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軒 ]——(2005-9-25) / 已閱45496次
手機網絡詐騙犯罪淺析
平利縣人民法院 李軒
[內容提要]:
有人稱以手機為代表的新興的傳播形式稱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媒體”,而各種手機網絡犯罪給“第五媒體”提出了全方位,不容忽視的挑戰。本文針對利用手機進行詐騙犯罪的新特征,種類,犯罪構成,完成形態及危害結果等方面立足于刑法學的立場。提出自己的觀點,以期有利于刑法理論的研究,有助于司法實踐。
[關鍵字]:
網絡詐騙 手機詐騙 詐騙罪 網絡犯罪
[正文]:
手機無疑是現代社會必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在現代社會手機的全面普及和應用讓信息更加快捷,更是現在商務活動中最為重要的聯系工具。有了手機,信息可以及時傳遞、親情可以及時到達。可是在這及時的背后一些犯罪分子開始向其伸出罪惡之手,手機網絡詐騙就是這罪惡之手的一部分。
一、形式多樣的手機網絡詐騙
手機網絡詐騙,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手機網絡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 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正是由于手機網絡詐騙犯罪可以不親臨現場的間接性特點,表現出形式多樣的手機網絡詐騙犯罪。如果廣義范圍內定義網絡詐騙,手機網絡詐騙就是網絡詐騙的一種特殊犯罪行為。
1、利用手機短信進行詐騙
你可能曾經收到這樣的短信:“尊敬的手機用戶,為答謝廣大顧客對××公司的厚愛與支持,本公司在熱烈慶祝成立3周年之際,特舉行全國手機號碼抽獎活動,您獲得了本田摩托車一輛,價值23800元……詳情請您與本公司×小姐聯系。”或者是“本集團現有九成新黑車(桑塔納、捷達、奧迪、大眾、面的)等出售,另有假幣票據,電話:13×××××××33”其實這些都是典型的手機短信詐騙行為。
利用手機短信詐騙一般用三種:一是以某公司慶典抽獎為由,稱你獲取大獎,之后索取各種費用;二是稱有各種海關罰沒的走私品,可低價郵購。三是假稱提供六合彩特碼。四是虛假招聘廣告。五是銷售違禁物品。例如販賣假證、槍支彈藥、出售高考試卷等違禁物品。短信的內容通常是“代辦各種文憑、身份證、公章等一切證件以及有高考試題出售”等。
如果你收到這類的短信,當你按照電話號打電話過去時,對方會說領獎品或者購買走私品需要到另外一座城市,并把領獎品或者購買走私品的步驟和需要的證件等說得清清楚楚,給人一種很正規很安全的感覺,如果您同意去領獎或者購買走私品,就將被騙到另外一座城市,繼續接受詐騙犯罪分子的進一步詐騙。但通常情況下,機主會對詐騙犯罪分子的行為有所警覺,不同意到另外的城市去領獎品或者購買走私品,這時詐騙犯罪分子就會主動提供一種變通的方式,例如讓機主把身份證復印件及幾百塊錢寄到指定的帳戶,并謊稱用該幾百元錢作為郵資將獎品或者購買品的品樣寄給機主。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雖然懷疑,但是還是想豁出去幾百元錢撞一撞運氣,而詐騙分子恰恰是利用了這種撞運氣的心理。此類詐騙也是手機網絡詐騙的主要方式。
2、利用手機網絡冒充熟人進行詐騙
主要方式是先給你打電話,但是卻不說話,只是笑或者以其他方式讓您聽見他的聲音,如果你憑聽到的聲音猜測他(她)是某某某,他(她)就會順著你的話說,并約你到某處,并說一會兒讓“司機”來接你。一會兒,就真的會有人來接你到某個茶館或者飯店等處,使你產生了信任。再過一會兒,他(她)又會給你打電話,并謊稱稍后就到,閑聊一會后會說“讓‘司機’接一下電話”,這時人往往已經放松警惕,很自然的把手機給了“司機”,這時,“司機”就會很自然的一邊打電話,一邊向出口方向走,當離你的距離稍遠后,撒腿就跑,坐上來接應的車,逃之夭夭。雖然在刑法界,這樣拿著機主的手機逃走,可能被定為盜竊。但是從總的來看,還是一種詐騙的行為。
3、利用手機先“騷擾”,后詐騙。
通常是詐騙分子先通過某種途徑了解到你家或者你朋友的電話,然后不斷的給你打電話,你接通后,對方卻不說話,但是卻不停反復的播打,這樣人們一般的反應就會關機。這時,詐騙分子就會抓緊機會給你家或者你的朋友打電話,謊稱你出事了,需要錢,要馬上匯到指定帳戶。你的親人或者你的朋友對此當然是半信半疑,于是也給你打電話,但這時您的手機剛好關機,在無法和你取得聯系的情況下,出于對你的關心,常常就不會多想,輕易地相信了犯罪分子的謊言,將錢匯出,等看穿騙局時,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我國是一個很講究親情和“義氣”的,這里我不是說這種親情和“義氣”不好,一般當你聽到你朋友被車撞而又被陌生人救了,現在在醫院躺著等你的救命錢。這時候,你還會去確定這個消息的真假嗎?你可能想救命要緊,錢是小事,朋友的命是大事。而犯罪分子就是希望你這么想。
4、冒充醫生或稅務人員利用手機進行詐騙
