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華振 ]——(2005-1-24) / 已閱13623次
我們只要以兩次彩電反傾銷案為例,就能直觀地看到中國為此遭受了多大損失。最近的一次是2004年5月剛剛塵埃落定的“美國企業(yè)訴中國企業(yè)彩電傾銷案”,選擇的替代國是印度,而印度的平均原材料價格是中國的6倍,這直接導致中國彩電的生產成本被高估,致使中國在應訴中處于極端不利地位。美國對中國彩電征收最高可達78.45%的關稅,使中國向美國出口彩電變成了“倒貼錢”,這導致中國2004上半年對美彩電貿易額不足2003年同期的1/3,甚至有可能使一些中國彩電企業(yè)失去全球三大彩電市場之一的美國。而且,中國彩電整機制造業(yè)所遭受的損失還蔓延到整個彩電產業(yè)鏈,如半導體、顯像管、元器件、塑料、配套等多個產業(yè)環(huán)節(jié)。
時光倒流到1988年的另一個案例——歐盟訴中國彩電傾銷案,在該案中,歐盟選擇的是人力成本20倍于中國的新加坡作為替代國,據此裁定中國彩電企業(yè)傾銷,曾導致中國彩電被歐洲市場拒之門外長達15年,大大阻礙了中國彩電國際化的進程!
反傾銷并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還和每個人的利益相關,最直接的是就業(yè)問題。中國頻頻遭遇反傾銷直接影響到國內企業(yè)的出口,出口減少又直接影響到我國的GDP,而眾所周知,GDP與就業(yè)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僅2001年一年,我國就因出口企業(yè)遭受反傾銷而令這些企業(yè)直接減少4萬個就業(yè)機會,而如果把上下游產業(yè)鏈的間接損失也算上,當年實際損失的就業(yè)機會可能高達4萬的N倍!
前景分析:中國離“突出伏圍”還有多遠
在“中國造”急需走向世界的今天,這種“十面埋伏”已經成為明顯的桎梏。15年的期限太長、道路太遠,我們不能就此束手無策,中國必須“沖出伏圍”。為了這個目標,中國政府已經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突圍戰(zhàn)”。
美國是中國突圍之戰(zhàn)中最難打的一場仗。2004年6月3日,美國商務部應中國政府的要求,就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舉行了第一場聽證會。在此之前的5月7日,美國商務部曾專門發(fā)出聽證會公告。美國認為中國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其判斷依據是美國《1930年關稅法》規(guī)定的六條標準,即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可兌換程度;雇員與雇主談判工資的自由程度;該國對合資企業(yè)或其他外國投資的準入程度;政府所有權或對生產資料的控制程度;政府對資源分配的控制程度與決定價格和產量的程度;以及行政當局認為合適的其他因素。
從目前各方反映來看,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要得到美方的承認,恐怕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反傾銷一直是美國政府對華經貿政策施壓的重要手段,決不會輕易放棄這一“對中國出口進行扼制的重磅武器”。
歐盟是中國沖出重圍另一場難打的大仗。隨著歐盟成員國的擴大,歐盟共同貿易政策的適用范圍也將自動延伸到新成員國,這將造成中國部分出口產品的關稅升高,無疑會影響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在歐盟眼里,盡管中國經濟發(fā)展成就突出,但他們仍覺得“中國經濟的味道有些怪異”。英國《經濟學家》3月20日上的《一個無序的天堂》文章指稱,外國人在中國遇到的許多問題,反映出中國商業(yè)環(huán)境沒有理性的特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官僚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他們對中國僅用了20年時間里就躋身世界經濟大國行列感到不知所措。歐盟委員會認為,如果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使歐盟今后對中國采取反傾銷措施時,變得更加困難。因此,雖然歐盟有可能比美國提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在可以預見的短期內也是不會輕易松動的。
日本是中國沖出十面埋伏的另外一個主攻陣地。5月18日,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會見日中經濟協(xié)會會長渡里杉一郎時表示,去年中日貿易額超過1300億美元,日本已連續(xù)多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方希望日本政府盡早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對中日經濟的良性互動將是重要的條件。但日本歷來就以美國的馬首是瞻,在美國沒有點頭之前,估計日本也不會承認。
澳大利亞是近年來與中國經貿往來比較熱的另一個國家。在6月初的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薄熙來與澳大利亞貿易部長馬克·維爾會見時表示,對于澳方提出的建立雙邊自貿區(qū)的建議,中方十分重視并正在積極推進,但根據中澳兩國簽署的貿易與經濟合作框架,應在澳方正式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之后,雙方才能共同做出開始自貿區(qū)正式談判的決定。維爾表示,澳方會按照雙方簽署的框架,解決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據悉,澳大利亞有可能比較早地承認。
