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升權 ]——(2003-12-5) / 已閱76342次
淺析當代大學生犯罪原因及預防
徐升權
(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210046 )
當代社會中,大學生犯罪有增長趨勢,而且大學生犯罪向多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一些所謂的“學習尖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些現象的出現決非偶然。
一 原因淺析
1. 市場經濟深刻地影響、塑造大學生的行為、思想
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獲得飛速發展。這種變化深刻地影響著社會成員,當然當代大學生也是被影響的一部分。這種影響是兩面的。
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否認的巨大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也有相應的消極一面。由它帶來的無序性引發了人們思想上的某種混亂。
2. 大學生自我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價值觀是影響甚至支配人們行為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自我價值出現了變化。在不否認主流是好的條件下,我們要指出有為數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現了消極、頹廢的傾向。主要表現在:
A.對自身及社會認識的變化:看到社會中大學生比例的上增,大學生失業現象的頻繁,現代大學生已經不再有過去大學生擁有的那種認為自己是出類拔萃的優秀者的想法,他們的自我預期下降。這使他們極易產生消極頹廢心理。
市場經濟影響下,物質利益成為現實生活的重頭戲,許多大學生錯誤地以物質利益為尺度去評價個人得失,這誘發了眾多大學生進行搶劫、盜竊、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甚至有些大學生為了經濟利益,連最基本的道德也放棄了,例如:目前社會比較敏感而又眾多的女大學生賣淫、大學生扮大款現象。
B.個人化個性化傾向:面對改革浪潮,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就出現了個人化、個性化傾向。這種傾向是對不承認合理的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的“反對”,具有一定的積極性,但如果不能把握合適的“度”,就很容易陷入個人主義的泥潭,從而容易產生犯罪。
3.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性
大學生處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他們心理起伏比較大、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做事情欠缺考慮;加上大學生人生體驗淺,而社會又極其復雜,故若沒有正確的引導,他們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誘發犯罪。
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性還表現在:他們心理的脆弱性上面,這種心理的脆弱,主要有原因有:A 對自我的要求過分高于自身的素質、能力;B 客觀生活環境困難;C 父母過度關懷。
曾經被媒體熱炒的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硫酸傷熊事件、北北京某高校學生馬忠義攜帶仿真槍綁架案以及許多大學生因難以承受戀愛失意而導致的犯罪等等,都是因心理的脆弱而誘發的犯罪。
4. 社會文化的影響
由于改革開放,國內出現了多種文化。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負面影響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臺文化對大學生產生的不可低估的影響。這些影響也是導致大學生犯罪的原因之一。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對大學生起著積極的正面引導作用,但像色情、暴力、荒謬、享樂主義以及西方、港臺文化中所宣傳的私有化、極端個人主義文化及文化商業化作用下產生的文化糟粕,則在社會上起著極壞的影響,誘導大學生走上違法犯罪之路。
5. 家庭因素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現在的家庭無論經濟條件好壞,都對自家的“驕子”給予過多溺愛。有的父母不惜省吃儉用,也要為孩子設計舒適的環境;經濟條件好的,更是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要啥給啥。這容易使大學生產生好逸惡勞,揮霍無度的不良習氣,甚至導致犯罪的發生。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