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建華 ]——(2013-4-28) / 已閱15353次
結語
和解合同在法國已是一個古老的合同,而且隨著ADR的發展,它從合同法領域滲入訴訟法領域,成為一種推崇的替代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然而,和解合同在法國的發展照目前形勢來看并不是非常樂觀和成功的。它的發展終究因為與法國19世紀后期逐漸形成的法律至上的審判文化相沖突而舉步維艱。法國民眾更為相信法官的審判和判決的力量;對于調解和和解等ADR方式,他們的理念還未轉變過來。而且,和解合同的發展存在一個還未解決好的問題,就是當事人的合意該如何保護。法官的猶豫正是由于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未釋懷所導致的。與法國不同,調解在中國來說是非常成功,即使是在20世紀末有過非常短暫的低迷時期,但它的復興來勢兇猛。我們并不反對發展調解,只是提醒在調解發展中應當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對當事人合意的保護。在向外人宣揚我們調解的成功時,記得查看這種“成功”的后面是否存在變味的現象,不要以當事人的委曲求全換取調解在臺面上的成功。
注釋:
[1]“和解”(transaction)一詞出現在法國的多部法律中。例如,行政方面的和解,相比民法中的和解,當事人享受的自由處理度相對比較小;公共秩序(ordre public)原則享有更重要的地位;法官在處理行政爭議中應當保護一般利益(interet general)。再如,稅收方面的和解,脫離協商討論的原義,變為解決稅收爭議的另一種行政處罰手段。納稅人首先向繳納稅收所在地的稅務機構遞交一份和解申請;該機構經過審查,決定是否接受納稅人的和解申請。在答復中,該機構將明確應繳納稅額和可能處罰的最高罰金。納稅人在收到答復的30日內做出回復,是否接受機構的處罰建議。稅務機構將最后決定罰金的數額;這時,和解協議執行生效。最后,關于刑事方面的和解,有兩種方式:一是由受害人和刑事被告就輕罪行為(delit)的后果達成和解協議,此協議不自然取消公訴人的追訴權利。二是涉及環境、海關、競爭和價格等方面的犯罪,負責這些事項的行政機構有權力與違法者達成以賠償替代刑罰的和解協議,從而抵消公訴權的行使。
[2]Ch. JARROSSON, Les concessions reciproques daps la transaction, D. 1997. p. 267 et s,spec.,p. 267.
[3]T. CLAY, Transaction, in L. CADIET(dir.),Dictionnaire de la justice, PUF, 2004,p. 1305 et s, spec.,p. 1306.
[4]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課題組:《關于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的調研》,載《人民司法》2010年第23期。
[5]和解合同的書面形式不受約束,可以采取當事人簽署的文件、公證文書、調解筆錄、交換的書信等。某些情形下法律也會規定和解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并且必須具備相應的記載事項,例如,交通事故中遭受人身傷害的被害人和肇事者的保險人之間簽訂的和解合同。雖然,和解合同的生效不以書面形式為要件,但是法國判例和學術界依然鼓勵書面形式的應用,并且建議和解合同應當包括下列事項:當事人和爭議的內容;當事人關于爭議的權利主張;爭議的性質界定;如果訴訟程序已啟動,訴訟進行的階段;和解的內容;和解合同簽訂的地點和時間;當事人的簽名。
[6]例如,孩子的父母就孩子的撫養費所達成的和解合同中,女方要求男方補償她為撫養孩子已花費的數額和一筆將來發生的撫養數額。最高人民法院只承認了前部分的數額,而對未來的撫養數額,因為其意味著女方放棄了以后求助撫養數額補償的權利,被判定為違反公共秩序而被取消。Cass. 1re civ.,29 mai 1985, Bull. civ. I, n。 167, Defrenois 1986, art. 33690,n。8,obs. J. MASSIP.
[7]這些限制主要來自于判例,具體出處參見D. VEAUX, Transaction, articles 2044 a 2058,J.-CL. Civil, 1995,Fasc. 20。
[8]T. CLAY, Transaction, op. cit.,p. 1307.
[9]C. BOILLOT, La transaction et le juge, these, Paris I, 2001,p. 420 et s.
[10]例如,勞動者依照法律本應獲得124,996.96法郎,而根據和解合同僅獲得15,000法郎,這就是相互讓步的欠缺,和解合同歸于無效。Cass. Soc.,19/2/1997, Bull. civ. V, n°74.
[11]Ch. JARROSSON, La notion de l’ arbitrage, Preface. B. OPPETIT, 1987,n。400.
[12]C. BOILLOT, La transaction et le juge, op. cit.,pp. 25-26.
[13]Cass. civ. 1. 11/2/1997,Bull. I. n。51.
[14]《法國民法典》第2050條規定:“如果當事人在達成和解合同后獲得類似的權利,和解合同的效力不延伸到這些新權利。”第2051條規定:“共同利害關系人中一人簽訂的和解合同對其他利害關系人不具有適用和對抗效力。”
[15]T. CLAY, Transaction, op. cit.,p. 1305.
[16]C. BOILLOT,La transaction et le juge, op. cit.,pp. 352-354.
[17]Cass. civ. 1. 30/5/2000,Bull. I. n。169,RTD civ. 2000. 827,D. 2000. 879, JCP 2001. II.10461.
[18]D. VEAUX, Transaction, Fasc. 30, op. cit.,n。21.
[19]D. VEAUX, Transaction, Fasc. 30, on. cit.,n。12ets
[20]P. - Y. GAUTIER, Sous le jugement d’ homologation la transaction:mais laquelle des deux autorites(relatives) retenir, RTD civ. 1994, p. 634.
[21]Ch. JARROSSON,Le nouvel article 1441-4 NCPC;la transaction revetue de la formule executoire, RGDP. 1999. p. 135 et s,spec. p. 139.
[22]J. - B. RACINE, Les incertitudes de la transaction dite 《homologuee》(a propos de Particle 1441-4 du Nouveau Code de Procedure Civile),in P. CHEVALIER, Y. DESDE-VISES,P. MILBURN (dir.),Les modes alternatifs de reglement des litiges:les voies nouvel-les d’ une autre justice, La documentation francise, 2003,p. 151.
總共4頁 [1] [2] 3 [4]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