實際上,澳大利亞的鄰國、同為發(fā)達國家的新西蘭已經在2004年4月14日第一個宣布承認,從而使“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在發(fā)達國家中實現了零的突破。5月14日,新加坡也正式宣布,成為東盟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在新加坡的示范下,5月29日,馬來西亞也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東盟各國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率先宣布全部承認,并由此帶動其它的一些國家,形成“羊群效應”,從而為中國向美國、歐盟、日本等重點陣地突圍掃清障礙。
我國著名學者型企業(yè)家、原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孟奇指出,不論路有多遠,正在崛起的“中國造”必須想方設法盡快取得“市場經濟地位”,才能真正打破這種十面埋伏的困局,實現全面的突出重圍。
建議分析:企業(yè)更要積極進行“反伏擊”
別國以“傾銷”為由對中國進行“十面伏擊”,那么,中國則要進行“反伏擊”。但令人奇怪的是,在中國政府、媒體、學界對“反伏擊”的熱情空前高漲的時候,中國企業(yè)界對“反伏擊”卻并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熱心。
以最近的美國對中國彩電出口的反傾銷案為例,某家企業(yè)的新聞發(fā)言人說的話很有代表性,他說:“我們認為,此次聽證會對我國而言涉及更多的是商務部和行業(yè)協(xié)會,好像與企業(yè)關系不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方面共有21個單位或個人報名參加公眾聽證會,包括律師所、相關協(xié)會和企業(yè)。美方參加者表現出很大的關注度,其中一家美國鋼鐵企業(yè)提交的證明材料長達154頁。
中國參加應訴的主要還只是政府,點綴一兩個專家和新聞工作者,行業(yè)協(xié)會的身影也不多見,企業(yè)更不積極。據說,此次反伏擊失敗的直接原因之一竟是中方彩電業(yè)個別廠家與美國的起訴方進行了幕后交易,致使原本把中國彩電出口美國市場稅率減低到零稅率的希望化為泡影。劉孟奇認為,這充分曝露了中國企業(yè)的不積極態(tài)度。未能步調一致通過強有力的共同行動,以至于在這場博弈中沒有爭取到中國彩電業(yè)盡可能最大化的集體效益。
策略分析:申請“行業(yè)入市”:現實的戰(zhàn)術選擇
由于中國在短時間內作為一個國家整體獲得美、歐、日等的市場經濟地位承認還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中國的對外出口企業(yè)必須單獨證明自己是完全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不受政府的任何補貼與劃撥。否則,企業(yè)報單上的成本計算將不被進口國接受,進口國將以第三國的生產要素作為參照來核算中國產品的成本,判斷中國企業(yè)是否傾銷。
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有關企業(yè)聯(lián)合起來申請本行業(yè)的“市場經濟地位”就成了我們進行反伏擊的現實戰(zhàn)術選擇。在2004年6月份的全國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表示,商務部將繼續(xù)支持企業(yè)申請行業(yè)市場經濟地位,在個案應訴中進一步加大對企業(yè)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指導力度。
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已建立的商務部、地方商務主管部門,中介組織及企業(yè)“四體聯(lián)動”的應對工作機制。在商務部“進出口全口徑預警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通過國際間的合作和數據交換,準確把握進出口的變動情況,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和中介組織在市場信息方面的優(yōu)勢,建立起多層次、多視角、多渠道的預警體系。
另外,還要密切關注重點行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客觀評估進口產品對我重點行業(yè)造成的負面影響。由于競爭力較低,我國的一些行業(yè)如鋼鐵、石化、汽車、農業(yè)受國外沖擊較大。重點跟蹤這些產業(yè),依法開展進口貿易救濟工作。加強宣傳培訓,提高企業(yè)通過貿易救濟措施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認識,增強企業(yè)應對國外貿易限制措施的能力。
注:本文原載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信息》(理論版)2004年第15期。感謝英國NAPIER UNIVERSITY大學、武漢大學張昕博士整理并提供本文文稿。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