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6424
- 書名:憲法的道德使命:憲法如何回應社會道德困境
- 作者:秦小建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 入庫時間:2015-12-18
- 定價:35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道德問題如何構成一種憲法現象、道德困境生成和演變的憲法邏輯、憲法如何化解道德困境為線索,立足于憲法價值、憲法權利和憲法義務的結構維度,闡述了關于中國憲法回應道德困境的理論體系,據此理解中國憲法精神文明建設條款的規范涵義、現實導向與價值彰顯,嘗試以此凝練以中國憲法為主線提煉中國憲政法治原理、凝聚中國社會轉型之價值共識、構建當代公共生活基本秩序的理論自覺。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問題背景:現代社會道德困境及其生成邏輯
一、個體道德水準下降的聚合效應
二、道德沖突下的個體道德選擇“兩難”困境
三、社會道德共識的虛無困境
四、轉型中國社會道德困境的獨特呈現
第二節學說脈絡:現代道德理論的失敗
一、自由主義道德理論
二、社群主義道德理論
三、當代中國的“復興傳統”學說
第三節本書體例及觀點
一、本書的研究目標
二、本書的研究思路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一章憲法道德使命的理論與現實
第一節憲法道德使命的問題緣起
一、法律與道德關系的“定向思維”及其克服
二、現代社會演進與法治的形式品格
三、法治形式品格的“去道德性”
四、“人權”話語的復蘇與道德困境的延伸
五、通過憲法配置道德秩序
第二節憲法承擔道德使命的緣由
一、憲法的效力來源于社會普遍道德
二、現代社會普遍道德需要通過憲法表達
三、憲法是法律規則和道德規則的結合點
第三節經典憲法對社會道德困境的回應
一、經典憲法回應道德困境的無力
二、經典憲法回應道德困境的結構調整
第四節中國憲法回應道德困境的路徑
一、表達社會核心價值,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二、反思現代權利觀念,規范憲法權利內涵
三、確證憲法義務價值,實施憲法義務體系
第二章價值困境、社會核心價值與憲法價值共識
第一節現代多元社會的價值困境
一、多元價值沖突的邏輯
二、價值多元論的困境
第二節回應價值困境的當代自由主義線索
一、公共理性:重疊共識、公共領域與協商民主
二、“至善”論:自由主義美德的統治
三、現實主義:地方性傳統與權宜之計
第三節社會核心價值作為超越自由主義局限的思路
一、多元價值圖景的社會根源
二、權力價值中立立場的辯駁
三、以社會核心價值走出價值多元之困境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歷史與邏輯
第四節中國憲法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同構性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憲法表達的意旨
二、憲法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蘊藉
三、憲法價值共識及其本質
第五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入憲與中國憲法價值體系的完善
一、現行憲法價值體系的規范結構
二、憲法價值體系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結構局限
三、憲法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機融合之道
第三章權利的共同體觀念與憲法規范內涵
第一節權利本質的歷史流變及其脈絡
一、權利本質的流變性和歷史規定性
二、“倫理式”權利概念及其本質
三、從“倫理式”到實證主義
四、權利實證主義傳統的轉向
五、權利本質變化的歷史脈絡
第二節公共性缺失:現代權利理論的道德風險
一、個體先于社會
二、權利獨立于善
三、權利與社會道德困境的中國敘事
第三節權利道德理論的學理路徑
一、道德契約與基于公正的預付人權
二、最低限度的道德標準與基于“人道”原則的人權
三、自然法的本體論與基于“向善避惡”實踐知識的人權
四、走向綜合的理論嘗試:權利與義務的均衡
第四節權利的共同體觀念
一、共同體與真實的人性
二、權利與共同體的相互建構
三、權利的共同體觀念確證了權利的道德基礎
第五節共同體觀念下權利的憲法規范內涵
一、權利的規范內涵之一:“憲法列舉權利”
二、權利的規范內涵之二:“未列舉權利”
第四章憲法義務的價值確證與規范建構
第一節古典身份傳統與義務倫理的演進
一、作為古代社會維系機制的“身份制”
二、古希臘“身份政治”:公民美德與城邦正義
三、古羅馬身份傳統的延續和轉向
四、中世紀的雙重“身份”專制與“義務”強迫
五、古典義務倫理的演進脈絡及緣由
六、現代權利觀念與古典義務倫理的斷裂
第二節憲法義務的價值確證
一、憲法義務的“共同體”意蘊
二、人的理性凝聚與憲法義務的自覺承擔
三、憲法義務觀念對傳統觀念的糾偏
第三節憲法義務規范結構的內在邏輯
一、自愛之心與社會構成:霍布斯秩序問題的輪回
二、理性、善良意志與普遍道德法則:康德式“倫理本體”
三、自愛與互助:共同體的耦合結構
四、憲法義務的類型化邏輯
第四節憲法義務的規范形態
一、憲法義務條款
二、“超憲法”的憲法義務
第五節現行憲法義務體系的規范特征
一、倡導性義務與強制性義務的區分
二、同質性義務與特殊性義務的結合
第六節憲法義務體系的實施
一、通過部門法實施強制性義務
二、部門法無從直接實施倡導性義務
三、憲法倡導性義務的實施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