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勇 ]——(2011-12-11) / 已閱7642次
網民對重大事件的關注缺乏持久性
隨著國家民主意識的加強,政府對網絡媒體的容忍度漸漸提高,也更加寬泛。無論是涉及食品安全、高鐵運行安全、征地拆遷、官員貪腐等各領域都放寬了媒體披露的限制;诖,網民們幾乎每天都能在網絡上看見一些新鮮事、蹊蹺事、憤憤不平之事、甚至欲殺之而后快之事。但是,隨著媒體所披露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網民們也是越來越麻木或者越來越司空見慣。同時,也會由當初的打抱不平變成嗤之以鼻。我想,如果真到這一天的話,這個國家的人權也就走到盡頭了。
一、關注不具持續性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缺乏持久性,筆者認為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網民關注心態的多元化決定關注的不可持久性。
眾所周知,21世紀的中國,確實是個更加開放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空前浮躁的時代。很多時候,網民對重大事件的關注更多的是基于好奇感、打發時間、無意中看見或者是出于自身的心理發泄,而一旦自身得到心靈的藉蔚及滿足,則不再關注此事,或者轉而又關注其他事件,從而不再刨根問底。
其次,繁重的生活壓力分散了網民關注的精力。
隨著人們超前消費意識的增強,很多國人都成了房奴、車奴、信用卡奴……。甚至隨著男權意識的削弱,女權意識的逐漸加強,“妻奴”也將會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新名詞。男人不僅要面對外在的生存及發展壓力,還要面對來自家庭內部的各種壓力。而女人不僅也要面對外在的生存及發展壓力,還要面對生育、養育小孩、贍養老人、維系家庭穩定等各種壓力。老人要面對孤獨、被啃老、疾病、死亡等生活及生存壓力。而小孩也要面對成長、學習、戀愛、就業、成家等揮之不盡的煩惱與壓力……這必將分散網民對他人事件的關注精力,甚至在關注時間上使繼續關注成為不可能,從而導致關注不具持續性。
再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態度決定了關注不具持續性。
很多時候,國人都會有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他們從來不會去想:“有一天這種事情會不會也發生在我的頭上?”、“我會不會有這么一天也需要別人的聲援?”、“我的這種冷漠心態會不會助長這種或者其他違法行為的蔓延,甚至讓違法者是無忌憚?”……
記得在十多年前筆者上初中時,有一次放學后,筆者騎著一輛自行車回家,剛好在經過一個村莊旁邊的大馬路時與一輛突然逆向行駛的摩托車相撞,摩托車翻身倒地并摔壞了擋風玻璃,車上的兩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也摔在了地上,其中一個人腿部輕微劃傷。那兩個人摔倒后爬了起來,沖向筆者正要揮之拳腳之時,在村頭聊天的很多陌生的好心人跑了過來,把我護在一邊,待問清緣由后,都一致訓斥那兩人:“明明是你們逆行撞了別人還想打人,你們講不講道理?”就這么幾句公道話,卻及時制止了一次行兇行為。十多年已經過去,但筆者卻一直記憶猶新,在心里也是無時無刻不在感激那些不知姓名的好心人。
然而,在經濟突飛猛進,而內心冷漠程度卻不斷高漲的今天,還有多少人會去真正的幫助別人。而前不久發生的小悅悅在國人的冷漠中離開人世就是一個慘痛的例證。或許,這也是因為中國人的劣根性所驅使吧。
二、網民對重大事件關注的法律性質。
筆者認為,網民對重大事件的關注,實際上是對憲法以及法律賦予人民監督權的一種行使。從法律上講,監督權不僅包括司法、行政及權力機關的內部監督,更包括新聞媒體、人民以及其他社會團體對國家機關的外部監督。而在內部監督無法真正保障公平、正義時,外部監督在老百姓的心理必將被寄予重任。
前不久,筆者在接聽中央電視臺12臺“社會與法” 頻道的法律咨詢熱線時,不停地接到“我們這都是官官相護的、打官司沒用的、我兒子明明自衛(法律上稱“正當防衛”)沒殺人,法院卻判故意殺人……你能幫我聯系到電視臺的記者嗎?……”之類的問題。甚至也有一部分人表現出極端的報復社會的想法。而筆者在深感有心卻無力之際只能盡力以情說服對方,希望能幫助對方帶來些許的精神安慰;同時,也希望給他們增加對法治的些許信仰——畢竟是法律人辜負了他們,不論是公檢法的官員們還是律師們。此時,我在想,如果人民失去了對法治的信仰,那么公檢法以及律師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為我們法律人的存在不是對老百姓的一種鎮壓,更不是一種剝削;而是對他們人權的一種守護,對公平正義的一種倡導,直至深入人心。
三、網民對重大事件關注的意義。
網民對重大事件的關注,不僅應該對所發生的事情本身進行關注,更應該對事情的后續處理進行關注。不過筆者認為:關注并不是說像目前一樣讓我們擅自作出主觀的臆斷,偏聽偏信,然后發出個人偏激的言論,甚至作出偏激的行為,從而重滔“文化大革命”的覆轍。這不僅是 “輕易被人利用”的一種無知的表現,更是一種無視良知的表現。而真正的關注應該是:讓權力部門還原事情的真相,公開事件的處理結果,迫使權力機關處理該事件時公開、透明,從而保證執法的公正性,讓執法者不敢徇私枉法,讓法治得以彰顯,讓公平正義深入人心。
在這個內部監督尚且不能充分保障人權的階段,筆者仍然呼吁:對一些需要關注的事情,請你們多一些關注,即便這種關注是一種謾罵、一種報怨;但請你們絕對不要漠視甚至嗤之以鼻。因為多一些關注,就會給弱者在心里多一些力量,多一些公正;多一些關注,就會讓違法者成為過街老鼠,少一份囂張;多一些關注,就會讓執政者多一些民意,社會多一份和諧。
作者:北京市博顥律師事務所 徐勇律師
寫于2011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