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泗友 ]——(2007-3-13) / 已閱18319次
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警務工作調適
重慶市銅梁縣公安局 王泗友
【內容提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維護農村穩定,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認真分析、研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給公安警務工作乃至社會穩定帶來許多新的、復雜的沖擊和挑戰,如何調整公安警務工作,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是值得社會各界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關 鍵 詞 社會主義新農村 穩定 公安工作 警務調適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針,是一項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一項繁重的歷史任務和宏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維護農村穩定,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要建設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內容十分豐富,涵義十分深刻,任務十分艱巨,同時,也給新時期公安警務工作乃至社會穩定帶來許多新的、復雜的沖擊和挑戰。公安警務工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調整并與之適應,是社會各界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 正確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警務調適的意義
警務工作調適,簡言之,就是調整公安警務工作,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這是黨中央統攬全局、高屋建瓴、著眼長遠、與時俱進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不但惠及億萬農民、而且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是我們在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必須擔負和完成的一項重要使命。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調整公安警務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公安機關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更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站在服從服務于發展大局這一根本要務的高度,牢固樹立“經濟發展,治安先行”的工作意識,做政府職能轉變的先行者,不斷深化自身改革,推動業務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在新農村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當前,我國農村社會關系總體是健康、穩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緩解農村的社會矛盾,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我們要深刻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決策的重大意義,認真履行維護社會穩定職責,實時調整警務工作,創新警務工作機制,拓寬警務工作渠道,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穩步地向前推進。
二、正確處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維護穩定的辯證關系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古語有云:“執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阜民豐、安居樂業,才能保障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才能徹底解決“三農”問題,維護廣大農民的利益,維護農村穩定。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各方努力的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維護社會穩定的辯證關系,樹立“抓發展必須抓穩定、抓穩定就是抓發展”的思想,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要堅持把穩定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提,保持社會安定團結。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找準切入點和結合點,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發展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切實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積極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繼續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進一步健全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工作機制,把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公安機關職權集中,工作涉及社會管理的各個層面,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公安機關要根據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拓寬職能內涵,不僅要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還要清障鋪路,積極清除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各種治安障礙,更要防患于未然,超前估量及時化解有礙新農村建設的各種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幾個治安趨勢預測
近年來,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農村治安形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連續兩年的嚴打整治斗爭有力度,有成效,對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集中行動和專項斗爭,打掉了一批作惡多端的黑惡勢力團伙,依法懲處了一大批刑事犯罪分子,嚴重刑事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的勢頭被初步遏制,一些治安亂點和突出的治安問題得到了整治,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同時,我們必須看到,現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幫助農村”,農村將迎來新的更大的轉機,將再度掀起熱潮,迎來更大的發展,但當前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徹底消除,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農村治安形勢和一些深層次矛盾也將逐漸突出。
(一)敵對勢力以多種形式插手人民內部矛盾不可忽視。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敵對勢力以及“法輪功”邪教組織會加緊串聯,也在調整策略,不失時機地進行新的滲透和破壞,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戰略,插手人民內部矛盾。
