨著利率調整的加快,利率風險的加大,已經有許多商業銀行開始嘗試運用利率敏感資產與敏感負債的分析方法來研究資產負債狀況,并根據對利率趨勢的預測和判斷,在客觀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對資產負債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防范利率風險,爭取較好的財務收益。但是,在現行金融體制下,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是非常薄弱的。
1.商業銀行內部利率風險管理薄弱
(1)利率風險管理觀念滯后和人才匱乏制約了風險防范技術的發展。一是由于受長期利率管制的影響,商業銀行對利率變動反應較為遲鈍,對利率風險較為陌生,各家銀行的競爭觀念也比較單一,雖然存貸款競爭已從過去單純追求規模擴張上升到追求效益,但在價格等深層次經營管理方面的競爭還十分膚淺。二是商業銀行各個經營層面認識不同,一些人認為利率市場化是國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入WTO的客觀需要,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不會太快,坐等觀望氣氛較濃。三是由于現行各商業銀行利率管理基礎工作較弱,如利率定價模型中需要大量的基礎性數據和資料等體系問題尚未解決,所以認為市場化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難以控制,只能被動應付。四是具備利率風險管理要求的知識結構和實踐操作經驗的人才較少,不能很好地適應利率市場化的要求。
(2)風險管理機構職能不明確,盡管從1994年起各商業銀行紛紛效仿國外設立了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并嘗試推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為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及利率風險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這些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的職能不明確,只是一個議事機構,也沒有專門的資產負債管理經理人員執行利率風險管理職能,從而不可能對利率風險及時作出反映,并據以調整資產負債戰略。
(3)內控機制不健全,沒有形成一套合理的利率風險管理流程。由于我國的商業銀行長期的處于利率管制下粗放式經營,對先進的風險測量方法了解較少,還沒有建立健全的適合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指標體系和測量模型,用來辨別利率變化情況下所面臨的風險種類并衡量利率風險度,評估利率風險損失值,以便于及時采取措施規避風險。同時,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步伐的加快,雖然各商業銀行開始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參照巴塞爾協議委員會制定的穩健經營利率風險管理核心原則,建立利率風險內控機制。但從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情況來看,利率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一方面缺乏科學的奉賢計量和監控系統;另一方面,對利率風險缺乏嚴格的監控制度。
(4)資產負債品種結構單一,難以適應以利率風險管理為中心的資產負債管理需要。目前商業銀行非存款性資金來源、非信貸金融產品品種的開發和金融創新能力都十分薄弱,限于資產負債業務品種、結構單一化的現實情況,即使商業銀行測算到缺口風險的大小,也未必能根據所承受的風險狀況,通過調整資產負債表中的投資組合,有效地進行利率風險控制。
2.利率風險管理的外部宏觀經濟環境不成熟
(1)我國現行利率政策和金融法規存在缺陷。在我國當前的利率政策中規定:中長期存貸款利率確定方式不統一,存款利率按期限確定,貸款利率每年一定,使商業銀行存在重新定價風險隱患;存貸款利率計息規則不合理,根據《人民幣利率管理規定》,各活期類存款都是按照結息日利率計算利息,導致商業銀行在計算利率風險敞口時無法確定其重新定價期限,影響了分析的準確性。而貸款年利率折算成日利率時,按年利率除以360天計算,由于利率折算方式不夠精確,在按日計息時,實際利率會大于公布利率。對于貸款金額大、提前還貸的客戶,在計息時容易引起爭議,存在一定的利率風險。
(2)我國當前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雖然近幾年我國金融市場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初具規模,各項改革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但仍未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金融市場。貨幣市場還有待完善;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后性使得商業銀行承擔著經濟活動中的大部分資金需求,集中了大量的風險;外匯市場的規模較小且主要局限于即期外匯交易,因而難以對外匯頭寸暴露進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基本上還處于空白狀態,使商業銀行缺少了規避利率風險的有效手段。因此金融市場整體發展的滯后性和管理工具的缺乏,使商業銀行在規避利率風險工具的選擇和運用上都受到很大的制約,不利于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的管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情況不容樂觀,存在著諸多問題。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必將面臨更加現實而嚴峻的利率風險考驗。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我們在積極學習與借鑒國外先進利率風險管理方法的同時,加強國內的利率風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