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鳳林 ]——(2017-5-12) / 已閱22047次
2016年以來,基層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院對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精神,從保障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合法權益、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出發,創新司法服務社會和家庭的方式方法,探索家事案件審判改革新路徑。家事審判團隊成立以來,共辦理家事案件?件。其中未進入訴訟程序立案前調解和好案件?件;進入訴訟程序?件(婚姻家庭類案件?件,未成年人案件?件),婚姻家庭類案件調解結案?件,調解率達?%;離婚糾紛案件?件,判決不予離婚?件,準予離婚?件,給予雙方冷靜期?件。下發人身安全保護令?件,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一、基本情況
(一)完善家事案件審判體系,構架家事調解審判新格局
一是強化家事審判硬件設施建設,建立家事審判調解中心,營造以中華傳統“和合”文化為主題、以“和”為主旋律、以“情”為主基調的家庭溫馨氛圍,裝飾涉及民俗典故、普法警示圖片和書籍,循環播放家事普法宣傳片,設立家事立案綠色專窗通道,運用柔性司法進行立案指導和訴前調解。二是責成一名副院長牽頭,建立了由女法官組成的家事審判專業團隊。家事審判團隊成員法律功底深厚,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調解能力較強,掌握心理咨詢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疏導和溝通能力。其中二人接受過專業心理咨詢培訓,確保了家事審判團隊的適崗性。三是建立家事調查員制度,采取單位推薦和法院選聘方式,在全市具有法律、社工、教育、心理等知識專業背景、熱愛社會事務、從事基層婦女、兒童工作的人員中選聘了?名家事調查員。舉行了家事調查員聘任儀式,開展了家事調查業務培訓,有效整合了由司法、行政、社會合力對接解救家庭危機、化解家庭糾紛的調解資源。四是建立家事少年審判合議庭,依法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注重心理疏導,實施法律援助,優先審結案件,縮短辦案周期。發揮家事調查員參與調解、法庭教育和判后回訪作用,親情感化,情感交流,消除對立,對未成年被告人實施心理矯治,促其改過自新。截止目前,家事少年審判庭審理案件?件,幫助未成年人及家屬?人。
(二)創新解家事糾紛調處制度,規范家事糾紛化解工作程序
一是建立家事案件巡回審判機制,突破案件審理傳統程序,探索家事審判庭審新模式。對原、被告均在本轄區的家事案件,一方當事人拒不到庭,家事法官到當事人家中開庭,進行情感交流、嚴肅訓誡和法治教育,消除對立情緒,恢復雙方感情,實現當事人和解目標。二是建立訴前調解程序,由家事法官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訴前調解,最大限度平復家庭糾紛導致的心靈創傷,定紛止爭,全力維護婚姻家庭穩定。截止目前,開展訴前調解和好案件?件。三是建立婚姻冷靜期制度。在審理離婚訴訟案件過程中,對無原則性矛盾的夫妻雙方,法院以告知書的方式強制夫妻雙方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冷靜緩和,并提供婚姻心理咨詢輔導,達到挽救婚姻目的。逾期夫妻雙方未和解,進入訴訟程序審理判決。目前,給予雙方冷靜期案件?件。四是實行安全保護令制度。根據《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建立了與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常態化協作機制,形成了確保人身安全保護令有效執行合力,有效地保護了弱勢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
(三)建立化解家事糾紛聯動機制,積極預防化解家事矛盾糾紛
一是成立家事糾紛聯動工作組織機構,搭建了化解家事糾紛四個平臺(1、家事法官與司法所、基層調解組織人員化解家事糾紛服務平臺;2、家事法官與是鄉村三級婦聯干部化解家庭糾紛服務平臺;3、家事法官與民政局和鄉鎮民政助理化解婚姻矛盾糾紛服務平臺;4、家事法官與各中小學法治輔導員化解涉及未成年人矛盾糾紛服務平臺),整合社會各界力量,提高了各部門對家事糾紛化解的參與度,從源頭上預防、減少了家事案件的發生。二是加強了與司法、民政、婦聯、教育等部門的聯動,分別與市婦聯、民政局、教委聯合下發了《關于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共建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實施方案》、《建立涉及婚姻糾紛聯動解決機制的若干意見(試行)》、《關于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共建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為開展家事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充分發揮網絡信息平臺作用。通過QQ群、微信群加強與司法、民政、婦聯、教育等部門人員的聯系溝通,實現網上互動、調解、答疑,及時探討家事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警示教育工作問題。通過微信平臺解決法律問題?件次,解決疑難問題?件。四是大力開展巡回咨詢、指導調解工作。在民政婚姻登記處、婦聯設置法律咨詢臺,由值班法官進行家事糾紛法律咨詢、婚姻糾紛調解及業務指導。截止目前,家事法官與婦聯干部共同保障婦女、兒童權益達?件次。
(四)構建家事糾紛教育警示平臺,營造和諧穩定社會氛圍
一是組建家事法官、律師和婦聯、民政、教育等相關人員組成的普法宣傳宣講團深入社區、學校,結合家事審判典型案件就案講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宣傳。目前已進行了?場宣講活動。二是制作婚姻家庭普法宣傳片在蛟河市電視臺播放,開展普法電視專題講座普及法律知識;印制《家和萬事興》教育讀本發至轄區群眾,借助電臺、報紙、微信平臺宣傳家事審判工作,極大提高了公眾對家事糾紛的認識。三是開通案例普法公益短信,擴大受眾人群。根據審理的典型家事糾紛案例編發感悟性、警示性短信發送到公眾手中,潛移默化,常態警示,培樹公眾家庭意識。四是建立司法關懷延伸制度,降低司法救助門檻,減緩免貧困當事人的訴訟費用,協調法援律師實施法援救助。加大家事案件審理后續關注力度,堅持案件回訪,與民政部門協調解決當事人的生活困難。截止目前,為家事案件減免訴訟費?萬元,協調法律援助律師?余人次。
二、存在問題
一是家事法官皆為女性,缺少男性法官,性別失衡;法官年齡普遍偏低、社會閱歷少,心理學知識掌握不夠,婚姻家庭經驗不足,難以做到以老帶新盡快提升家事糾紛調解技能。
