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亞海 ]——(2006-9-30) / 已閱33741次
《法律援助條例》第三條規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 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顚S, 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狈稍菄覍駪M的責任和義務。我國的法律援助經費主要應由各級政府財政保障。但同時法律援助也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廣泛募集國內外資金,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我國法律援助事業發展,是彌補國家各項財政對法律援助事業投入不足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所以,筆者建議我國建立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捐贈和行業奉獻為輔”的各種渠道和多種募集方式籌資的法律援助經費來源體制。
4.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法律援助隊伍
法律援助專職隊伍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實施力量。要加強對法律援助專職隊伍的管理和監督,嚴把進人關,努力提高隊伍的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各。▍^、市)司法廳(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明確規定社會執業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法律援助年義務量,將是否完成法律援助年義務量與年檢注冊掛鉤,并作為社會執業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年終考評的一項標準。要積極支持和引導社會團體和法律院校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壯大法律援助力量。社會團體和法律院校設立法律援助服務組織必須經過司法行政機關審批,業務上要接受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監督,并不得從事有償法律服務。要采取措施保證他們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質量。
(三)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人文關懷力度,完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西方法律援助制度和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方面經過了漫長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完整的制度體系。健全和發展我國的法律援助事業,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力度,我國除了對內改革之外,還應該密切關注國外相關制度的發展動態,并積極和國際社會合作,汲取適合我國國慶的先進經驗以為我用,以求盡快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理論體系,為弱勢群體法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與理論指導。
對弱勢群體進行人文關懷首先應該利用各種宣傳渠道更新觀點,營造氣氛,喚起公眾對弱勢群體問題的關心和重視;其次,要合理調動各種資源,包括文化資源,、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等,為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資源保證;再者,還應當構建人文關懷網,倡導和鼓勵各級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眾團體,各種行業協會、聯合會等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和宗教團體等民間組織,積極參與到關懷弱勢群體的活動中來;最后,還應注意對弱勢群體進行人文關懷的幾個誤區,如只注意宏觀關懷,把關懷理解為憐憫等。查爾斯.霍頓.庫利曾指出“憐憫常常是廉價的,被憐憫的人往往覺得受到了侮辱自尊心受到了無情的打擊”[查爾斯•霍頓.庫利著:《人類本性和社會秩序》[M],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頁。]。
參考文獻
(1)陳真,鄧劍光:《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J],載《當代法學》2002年第8期。
(2)唐慧俊:《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對策[J]》,載《中共山西省黨校學報》,2003年第6期。
(3)馮彥君:《強化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的新視野》[J],載《當代法學》,2002年第8期。
(4)張耕主編:《法律援助制度比較研究》[J],法律出版社,1997 年版。
(5)張耕主編:《中國律師制度研究》[J],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林莉紅:黃啟輝《論法律援助》[J],載《法學研究》,2003年第6期。
(7)江美云:《對健全完善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載《南方冶金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8)關英彥:《完善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若干思考[J]》,載《中國律師》,2003年第3期。
(9)林風章:《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困境分析》[J],載《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10)鄭杭生:《轉型中的中國社會和中國社會的轉型》[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11)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 年版。
(12)姚臻:《中英法律援助制度比較分析》[J],載《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第31期。
(13)沈紅衛:《論法律援助的性質和功能》[J],《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14)曹艷春:《外國法律援助制度發展概況》[J],載《法學雜志》,2001年第5期。
(15)覃有土,韓桂君:《略論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J],載《法學評論》,2004年第1期。
(16)胡艷香:《中國內地與香港法律援助制度比較》[J],載《常德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17)宮曉冰:《中國法律援助立法研究》[M],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版。
(18)王書君,苗存文:《法律援助制度主體芻議》[J],載《泰安師專學報》,2002年第2期。
(19)張志越:《法律援助及社會保障》[J],載《中國律師報》, 1997年2月15日。
(20)查爾斯.霍頓.庫利著:《人類本性和社會秩序》[M],華夏出版社。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