這類詐騙,犯罪分子首先辦一個當地手機號,之后冒充當地稅務局工作人員給一些企業負責人打電話,稱現在進行清稅工作,發現貴公司2002—2003年度有退稅。很多情況下,公司負責人并不記得交過什么稅,于是讓財會人員去聯系。犯罪分子這時就告知對方說為了便民,只需告訴銀行卡號或信用卡號就可以,財會人員在對方的操作指導下不僅沒得到退稅款,而且原來卡里的錢也轉到對方賬號上去了。
5、利用手機網絡散發色情、迷信、賭博等消息進行詐騙
此類方法的最大特點是“露一隱十”,即初次發出的短信,或者用手機聯系只是隱約其詞地表示可以提供某種信息或者批露出某種端倪,讓信息的接收者產生求索的欲望。由于短信發送者或者手機聯系者事先具有嚴密的安排,被害人一旦上鉤,就會一步一步地向特定的帳戶交錢。
6、利用手機多種手段結合的詐騙
浙江省溫州市新橋鎮的王女士最近十分懊惱,她收到這樣一條短信“中國銀聯銀行卡管理處:您的刷卡消費金額1280元已經確認將從您的帳戶里扣除,查詢客服電話:021-610***79。謝謝!來自+861343****997 ”王女士看了短信后十分生氣,于是按照該短信提供的上海區號的電話號碼撥打電話。 對方自稱是上海"好又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員。對于王女士提出的質問,對方稱王女士的銀行卡很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了,并熱情地建議王女士立即撥打其提供的"上海市公安局金融科報警電話"。 隨后,一名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金融科科長"的男子,接聽了王女士的電話。他十分"嚴肅"地指出:王女士應當立即找到一個柜員機,按照其提供的銀行卡防火墻程序設立防火墻;否則,卡內的現金將十分危險。 一進行操作。完成操作后,王女士不放心,遂向銀行查詢卡內存款余額。這一查,王女士如遭五雷轟頂:她銀行卡內的53萬元存款已無影無蹤。
這種類型的詐騙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手機網絡詐騙的范圍,是更廣泛意義上的詐騙,但是其利用的手段還是通過手機網絡進行了詐騙的。是手機網絡詐騙中一種新型的詐騙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利用手機網絡進行怔友求婚、利用手機網絡進行捐募、利用手機網絡進行生意合作等等。
針對于手機網絡詐騙的種種方法、類型,手機網絡詐騙就有了新的特點。
二、手機網絡詐騙的特點
手機網絡詐騙和一般的類型的詐騙犯罪取得財物的方式不同,一般的詐騙犯罪。犯罪行為人與受害的自然人之間是面對面的進行溝通,既“人——人”模式,這種情況下,犯罪行為人的詐騙技巧要相當高明,因為現代社會的高度文明,人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防騙意識。但是在手機網絡詐騙中,犯罪行為人與受害的自然人之間的溝通是“機——機”模式,雙方都是通過手機來進行溝通的,在這就使得手機網絡詐騙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1、范圍非常廣
詐騙者流動作案,有些詐騙的涉案范圍覆蓋全國,甚至是跨國性的。
2、作案者身份隱蔽
在手機網絡詐騙中,我國還未實行“實名制”,所以不法分子就利用假身份銀行卡號和手機號碼,以致發短信者的身份也很難被查出來。
3、沒有明顯的犯罪現場,犯罪記錄很難被發現
手機短信詐騙則由于地域跨度大,加上犯罪人一般使用的是無記名卡或異地卡,他們利用手機,或通過電腦下載驅動程序操作,對某一個電話號碼頻道或者某一個地區飽和性的發詐騙短信,然后又利用最先進的銀行轉賬系統,當受害群眾把錢匯入銀行后,他們馬上就會在全國不特定的異地把錢取走,所以也很難發現。
4、成本很低
手機短信詐騙一般只需要申請一個手機入網卡就可以了。主要的犯罪工具手機短信“群發器”成本不過幾十元,市面上“流通價格”也就200元至300元。
5、犯罪工具簡單
一塊巴掌大的群發器、一臺電腦、幾部手機,成為犯罪分子的生財工具。詐騙分子利用了電腦上的短信群發系統軟件,用手機與電腦連接,上網后就可選定號段向某個地方的手機用戶發送短信。一臺電腦最多可連接8部手機,一天可發幾十萬次。
6、社會危害性極強,極其廣泛,增長迅速
我國國內現擁有超過4.02億的手機用戶,平均每天發送的短信數量超過了3億條。就使得此類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極強。僅以全國“詐騙犯罪”的“重災區”之一的安溪縣為例,從2002年10月到2004年3月,泉州市公安機關共收到群眾來信、來電舉報手機網絡詐騙案件5500余起,被害人遍及全國30個省、市、區,被騙金額累計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手機網絡詐騙,已經成為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的新問題。
總共3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