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舊從百姓的當代生活角度切入,來講述如何運用老子的智慧讓我們現(xiàn)代人變得更加智慧。本書還針對當代青少年的成長問題,解讀可供參考的老子智慧。怎樣準備人生的長途跋涉?怎樣抵御成長中的誘惑?求職該有何種心態(tài)?我們怎樣來做家長? 本書又針對當代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富族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用老子的智慧剖析如何生生不息、如何做大做強做實做久、如何做到“自愛不自貴”。本書最后還從文化角度講解了老子與道家的關系、老子與道教的關系,簡要而系統(tǒng)地梳理了道教的創(chuàng)立與流變,提供給讀者解讀老子的更大的文化視野。
后記
我在央視《百家講壇》的講稿《老子與百姓生活》出版后,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以及各層次讀者的熱情歡迎,但是因為篇幅所限,還有很多的內(nèi)容沒能寫進去,他們希望作者能再繼續(xù)寫下去。這本書就是我的“接著說”,所以取名為《再說老子與百姓生活》。
《再說老子與百姓生活》依舊從百姓的當代生活角度切入,來講述如何運用老子的智慧讓我們現(xiàn)代人變得更加智慧。
老子讓人們“尊道貴德”,這是人生與事業(yè)成功的勝券;老子所揭示的,“三寶”,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法寶。當代人依然充滿了許多的困惑,怎樣看待幸福、咎禍、功名、利祿、得失?人生處世處事要遵守哪些戒律?老子有哪些看來是“悖論”,其實是精論的教誨?我在本書中一一為讀者道來。
當代人更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為長壽典范的老子有什么玄妙的道道?我分三講,為你解讀老子智慧。老子教你觀察生命的狀態(tài),關注“攝生”,止于“載營魄抱一”,在“沖氣以為和”、“專氣至柔”中,達到 “根深固柢”,終究得到“長生久視之道”。
本書還針對當代青少年的成長問題,解讀可供參考的老子智慧。怎樣準備人生的長途跋涉?怎樣抵御成長中的誘惑?求職該有何種心態(tài)?我們怎樣來做家長?本書又針對當代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富族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用老子的智慧剖析如何生生不息、如何做大做強做實做久、如何做到“自愛不自貴” 。
如何運用老子的智慧來建構和諧社會?如何學習老子的管理哲學?這里講述了老子的“以正治國”之道,又有“治大國若烹小鮮”之道。人類還要與自然相處和諧,讓生態(tài)平衡,老子的智慧讓我們玄覽、回歸、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深刻懂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哲理。
比爾·蓋茨說:“你的思維,決定你的成敗。”學老子的智慧,學至深層,則是學他的思維智慧。老子的思維智慧是杰出而豐富多彩的,其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直覺思維、意象思維、數(shù)字思維等,都讓你贊嘆不已。其中每一“正言若反”的美言,就像一顆顆寶石琳瑯滿目,光輝閃爍,讓你悅目賞心。
學習老子,最終讓你看到理想的人格與風骨,通過“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走進詩性的生活與生存狀態(tài)。
本書最后還從文化角度講解了老子與道家的關系、老子與道教的關系,簡要而系統(tǒng)地梳理了道教的創(chuàng)立與流變,提供給讀者解讀老子的更大的文化視野。
老子的《道德經(jīng)))雖然只是短短的五千言,但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玄妙在仰望之彌高,俯瞰之彌深,逼察之彌幽,旁睨之彌廣,因為這里儲存著幾千年思維的經(jīng)典。
老子思維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就是因為他洞悉百代歷史,穿透千年世事,曉達萬千人心,悠然皈依自然,儼然尊道貴德。他那種生命的大境界,使他能目擊道存,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道,可道則道,不可道則導,引導你去悟道。他聲入心通,“名可名非常名”,將可名則名,不可名則守,讓你守中。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指點了“眾妙之門”的“門”,領你進門,而“修之于身,其得乃真”,就得全憑自己了。
老子的思維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讓你自由地延伸,在各個維度上延伸,可以編織一張無限的思維之網(wǎng)。老子的智慧是思維之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而那些看不見的、恍惚幽微的地方,正是讓你繪聲繪色自由暢想的好去處。
國學大師錢穆曾說:“中國人一句話脫口而出就是一句話,可是這句話也可顛撲不破,此所謂立言。故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是生命性的,這句話就是一個思想之菁華,像一棵樹從根慢慢長出枝,開花結果,有生命。” 《中國史學名著》——我想,《老子》就是這樣真正不朽的“立言”之作,就是一棵生氣灌注的、生命充沛的思想大樹,老樹新花,千年奇葩,昂首傲然屹立在中外思想之林。
老子說:“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14章)知古而不知今,謂之陸沉;執(zhí)古御今,至于古今融通,乃是一種高境。
老子就讓我們的人生進入這樣的境界! 最后要衷心感謝央視《百家講壇》、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讓老子的智慧走進了千家萬戶。我也特別感謝出版社楊瑞雪社長和陳時恩副總編及劉海濤、劉明清、蘇東、逯衛(wèi)光等諸位先生的熱忱的支持與辛勤勞作! 姚淦銘 于江南西太湖花園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