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莫龍 ]——(2019-1-5) / 已閱4440次
曾幾何時,滿大街都只看到停車收費的桿子,筆者每次看到后都要思考一下,可能是職業慣性,但是一致都沒思考明白,今天就認真的分析一下。
一、為何會有這么多的停車桿?
開發商從國家拿地,用于各種開發,開發定型以后,都會在進出口地方加上停車桿,好多老的小區,以前沒有的,突然間就增加,他們這么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斂財。
先說小區,小區是開發拿地,建成后向業主出售,但是卻在業主的房屋地基下開挖,挖了以后居然又向業主收費,同一塊地皮,居然向業主收兩次費,是何道理?
再說老小區,老小區本來就是開放的,但是隨著車輛的增加,老小區的物業就增加停車桿,原來不受費的車輛現在卻要收費了,可是這收費的款項,卻沒有去向,是何道理?
二、增加停車桿的法律依據
依據《物權法》第七十四條有三款規定:
一)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二)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 出租等方式約定。
三)占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屬于業主共有。
第一百三十五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三十六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別設立。新設立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損害已設立的用益物權。
很多物業和開發商依據上述法條的規定,認為可以車位出租,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可以分別設立,那么就可以進行收費,單從法律上來看,他們的觀點并沒有明顯的錯誤,因為法律明確規定,建設土地使用權可分為地上和地下,既然可以分別設立,那么開發者另行開發地下肯定可行,既然可行那么就不存在違法,那么就可對業主或者業主意外的進出車輛收費。這樣的做法合理合法,還可以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三、為何會有上述的表面的合法性產生呢?
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土地出讓價格過高,導致開發商積極性下降,如果完不成開發,那么城鎮化就沒辦法順利推進,既然土地出讓價格沒辦法調整,那么就只能通過其他途徑來給開發者予以彌補高額的出讓費,就有了上述法條的產生,立法者為開發者創設了地上和地下分別設立使用權的法條,從而使得開發者可以肆無忌憚的向業主收取而此費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業主明明購買了房子還購買地下車庫的原因。但開發者和物業也清楚,他們的權利是如何來的,但是從不會對業主誠實的進行答復,也不會明確的告知業主,小區的車位均是占用了業主的公共區域,無論是地面上還是地下的區域,地上就更加不用說了,肯定屬于業主共有,因為這些都計入了業主的購房面積了,對于地下,業主都已經購房,那么都對該房的土地擁有使用權,開發商拿地后建房,建房后就進行轉讓了,所以他們對于地下的開發并收費,屬于二次收費。更就不用說老小區了,本來就只有地上,還要收費,尤其是開放式的老小區,他們直接將公共區域劃為局部所有,私設收費桿,這肯定是違法的,需要進行清理。
四、停車桿能否得到有效治理?
現在有車者都沒辦法開車出門,因為找不到一個停車位,然而這個停車位不是真的沒有,而是被一小部分私欲者掌握,這個問題如何破解?我們國家并不是真的車多,而是有限的資源并沒得到有效的利用,限行、限號都不是利民舉措,因為這不是車主造成,故而不應算在車主頭上,合理的收費,沒有人會抗拒,希望該問題能夠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