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國 ]——(2012-3-15) / 已閱19654次
[36] 參見[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蘇力譯,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69-70頁。
[37] Roscoe Pound: Individualization of Justice, 7 Fordham L. Rev(1938). p166.
[38]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145頁。
[39] Henry S. Commager, The American mind: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Thought and Character Since the 1880’s ch. Xvii. (1950).p.91-107
[40] 轉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頁。
[41] 參見[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張文顯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頁。
[42] 參見[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張文顯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頁。
[43] 參見[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頁。
[44] 參見[美]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 -355頁。
[45] Kohler, Introduction to Rogge’s Methodologische Vorstudien zu einer Kritik des Rechts (1911) viii. 轉引自[美]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頁。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