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濤 ]——(2004-12-27) / 已閱9444次
誠信崇廉就得從學生抓起
楊濤
從一般人的理解來看,從事廉政教育是黨員干部的事。但是,記者昨日從海鹽縣有關部門了解到,該縣紀委、教育局在本周聯合出臺有關規定,從今年12月份開始,在全縣5萬余名中小學生中開展廉政教育。把“誠信崇廉”有關內容納入學校德育教學體系,據悉,這在浙江省尚屬首創。(<<現代金報>>11月17日)
這一制度出臺的背景是基于許多海鹽中小學存在著為了當選班干部,模仿大人“行賄”,采用請客吃飯、送點小禮品等耍小手段拉票的現象,因而,有關部門認為從中小學就應該開展廉政教育,這樣對培養學生從小就有廉潔誠信的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
筆者對這一制度持贊賞的態度。如今的時代,我們正走向民主與法治,民主的思想從大人頭腦傳輸到學生心中,并潛移默化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前不久,北京市東城區分司廳小學改選大隊委時,六年級四班便決定“克隆”美國大選,一些如“票倉”、“賄選”、“倒戈”等美國大選中的專業詞語,開始在六年級小學生的口中出現。然而,大江洶涌,泥沙俱下,流行于大人中的一些“賄選”的行為也被判別能力差的學生們全盤接受,選舉的權利也當成了一種籌碼,正在破壞學生們正在形成的民主意識。所以,清華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程文浩在首屆中國深圳廉政文化論壇上演講就表示,腐敗習氣已侵入低年齡階段,反腐也要從娃娃抓起。
然而,無論是中小學就應該開展廉政教育,還是反腐要從娃娃抓起的做法,都招致強烈的反對聲。杭州市教科所副所長韓似萍認為開展廉政教育毫無意義,因為,在他們這個年齡段,拉票也好,賄選也罷,無非是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和社會上那些干部不廉潔完全不是一回事。因而,關鍵還在于被“賄選”的孩子,應該教育他們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民主權利,教育他們凡事都要有自己的獨立觀點,不要受別人左右。還有人認為,娃娃中滋長腐敗娃是成人社會環境熏出來的,娃娃們的行為方式是對成人世界的模仿和復制。成人世界治理不住的腐敗是“因”,而娃娃們的模仿是“果”--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們的反腐怎能因果倒置,指望從作為“果”的娃娃們抓起呢?
這些觀點都不具很強的說服力。對于第一種觀點,筆者認為,學生中出現的拉票、賄選不排除是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但同時也是夾雜著為個人榮譽、私利的動機,也有對成人世界的模仿和復制甚至是追求成人世界中的權力感覺。而學生們判別力較低,模仿力強,如果不及時教育他們分判是非,及時糾正這種錯誤導向,這種模仿和復制便可能成為他們固有的行為模式,從而影響他們的一生。這就不僅僅需要“教育他們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民主權利,凡事都要有自己的獨立觀點!保要教育他們賄選的危害、廉政的意義等等。
對于第二種觀點,筆者認為,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反腐敗是長期而艱巨的,不可能畢其役于一功,即使我們完全承認成人世界治理不住的腐敗是“因”,而娃娃們的模仿是“果”,我們也不能說等待成人世界的腐敗治理好來,而放任娃娃們的腐敗行為。這樣也許成人世界的腐敗沒有治理好,也許娃娃們在沒有是非善惡的教育下,長大以后更加瘋狂地腐敗。而且,我們說,賄選等現象的出現也并不完全是模仿成人的結果,因為,人性中本來就有趨利避害的內因,一旦有適當的土壤也會生成一些謀取私利的舉措,這也要求我們在發現這種苗頭時就應當及時制止和教育,抑制人性中向惡的趨向。
其次,我們承認道德的教化是有限的,制度的建設是關鍵。對學生開展廉政教育的作用有限,對大人開展廉政教育的作用也有限,所以,在對學生開展廉政教育的同時,誰也不能否認要加強制度建設。但是,道德的教化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思想防腐的作用,這也為古往今來的許多事實所證明,我們就不該放棄這一努力。反腐敗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使用包括道德教化在內的多管齊下,而道德的教化要從小抓起,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從細微處起著手、從點滴起影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我們卻不能因為廉政教育的作用有限就將其全盤否定,因為誰能找到一竿見影讓腐敗永不滋生的良方呢?
我們贊同要將主要精力放在制度的建設和懲治腐敗的行動上,反對搞“廉政秀”,特別是一些反腐敗的機關本未倒置進行作秀的做法。但是,對于社會上一些為弘揚廉潔和反腐敗的努力,筆者還是認為要多給予寬容和理解,我們不妨在靜觀其效后再來抨擊也不遲。
通聯: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 楊濤 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碩士 郵編: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