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国产成人精品三区-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占有制度的立法不足、缺失及完善

    [ 王冠華 ]——(2013-1-18) / 已閱8444次

    占有是物權的起點,是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產生的基礎。占有制度是物權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自羅馬法以來,諸多國家或地區對該制度均有明確而縝密的規定。我國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于2007年3月通過的《物權法》在其第五編中獨立成編且作專章(第19章)規定、首次以法典的形式明確建立了占有制度,并將其與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并列加以規制,在我國民事立法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該編共一章五則條文,原則性規定了占有的法律適用(第241條),權利人享有物的返還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費用償還請求權(第242-244條),以及占有保護(第245條)問題。但非常遺憾的是,上述規定既未涉及占有的概念、占有的性質、占有的構成要件、占有的類型等基本問題,不成體系,且其內容規定得也極為簡略,條文表述粗疏,亦不夠嚴謹和準確,占有制度在立法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立足于分析我國現行法律對占有制度條文規定的基礎上,本文著重闡述了物權法占有制度的立法缺失,并就立法完善占有制度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一、我國現行法律對占有制度的規定

    1、《民法通則》關于占有制度的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71條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該條文承襲原蘇聯立法體系,將占有作為所有權的一項權能加以規定,對占有采所有權能說,即:當財產由財產所有人實際控制時,占有只是財產所有權一個具體的權能狀態,依附于財產所有權而存在;然而,當財產離開財產所有人控制而非由財產所有人實際控制時,此時發生占有狀態下的“權利推定”。占有狀態下“權利推定”的適用規則一般為:動產占有人是該動產的權利人,但有相反證據證明的除外。由于《民法通則》對占有制度沒有具文明定,占有制度的權利推定功能顯然無從發揮,占有制度的價值也根本無法實現。

