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法專題
“必需設備原理”在反壟斷法中應用之評析
(一)市場支配地位的界定及其變化
對企業在市場中的支配地位的界定是適用反壟斷法的前提。在規制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行業的過程中,長期以來主要是以市場份額作為認定市場支配地位的基本判斷依據。然而,事實證明這一標準已不足以完全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市場地位及其對市場競爭的影響。因此,越來越多的做法是把重點放在考慮新競爭者進入市場的障礙以及下游企業對競爭者的依賴程度等其他因素。這可以從發達國家對市場支配地位界定的變化中得到驗證。
支配地位(Dominant Position)是歐共體競爭法中使用的法律詞匯,雖然歐共體委員會并沒有給出定義,但其在1972年關于大陸罐頭公司案判決中的表述卻具有經典意義:“如果企業有能力獨立行動,即它們在行動時不用考慮競爭者、買方和供貨方的情況,它們就是處于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如果企業憑借其市場份額,或者憑借其與技術秘密或者與取得原材料和資金的渠道以及與其他重大優勢例如商標權等相關的市場份額,能夠決定相關產品的一個重大部分的價格,或者控制其生產或者銷售,這就存在著市場支配地位。這里不是說這個勢力必然剝奪市場上全部參與者的經營自南,而是說它足以強大到在整體上保證這個企業市場行為的基本獨立性,即使這個企業在不同的市場部分有著不同強度的影響。”在隨后的1976年的聯合商標案中,歐共體法院對市場支配地位又做了如下表述:“市場支配地位是指一個企業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地位,這種地位可以使它有能力在相當程度上獨立于它的競爭者、客戶和最終消費者而行為,從而妨礙相關市場的有效競爭。”
在美國,市場支配地位常常被以“市場勢力”進行具體說明,美國判例法認為市場勢力是對企業壟斷力或者支配力的一種概括描述,是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對產品的價格或者銷量具有的顯著的影響能力。其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壟斷、寡頭壟斷、壟斷競爭、卡特爾等形式。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1995年聯合頒布的《知識產權許可反托拉斯指南》將市場勢力定義為:“一種能力,可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價格維持在競爭水平之上或將產量維持在競爭水平之下,并能獲得利潤。”經濟學界也將市場勢力解釋為“一個經濟活動者(或經濟活動者的集團)對市場價格有著顯著影響的能力”,指出它是使市場失靈的原因之一。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