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維青 ]——(2012-12-10) / 已閱14939次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我國經濟增長面臨巨大壓力,實現“保增長”的目標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刺激內需是解決保增長壓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農村人口眾多,消費需求巨大,但由于受傳統的家庭自我保障為主的養老觀念的影響,促使多數農民將部分收入儲蓄起來,以防遭遇年老、傷殘、疾病等風險,這就進一步制約了農村居民的即期消費。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穩定農民的心理預期,從而激發農村潛在的購買力,擴大內需,促進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
3、有利于調節城鄉收入差距,緩和社會矛盾
“保穩定”也是當前我國社會的頭等大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調節器,對喪失勞動能力者及收入不能維持基本生活者提供物質保障,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場分配不公,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協調的發展。
(三)具體措施
1、財政支農費用中增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補貼資金。我國財政用于農業的資金主要有:支農支出、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三項費用、農村救濟費四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的支農經費增長很快,卻沒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補貼資金,這是不合理的。
2、減免的部分農業稅轉變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為使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順利恢復,有效地運行,在減免農業稅的過程中,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或地方政府的名義把減免的農業稅的一部分強制性地轉變為農民養老保險基金,根據一定的標準和方法,分層次地記錄到參保農民的個人賬戶,以減少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負擔。
4、建立農民養老保險的動態賬戶。在設計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模式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農民流動的特點,設立農民養老保險的動態個人賬戶,無論參保農民流入那里都會根據所在單位的性質和特點增加個人賬戶的養老基金。通過動態個人賬戶把流動農民的養老保險繳費統一起來,根據個人賬戶的狀況進行養老金發放。同時加快全國社會保險信息化聯網建設,為省際間農保與其他社保政策間的接續轉移提供技術支持。
5、允許農民實行土地權投保。在我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耕種農民具有減少的趨勢,這對于以土地為生的農民來說產生了巨大的威脅。為解決這些具體問題,就應該建立地農民以土地換保障的制度。
6、建立贊助基金。我國的支農和扶貧都建立了專用基金,對促進農民脫貧致富起到了一定效果。借鑒這一經驗,根據農村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狀況,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贊助基金。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國內外的企業、鄉鎮企業、城市居民中的高收入階層、以及先富裕起來的農民等對貧困地區的農民贊助部分養老保險金,以促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
7、加強政策配套,實現新農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是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新農保制度從嚴格意義上說是混合制度,個人賬戶部分為基金積累。而賬戶基金的市場化運營是基金積累制度的內在要求。提高基金積累制度收益率的重要途徑是進行市場化運營,只有資本可以比較自由地投資于各種金融資產,才有可能獲得社會的平均收益率。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和關心的重大問題,也是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它涉及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的發展,也關系到農村的穩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隨著完善措施的實施必將會逐步克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現有弊端,促進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有效運行。從長遠來看,二元社會保障制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農村保障制度最終要和城市接軌。
參考文獻:
[1]宋曉梧,《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姜長云,《農村土地與農民的社會保障》[J],《經濟體制改革比較》,2002(1)
[3]林嘉,《社會保障法的理念、實踐與創新》[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估》[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梁春賢,蘇永琴,《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J」,《經濟問題》,2004(5)
[6]肖金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變遷路徑依賴及創新》[J],《人口與經濟》,2004(3)
[7]叢樹海,《建立健全社會管理保障體系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8]李迎生,《社會保障與社會結構轉型——二元社會保障系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9]鄭杭生,李路路,《當代中國城市社會結構現狀與趨勢》[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0] 陽義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籌資機制改革的若干對策》[J],《農業經濟問題》2005(1)
[11]劉洪波,《中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建設的階段性》[J],《社會保障制度》,2005(5)
[12]孟醒,《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理論﹑機制﹑實踐》[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黃維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學碩士,會計師,經濟師。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