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政 ]——(2007-1-16) / 已閱20321次
詐騙行為社會面面觀
王政
記得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中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時提到:在這種社會里,一小撮人掠奪人民,侮辱人民。在這種社會里,貧困驅使成千上萬的人走上流氓無賴、賣身求榮、爾虞我詐、喪失人格的道路。在這種社會里,必然使勞動者養成這樣一種心理——為了逃避剝削,就是進行欺騙也行;為了不挨俄,使自己和親人吃飽肚子,就是不擇手段、不惜任何代價都行。因而,“富人和騙子是一枚獎章的兩面”、“是資本主義豢養的兩種寄生蟲”。如今,經濟已經全球化,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是如當年馬克思所攻擊和批判的“騙子社會”那樣。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也開始學習資本主義國家先進的管理制度和經驗。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因普遍存在的欺詐行為所引發的社會誠信問題也確實是讓人擔憂。作為法律科學的社會工作者,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做些防止社會欺騙事件發生的工作。本文正是基于對相關詐騙行為的研究分析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有關詐騙方面的知識的,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有關預防詐騙理論和實踐上的一定收益。
一、關于詐騙手段之面面觀
(一)利用公司形式進行詐騙。大家都非常清楚,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企業,而且對股東而言,對公司債務承擔的是一種有限責任。公司又是財團法人,往往具有固定的營業場所、相當的資金實力和償債能力。所以,對詐騙分子而言,打著公司的幌子去行騙一般比較容易得手。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的信息咨詢公司、外貿服務公司、物資公司、中介公司、甚至高科技公司等各類經營范圍的公司中,騙子公司可以說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騙取金融信貸資金的巨騙無一不是以公司(甚至是“知名公司”、“跨國公司”)為載體所進行的。
(二)利用網絡、報刊、電視臺等媒體和手機短信進行詐騙。任何一項產品或服務,如果希望迅速得到市場或公眾的認知或認可,借助網絡、報刊或電視臺等大眾傳媒的力量可以說是一條捷徑。騙子也正是利用了社會普通公眾對大眾傳媒信息的信任,通過形形色色的廣告引誘人們上當的,堪稱“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目前,尤其是關于網絡“郵購”、“函購”、“預購”的詐騙術非常的普遍,以致人們對網絡等媒體信息產生了普遍的不信任感。
(三)利用人們對金融知識的無知和欠缺進行詐騙。近年來,所發生的大量融資詐騙、保險詐騙、外匯詐騙、證券詐騙等金融詐騙形式都是針對人們一般對各類金融票據(支票、本票、匯票)、信用證、境外融資、外匯管理和保險等知識和法規所了解不深的事實由精通此方面業務的騙子所策劃實施的。此類詐騙行為一旦得逞,給國家、企業或個人所造成的損失額往往非常巨大。
(四)通過撈取“政治資本”進行詐騙。此種騙術一般為所謂的“改革家”、“社會能人”、“先進人物”等所采用,實施此類騙術通常需要騙子們“慮謀長遠”。通常的手法是:他們用詐騙得來的錢財去賄賂政府官員或假惺惺為社會進行公益募捐,為自己買取“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某某會長”等各類“頭銜”作為“政治資本”,然后再以此作掩護,四處進行招搖撞騙。此類騙子往往八面玲瓏,背后根基深厚,不容易被發現和識破,至于追究其刑事責任則更是難上加難。
(五)利用或冒充“外商”、“華僑”、“港商”等進行詐騙。改革開放后,各類外國的事情可以說讓國人們大開眼界,各類外國公司、外商也紛至沓來。在不少國人眼中,外國人就是上帝、就是大款,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其崇洋媚外心態可以說已到達了極至。不少詐騙分子正是利用部分國人這種崇洋媚外的心理去實施詐騙的,他們與境外詐騙分子相互勾結或直接冒充外國公司駐中國代表、外商、華僑、港臺商人等打著“項目考察”、“貿易洽談”、“投資引進”、“招商”、“人才或勞務輸出”等幌子實施詐騙,騙取國家或國人的財富。
(六)利用和冒充“名人”、“高干”、“富商”等進行詐騙。普通人對“名人”、“權貴”、“富商”等都具有一種崇拜的心理。但是這種崇拜一旦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變成了盲目的崇拜,就很容易上當受騙。不少騙子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通過直接化裝成或冒充“名人”、“高干”、“富商”或他們親屬的形式進行詐騙。有的人甚至敢冒充國家重要領導人進行詐騙。
(七)利用婚姻形式進行詐騙。婚姻是男人和女人自愿共同生活的一種結合,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體現,本來應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然后,對騙子而言,是不懼怕踐踏神圣的,各類形形色色的婚姻中有一部分就是騙子們拿手的“騙財騙色”的演義行為。所以,合法的婚姻也可能是一口美麗的“陷阱”。
(八)利用人們同情弱者、熱心公益的心態進行詐騙。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人都是有良知的,有良知的人一般都會同情弱者,喜歡做些捐贈、救助等類的公益事業。然而,騙子一般是缺乏良知的,他們會利用人們的良知和善行去進行詐騙。一方面為了騙得人們的同情心,他們會在普通人面前表現得非常可憐、形如乞丐,另一方面他們的內心卻極其的貪婪,不擇手段地施展騙術攫取財富。這就是我們這個奇妙的世界,有時“好心未必能得到好報”!
