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維青 ]——(2012-12-19) / 已閱10210次
一是必須嚴格執(zhí)行印章、密押、重要空白憑證的管理制度,防止偷蓋和偽造;二是必須嚴格執(zhí)行儲蓄業(yè)務的管理制度,強化結算交換環(huán)節(jié);
三是必須嚴格執(zhí)行貸款審批制度,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后檢查,防止以貸謀私;
四是必須嚴格執(zhí)行對帳制度,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制止犯罪;
五是必須嚴格執(zhí)行雙人臨柜、雙人管庫等各項崗位相互制約制度;
六是必須嚴格執(zhí)行交叉復換、雙線換算制度,實行相互制約的內部監(jiān)督制度,防止一人獨攬。
在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同時,還必須經(jīng)常對職工進行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教育,真正做到以教育和預防為主,輔之以必要的懲罰手段。
(四)加強對金融票據(jù)的審查,提高識別金融票據(jù)的能力。金融票據(jù)是可流通轉讓的信用支付工具。對金融票據(jù)必須認真審查、核對,才能避免受騙,使國家財產不受損失。
(五)加強技術預防。金融詐騙是一種智能型的犯罪,運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已成為金融詐騙犯罪的發(fā)展趨勢。因此,為適應同金融詐騙犯罪作斗爭的需要,就應積極推廣使用技術設備和技術預防措施,才能有效地辨?zhèn)畏莉_。在這方面,必須作好以下預防工作:
一是要加強計算機犯罪的技術防范。當今有些犯罪分子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金融詐騙犯罪活動。如有的犯罪分子利用電子計算機竊取客戶的存款,或者利用電子計算機竊取信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是金融機構必須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加強防范。如設立開機運作密碼及更換密碼措施,開發(fā)高難度的防偽標志項目;
三是應在存單中的姓名、帳號、金額等部位添加類似銀行匯票的抗涂改功能,使犯罪分子一旦涂改,存單立刻顯示“作廢”二字,這對預防金融詐騙犯罪是極為有利的。
(六)預防金融詐騙這類犯罪,必須要綜合治理。金融系統(tǒng)的綜合治理,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直接關系到我國金融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統(tǒng)一領導,充分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實行公安、司法機關的專門工作和群眾工作相結合,各司其職,通力合作,齊抓共管,運用政治、經(jīng)濟、行政、法律、文化、道德、教育等各種手段,進行全社會、全方位的綜合治理,提高整個社會的防范機制,堵塞一切可供金融詐騙犯罪分子利用的所有渠道和空隙。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社會建立一個多層次的預防金融詐騙犯罪系統(tǒng),從根本上預防、減少金融詐騙犯罪的發(fā)生。
六、完善金融詐騙罪的立法構想
如何完善我國的刑事立法?截短的構成要件理論或者危險構成要件理論值得借鑒。對于實害犯的追訴,一定要等到有犯罪實際危害的出現(xiàn)方可進行刑事追訴。由于經(jīng)濟犯罪的復雜性和抽象性,若固守犯罪實害的才進行追訴的原則,則行為人極易毀滅證據(jù)而使刑事追訴工作徒勞無功,所以,在經(jīng)濟犯罪之中,只要有特定的行為出現(xiàn),即加以“犯罪化”而得對之即刻進行刑事追訴,如此方可保刑事追訴的成果。這就是“抽象的危險構成要件”理論提出的主要原因。
根據(jù)截短的構成要件的理論,我國刑法中金融詐騙罪的立法模式是不夠科學的。通觀我國的刑法立法模式,不難發(fā)現(xiàn),立法模式的不統(tǒng)一使得金融詐騙罪與其他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不相協(xié)調,這也是造成理論界與實務界莫衷一是的根源之一。例如,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是為了達到營利之目的,而在我國刑法典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規(guī)定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共有8個罪名中,根本找不到任何一個條文中有“以營利為目的”之規(guī)定,這種規(guī)定顯然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實際情況不相一致,難道我們在司法實踐中還必須查明行為人(單位)生產銷售的“營利之目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立法規(guī)定呢?原因在于立法者是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當作行政犯來處理的。所謂行政犯是法定犯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是以違反行政法規(guī)為前提而構成犯罪之總稱。對于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來說,它們都是以違反產品質量法規(guī)為前提條件的。
然而,金融詐騙罪也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一樣都是行政犯,立法者卻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把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規(guī)定為構成要件,其適當性令人懷疑。
從“危險構成要件”理論提出的宗旨來看,在金融詐騙罪中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構成要件純屬多余,因為這樣的立法模式既與現(xiàn)代刑事立法中的行政犯犯罪化之趨勢相悖,同時又有束縛司法機關手腳徒增證明犯罪難度之弊害,不能達到打擊與預防該類犯罪之應有功效。
綜上所述,根據(jù)個人見解,提出對金融詐騙罪的立法完善具體的構想:
第一,廢除金融詐騙罪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構成要件,還該類犯罪行政犯之“廬山真面目”。同時,重新界定與整合現(xiàn)有的八個罪名,將這八個金融詐騙行為重新命名,當然,如果能夠與其他金融犯罪合并為一罪的,盡量合并起來,達到節(jié)約罪名資源的效果。以信用證詐騙罪為例,如果行為人根本沒有非法占有信用證項下款項之目的,或者從訴訟程序上無法證明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完全可以以“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來處罰。
第二,取消金融詐騙罪的罪名,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金融詐騙行為作為詐騙罪從重處罰的一個量刑情節(jié)。并明確規(guī)定單位可以構成詐騙罪的主體。
第三,廢除金融詐騙罪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構成要件以后,就應當適當?shù)亟档驮擃惙缸锏姆ǘㄐ蹋泽w現(xiàn)罪責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
第四,建議把采用破壞期貨方面金融秩序的嚴重違法行為予以犯罪化。
第五,整合后的“金融詐騙罪”應當與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合并為一節(jié),把該節(jié)的罪名修改為“破壞金融秩序罪”。
參考文獻:
趙秉志 《金融詐騙罪新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
盧 松 《金融領域犯罪問題研究》,經(jīng)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
孫丁杰 《金融欺詐及其法律對策》,1999年,《人民法院出版社》
歐陽濤 《論金融詐騙罪》,《法學雜志》,2001年第6期
胡 蓉 《金融詐騙的犯罪構成》,《法學雜志》,2001年第6期
武小鳳 常莉 《金融詐騙罪立法評述 》,《當代法學》,2002年第2期
作者黃維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學碩士,會計師,經(jīng)濟師。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