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永才 ]——(2006-2-25) / 已閱9505次
政府采購不能忽略弱勢群體
——讀谷遼海律師的新著《法治下的政府采購》
作者:孫永才
來源:《消費日報》
http://www.xfrb.com.cn/xfrbmap/2005-12/26/content_90779.htm
發(fā)表時間:2005年12月26日
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一方當事人是各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以及依附于各級權力機關的招標代理機構;另一方當事人則是提供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廣大供應商。我國法律雖然賦予雙方當事人完全平等的民事地位,但在具體的采購過程中,采購主體往往享有一種準司法行政權力,對采購程序中的許多事項享有完全自由的裁量權,比如:選擇確定采購信息披露媒體的權力、審查確定供應商資格的權力、選擇和確定采購方式的權力、選擇和確定采購程序的權力、選擇和確定評標專家的權力、選擇和確定評標方法和過程的權力、選擇和確定中標供應商的權力等,這些自由裁量權力是任何的供應商所不具有的。
正是基于此,凡是實施公共采購制度的國家和地區(qū)普遍認為,廣大的供應商是公共采購活動中的弱勢群體,供應商的合法權益最容易遭遇采購主體的任意侵害,立法在救濟程序方面應該給予傾斜保護。
我國的兩部公共采購法雖然賦予弱勢群體多元的救濟途徑,但現(xiàn)行法律沒有建立起有效保護供應商合法權益的機制,沒有建立起客觀公正的第三方裁判機制,沒有公共采購裁判的程序規(guī)則,沒有強制采購項目中止執(zhí)行的程序。
由北京市遼海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特聘的政府采購專家、高級律師谷遼海先生撰寫的政府采購系列叢書第三卷《法治下的政府采購》,在我國《政府采購法》實施三周年前夕由群眾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針對我國的兩部公共采購法即《招標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所存在的嚴重沖突和缺陷、采購主體在實踐中的黑箱操作行為、政府采購活動中普遍存在的"權力租金"交易現(xiàn)象、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屢遭傷害情形等50多個熱點問題,作者逐個逐個地展開了論述和分析,闡述產生問題的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谷遼海認為,采購主體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存在著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隨意侵害其它供應商合法權益的情形,對此,供應商有權提出申訴,這是供應商進行權利救濟的程序。實施政府采購制度的國家應鼓勵該供應商與采購主體進行磋商以尋求解決其申訴。在此類情況下,采購實體應對任何此類申訴給予公正和及時的考慮,且以不損害在質疑制度下獲得糾正措施的方式進行,國家應規(guī)定非歧視、及時、透明和有效的程序,以使各供應商對其擁有或曾經擁有利益的采購的過程中產生的被指控的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提出質疑。
谷遼海在書中說,質疑程序是WTO《政府采購協(xié)議》第20條專門規(guī)定的旨在保護供應商合法權益的制度。我國《政府采購法》第六章雖然也移植了質疑程序,但卻完全變了味兒。
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沒有審查和處理質疑事項的獨立主體。WTO《政府采購協(xié)議》規(guī)定,質疑事項應由一家法院或對采購結果無利害關系的公正獨立的審查機構進行審理,其機構成員在任職期間應不受外部影響。我國《政府采購法》質疑程序中的主要內容集中在這部法律的第52條至第54條規(guī)定。從法律規(guī)定的內容來看,審查、處理供應商質疑事項的主體分別是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處理的質疑事項是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是否存在著違法,是否存在著侵犯供應商的合法權益。
谷遼海認為,在我國《政府采購法》質疑和投訴這一章節(jié)中,最為關鍵的是質疑事項的審查、處理主體,這關系到質疑供應商的合法權益是否能夠及時獲得客觀公正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