(二)刑事犯罪將出現新的動向。刑事犯罪中搶劫、盜竊、詐騙等侵財案件仍有可能占較大比例;易于造成群死群傷的交通、爆炸、投毒等惡性案件也時有發生;農村經濟案件,鄉(鎮)村、社將產生新的腐敗案件,黃、賭、毒案件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三)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不穩定逐漸突出。1、由于個別村干部服務意識淡薄,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帳目不公開,為政不廉潔,辦事不公正等情況,造成群眾意見大,引發矛盾多,導致農民上訪。2、換屆選舉后,有的村存在新老班子矛盾或者新班子內部之間的矛盾,影響了村級工作的正常運轉,干部之間的矛盾和糾紛產生的負面影響,群眾反映強烈,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亂。3、因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不穩定因素總量增加,到市上訪、集體上訪、重復上訪增多。群體性事件出現了橫向發展、有組織對抗、集體串聯上訪等形式,對抗的程度升級,對抗的規模擴大,對峙的時間延長。
(四)農村新情況新問題逐漸突出:1、鄰里之間宅基地糾紛產生的矛盾,這也是多年來農民群眾之間主要矛盾之一,在農村的村霸以及流氓惡勢力以強欺弱、仗勢欺人,爭田霸地。2、先富階層與弱勢群體之間矛盾,在每個村幾乎都有幾戶困難戶,與先富起來的農戶形成明顯的反差。而先富階層大都缺乏回報社會、扶困濟危的意識,兩個階層之間不可避免的產生心理隔閡,滋長了社會不穩定因素。3、城鄉差距、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使治安問題、犯罪問題、穩定問題更加復雜;經濟市場化程度遙步提高,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進一步加快,治安管理踴洞增多,新的治安問題增多。4、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對群眾必要的思想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群眾自身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農民素質參差不齊。隨著經濟建設用地的不斷增加,失地農民數量也在不斷增長,雖然失地農民得到了永久補償,但這部分勞動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勞動技能,沒有一技之長,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出現了“有崗位、無技能”的現象,有的無工可做,游手好閑,引發了一系列社會治安問題。
四、正確化解新農村建設中治安問題的戰略思考
(一)增強穩定意識是前提
登高才能望遠,居安始知思危。增強穩定意識,對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就是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執政和行政,也就是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普通百姓來說,就是要遵紀守法,不做違反憲法和法律的事情。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反了憲法和法律,都必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只有這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才能實現。
每個公民增強了穩定意識,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才牢固,建設新農村才有一個安定的環境。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這不僅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所充分證明,也是廣大干部群眾從經驗和教訓中得出的共同結論,是人民的共同心聲。重慶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證明,正是有了穩定的社會環境,經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才逐步走向初具規模和競爭實力的現代化城市。
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還必須注意結合新形勢,堅持群眾參與原則。警力有限,民心無窮,要善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動員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治安防范,同時要積極化解內部矛盾,及時了解新動態,準確把握新傾向,千方百計把影響穩定的苗頭解決在萌芽狀態。努力探索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新路子,把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牢牢夯實在堅固的群眾基礎上。始終把維護穩定作為政法工作的主題,研究社會穩定的新問題,開創社會長治久安的新局面。
(二)夯實基層組織是根本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農村黨員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干力量。新農村目標要求的實現,最終還是要靠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團結帶領廣大農民群眾來完成。因此,在建設新農村中大顯身手,是農村黨組織和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新農村建設貴在“建設”,無數實踐證明,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把群眾發動起來、組織起來,使他們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聰明才智,任何困難和問題都會得到妥善解決。必須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中央提出的建設新農村“20字”目標要求,不是幾句空洞口號,而是飽含著具體實在的內容,“生產發展”和“生活寬裕”是要建設物質文明,“鄉風文明”是要建設精神文明,“村容整潔”是要建設生態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設政治文明。無論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還是生態文明、政治文明建設,都需要有組織有領導地進行,不可能是農民群眾的自發行為。而直接組織領導的責任,必然是由“一線堡壘”和一線黨員來承擔。比如,要實現“生產發展”,就需要黨組織和黨員帶領群眾搞好企業、養殖業、種植業等,多創經濟效益,并以此帶動和保障糧食生產,使各項生產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再比如,要實現“鄉風文明”,就需要黨員帶頭學雷鋒、樹新風、講奉獻,愛黨、愛國家、愛集體。在正村風、民風、家風、社會風氣等方面,當好領頭雁。在“村容整潔”方面,也需要黨組織和黨員在綠化、美化、亮化等方面多動些腦子,使自己的村莊變得樹木蔥蘢,花草相映,干凈整潔,清新宜人。在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責任更重大,只有做到了企業實行民主管理,村務實行群眾自治,干部實行民主評議,才能使村民真正成為主人。
(三)加大綜治力度是關鍵
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提出,今后一個時期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繼續深入推進嚴打整治斗爭。在嚴打整治斗爭中,繼續抓住“打黑除惡”這一重中之重,把這項工作和反腐敗斗爭結合起來,深挖、嚴懲黑惡勢力的后臺和“保護傘”,摧毀其經濟基礎。要充分發揮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作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鞏固嚴打整治斗爭成果,爭取社會治安取得明顯進步。
