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寧 ]——(2012-10-19) / 已閱8049次
三是權力過分集中,缺乏監督。隨著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涉農資金逐漸增多,一些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人員既是涉農資金的實際運作者,又是涉農資金的管理監督者,他們集權錢職務于一身,這就為涉農職務犯罪提供了空間和機會,因此,他們一有機會不撈一把,就在所難免
四是監管缺失。目前對于村級財務及村務公開,上級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定,我縣也在全部行政村實行了村務公開“大臺歷”制度,要求每個村都要按時、按規定、按要求對村務進行公開。但在具體實施中對于村務公開工作本身卻缺乏有力的監督,盡管對公開時間、公開內容、公開形式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但其透明度和全面性卻得不到保證。何時公開,如何公開,公開什么仍然由村干部們說了算,廣大群眾并不能完全看到自己想看的公開內容。僅靠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肯定無法保證,公開質量靠村干部科自覺對村務進行全面公開也不現實,監督的缺失直接導致了村務公開不全面、不透明,致使部分干部仍然有機會違規違紀。
四、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預防對策思考
(一) 緊緊圍繞黨委、政府關于建設好新農村的重大決策和部署,積極關心和支持新農村建設,將依法履行職責與服務“三農”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嚴格依法辦案,又堅決摒棄就案辦案,就事論事的單純業務觀點,充分發揮懲治犯罪,維護穩定的檢察職能作用。要認真查辦侵害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破壞農業生產、危害農村穩定的案件,必須站在為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為第一要務的高度發揮職能作用,嚴厲打擊盜竊、破壞等有害農村社會穩定的刑事犯罪及農業生產、經營領域內發生的各種坑農害農犯罪活動,為建設新農村創造良好的社會法制環境。
(二)有效構建組織網絡,切實加大懲治和預防力度
從2010年以來,該院以法律監督觸角向農村最基層延伸工作為抓手,先后在全縣重新設置了派駐鄉鎮檢察室,設置了11個檢察工作站,聘任了11名檢察聯絡員、檢察信息員,并且與鄉鎮紀委、政法綜治辦等部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等,主動深入基層,了解和暢通群眾訴求。在此基礎上,檢察機關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在做到“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的同時,切實加大農村“兩委”換屆選舉的服務工作,杜絕賄選、拉票等不正當手段發生,將檢察職能關口進一步向農村最基層延伸、向矛盾糾紛的源頭前移,確保法律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得到正確實施;積極創新各種途徑和方式,加大人民群眾訴求了解和暢通渠道,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農村基層組織依法履職,維護農村社會公平正義,實現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積極查辦“涉農”職務犯罪,加強農村職務犯罪預防機制建設。針對利用職權侵吞、挪用“涉農”專項資金的犯罪,加大打擊力度,加強防范和預防,充分發揮預防職能。利用縣、鄉、村三級預防點建立起便民舉報責任區,使農民監督成為現實,構建起農村預防職務犯罪網絡,積極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管理環境和服務環境。
(四)根據涉農重大刑事案件多由民事糾紛轉化而來的特點,建立影響較大的民事糾紛鄉鎮上報制度和民刑通報制度,從而形成縱橫交錯的立體報告網,使影響較大的民事案件政府早知道、司法機關早知道,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提前做好各方調解、安撫工作,全力避免由民事糾紛向刑事案件轉化或者發生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的群體性違法事件發生的可能。同時,公、檢、法、司要建立整體聯動預防工作機制,避免嚴重危害農民利益,影響農村穩定的嚴重刑事案件的發生。
(五)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我們將受理群眾訴求的渠道延伸至縣、鄉、村,在縣、鄉、村設立了舉報箱和12590公開舉報電話。從而進一步暢通基層訴求渠道,方便群眾監督、舉報違法行為,使廣大群眾足不出村就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加強與鄉鎮、村干部的聯系,便于及時發現涉檢信訪苗頭,及時解決。
(六)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讓居住在農村群眾有更多渠道了解我國現行法律及相關規定,使“按法律解決糾紛”的觀念真正深入群眾心中。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大力開展“送法進村”活動,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并通過捐資助困,文化扶貧,法律援助等多種形式,推進法治觀念的深入民心,聯系法院將具有代表性的案件的庭審搬到案發現場,讓當地群眾能通過以案講法的形式了解法律知識,促進其知法、懂法、守法進程,杜絕同類違法發生。真正做到辦理一件、教育一片、預防一地。
2將執行法律和保護農民權益有機結合,組織律師和其他法律工作者,辦法律文化大集,真正送法到鎮、鄉、村。并且,長期開設法律咨詢熱線,為不懂法律的群眾解決具體實際的法律問題。而且司法機關可通過梳理近幾年辦理的各類涉農犯罪的案件,找出其涉及觸犯的刑法條文,并結合相關法律規定,制作簡易的法律宣傳小冊子。
3結合辦案,深入農村,實地調研,為群眾排憂解難送溫暖,真心誠意辦實事,實現檢察機關職能從單純性執法向管理性服務的轉變,發現問題,找準癥結,向黨委、政府提出宏觀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幫教,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使農村青少年有學不上、有家不歸、無業可就的情況得以改善,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