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業》的通知
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業》的通知
財政部
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業》的通知
(五)煤礦運輸。
1.煤炭運輸,是指將采煤工作面開采的原煤輸送到地面儲煤場(倉)或選煤廠的過程。
2.輔助運輸,是指礦井材料、設備、工作人員的運輸過程。
(六)煤礦通風,是指對煤礦采掘工作面、主要硐室及其他用風地點,采用全壓通風、局部通風機供風等方式進行通風系統管理和作業的生產過程。
(七)煤礦供電,是指對煤礦機電設備供電進行的系統管理和作業的生產過程。
(八)煤礦供風,是指對煤礦需要供風的地點和設備進行的系統管理和作業的生產過程。
(九)煤礦供水,是指對煤礦需要用水的地點和設備進行的系統管理和作業的生產過程。
(十)煤礦排水,是指將煤礦涌水排到地面進行的系統管理和作業的生產過程。
(十一)煤礦監測監控,是指對煤礦安全環境和生產進行的各類監測監控系統管理和作業的生產過程。
二、洗選煤生產流程
原煤洗選工藝按用途分煉焦用煤洗選、動力用煤洗選兩大類,按洗選介質分干法分選和濕法洗選兩大類,一般來說,選煤廠由以下主要工藝組成,原煤準備、原煤分選、產品脫水、煤泥水處理、產品干燥。
(一)原煤準備。
原煤準備主要包括原煤入廠、儲存、破碎和篩分。
1.原煤入廠,是指根據礦井距選煤廠距離的不同由運輸皮帶、汽車、火車等不同方式將原煤運輸進入選煤廠的過程。
2.原煤儲存,是指入廠的原煤由運輸皮帶、翻車機、礦車等不同方式進入存儲倉的過程。
3.原煤破碎,是指原煤在洗選前經過破碎機破碎至合適的粒度的過程。
4.原煤篩分,是指破碎后的原煤經過分級篩進行篩選分級,一般以粒度100mm、50mm、13mm為分級標準,為之后的原煤分選做準備的過程。
(二)原煤分選。
目前,我國原煤的主要分選方法可分為濕法的重介質、跳汰、浮選以及干法選煤。
1.重介質選煤,是指在以磁鐵礦粉為加重質的重介質懸浮液中利用煤與矸石的不同的密度進行洗選的工藝,適用于分選300mm~25(13)mm的塊煤。
2.重介質旋流器選煤,是指在離心力場中的重介質懸浮液中利用煤與矸石的密度差別進行分選的工藝,適用于分選粒度為50(100)mm-0.5mm的難選煤、細粒級、脫除黃鐵礦硫的原煤分選。
3.跳汰選煤,是指利用壓縮空氣產生的脈動水流在跳汰機的篩板上實現煤與矸石按密度分選的工藝,適用于分選粒度為100mm-0.5mm的原煤。
4.浮游選煤(簡稱浮選),是指根據煤與矸石表面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主要是濕潤性)的差異進行分選的工藝,主要用于煉焦煤細顆粒物(0.5毫米以下)的分選。
5.干法選煤,是指采用空氣—煤粉(加重質微粒)為介質,用壓縮空氣和激振力使物料松散,在帶床條的床面上實現煤和矸石按密度分選的工藝。
對于動力煤的分選,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應用干法選煤,原煤(粒度 100-13mm)由輸送皮帶送入干法選煤設備產出精煤、中煤和矸石等產品;二是應用淺槽刮板重介質分選機,準備好的塊原煤(粒度 100-13mm)由輸送皮帶送入淺槽刮板重介質分選機產出精煤、中煤和矸石等產品。
對于煉焦煤的分選,目前主要應用重介質旋流器選煤和浮選,原煤(粒度 50mm 以下)進入重介質旋流器,產出精煤、中煤和矸石等產品,產品進入脫介篩脫除介質,精煤、中煤脫除介質后篩上粒度較大的進入產品脫水環節,篩下粒度較小的經磁選機選出介質后進入浮選,產出浮選精煤進入產品脫水環節。
(三)產品脫水。
煤炭產品脫水主要包括濕法洗選后塊煤和末煤產品的脫水、浮選精煤脫水、煤泥脫水。
煤炭經過濕法洗選后的產品不可避免的攜帶大量水分,特別是剛產生的浮選精煤和煤泥,由于粒度較小,水分特別大,必須經過脫水設備脫除攜帶水分,否則無法使用。通常使用離心脫水機對塊煤和末煤進行脫水,加壓過濾機對浮選精煤進行脫水,隔膜式壓濾機對煤泥進行脫水,脫水后的濾液進入循環水系統進行處理。
(四)煤泥水處理。
浮選后的煤泥水進入濃縮機,沉淀后,清水循環使用,濃縮物進入脫水環節成為煤泥。
(五)產品干燥。
利用熱能對產品進行干燥。
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業》的通知
不分頁顯示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