當然,社會之大,騙術之深之高,非吾輩凡夫俗子所能盡探。以上所列舉之詐騙手段,不過是些詐騙常規招法罷了。
二、關于騙子臉譜之面面觀
欺騙與反欺騙無疑是一場打不完的智力戰爭,要防止被欺騙,就必須學會識別騙子的臉譜。古語云:“聽其言,觀其行”,盡可知其性矣。盡管騙子的臉上不會直接寫上“騙子”二字,但是騙子的一些基本特征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一般而言,騙子共有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有著一張較為討人喜歡的臉,一般有著較高的智力。愚笨和丑陋之人一般是騙不了他人的。
(二)能言善變,巧舌如簧。騙子為了防止自己的騙術被人戳穿,一般都采取主動進攻的方式,他們善于發現自己騙術中的一些漏洞,并及時作出應變和調整,最終用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將你侃暈。
(三)見多識廣,老練沉著。對職業慣騙而言,知識面不可謂不淵博。他們“上談天文,下侃八卦;什么總統軼事、土特產品、名菜佳肴、風土人情、電影明星、體壇健將也是信口說來”。從事融資領域的騙子,一般對經濟學、運籌學、金融股市、期貨外匯、法律等都有獨到的研究。
(四)善于奉承拍馬、投其所好。詐騙實際上是詐騙分子與被害人之間的一場心理戰,騙子有一套獨特“詐騙心理學”。他們能抓住對方喜愛什么,忌諱什么;需要什么,討厭什么,然后盡量投其所好,避其所惡,使被害人警戒之心蕩然無存。
(五)善于偽裝借勢。騙子一般有多套身份,根據需要他們可隨時變換自己的形象和角色。對“教授、專家、外商、高干、名人、富翁(婆)”等角色,他們無不表演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集團詐騙或團伙詐騙,中間還有不少職業騙子從中作陪襯(俗稱“托兒”),使得整個騙局天衣無縫。
(六)善于把握詐騙時機。騙子也喜歡研究《孫子兵法》,非常懂得“欲取先予”、“陰陽之變”、“動靜之理”。在時機或條件不成熟時,他們一般是“藏跡潛行”,表現得非常謹慎小心。可一旦時機成熟,他們的動作往往異常迅速,決不放過半點機會,可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該出手時就出手”。等被發覺,他們很可能已逃之夭夭。
(七)善于物色被騙目標或對象。騙子并不是每個人的東西都敢騙的,他們非常注重“調查研究”被騙目標或對象的基本情況,可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許多騙子還非常注意研究面相術和骨相學(其間也不乏一定經驗科學成分),他們通過對人面相、骨相的研究往往就知人的愚魯、貧富、性情、喜好等特征,就可判斷出對方是否屬于容易上當受騙之人。
(八)善于尋求“保護傘”和“替罪者”。騙子詐騙并非不計后果,他們也想使自己的騙術不被戳穿,不希望自己因行騙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大凡巨騙或慣騙,都非常注重自己關系網絡的編織。他們會通過騙取的錢財賄賂官僚權貴或買取政治資本,一旦詐騙失手,也好有人出面“保護”、“說情”或“開脫罪責”。另騙子也擅長運用賄賂或小恩小惠的手法為自己的詐騙行為尋找替罪者,從一定意義上講,這些“替罪者”也屬于受騙者。
以上為騙子之基本畫像,可能朦朧模糊。但大家只要掌握其基本輪廓,就會最大可能地提高自己的警覺性而不致輕易受騙。
三、關于被騙對象臉譜之面面觀。
俗話說得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有些人為什么會成為騙子的受害者,是因為他們也有一張與別人不一樣的臉譜(指性格方面的弱點)。其不一樣之處表現在:
(一)“貪財好利”型。記得西方有個叫沃爾默的人說過這樣的話:一個誠實人不允許也不愿意自己成為任何陰謀計劃的一方以圖成為爆發戶。一個人心中往往懷有侵占別人財物的想法,才能成為一個十全十美的受害者。中國有句成語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要知道,你想發別人的財,別人也正想發你的財,“不義之財”不可取啊!所以貪財型的人一般是騙子最喜歡物色的詐騙對象。
