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8516
- 書名:經濟法的歷史合理性研究:基于社會演化的考察/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
- 作者:于維君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4年2月
- 入庫時間:2014-2-23
- 定價:56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闡述經濟法(包括前經濟法與現代經濟法)的產生、發展與轉變的一次嘗試。以本體論歷史哲學為視角,對經濟法與社會演化間的關系進行了解讀,并對幾個經濟法基礎理論中的重要問題做了分析。作者以其較為深厚的學術素養及廣博的歷史學、政治學、法學知識,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認為:第一,經濟法是作為歷史長河中對社會進行政治管理與政治統治的國家,應對社會壓力而運用公權對社會經濟運行進行干預的手段;第二,自古以來,經濟法的產生原因與分析架構應當是國家利益、市場失靈與政府利益的綜合;第三,現代經濟法的誕生的直接原因是政治的現代性,而非經濟的現代性;第四,結合大衛伊斯頓的分析框架,對現代經濟法的政治過程做了分析。
本書的研究具有創新性,對經濟法研究者而言是值得一讀的研究資料。
圖書目錄
經濟法的歷史合理性研究——基于社會演化的考察
目錄
緒論
第一章研究范疇的界定
第一節歷史合理性的概念辨析
第二節現代經濟法的概念與形態
一、經濟法語源的形成
二、德國現代經濟法概念諸理論
三、日本現代經濟法概念諸理論
四、蘇聯現代經濟法概念諸理論
五、中國現代經濟法概念的形成與沿革
六、有經濟法但無經濟法概念的國度:英美法系國家
第三節現代經濟法的形態
一、戰爭經濟下的現代經濟法形態
二、災變經濟下的現代經濟法形態
三、市場經濟下的現代經濟法形態
四、計劃經濟下的現代經濟法形態
第四節小結:本書所采取的界定
一、現代經濟法的概念與完整形式只存在于大陸法系國家
二、現代經濟法概念正式產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
三、現代經濟法的概念應包括所有形態的現代經濟法
四、現代經濟法的法律功能在于調整社會經濟生活
五、現代經濟法的法律形式是政府作為公權主體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
六、現代經濟法概念產生前政府作為公權主體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法律與政策為前經濟法
第二章經濟法歷史合理性研究的基礎:社會演化的邏輯
第一節社會演化邏輯建構的基礎理論
一、湯因比的文明變遷論
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
三、中國的進化論哲學:嚴復與《天演論》
四、基于生物學基礎的社會合作理論
五、小結:反歷史宿命論的社會演化
第二節社會演化中的社會形態
一、良性發展的社會
二、衰退與停滯的社會
三、失去秩序的混亂社會
四、震蕩轉型中的社會
五、社會形態中的微循環
第三節社會壓力:社會演化的推動力
一、社會壓力的概念
二、社會承載力的概念
三、社會壓力與社會承載力的互動
第四節小結:社會演化邏輯的闡釋
第三章社會壓力與政府: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的多重面孔
第一節政府與社會壓力間關系的理論基礎
一、社會、國家、政府概念的界定
二、社會與國家(政府)關系源流
三、理論的基點:馬克思國家理論與法團主義
四、政府對社會壓力進行回應的推論與原因
第二節政府對社會壓力進行回應的方式:政府對社會的干預
第三節社會壓力與政府作為公權主體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
一、人口的過度增長與衰退
二、其他社會體系的競爭
三、自然環境的挑戰
四、科學技術的落后
五、社會內部利益團體(群體)間的劇烈沖突
六、社會可支配資源、生產工具與公共財產的增加與減少
七、市場機制的震蕩與衰退
第四節小結: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的同與不同
第四章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的歷史合理性:社會壓力的政府回應
第一節分析模式:國家安全、政府利益、市場失靈的協同
第二節國家安全(社會安全):由非常到平時
一、國家安全釋義
二、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可改善的國家安全
第三節市場失靈
一、市場失靈的基礎理論
二、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的現代性與前現代性
第四節政府利益
一、政府利益的現代詮釋
二、政府利益的基本形態
第五節小結: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共通的歷史合理性分析模式
第五章現代經濟法的歷史合理性:政治正當性的現代轉型
第一節疑問的起點: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
第二節現代經濟法的生成的另一種視角:政治正當性形態的轉換
一、政治正當性的概念
二、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的政治正當性與范式轉換
第三節現代經濟法與前經濟法轉型的思想史背景
一、歷史視角的選擇:克勞塞維茨、馬克斯·韋伯與卡爾·馬克思
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戰爭與民族國家
三、馬克斯·韋伯的政治社會學:民族國家與正當性
四、馬克思的思想革命:革命、戰爭與現代性
五、歷史背景的思想史解讀
第四節現代經濟法的政治正當性轉換:總體戰的發軔
一、總體戰的源起
二、總體戰的相關理論
三、總體戰生成的基礎
四、總體戰與政治正當性
五、現代經濟法的誕生:總體戰促成了政治正當性的完整轉型
第五節政治正當性結構與現代經濟法
一、政治正當性與意識形態
二、政府的政治正當性結構與現代經濟法
第六節小結:經濟法的政治過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