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璐 ]——(2002-5-19) / 已閱27256次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行使合同解除權的一些法律問題
━適用《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時的難點探討
焦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國際貨物買賣行為已明顯占據(jù)著當今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地位。為了解決交易過程中出現(xiàn)的法律糾紛,世界各國往往以國內法或加入國際公約的形式來保障貨物買賣的順利進行。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是由聯(lián)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起草的,它所確立的法律原則被廣泛接受,其中對違約行為的補救措施的法律規(guī)定也是引起廣泛關注的。筆者作為律師,從數(shù)個案例中體會到,在違約補救行為中,如何正確行使合同解除權是在實踐中會引起許多思考的難點問題。
一、 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中“解除合同”這一概念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一)《公約》的英文條款中并未明確使用“解除合同”這一術語,而是使用了“宣告合同無效”(Declare the contract avoided),它用列舉的形式表明了“宣告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及其后果。其基本內容是:①“宣告合同無效”必須以向另一方當事人發(fā)出通知才生效(第26條);②“宣告合同無效”是買方或賣方可單方行使的權利(第49條,第64條);③“宣告合同無效”僅限于合同一方根本違約或違約方在寬限期內仍未履行合同義務或聲明將不在寬限期內履行合同義務(第49條,第64條);4,“宣告合同無效”解除了各方合同義務。(第81條)
(二)從以上“宣告合同無效”的內容可看出,它和我國《合同法》中的“解除合同”的性質是基本相同的。我國《合同法》第94條,95條,96條規(guī)定的“解除合同”的基本內容是:①“解除合同”必須通知對方(第96條);②“解除合同”是當事人一方可行使的權利(第94條);③“解除合同”適用于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第94條);④“解除合同”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第97條)
(三)《公約》中“宣告合同無效”和我國《合同法》中“解除合同”的性質和特點是基本相同的。首先,都是一種形成權,即僅憑一方當事人依法定事由作出的意思表示即可使現(xiàn)成的法律關系消滅的權利,其行使無須征得對方當事人的同意。1 另外,只要具備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一方即有權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而無須征得另一方同意或與另一方協(xié)商。其次,合同解除是對違約方的一種懲罰,所以,也成為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的一種方式。2 最后,一方行使解除合同權必須以向另一方發(fā)出解除通知為前提。
二,實踐中按照《公約》行使合同解除權的一些難以操作的法律問題
(一)有關寬限期與根本違約關系的兩個難點
1, 實踐中,若賣方遲延交貨,買方是否絕對享有決定寬限期的權利,它影響到是否以根本違約為由宣告解除合同。
《公約》第47條第一款規(guī)定,如果賣方不按合同規(guī)定的時間履行其義務,買方可以規(guī)定一段合理的額外時間,讓賣方履行其義務。《公約》第49條也規(guī)定,買方可以不給賣方規(guī)定額外的合理時間,就可以立即宣告解除合同。從這條規(guī)定的表面意思看來,似乎買方當然享有決定是否給賣方寬限期的權利。但在實踐中,若買方動輒行使此項權利,就難以體現(xiàn)買賣合同的公平合理性。例如,如果買方所需要的是時令性很強的商品,賣方一旦違約,將使買方失去日后脫手商品的絕好時機,那么買方認為賣方的遲延行為已構成根本違約而宣告解除合同則是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懲罰了違約方。但是,如果雙方買賣的是普通的,價格相對穩(wěn)定的商品,其實賣方的遲延交貨并未構成根本違約,如果買方不給賣方寬限期,卻以根本違約為由予以解除合同,這對賣方來說似乎太不公平。事實上,也有買方因為找到了出價更低的賣方而以根本違約為由而惡意解除合同的例子,而當時法官或仲裁庭不可能明察秋毫。因此,我認為,由于公約并未在給予寬限期的問題上有進一步的規(guī)定,所以很難確定該權利是否被恰當行使。
2, 另外,即使買方給予了賣方一段寬限期,但對于其時間長短,《公約》僅以“合理”為限。
那么怎樣才算“合理”?在具體案例中,往往買賣雙方各有說法,令人很難作出決斷。
所以說,盡管《公約》有關寬限期的規(guī)定是考慮到了國際貨物買賣行為的復雜性和公平
性,但在實踐中,如何行使才是真正體現(xiàn)公約精神,較難把握尺度。
(二)《公約》第49條規(guī)定,如賣方違約,則買方可解除合同。實踐中,如何判斷“根本違
約” ,標準是什么?
《公約》第25條對“根本違約”下的定義是,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結果,如使另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害,以至于實際剝奪了他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即為根本違約,除非違反合同一方并不預知而且一個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處于相同情況下也沒有理由預知會發(fā)生這種結果。看來《公約》對根本違反合同所采取的衡量標準是,看違反合同的后果是否使對方蒙受重大損害,即違約后果的嚴重程度。3 盡管該條規(guī)定是聯(lián)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吸收各國法律規(guī)定,并調和了兩大法系關于同一問題的不同處理辦法,4 但在實踐中以下兩點很難把握:
1,既然損害的嚴重程度為“剝奪了他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那么究竟怎樣的違約行為才足以造成此后果?守約方如認定“根本違約”是否確實?這完全需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因為同樣的違約行為在不同情況下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結果,這影響到是否構成根本違約。例如,賣方交貨時單據(jù)不符,交貨地點或商品規(guī)格不符,逾期交貨這些行為,看起來較為普遍,但是單據(jù)的性質或作用,不符點的多少,逾期交貨的動機是什么,這些因素在不同案件中會帶給守約方程度不同的損害。如果守約方認為某些行為已構成根本違約,會闡述自己的理由,法官或仲裁庭在根據(jù)其主張判定這些違約行為是否足以剝奪了守約方“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往往較難定論 。
2, “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員標準無明確規(guī)定。“同等資格”是否指在該業(yè)務領域資歷經驗相當?shù)娜耍俊巴ㄇ檫_理”是否指在商業(yè)信譽、從業(yè)道德方面表現(xiàn)俱佳的當事方?在確定以上概念時,務必需要考察當事方長期的經營表現(xiàn)、習慣做法才能作出判斷,并且每個案件所涉合同的具體意義也要予以考慮,這些因素都會帶來判斷上的難度,從而影響到守約方宣告合同無效的權利。
所以我認為,在判定“根本違約”時,除了客觀違約行為,更要充分考慮違約方的主觀動機,這是法律維護公平誠信的交易所必須的。
(三)違約方不交貨時,守約方能否在解除合同后向其索賠合同利益之外預期的利潤?
