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標準的通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標準的通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標準的通知
第二部分 綜合服務功能
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醫院服務
一、醫院設置、功能和任務
(一)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
(二)醫院的功能、任務和定位明確,保持適度規模,醫院編制及實有床位數均≥300張。
二、醫院服務
(一)醫院有改善診療環境,提高工作績效,優化醫療服務系統與流程,縮短平均住院日、縮短患者診療等候時間具體措施,支持醫務人員從事晚間門診和節假日門診。
(二)急診綠色通道管理規范,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三)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加強投訴管理。
(四)為住院患者提供營養指導、配餐、煎藥等相關服務。
(五)執行《無煙醫療機構標準(試行)》及《關于2011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
三、應急管理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承擔傳染病的發現、救治、報告、預防等任務,主管部門對傳染病管理定期監督檢查、總結分析,持續改進傳染病管理,無傳染病漏報,無管理原因導致傳染病播散。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各級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認真執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在衛生應急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的要求,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
(三)加強領導,成立醫院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應急隊伍,落實責任,建立并不斷完善醫院應急管理的機制。
(四)明確醫院需要應對的主要突發事件策略,建立醫院的應急指揮系統,制定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五)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各級、各類人員的應急素質和醫院的整體應急能力。
四、臨床醫學教育
(一)教學師資、設備設施符合中醫藥院校教育和中醫藥繼續教育的要求。
(二)承擔本科及以上醫學生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
(三)承擔中醫專科醫師培訓和基層中醫臨床骨干培訓任務。制定相關的制度、培訓實施方案,并有具體措施予以保障。
(四)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有繼續教育規劃、實施方案,提供培訓條件及資金支持。
五、科研及其成果推廣
(一)有鼓勵醫務人員參與科研工作的制度和辦法,并提供適當的經費、條件與設施。
(二)承擔各級各類以解決優勢病種難點問題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核心的中醫藥科研項目,獲得院內外研究經費。
(三)有將研究成果轉化實踐應用的激勵政策,并在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上取得成效。
(四)依法取得相關資質,并按藥物臨床管理規范要求開展臨床試驗。
(五)醫院臨床研究工作符合相關倫理審查規程和要求。
第二章 患者安全
一、確立查對制度,識別患者身份。
二、建立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妥善處理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三、防范與減少患者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和壓瘡發生。
第三章 醫療質量
一、醫療質量管理組織與制度
(一)建立醫院、科室的醫療質量管理責任體系,院長為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科主任全面負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二)合理設置醫院質量管理組織,定期研究醫療質量管理等相關問題,記錄質量管理活動過程,為院長決策提供支持。
(三)醫療、護理等職能部門負責實施全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方案,承擔指導、檢查、考核和評價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四)建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對全院醫療、護理、醫技質量實行監管,并建立多部門質量管理協調機制。
二、醫療技術管理
(一)醫院提供與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醫療技術服務,符合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行業規范的要求,符合醫學倫理原則,技術應用安全、有效。
(二)醫療技術管理符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制定醫療技術管理制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監督評價與檔案管理制度,臨床應用新技術按規定報批。
(三)制定醫療技術風險預警機制和醫療技術損害處置預案,并組織實施。對新開展醫療技術的安全、質量、療效、經濟性等情況進行全程追蹤管理和評價,及時發現并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醫療技術風險。
(四)對實施手術、介入、麻醉等高風險技術操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授權”制,定期進行技術能力與質量績效的評價。
三、醫技科室質量管理
(一)臨床檢驗質量管理
1.臨床檢驗部門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能提供24小時急診檢驗服務。
2.有實驗室安全流程,制度及相應的標準操作流程,遵照實施并記錄。
3.由具備臨床檢驗專業資質的人員進行檢驗質量控制活動,解釋檢查結果。
4.檢驗報告及時、準確、規范,嚴格審核制度。
5.實驗室與臨床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和途徑,保證臨床咨詢及時受理與處理,為臨床醫師提供合理使用實驗室信息的服務。
6.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制定質量與安全管理計劃和質量控制指標,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所有即時檢驗項目(POCT:Point-of-care testing)均應開展室內質控和院內比對實驗,并參加室間質評。
(二)醫學影像質量管理
1.醫學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聲、核素成像等)部門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提供24小時急診影像服務。
2.建立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職責,執行技術操作規范,實行質量控制,定期進行圖像質量評價。
3.提供規范的醫學影像診斷報告,有審核制度,有疑難病例分析與讀片制度和重點病例隨訪與反饋制度。
4.制定醫學影像設備定期檢測制度、環境保護、受檢者防護、及工作人員職業健康防護等相關制度,遵照實施并記錄。
四、其他科室質量管理
(一)感染性疾病管理
1.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健全傳染病防治與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架構,完善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2.感染性疾病科或傳染病分診點設置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成立重點傳染病防治專家組。
3.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采取標準防護措施,為醫務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消毒與防護用品,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處理廢物。
4.開展對傳染病的監測和報告工作。有專門部門或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并按照規定進行網絡直報。
5.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
(二)醫院感染管理
1.建立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醫院感染控制活動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規章要求,并與醫院功能和任務及臨床工作相匹配。
2.開展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培訓與教育。
3.按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監測重點環節、重點人群與高危險因素,采用監控指標管理,控制并降低醫院感染風險。
4.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實施依從性監管與改進活動。
5.制定多重耐藥菌(MDR)醫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規范與程序,實施監管與改進。
6.應用感染管理信息與指標,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7.消毒工作符合《醫院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的要求;隔離工作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的要求;醫務人員能獲得并正確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消毒與防護用品;重點部門、重點部位的管理符合要求。
8.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監測醫院感染危險因素、醫院感染率及其變化趨勢;根據醫院感染風險、醫院感染發病率和(或)患病率及其變化趨勢改進診療流程;定期通報醫院感染監測結果。
五、病歷(案)質量管理
(一)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規范的要求,設置病案科,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病案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工作,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與人員梯隊。
(二)按規定保存病歷資料,保證可獲得性。
(三)建立病歷書寫質量的評估機制,定期提供質量評估報告。
(四)采用國際疾病分類與代碼(ICD-10)、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TCD)與手術操作分類(ICD-9-CM-3)對出院病案進行分類編碼,建立科學的病案庫管理體系,包括病案編號及示蹤系統,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詢系統。
第四章 藥事管理
一、加強藥劑管理,有效控制藥品質量,保證用藥安全。
二、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開展處方點評,促進合理用藥。
三、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要求,合理使用藥品,并有監督機制。
四、有藥物安全性監測管理制度,按照規定報告藥物不良反應。
第五章 護理質量管理
一、護理管理組織體系健全,實施護理人員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及工作規范,落實責任制護理措施。
二、護理人力資源配備與醫院的功能和任務一致,有護理單元護理人員的配置原則,有緊急狀態下調配護理人力資源的預案。
三、根據分級護理的原則和要求實施護理措施,有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并定期評估。
四、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基礎護理和專業技術服務,優質護理服務落實到位。
五、有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室)護理質量管理標準與監測措施。
第六章 醫院管理
一、依法開展執業活動。
二、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滿足醫院管理、臨床醫療和服務需要。
三、加強財務與價格管理,規范醫院經濟運行。
四、成立醫學裝備管理部門,建立并完善醫學裝備管理制度。
五、實行院務公開,積極開展醫院社會評價。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標準的通知
不分頁顯示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