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進 ]——(2013-5-16) / 已閱15856次
[62][63]Joachim Gernhuber, Das Schuldverhaltnis: Begründung und Anderung, Pflichten und Strukturen, Drittwirkungen, Tübingen: J.C.B.Mohr, 1989, S. 379-380, S. 406 f..
[64]參見 http://www.doc88.com/p-20390595063.html,2012 年 12 月 1 日訪問。
[65]參見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2002)滬一中民四(商)終字第 1169 號、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3)滬一中民四(商)終字第 728 號。
[66]參見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2)徐民二(商)初字第 358 號。
[67]參見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6)穗中法民二終字第 672 號。
[68]參見“北京物資協作貿易公司與北京三杰國際鋼結構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上訴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9)一中民終字第 4966 號。
[69]參見“聯泰光電元件(蘇州)有限公司與西班牙博比特電子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2009)蘇民三終字第 0179 號。
[70]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上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4 頁;崔建遠主編:《合同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6-7 頁。
[71]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 2 版),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0-11 頁。
[72]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上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91 頁以下。
[73]屈茂輝、張紅:《繼續性合同:基于合同法法理與立法技術的多重考量》,《中國法學》2010 年 4 期;畢經緯:《繼續性債務關系研究》,清華大學 2005 年碩士學位論文,第 5-9 頁;李京法:《繼續性合同基礎理論研究》,清華大學 2003 年碩士學位論文,第 33-34 頁。
[75]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上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08 頁。
[77]Michael Furmston, Takao Norisasa and Jill poole, Contract Formation and Letters of Intent,Newyork,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1998, p.265.
[78]BGH, Urt. v. 30. 4. 1992- Ⅶ ZR 159/91, NJW-RR 1992, 978.
[80]參見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上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99 頁;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1 頁。
[81]王澤鑒:《債法原理》(第一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50 頁。
[82]Fikentscher/Heinemann, Schuldrecht, 10. Aufl., Berlin: De Gruzter Recht, 2006, Rn. 136;Christiane Hoffbauer, Der Rahmenvertrag in der Lieferbeziehung, Logos Verlag Berlin, 2010, S.22; Georg Fuchs-Wissemann, Die Abgrenzung des Rahmenvertrages vom Sukzessivlieferungsvertrag,Dissertation, Marburg, 1980, S. 107.
出處:政治與法律 2013年第3期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