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卞軍民 ]——(2005-6-20) / 已閱31564次
2、分解執法權限
各級行政執法部門要將其執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所規定的職權,按照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的配置,分解到具體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
要按照職權法定的原則,逐項列出行政執法部門現有各項執法職權相對應的法律依據。各部門不得在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之外,擅自增加或者擴大本部門的權限。要科學合理地分解同一行政執法部門內部不同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的職權,既要防止平行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的職權交叉重復,又要有利于增進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不同層次的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之間的職權要相互銜接,作到執法流程清楚,要求具體,期限明確。要通過分解法定職權,層層落實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的職責。對各行政執法部門所屬執法人員,要結合其任職崗位的具體職權的內容和特點進行上崗培訓,經考試合格具備行政執法資格的,方可按照有關規定發放行政執法證件。
3、確定執法責任
要根據有權必有責的要求,在分解法定職權的基礎上,確定不同部門和不同崗位上執法人員的具體執法責任。法律、法規和規章賦予行政執法部門的每一項職責,既是行政執法部門的法定權力,也是行政執法部門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行政執法部門任何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才能防止行政執法不作為和亂作為,確保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行政。行政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的執法責任必須具體明確,要根據違反義務的不同情形,依法確定應當承擔的種類和內容。
各級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與下級人民政府和所屬行政執法部門簽訂責任書、責任狀等形式,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行政執法責任。行政執法部門也可以以適當形式明確各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的執法責任。
(三)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機制
評議考核是關于行政執法工作狀況、水平和績效的重要評價機制,是檢驗行政機關和行政執法人員是否正確行使法定職權、是否全面履行法定義務的有效措施。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是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各項規定的落實要通過評議考核進行檢驗,評議考核的結果又是下一步追究執法責任的基礎。因此,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機制,對于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扎實開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評議考核的主體和基本原則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對所屬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責任制進行評議考核。由國務院部門實行垂直領導的,由上級部門進行評議考核,并充分聽取地方人民政府的評議意見。行政執法部門對其所屬的行政執法機構和行政執法人員進行評議考核。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工作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負責本級人民政府和本部門評議考核的具體工作。
開展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工作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客觀公正原則、民主公開原則、依序考評原則、定性考評與定量考評相結合原則、專項考評與綜合考評相結合原則、靜態考評與動態考評相結合原則、自我考評與集體考評相結合原則。只有堅持評議考核制的基本原則,才能使評議考核制真正發揮效力,才能切實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
2、構建科學地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
行政執法責任制直接體現依法行政的要求,以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法定執法職責、法律職責為執法基礎,通過法定職責分解細化,使行為規范,責任評價、考核獎懲等環節,具體清楚,標準明確,以建立起“職責—履行—責任—獎懲”的一整套執法監督機制。評議考核制度作為行政執法責任制度的核心制度和關鍵環節,其評議考核體系完善與否,評議考核的范圍大小、內容多少,直接關系到評議考核制度整體功能的實現。因此,要通過評議考核,實現全面、客觀、公正評價行政執法主體及其執法人員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全過程,以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懲處違法違紀行為、監督執法人員更好地履行職責、嚴格依法行政、提高執法效率和執法水平的目的,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地構建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
如何構建科學地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呢?我們認為,評議考核體系內容的設定,主要取決于其考核對象的內容,即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內容。凡是行政執法責任制的主要內容都應納入評議考核體系的范圍,以此來構建和完善我國目前正在推行的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根據我市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工作具體實踐和借鑒國內其他城市的經驗做法,對構建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提出如下設計。
(1)一級責任目標(見下圖)
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由基礎工作開展情況、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建立和執行行政執法監督制度情況、行政救濟制度執行情況、責任追究制度執行情況五大部分組成,評議考核分值比例如下圖所示:
(2)二級責任目標(見下圖)
通過基礎工作的開展,主要解決行政執法主體是否具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執法權限,是否以落實、分解其法定責任,各執法機關是否已有目標責任負責人,各執法人員是否已具備執法素質和執法所具有的法律專業知識。
行政行為規范是評議考核體系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通過對所設項目的評議考核,依法對行政許可、行政收費、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執法的程序逐一加以規范,對行政不作為行為加以扼制,按照“建立健全有關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的要求對各種行政執法行為的文書格式做出統一規范和嚴格評查,確保所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符合法治原則、合理性原則、公平原則和效率原則的要求。