    2、《物權法》關于占有制度的規定

    我國《物權法》第五編規定了“占有”,通過專章即第十九章、五則條文即第241-245條初步勾勒出占有制度的基本框架,雖說是立法史上的一大進步,但在體系、內容和條文表述的嚴謹性與準確性等諸方面均不盡人意,法律立法旨趣全無,下面予以具體闡述和評析:
    2.1從編名、章名字眼對占有性質的理解
    對于占有的性質究竟為權利、事實抑或為事實與權利的結合,長期以來備受爭議,各國立法亦不盡相同,我國學界通說采事實說!段餀喾ā穼τ谡加兄贫鹊囊幎,使用“第五編 占有”和“第十九章 占有”,而沒有使用“第五編 占有權”和“第十九章 占有權”,從字眼上分析,筆者理解認為,對占有的性質亦采事實說。依此,我們可對占有定義如下,所謂占有,是指占有人對物的事實上的控制和支配。對物為控制和支配的人,為占有人,是占有法律關系的主體;被控制和被支配的物,為占有物,是占有法律關系的客體。
    2.2 占有的法律適用
    《物權法》第241條規定,“基于合同關系等產生的占有,有關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使用、收益、違約責任等,按照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本條規定旨在規范占有的法律適用問題,調整有權占有人與無權占有人之間的關系。以占有是否具有本權為標準,可區分為有權占有和無權占有,如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承租人根據土地承包經營權、租賃權而占有標的物屬于有權占有,而拾得人對遺失物的占有、盜賊對盜贓物的占有,則屬于無權占有。從條文表述來看,本條存在一些不準確、不嚴謹的地方,法律適用亦有模糊和沖突之處,主要表現為:
    2.2.1 “基于合同關系等產生的占有”之“等”字模糊了占有的適用范圍
    依本條“基于合同關系等產生的占有”之“等”字,從字面上來理解,我們可以認為,占有除基于合同關系產生的外,還可以基于非合同關系產生;那么,條文后段所言“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當然也為基于非合同關系產生的情形,如此,在立法技術上便沒有必要在條文后段單就此情形進行并列行文。進一步言,即便是有特別情形,在條文表述上也應該使用“但書”。反過來說,如果占有基于非合同關系產生,沒有合同又何來“違約”、“約定”,在條文后段也不應出現“違約責任”、“按照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等字眼,顯然該“等”字模糊了本條關于占有的適用范圍,應為多余一字。我們試將“等”字刪掉,本條條文意思就變得十分清晰,即占有或者基于合同關系產生,或者基于法律規定產生,其適用前提和適用范圍便能得到相對清晰的界定。
    2.2.2 “使用”和“違約責任”不是占有制度關注的內容
    基于合同關系產生的占有、關于合同標的的“使用”以及相關的“違約責任”,這是合同法所要解決的問題,在《物權法》第242-244條現行規定的條文內容中也沒有涉及,意味著在“占有編”中明確規定“有關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使用、違約責任等”顯屬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而且,如此規定,也混淆了《合同法》和《物權法》之間的調整范圍,在法律適用上有邊界模糊、規則沖突之虞。
    2.2.3 基于合同關系產生的占有本權應限定在物權之上
    承上所述,基于意志自治、契約自由原則,合同既可設立債權,亦可設立物權,據之形成有權占有之本權。如果權利人享有的占有本權為債權,根據債的相對性原理,權利人基于債的關系的占有權只能向債的相對方行使,即便物被第三人無權占有,也不能向該第三人行使;但是,如果將其適用范圍擴大至《物權法》占有編中,特別是第242-244條規定,顯然將會抹殺債權與物權之間的區別,從而危及整個民法體系。
    基于上述,本條關于占有的適用范圍,既未明確條文的適用對象,更未將基于合同關系產生的占有本權限定于物權之上,需要加以重新設計改造或直接予以廢止。
    2.3物的返還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費用償還請求權
    《物權法》第242-244條規定了權利人返還占有物的請求權以及所生的損害賠償、孳息與費用償還請求權。立法上的不足和缺失主要表現如下:
    2.3.1 第242條:損害賠償請求權
    《物權法》第242條規定,“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致使該不動產或者動產受到損害的,惡意占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睆臈l文看,本條將物之損害原因僅限定于對物的“使用”。實際生活中,除對物的“使用”外,物還可以在很多情形下遭受侵害,如占有人肆意破壞等,將物之損害原因限定在對物的“使用”上,無疑大大縮小了惡意占有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應該是違背了本條的立法意圖。
    2.3.2 第243條:原物、孳息與費用的返還、償還請求權
    《物權法》第243條規定,“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占有人占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依條文規定,也就是說,當權利人行使物的返還請求權時,無論占有人是善意占有人,還是惡意占有人,均應將原物及孳息返還給權利人;而對于“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善意占有人有權請求支付,反言之,惡意占有人喪失對權利人關于“必要費用”的請求權。如此規定,問題就出現了:第一,如果孳息已被善意占有人消費時,強制善意占有人返還會不會使其承受過重的債務,遭受不可預期的損害?正是基于這一考慮,目前多數大陸法系國家均免除善意占有人的孳息返還義務,本條規定顯然不利于對善意占有人在孳息返還上的保護;第二,對于“必要費用”,其支出之目的是在于保持物的狀態或維護物的正常使用,是必須支付的費用,而與占有人對物的占有系惡意還是善意無關。本條規定“應當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雖肯定了對善意占有人的保護,但占有人再“惡”,這個“必要費用”權利人也必須予以返還,否則將必然導致不當得利。因此,在“善意占有人孳息返還”和“惡意占有人必要費用請求償還”兩個問題上,本條規定有待進一步的檢討與商榷。
    2.3.3 第244條:物之滅失及第三人侵害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物權法》第244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滅失,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請求賠償的,占有人應當將因毀損、滅失取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返還給權利人;權利人的損害未得到足夠彌補的,惡意占有人還應當賠償損失”。本條是關于物之滅失及第三人侵害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定,與前幾條法律條文相比,本條在表述上缺乏嚴謹性、準確性的問題更為突出,主要表現為:第一,依本條規定,對于占有物“毀損、滅失”非因占有人的過錯、完全因第三人的行為所致時,權利人應向占有人請求損害賠償;而依民法的一般原理,權利人只能向實施侵害行為的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顯然該條文違背了民法的一般原理,造成了請求對象上的錯位;第二,依民法原理,損害賠償的性質是侵害人對權利人業已造成的損害進行彌補;而本條規定“占有人應當將因毀損、滅失取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返還給權利人”,即權利人請求損害賠償時,由占有人返還不當得利,而非損害賠償,顯然該條規定亦違反民法原理又造成了請求內容上的錯位。
    2.4 占有保護
    《物權法》第245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薄罢加腥朔颠原物的請求權,自侵占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北緱l是關于占有保護的規定。其條文表述嚴謹性不夠的問題主要表現“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這一規定上,承擔“排除妨害”民事責任固然是與“妨害行為”相對應,但承擔“消除危險”的民事責任相對應的不是存在“妨害行為”,而是存在“妨害”危險,即存在可能妨害占有的事實或行為,因此,本著嚴謹的態度,本條“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表述為“妨害占有的或者可能妨害占有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就顯得比較準確。