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構筑立體防范體系,是維護穩定的治本之策。要在具體工作中,全面體現“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要求,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尤其要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組織建設放在重要位置。要繼續堅持“嚴打”方針,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什么犯罪突出就重點打擊什么犯罪,什么時候犯罪猖獗就什么時候開展集中整治。繼續重點打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和嚴重暴力犯罪,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經濟犯罪活動,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突出打擊重點,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要扎實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堅決查處黑惡勢力的“保護傘”,通過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各項社會治安工作,實現社會治安持續穩定。
在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同時,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加強治安防范上,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堅持群眾路線,廣泛發動群眾維護社會治安,構筑打擊和預防犯罪的“銅墻鐵壁”。把“嚴打”與嚴管、嚴防結合起來,著力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增強治安防控能力,努力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要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建設,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營造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要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拓寬警務渠道是重點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調整公安警務工作,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主要抓一下幾項工作:
一要抓打擊。當前,我國社會大局穩定,總的形勢良好。但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仍將處于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的時期,影響社會穩定的不確定因素將會進一步增多,維護社會穩定的形勢不容樂觀。特別是各類重大突發事件時有發生,恐怖活動對我國的現實威脅,已成為公安機關面臨的一個十分現實而緊迫的課題。公安機關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充分認識當前反恐怖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各類恐怖犯罪活動和刑事犯罪活動,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要抓基礎。強化公安基層基礎工作是整個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動公安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石。要圍繞公安部提出的2006年是“基層基礎建設年”的要求,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真正增強基層實力,增強基層活力,提高隊伍素質,提高工作水平,為公安工作的長遠發展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做到警力下沉。要按照精簡機關、充實基層、貼近實戰的要求,進一步精簡機關人員,充實加強基層一線執法執勤實戰單位。原則上,新增的公安編制要充實到基層一線單位,基層所隊實有警力要占所在公安機關或部門、警種總警力的85%以上。
四要抓機制。一是要在領導精力、人財物的投入上,切實向基層基礎傾斜。建立落實基層所隊公用經費保障制度和民警福利待遇保障制度,切實解決基層所隊無辦公用房、無通訊工具、無交通工具的困難。二是加強班子建設。要抓好基層所隊的領導班子建設,特別是選好配強一把手。三是不斷提高素質。要把教育培訓作為基層所隊的經常性的工作和提高基層所隊戰斗力的根本措施來抓。公安機關和各部門、各警種要對所屬的基層所隊民警實時統籌組織崗位訓練,鼓勵自學成才。四是要規范管理。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基層所隊的規范化建設。要在統一派出所外觀標識、統一派出所建筑外觀形象、統一警用車輛外觀制式的同時,大力加強基層所隊的內務管理和基層民警的作風養成,使基層所隊民警舉止端莊、行為規范、紀律嚴明、作風過硬。
五要抓防范。一是調動人民群眾、治保組織、治安積極分子積極性,實行全社會共同維持治安,同時,按照社區警務建設要求,實行合理布局,組建規范科學的社區警務室。明確社區民警的職責任務,實行量化考核、等級管理,真正使基層民警和協警扎根社區,安心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社區聯防、義務巡邏、門棟關照等群防群治工作。二是在礦區和集鎮,要以責任區民警為主體,實行一區一警、一警多能、一包到底的新型警務機制。在村(社),要以中心派出所輻射警務區為中心,積極開展“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辦百家事”活動,使基層民警熟知社情、民情和敵情。三是要切實抓好實有人口管理,加強犯罪信息動態資料和人口信息動態資料建設,通過清理與調查、登記與核準相結合的辦法,實行科學分類和微機管理。
六要抓服務。第一,從預防犯罪中抓實施服務。我們要追求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推向街面,加大巡邏覆蓋面,最大限度地擠壓犯罪空間,有效地減少發案,增強群眾的安全感,來體現對群眾最大的服務。 第二,從打擊犯罪和偵查破案上實現服務。打擊犯罪,偵查破案,都是為了群眾利益。在工作中,及時偵破,使犯罪分子伏法,盡早挽回人民群眾遭受的損失,減少人民群眾的痛苦,這些都具體體現了對群眾的服務。 第三,從抓小事上明確服務。胡錦濤同志“七一”講話中,講到“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也經常引用古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民警察最大責任就是保護群眾利益,在抓小事上來體現服務。 第四,從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方便群眾上體現服務,繼續推進“陽光工程”,實行“一站式”流動辦公,上門為民服務。第五,從管理上體現服務。具體講,就是要把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追求效率與實現公正嚴格執法、執法形式與執法目的有機統一起來,既做到實體公正,又做到程序公正,在嚴格執法中體現熱情服務,把熱情服務寓于嚴格執法之中,做到管理與服務互動、并舉。
在經歷了2003年全國公安機關開展“貫徹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辦”的大討論,2004年的全警“大練兵”和2005年開展的“開門大接訪”活動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后,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公安機關要按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總體目標和具體任務,牢牢把握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社會穩定的總要求,以執法為民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科技強警為支撐,以基層基礎工作為重點,以隊伍正規化建設為保證,進一步加強公安工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集中精力,集中警力,全面協調,全力投入,爭當新農村建設、維護農村穩定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