二是對家事糾紛調解的社會認知度不高,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多元化解聯動機制有待加強。
三是家事法官分屬于不同庭室,審理案件的范圍劃分不夠明確;設立的婚姻冷靜期制度與現行民訴法審限規定的沖突有待立法解決。
三、幾點建議
(一)更新家事審判理念,增強做好家事審判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要深刻認識創新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是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理創新、改善家事審判工作現狀的迫切需求,是對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的積極回應。要更新家事審判理念,注重社會建設,倡導家庭和睦,突出司法人文關懷,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婦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定紛止爭治愈家庭,維護婚姻家庭穩定。要不斷完善家事審判方式改革,探索新型家事案件審判工作方法,發揮社會合力,強化權益保護,堅持多元化解,強化情感修復,發揮家事審判新職能作用,運用柔性司法化解家事矛盾糾紛,修復婚姻家庭關系,妥善安置老人,實現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二)深化家事審判方式改革,構建新型家事糾紛綜合協調解決機制
要構建新型審理婚姻家庭案件模式,強化法官職權探知、自由裁量和對當事人處分權適當干預,變偏重財產分割、財產利益保護為全面關注當事人身份利益、財產利益、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變單純強調審限內結案而忽視矛盾糾紛化解為注重訴前調解和結案后延伸服務,徹底化解家庭糾紛,努力修復家庭成員心理創傷。要強化家事審判調解中心建設,規范訴前調解程序,拓展調解范圍,搞好心理咨詢和情感修復;建立家事案件巡回審判機制,探索實施婚姻冷靜期制度,規范家事調查員制度,為法官審理修復婚姻關系提供客觀、公正依據。要加快智慧法院建設(全業務網絡辦理、全流程司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建立審前財產申報制度,防止配偶一方提前轉移財產;延伸家事審判社會輻射功能,建立案后跟蹤、回訪及幫扶制度;建立反家暴整體防治網絡,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進家庭和睦,維護社會穩定。要加強訴調對接平臺建設,落實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實現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要建立維權、服務、調查、防暴一體化家事糾紛化解網絡,完善多元化解家事糾紛聯動機制,整合村委會、居委會、民政、教育、婦聯等各界社會力量,形成家事糾紛處理合力,推動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決。
(三)延伸家事審判職能,全力化解婚姻家庭糾紛
要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注意區分家事案件與財產類案件,準確甄別死亡婚姻與危機婚姻,摒棄重裁判輕修復、用審理財產類案件模式審理家事案件陳舊審判理念,綜合運用心理咨詢、情感修復等專業手段進行情緒疏導,減少沖動性離婚,將審判著力點放在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婦女和老年人合法權益,修復婚姻家庭關系上,全力挽救危機婚姻。要準確適用《民事訴訟法》、《婚姻法》解釋等裁判標準,借鑒指導性案例,依法分配舉證責任,注意區分夫妻共同財產和共同債務,防范和打擊虛假訴訟,嚴厲打擊惡意串通偽造債務、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利益行為。要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妥善審理損害婦女權益的勞動爭議、土地權益爭議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保護弱勢群體、特別是保護農村失地婦女合法權益,彰顯司法公平正義。要發揮合議庭、專業委員會和審判委員會作用,依法保護當事人執行異議權和再審之訴權;發揮社會化執行大格局優勢,提升判決執結率。要建立與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常態化協作機制,善用、慎用“人身安全保護令”,提升人身安全保護令有效執行合力。要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開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老年人保障法》等普法宣傳活動,提高公民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預防制止家庭暴力,為老年人打造舒適安逸的養老環境,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成長環境。要健全涉法涉訴信訪機制,開通遠程視頻接訪平臺,節省訴訟資源,縮短辦案周期,為疑難復雜案件開辟綠色通道,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加強審判團隊建設,全面提升家事審判能力
要樹立新型家事審判工作理念,打造家事審判專業團隊,提升家事法官的法律咨詢、心理疏導、訴訟調解、駕馭庭審、適用法律和裁判文書制作能力,適應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要恪守“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的司法改革原則,落實辦案終身負責制、審判質量責任追究制,強化職業使命感和法律擔當意識,根除立案難、判決難、執行難、申訴難問題,讓人民群眾從審判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要加強陪審員和家事調查員隊伍建設,強化律師執業權利保障,自覺接受人大、當事人和社會各界監督,接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提高司法透明度。要加強司法公信力建設,嚴肅紀律保障、強化司法保障,落實職業保障,認真解決家事審判團隊新人過多閱歷不足、男女法官比例失衡等問題,配齊配強審判輔助人員,努力打造一支公正為民、廉潔高效的家事審判隊伍。
吉林省蛟河市人大法工委主任 徐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