根據(jù)《公約》第74條之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應負的損害賠償額,應與另一方當事人因他違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的損失額相等。可見,損害賠償?shù)姆秶鷳敯▽嶋H損失和利潤損失兩個方面。實際損失較好理解,即守約方已經支出的各項費用及合同如能履行應獲得的合同利益。但是利潤損失在實踐中較難計算,它是否包括預期的利潤?即守約方已事先計劃好的獲取合同標的后再將標的物轉手而獲取的利潤。而《公約》第74條又同時規(guī)定,“這種損害賠償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 。那么,預期利潤究竟是否是違約方“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損失?這里就要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加以判斷,主觀上講,指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就應當知道,若其違約會給對方造成的后果;客觀上講,憑借違約方公司的性質,與守約方的合作期限長短,自己對守約方貿易習慣的了解,違約方是否應當預見到其違約行為會產生的后果。舉例來說,合同雙方都是貿易公司,出口方完全知道,進口方進口貨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轉手賣給下家以獲取利潤,出口方不可能認為進口方是雙方合同項下貨物的最終用戶。因此,若出口商違約給進口商造成利潤損失,出口商在簽訂合同時是完全應該預料到的,所以就應當予以賠償。但同樣的案例,筆者在實踐中就看到截然相反的裁決結果,一例是進口方某省物資貿易公司與出口方澳門制衣公司的熱軋卷板合同糾紛,由于澳門制衣公司沒有交貨,造成了進口方與第三方公司之間的合同無法履行,后來進口方以本合同與第三方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中的貨物差價作為其利潤損失要求賠償,得到了仲裁庭的支持。5 但是,我在兩年前代理的一起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駁回了進口方要求索賠預期合同利潤的訴訟請求,盡管兩起案件中進口方與第三家公司間的合同都是確實存在的。所以,我認為,在實踐中,索賠預期利潤究竟能否得到支持,是完全支持還是予以部分考慮,這很難確定一個明顯的尺度,在發(fā)生糾紛提起仲裁或訴訟時,無法預計。
另外,如果決定予以考慮的話,這部分預期利潤該如何計算,方法也有不同。第一種方法是以差價確定損害賠償?shù)姆秶R陨习咐胁捎玫木褪沁@種方法。該方法既可以適用于賣方違約情況,也可以適用于買方違約的情況。前者是買方在解除合同后的一個合理時間內以合理方式購買替代貨物,后者是在解除合同后的一個合理時間內以合理方式將貨物轉賣。同樣,“差價”也就包括了買方購買替代物或者賣方轉賣貨物的交易價格與原合同價格之間的差額。第二種方法是以時價確定損害賠償?shù)姆秶K^時價是指在一定地點一定時間的某種貨物的市場價格。這里的時間標準有兩個,即在接受貨物之前解除合同,則適用解除時的時價;在接受貨物之后解除合同,則適用接受貨物時的時價。這里的地點標準是依據(jù)原應交貨的地點。如果該地點沒有時價,則指另一合理替代地點的價格,但需要適當考慮貨物運費的差額。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調查工作,故較少被采納。我個人認為這種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
(四)買方宣告解除合同后,另行購買替代物的條件
購買替代物是賣方不交貨時,買方所特有的補救措施。這一權利已受到各國法律及國際公約的肯定。但在實際案例中,怎樣行使這項權利才是符合公約精神的,一般有以下兩個標準。一是在時間上,買方必須在解除合同后一段合理時間內行使,二是在方式上,買方購買替代物的價格、地點、渠道等都是適當?shù)模鐑r格需與原貨物相當,渠道正規(guī),否則,就不是購買替代物,成為購買新貨物了。但在按以上兩個標準裁決時,也碰到問題。如買方在賣方無力履約,時間緊急時為了按照《公約》第75條之規(guī)定減少損失已經購買了替代物,之后才宣告解除合同,而賣方認為買方應當先要有一個宣告解除合同的過程才有權購買替代物。對于賣方的抗辯,仲裁庭或法官也不能予以完全支持,而要看買方是否已舉出足夠證據(jù)證明自己購買替代物的合理性與緊迫性,實踐中,在這一點的判斷上也很為棘手。
三,小結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盡管《公約》已經對行使合同解除權作了詳盡的規(guī)定,但是在實踐中遇到具體案例時,還是存在以上一些令法官、仲裁員較難操作的情形,筆者作為律師,深有感觸。從這些難點的研究分析中,我們可以逐步了解國際貨物買賣中的各類實際問題,從而預防各類糾紛的發(fā)生。
作者單位:上海市外灘律師事務所律師
1 梁慧星:《民法學說判例與立法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頁
2 王昌碩:《合同法原理與合同糾紛處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頁
3 沈達明、馮大同編著《國際貿易法》新論 法律出版社 第94頁
4 曹詩權、朱廣新《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探討》,載1998年《中國法學》第四期
5 朱建林主編《國際貿易糾紛典型案例評析與索賠指南》2000年4月第一版 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