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旭澤 ]——(2013-12-11) / 已閱2951次
近年來,隨著對抗制審判方式改革的逐漸深入,尤其是隨著《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頒布以及刑事訴訟法的再次修改,我國逐步確立了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盡管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在理論上有助于貫徹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促進公正審判、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但是從司法實踐來看,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卻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而影響到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的價值實現。
首先,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基本上流于形式。按照理論界的設想,在法庭調查是否存在非法取證行為時,偵查人員應該出庭就其證據收集過程接受控辯雙方的詢問和交叉詢問。從英美法系的對抗制審判方式來看,控辯雙方圍繞偵查人員展開充分的舉證、質證和辯論活動,的確有助于揭示證據收集過程是否存在非法取證行為。但是,在我國刑事審判實踐中,理論界的良好愿望并沒有得到實現。這是因為,在偵查人員與刑事訴訟結局存在利益關系的情況下,即使偵查人員能夠出庭作證,也不大可能指望他們會在法庭上直接承認自己的非法取證行為。而由于辯護方無法充分參與監督偵查的過程,再加上自身取證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即使出庭作證的偵查人員否認存在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辯護方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對偵查人員的證人證言提出進一步的質疑。而在這種情況下,偵查人員是否出庭作證對辯護方關于控方存在非法取證行為的意見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其次,偵查人員僅僅為了控方的利益出庭作證。從偵查人員與公訴人員之間的共同訴訟任務來看,偵查人員應該以控方證人身份出庭作證。尤其是當法庭調查是否存在非法證據或者非法取證行為時,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的目的往往就是為了幫助公訴人員應對辯護方的非法證據排除申請。在刑事審判實踐中,我們屢屢能夠見到偵查人員出庭應對被告人翻供或者非法證據排除申請方面的成功案例,而尚未發現辯護方能夠成功地申請偵查人員出庭,以便證明被告人存在自首、立功等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情節。
最后,無法確保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我國證人之所以經常不出庭作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國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來保障證人能夠出庭作證。從司法實踐來看,當偵查人員不出庭作證時,尚未看到法院能夠按照新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證人作證制度或者證人拒絕作證制度,強制偵查人員出庭作證,或者對拒絕出庭作證的偵查人員給予相應制裁。這實際上意味著,偵查人員是否出庭作證往往取決于自身意愿,而與法庭是否傳喚并無必然聯系。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