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5568
- 書名:物權變動的模式原理與制度選擇(三元法學文叢)
- 作者:劉經靖
- 出版社:科學
- 出版時間:2008年7月
- 入庫時間:2008-8-18
- 定價:36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物權及其變動模式的應然發展脈絡為參照系,對德國法系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的成因進行了多維剖析,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從絕對物權到相對物權的變遷”、“應然意義上的物權行為”、“以多元公示方式為基礎的善意取得”等物權變動領域的創新性命題,對困擾學界多年的物權變動理論進行了創新性的分析,推進和深化了物權變動模式及其相關理論的研究,為我國未來民法典上的物權變動模式選擇提出了立法建議。
本書適合從事民法理論教學研究者、研究生以及司法實務工作者參考。
圖書目錄
叢書序
導論
第1章 物權變動模式的一般理論
1.1 物權變動若干基本范疇界定
1.1.1 物權的含義
1.1.2 物權變動的含義及其類型分析
1.1.3 物權變動模式的含義及其制度結構
1.2 物權變動模式的理論框架和相關制度體系
1.2.1 現有理論對物權變動模式制度體系的認識
1.2.2 物權變動模式的理論體系
1.2.3 物權變動模式的邊緣性制度安排
1.3 物權變動模式的制度價值與制度績效
1.3.1 物權變動模式的制度價值及其實現可能
1.3.2 物權變動模式的制度績效
1.3.3 利益衡量論的糾偏功能——悖論模式的作用、價值與命運
第2章 我國物權變動理論的研究狀況及其評價——中國物權變動模式研究20年歷程的路徑、反思與創新
2.1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理論的研究概況
2.1.1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理論研究的體制性起點
2.1.2 物權變動模式研究若干歷史階段及其主要成果和特征
2.1.3 當下的物權變動模式理論和立法概況
2.2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理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2.2.1 缺乏對物權變動模式的制度價值和制度績效問題的科學認識
2.2.2 缺乏科學的研究方法
2.2.3 視野過于狹窄,忽視了對現實的應有關注
第3章 物權變動模式理論的抽象透視——邏輯和歷史視野下的雙重解讀
3.1 從物權到物權變動——物權變動模式與物權之關聯性的邏輯考察與結構分析
3.1.1 從物之利用到物權——物權的產生及其基本價值理念分析
3.1.2 物權的構成要素分析
3.1.3 物權變動的基本內涵
3.2 物權變動模式的結構特征和基本結構體系
3.2.1 物權變動模式的結構特征
3.2.2 物權變動模式的基本結構與解釋路徑
3.3 物權變動模式的結構化分析——以簡約型和復雜型兩種模式為中心的考察
3.3.1 物權觀念的兩個模型預設
3.3.2 物權觀念預設在物權變動意義上的制度展開
3.4 物權變動模式理論的歷史展開——物權觀念與物權變動理論歷史變遷路徑的應然進路與抽象歷史分析
3.4.1 關于物權觀念與物權變動理論歷史變遷的說明
3.4.2 抽象歷史分析方法之說明
3.4.3 從古典簡約物權到現代復雜物權的抽象歷史變遷
第4章 物權變動理論的歷史透視:各國模式的不同意識流向比較——以法國法、德國法和普通法為中心
4.1 古典物權的歷史考察與比較分析
4.1.1 古典靜態物權真實樣態的歷史考察與比較分析
4.1.2 古典動態物權的歷史考察與比較分析
4.1.3 古典物權變動模式的特征總結
4.2 古典法以來“占有委托”下的物權變動規則及其演進脈絡
4.2.1 說明:基于合同的物權變動和基于占有委托的物權變動的區分及其在物權變動理論考察中的意義
4.2.2 制度觀測的理論起點——占有委托制度的產生
4.2.3 古典占有委托制度下“善意”的萌動——兼評善意取得起源論
4.2.4 羅馬法以后的“占有委托”——善意取得的制度形成
4.3 古典法以來“基于合同”的物權變動規則及其演進脈絡
4.3.1 羅馬時代基于合同的物權變動規則演進的過程化描述:儀式—現實交付—擬制交付
4.3.2 觀念型交付下的物權基本理論解釋
4.3.3 羅馬—日耳曼—法國法的制度演進路徑
4.3.4 日耳曼—羅馬—德國法的制度演進路徑
4.3.5 普通法的制度演進路徑
4.3.6 小結
4.4 善意取得制度視野下各法系物權變動制度演進之差別
第5章 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的成因與缺陷
5.1 從形式到形式主義:物權變動形式主義模式的結構成因、制度表現與思想根源
5.1.1 物權變動的邏輯結構與形式主義的關聯
5.1.2 復雜型物權變動模式的功能解讀視角——形式主義與意思主義的生成
5.1.3 形式主義的制度表現——物權形式主義與債權形式主義
5.1.4 形式主義(formalist)模式的哲學根源和社會根源
5.2 形式主義模式缺陷的具體分析
5.2.1 關于物權變動的邏輯起點:物權與債權的含義
5.2.2 形式主義模式下的結構失衡問題
5.2.3 形式主義模式的修正及其存在的問題
5.2.4 形式主義模式下善意取得制度的處境:局限與尷尬
5.2.5 無因性理論的悖論及其成因之邏輯分析
5.2.6 德國形式主義無因性理論的法哲學和法社會學分析
5.2.7 形式主義模式的成本與績效分析
5.2.8 形式主義模式的“交易安全”性能評價
5.2.9 復雜型物權變動模式下公示規則的經濟分析
5.2.10 形式主義規則的現實基礎反思
第6章 我國物權法上的物權變動模式創新
6.1 我國物權法上的物權變動模式選擇
6.1.1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理論的演進歷程
6.1.2 我國目前理論界對物權變動模式選擇的基本態度及其局限
6.1.3 我國未來物權法和民法典的物權變動模式選擇:從形式主義到對抗主義
6.1.4 我國公示對抗主義物權變動模式選擇的障礙及其克服
6.2 我國物權法上的物權變動模式設計
6.2.1 我國物權法上公示對抗主義的模式原理
6.2.2 我國對抗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公示制度體系設計
6.3 路徑依賴與制度變遷:物權法的傳統與超越——代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