    二、我國占有制度的完善

    如前述,我國《物權法》占有編缺失許多重要的制度,對于占有概念、占有的性質、占有的構成要件、占有的類型等基本問題以及占有的取得、占有的喪失等重要問題我國《物權法》均沒有明確的界定和規定;就是目前僅含的五則條文,亦在表述上存在諸多不準確性和不嚴謹性的缺陷及不足,這注定了我國占有制度顯得空有其名而未得其實。筆者認為,我國占有制度的完善,首先就應該對前述占有的基本問題進行明確界定,除此以外,如下六個方面的內容也顯得非常有必要。
    1、對“占有編”條文內容作調整或者重新表述
    現行《物權法》占有編五則條文存在種種問題,見于前述,各條內容均有待于重新審視、檢討和商榷,需要作系統的調整或作重新表述,以真正體現立法者在占有編中力圖實現的立法目的和價值取向,同時要充分體現出對善意占有人和惡意占有人區分保護的目的。
    2、確立先占制度
    完善占有制度,首先應確立先占制度。先占是指先占者以其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動產而取得該財產所有權的事實。把無主物的所有權賦予先占人,有利于物的充分利用,建立完善的歸屬秩序。我國《民法通則》和《物權法》均沒有承認無主動產的先占取得制度,只是規定所有人不明確的漂流物、埋藏物、隱藏物,無人認領的遺失物,無人繼承的財產歸國家所有;對其他無主不動產的歸屬,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確認先占制度,這不僅有利于穩定社會經濟秩序,還有利于充分發揮物的效用,促進社會經濟循環發展,對構建節約型社會也將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3、明確間接占有制度
    間接占有是指基于一定法律關系,對于事實上占有物的人具有返還請求權,因而間接對物管領的占有。由于我國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占有改定、指示交付等,以及經濟生活中的融資租賃、讓與擔保、所有權保留等相關制度,均以間接占有為基礎,應在占有編中得以明確體現。
    4、確立取得時效制度
    取得時效,又稱占有時效,是指財產占有人以所有人的名義善意地、公開地、和平地持續占有他人財產達到法定期間,即依法取得對該項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制度。建立取得時效制度的意義就在于盡早確定財產歸屬,定紛止爭;維護交易安全和穩定社會秩序,做到物盡其用,并排除因歲月流逝而發生舉證上的困難。取得時效制度的建立,可有效解決“權利真空”期間財產爭議的矛盾,與目前消滅時效制度相互銜接,也將使得我國時效制度更為科學、更為完善。
    5、規定占有推定規則
    沒有規定占有推定規則,占有制度是不完整的。占有推定是占有作為法定公示方法確認以來,對與占有相關事實及基于占有發生社會關系過程中意思的推定,如無相反證明,推定的事實及意思就發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占有推定包括占有的事實推定和占有的權利推定。占有的事實推定主要是法律基于對社會實際生活的判斷而對社會常態的一種承認,即這種占有事實的推定與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情況基本一致。占有的權利推定是占有推定效力最重要的內容,其有兩個層次的表現,即占有推定占有人享有“合法”占有權和占有推定為所有。我國《物權法》占有編中沒有規定占有推定規則,而占有推定規則對維護社會財產秩序和社會安定、保護私人財產權、鼓勵個人創造財富、促進交易安全和便捷、發揮物的利用效益以及保護占有背后的權利等具有重大意義。
    6、確立自力救濟途徑
    當占有受到妨害甚至被侵奪時,占有人可請求公力救濟。但是由于情形緊迫,或者由于舉證困難不能獲得公力救濟,或者由于難以獲得公力救濟時,為保護現有的占有狀態,就有必要賦予占有人自力救濟權。占有人的自力救濟權包括:①自力防御權。指占有人對于侵奪或妨害其占有的行為,例如侵入占有人的房屋,可以以自己的力量進行防御,將侵入者驅逐出房屋。自力防御權的保護重在占有的事實狀態,因此只有直接占有人可以行使,間接占有人無此權利。②自力取回權。即占有人對于被他人侵奪的占有物,有權取回。例如占有人的動產,被他人非法侵奪時,占有人可以當場或追蹤取回。賦予占有人自力救濟權,不僅具有維護社會和平秩序的作用,更含有維護占有本權的價值,對于占有制度的構建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法學博士,北京市博金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13810112545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 | 国产美女福利视频福利 | 91短视频版在线观看免费 | 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 | 美国黄色一级大片 | 日韩免费一区 | 国产香蕉网 |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天天色综合1 | 国产免费不卡视频 | 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视频 | 成年大片免费播放视频人 | www.黄色在线观看 | 妞干网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观看视主播 | 男人看片资源 | 1024成人 | 免费观看黄色 | 免费观看一级黄色片 |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日批视频在线永久观看 | 成年人黄色在线观看 | 日日麻批免费视频 | 免费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 国产精品福利社 | 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a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在线a不卡免费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免视着国产成人 |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成人美女免费网站视频 | 爱爱男女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 日本一级毛片视频无遮挡免费 | 黄色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一级毛片欧美 |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 黄色一级免费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