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立新 ]——(2005-8-22) / 已閱6896次
公安“大接訪”呼喚社會聯動
毛立新
自5月18日以來,全國公安機關“開門大接訪”已開展一個多月,累計接訪近12萬件,其中近50%得到妥善解決,實現上訪人停訪息訴,取得了顯著成績。公安機關雷厲風行,堅決落實“人人得到局長接待、件件得到依法處理”的要求,積極解決群眾信訪問題,可謂得民心、順民意,因而贏得社會各界、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但隨著“大接訪”深入發展,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漸顯露,有些已明顯超出公安機關的職責、權限范圍。如在安徽省,在全省公安機關接待的8338件信訪案件中,非公安機關管轄的有512件,占6.1%。在安徽西部的六安市,此類案件則占接訪總數的11%。這些熱點、難點問題,涉及到農村土地征用、城建拆遷、國企改制、基層干部腐敗、環境污染等諸多方面,均關系著群眾的重大利益,關系著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亟需有關部門積極解決。
還有一些信訪案件,雖然屬于公安機關管轄,但由于和其他社會問題密切關聯,單憑公安機關一家之力同樣無法解決。如許多治安糾紛案件,表面上看是公安機關管轄的打架斗毆、人身傷害、破壞生產等治安糾紛,但引發問題的根源往往是城鎮拆遷、土地糾紛、干部腐敗、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因而,只有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有關部門共同參與、協作配合,才可能根本解決問題。否則,只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治標不治本,無法讓群眾停訪息訴。
面對信訪高峰,公安機關主動出擊,以“開門大接訪”來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實乃利國利民之舉。然而,信訪問題的產生,往往有著復雜的社會原因,化解信訪高峰也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一馬當先,率先行動起來,其他部門怎么辦?消極抵觸,或者袖手旁觀,顯然都不是正確的態度。惟有同樣積極行動起來,正視各種矛盾和問題,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緊密配合,協調聯動,才是正確的選擇。人民渴望傾訴,社會需要和諧,“大接訪”呼喚全社會齊抓共管、協調聯動!
(作者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