建立執行行政執法監督制度情況是完善層級監督機制的具體化,同時把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行情況列入評議考核,把行政執法責任制這一行政機關自律性監督進行拓展,讓廣大群眾參與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
行政救濟,是有權機關對受損害的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進行恢復和補救的法律制度。同時也是監督政府落實責任的重要法律制度。因此,對所設定的三種情況進行評議考核,目的在于始終把行政執法行為置于法律監督之中。
設定責任追究制度執行情況的評議考核,就是監督行政執法主體對錯案和行政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認定,并根據有關規定追究執法主體及其執法人員責任。其目的是為了在行政執法中引入責任機制,使行政執法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從而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總之,構建科學地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目的是為了建立評議的具體內容和考核的量化標準,使評議考核更加符合行政執法工作的實際。建立評議的具體內容和考核的量化標準還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如按照原則性和穩定性的要求來建立定性指標的評價內容的目標,使其有利于增加評議考核的靈活性;如何按照具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來建立量化指標的評價內容和分值,使其有利于增強評議考核的準確性;如何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使評議考核更具有效性。具體做法本文不再贅述。
3、積極創新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方法
有了科學地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體系和與之相配套的評議具體內容和考核的量化標準,還必須有科學的考核方法,評議考核工作能否起到應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評議考核的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因此,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除了堅持做到其應該遵循的原則外,還應積極探索和開拓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重點闡述電子網絡技術在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中的運用思路,為以后我市建立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電子化平臺提供決策依據。
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政府進入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時代,通過信息和通信技術轉換政府職能,從而建立起一個全方位開放式、有回應力和負責任的高效化政府。電子化政府的建立,提高了政府決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質,促進了政府信息的流通利用和資源的平等共享,提高了政府的反應能力和社會的回應能力,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促進了政府結構重組,節約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推動了政府信息的公開和開放式政府建設。目前,我國政府正朝著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公眾的電子化政府目標穩步邁進,“政府上網工程”的建設,使政府管理更具科學化、信息化和公開化。我們認為,如果使行政執法責任制具有合法化、公開化和信息化的特點,將有利于進一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并使之更具公正、公開和公平的性質。不難看出,電子化政府工程建設對行政執法責任制產生了積極地影響:有效避免行政執法的合法性危機,使行政執法的決策和執行更趨于科學、合法、正當與合理;促使行政執法實現信息化和執法信息公開化;清晰地、直接快速地對行政執法行為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反饋,排除人情事故使監督更加有力。綜上所述,信息網絡技術在行政執法領域中的應用,電子化政府工程的實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它與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要求內在地契合與完全地一致,殊途同歸,有助于政府職能的轉變和行政執法主體良好形象的樹立。
那么,如何借助電子化政府工程平臺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呢?
行政機關作為行政主體,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依法行政。而保障依法行政,最為基礎和關鍵的是建立以行政執法責任制為核心的評議考核機制。依托電子化政府工程平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應用網絡技術緊密結合,才是當今探索和開拓推進依法行政的新路子有效途徑。
(1)確立責任本位的評議考核體系。牢牢抓住權力責任化這一命題,引入行政執法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機制,解決了行政管理內部權責脫鉤等弊端,是確立責任本位的評議考核體系的基礎。在確立責任本位的新型評議考核體系中,要明確行政執法責任制的三個基本要素,以分解崗位職責為基礎,解決“做什么”的問題;以明確工作規程為重點,解決“怎么做”的問題;以開展評議考核為關鍵,解決“做得不好怎么辦”的問題。這三個要素相互銜接,共同形成以法律法規賦予行政機關的職責與權力為依據,以嚴密科學的崗位責任體系為基礎,以量化細致的工作規程為基點,以評議考核為手段,以過錯責任追究為保障,以信息化手段為依托的行政執法行為監督機制。
(2)構筑“人機結合”的權力運行機制。各行政機關要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思路,把行政執法的實體法規則細化為崗位工作標準、權限、責任,并依據程序法的要求制定工作流程,使每一項執法工作都必須按程序、標準、時限進行,從而建立起一種“齒輪傳動式”的工作機制,使行政權力的內部運行始終處于公開、透明的良性循環中,規范了行政執法行為,降低了個人自由裁量權對行政執法行為的影響。要根據行政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三定規定”制定全市統一的《行政執法責任制崗位設置及職責》,分別明確個執法崗位、工作職責,并通過各崗位間工作關系圖,劃清了崗位間工作聯系與界限,實現了制度、機構、崗位、人員的有機結合,為后續的考核、追究工作確立了統一標準。在此基礎上,要注重通過實施信息化管理將所有執法業務單元化、規范化、模塊化,將傳統的行政執法管理改造成行政執法專業化、流程化管理,促使崗位職責“人機結合”。同時,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自動控制和遠程傳送的特點進行行政執法流程再造,全面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行政執法計算機信息化處理,實現信息系統整合和信息資源共享。使行政執法責任制從單一的結果控制轉向過程與結果并重控制。
(3)形成實時自動的執法監控網絡。行政機關各行政執法監督機關通過行政執法責任制信息系統,將執法人員及其主要執法行為納入信息化管理,實現執法信息的網絡傳輸和集中共享,使行政執法行為在網絡中留下活動的記錄,為實現全面監控奠定了較好的數據基礎。從宏觀上縱覽行政執法工作中形成的各種信息,而且還能從微觀上深入核查每一個具體執法行為的明細信息。使行政執法工作各個環節置于嚴密監控之下,實現對執法行為的全面監控。
(4)實施高效公正的執法過錯追究。行政執法中發生過錯后,責任人員應當受到行政處理,因此,行政執法責任制信息系統還應重點建立違法行政、錯案處理追究的警示分系統,按照具體制定出《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明確追究范圍、確定追究形式、明確責任劃分標準、規定追究程序,由信息管理系統自動完成個案的不間斷監督與追究。(卞軍民)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