(二)“愚魯虛榮”型。一個人的虛榮心會讓人變得愚蠢不堪。喜歡攀龍附鳳、倚附權貴也往往是人們一種虛榮心的體現。而人的內心一旦被這種虛榮心態所占據,就會生活在一種幻覺之中,就不容易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聽不盡善意的規勸和警示。自然,騙子的騙術和謊言是最能迎合一個人虛榮心的需求了。在許多婚姻詐騙案中,許多騙子只所以得逞,與許多年輕女性存在很強的虛榮心態是不可分的。
(三)“疏忽輕信”型。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個缺乏責任心和警戒心的人自然是騙子理想的人選。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顆責任心,就必然會多一份小心,遇事必然會多動腦筋,不會輕信他人的“花言巧語”或難以兌現的許諾。當然,是否小心謹慎或小心謹慎的程度怎樣是與一個人的生活閱歷緊密聯系的,即使再小心的人也難免會因智力和社會經驗之不足而致上當受騙的。但是社會生活給我們的教訓是:“多一些謹慎、少一點疏忽;多考慮點為什么、少考慮些所可能獲取的利益”是我們減少受騙機會的關鍵招法。
(四)“多疑和自負”型。多疑的人一般不容易上當,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多疑的人在其疑慮被打消后往往更容易輕信,所以許多騙子正是掌握了某些人多疑的性格,通過實施騙術或給予小利不斷引其上鉤的。另外,自負的人往往認為自己聰明、智商高(能夠識破別人的騙術)而不肯聽取別人的規勸反而更容易上當受騙。
當然,人性格中存在一些弱點并不意味著一定會上當受騙,只不過容易被詐騙分子利用罷了。因為詐騙與反詐騙畢竟是一場智力游戲,這種游戲有時是不講規則的。詐騙分子不僅利用人性的弱點進行詐騙,而有些也會利用人性的一些優點進行詐騙,如利用人們善良、富有同情心等優點進行詐騙。所以我們對詐騙行為的受害者要分析其受害的原因,不應過分對其進行譴責。
總之,社會詐騙行為之所以猖獗不斷,其產生原因是多方位的。其中有法制不健全、黨風和社會風氣不正等社會宏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執法部門不依法辦案、放縱詐騙分子、政府部門存在官僚主義和玩忽職守等瀆職行為對預防或打擊詐騙行為產生不利影響等方面的中觀原因,還有詐騙行為受害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弱點(如不懂法、不知法、經驗不足和自我防護意識差等)而輕易被詐騙分子所利用等微觀方面的原因。所以預防詐騙行為發生,必然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它要求抓干部黨風廉正建設,抓完善國家法律制度建設,抓完善社會各單位規章制度和提高人員素質建設,抓每個社會公民的道德水準提升和法律意識培育建設等。但是要實現這一切,必須要有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那就是要不斷研究詐騙、認識詐騙,防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筆者管窺之見,僅望此文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即足矣!
(作者簡介:王政,系中企國盛律師事務所合伙律師,現為北京市律師協會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公司證券、房地產和訴訟等方面的法律業務,擅長刑事辯護,具有多年律師執業經驗。)
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