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7306
- 書名:憲法的民族觀及其中國意義研究/浙江財經大學法學文庫
- 作者:李占榮.唐勇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入庫時間:2016-2-22
- 定價:45
圖書內容簡介
學術界長期認為民族問題是社會問題的一部分,所以,在憲法中,將民族關系涵蓋在社會關系之中不予表述與規范。筆者論證了憲法應當表述與規范民族事項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另外,從當今世界各國憲法出發,對憲法實際上是什么進行描述性的認識,同樣可以體認到憲法是規定公民、民族、國家,主權、民主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事項的載體。通過對憲法文本的比較,筆者發現,構建了主權民族的國家和未構建主權民族的國家對民族范疇的憲法表達與規范。最后筆者就我國自身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展開和論證,提倡將中華民族的概念入憲。
圖書目錄
緒論
一、研究目的、現狀及意義
二、主要內容
三、基本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民族范疇的憲法表述與規范:基于世界各國憲法文本的比較
一、憲法文本表述民族范疇的必然性
(一)憲法規定民族之范疇的必要性
(二)憲法規定民族范疇的可行性
二、構建了主權民族的國家民族范疇的憲法表達與規范
(一)基本上屬于單一民族國家民族范疇的憲法表達與規范
(二)事實上是多族群或多民族且構建了主權民族的國家
三、未構建主權民族的國家民族范疇的憲法表達與規范
(一)由多民族構成的聯邦制國家民族范疇的憲法表達與規范
(二)由多民族構成的單一制國家民族范疇的憲法表達與規范
第二章 民族范疇的憲理解釋
一、主權民族
(一)主權民族的涵義
(二)“族裔質性”分析范式
(三)族裔同質國家主權民族的憲法構建
(四)族裔異質國家主權民族的憲法構建
二、自決權民族
(一)自決權民族的涵義
(二)自決權民族的憲理解釋
三、自治權民族
(一)自治權民族的涵義
(二)自治權民族的憲理解釋
第三章 民族范疇的中國表達及其意義:基于調研的實證分析
一、民族平等的憲理
(一)民族平等的理論內涵
(二)民族平等的憲法規范
(三)中國民族平等的現狀分析
二、民族認同的憲理
(一)認同與民族認同
(二)民族認同的憲法規范
(三)中國民族認同的現狀分析
三、民族權利的憲理
(一)少數民族權利的理論內涵
(二)少數民族權利的憲法保護
(三)中國少數民族權利的現狀分析
第四章 “中華民族”入憲
一、中華民族的歷史演變與入憲意義
(一)中華民族的歷史演變與現實構成
(二)“中華民族”入憲的意義
二、需要處理的幾個關系
(一)“人民”和“公民”之間的關系
(二)“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三)“人民”與“民族”之間的關系
(四)“民族”“人民”“國家”“主權”四者之間的關系
(五)憲法在兩個層次上使用“民族”一詞
(六)“民族”“人民”“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
(七)“人民”“民族”“公民”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中華民族”入憲的方式
(一)范疇確立層次的“中華民族”入憲
(二)范疇內涵界定層次的“中華民族”入憲
(三)憲法規范構建層次的“中華民族”入憲
附錄:調查問卷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