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4918
- 書名:正義的理念/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 作者:(印)森著
- 出版社:中國人大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 入庫時間:2013-4-21
- 定價:69
圖書內容簡介
《正義的理念》簡介:我們為什么需要正義的理論?我們需要一個什 么樣的正義理論?《正義的理念》作者阿馬蒂亞·森認為:我們需要超越 ,而不只是停留在對于不公正的直觀感受上;我們必須通過理智的審思來 對我們日常感受到的不公正進行批判性考察,才能確定我們目睹的悲劇是 否可以成為譴責的依據,才能將不可抗阻的災害與本可預防而未能阻止的 人禍區分開來,才能將我們的視野由對于慘狀的單純觀察和施救,轉向對 于其中不公正現象的深刻分析和解剖。 森還明確指出,正義問題需要關注實際的生活與現實,而不只是停留 在抽象的制度和規則上;需要關注如何減少不公正,而不是局限于尋找絕 對的公正;我們的視野可以遍布全球,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某個國家的邊界 范圍以內。任何人都不應該也沒有必要把正義以及與此相關的自由、民主 和人權思想貼上西方世界的標簽。
圖書目錄
引言
正義的研究方法
理智的思考與公正
啟蒙運動與兩大理論陣營
理論出發點
唯一的先驗主義一致性的可行性
三個小孩與一支長笛
比較性框架,還是先驗主義框架?
現實、生活與可行能力
印度法理學中的經典區分
過程與責任的重要性
先驗制度主義與對全球性的忽略
第一部分 正義的要求
第1章 理智與客觀
啟蒙傳統評析
阿克巴與理智的必要性
道德客觀性與理智審思
亞當·斯密與中立的旁觀者
理智的范圍
理智、情感與啟蒙運動
第2章 羅爾斯及其超越
“作為公平的正義”:羅爾斯的方法
從公平走向正義
羅爾斯公正原則的運用
羅爾斯方法的積極意義
容易解決的一些問題
需要重新思考的一些難點
Justitia與Justitium
第3章 制度與人
制度選擇的條件性
契約論的邏輯中對于行為的限制
權力與制衡
作為基礎的制度
第4章 聲音與社會選擇
社會選擇理論的研究方法
社會選擇理論的應用范圍
先驗主義與比較視角之間的距離
先驗主義方法是充分的嗎?
先驗主義方法是必要的嗎?
通過比較能發現先驗主義的制度嗎?
社會選擇作為一種推理框架
制度改革與行為變化的相互依賴
第5章 中立與客觀
中立、理解與客觀
牽連、語言與交流
公共理性與客觀性
中立的不同領域
第6章 封閉的中立性與開放的中立性
初始位置與契約論的局限
一國公民與他們之外的其他人
斯密與羅爾斯
羅爾斯對斯密的理解
“初始狀態”的局限
排他性的忽視與全球公正
內部的不一致與焦點群體的變化
封閉的中立性與地域狹隘性
第二部分 理智思考的形式
第7章 位置、相關性和幻象
觀察的位置性和知識
位置的啟示和幻象
客觀的幻象和位置客觀性
健康、發病率和位置變化
性別歧視和位置幻象
位置性和正義理論
克服位置局限
誰是我們的鄰居?
第8章 理性與他人
理性決策和實際選擇
理性選擇與所謂的“理性選擇理論”
主流經濟學的狹隘性
自利、同情和承諾
信奉和目標
第9章 中立緣由的多元性
什么是其他人不能合理拒絕的?
多種不能拒絕的緣由
合作的互利性
基于契約論的推理及其功用
權力及其義務
第10章 現實、后果與主體性
阿朱那的理由
終極與全面的結果
后果與現實
現實和主體性
第三部分 正義的實質
第11章 生活、自由和可行能力
評價自由
自由:機會與過程
可行能力方法
為什么從成就轉向機會?
對于不可比性的畏懼
評價與公共理性
可行能力、個體與社群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
第12章 可行能力與資源
由可行能力被剝奪引起的貧困
殘障、資源與可行能力
羅爾斯的基本品
超越羅爾斯的理論
德沃爾金的資源平等
第13章 幸福、福利與可行能力
幸福、可行能力與義務
經濟學與幸福
幸福的作用與局限
幸福的印證作用
功利主義與福利經濟學
信息限制與不可能
幸福、福利與優勢
健康:感受與測度
福利與自由
第14章 平等與自由
平等、中立與其實質內容
可行能力、平等與其他關注
可行能力與個人自由
自由的多面性
可行能力、依附與干預
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
社會選擇與博弈形式
第四部分 公共理性與民主
第15章 作為公共理性的民主
民主的內容
民主的有限傳統
民主的全球性起源
中東是個例外嗎?
新聞與媒體的作用
第16章 民主的實踐
預防饑荒與公共理性
民主與發展
人類安全和政治權力
民主和政策選擇
少數人的權利和包容性的優先
第17章 人權及其全球性
人權是什么?
道德與法
超越立法路徑
以自由看待權利
自由的機會與過程
完全義務和不完全義務
自由和利益
經濟與社會權利的合理性
審思、可行性與運用
第18章 公正與世界
憤怒和理智
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正義
緣由的多元性
中立的理性與部分排序
部分排序的適用范圍
一個比較性的框架
正義和開放的中立性
作為正義要求的非地域狹隘性
正義、民主與全球理性
社會契約與社會選擇
差異與共性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