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fā)《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的通知
關于印發(fā)《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的通知
衛(wèi)生部
關于印發(fā)《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的通知
2.每住院人次費用(元),其中藥費(元)。
(六)資產運營。
1.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2.醫(yī)療收入/百元固定資產。
3.業(yè)務支出/百元業(yè)務收入。
4.資產負債率。
5.固定資產總值。
6.醫(yī)療收入中藥品收入、醫(yī)用材料收入比率。
(七)科研成果(評審前五年)。
1.國內論文數 ISSN、國內論文數及被引用數次(以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發(fā)布信息為準)、SCI 收錄論文數/每百張開放床位。
2.承擔與完成國家、省級科研課題數/每百張開放床位。
3.獲得國家、省級科研基金額度/每百張開放床位。
二、住院患者醫(yī)療質量與安全監(jiān)測指標
(一)住院重點疾。嚎偫龜、死亡例數、2周與1月內再住院例數、平均住院日與平均住院費用。
1.急性心肌梗塞ICD-10:I21-I22。
2.充血性心力衰竭ICD10:I50.0。
3.腦出血和腦梗塞ICD10:I60-I63。
4.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 ICD10:S06。
5.消化道出血(無并發(fā)癥)ICD10: K25-K28伴有.0-.2,.4-.6亞目編碼,K29.0,K92.2。
6.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損傷ICD10: T00-T07。
7.細菌性肺炎(成人、無并發(fā)癥)ICD10: J10.0,J11.0,J12-J18 (不包括J17*)。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CD10:J44。
9.糖尿病伴短期并發(fā)癥與長期并發(fā)癥ICD10:E10-E14。
10.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ICD10:E04。
11.性闌尾炎伴彌漫性腹膜炎及膿腫ICD10:K35.0,K35.1。
12.前列腺增生ICD10:N40。
13.腎功能衰竭ICD10:N17-N19。
14.敗血癥(成人)ICD10:A40-A41。
15.高血壓病(成人)ICD10:I10-I15。
16.急性胰腺炎ICD10:K85。
17.惡性腫瘤術后化療ICD10:Z51.101。
18.惡性腫瘤維持性化學治療ICD10: Z51.201、Z51.103。
(二)住院重點手術:總例數、死亡例數、術后非預期再手術例數、平均住院日與平均住院費用。
1.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ICD-9-CM-3:81.5。
2.脊髓、椎管手術ICD-9-CM-3:03.0、03.1、03.2、03.4、03.5、03.6、03.7。
3.胰腺切除術ICD 9-CM-3:52.5-52.7。
4.食管切除術ICD 9-CM-3:42.4。
5.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ICD-9-CM-3:51.23。
6.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ICD-9-CM-3:36.1。
7.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ICD-9-CM-3:36.06, 36.07。
8.顱腦手術ICD-9-CM-3:01.24、01.39、01.5。
9.子宮切除術ICD-9-CM-3:68.4-68.7。
10.剖宮產ICD-9-CM-3:74.0,74.1,74.2,74.4,74.99。
11.陰道分娩ICD 9-CM-3:72,73.0-73.2,73.4-73.9(伴ICD-10:Z37)陰道分娩的出院患者。
12.乳腺手術ICD-9-CM-3:85.4。
13.肺切除術ICD-9-CM-3:32.4、32.5。
14.胃切除術ICD-9-CM-3:43.5-43.9。
15.直腸切除術ICD-9-CM-3:48.4-48.6。
16.腎與前列腺相關手術ICD 9-CM-3:55.4-6,60.3-5。
17.血管內修補術ICD 9-CM-3:39.71-74。
18.惡性腫瘤根治術ICD 10 C00-C97,伴ICD.9-CM-3“某器官全切除術”或大部分(或部分)切除術。
(三)麻醉。
1.麻醉總例數。
2.由麻醉醫(yī)師實施鎮(zhèn)痛治療例數。
3.由麻醉醫(yī)師實施心肺復蘇治療例數。
4.麻醉復蘇(Steward蘇醒評分)管理例數。
5.麻醉非預期的相關事件例數。
6.麻醉分級(ASA病情分級)管理例數。
(四)住院患者安全類指標。
1.住院患者壓瘡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
2.醫(yī)院內跌倒/墜床發(fā)生率及傷害嚴重程度。
3.擇期手術后并發(fā)癥(肺栓塞、深靜脈血栓、敗血癥、出血或血腫、傷口裂開、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謝紊亂、肺部感染、人工氣道意外脫出)發(fā)生率。
4.產傷發(fā)生率。
5.因用藥錯誤導致患者死亡發(fā)生率。
6.輸血∕輸液反應發(fā)生率。
7.手術過程中異物遺留發(fā)生率。
8.醫(yī)源性氣胸發(fā)生率。
9.醫(yī)源性意外穿刺傷或撕裂傷發(fā)生率。
三、單病種質量監(jiān)測指標
(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9)。
1.到達醫(yī)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應給予氯吡格雷)的時間。
2.到達醫(yī)院后首次心功能評價的時間與結果。
3.實施再灌注治療(僅適用于STEMI):到院后實施溶栓治療的時間; 到院后實施PCI治療的時間;需要急診PCI患者,但本院無條件實施時,轉院的時間。
4.到達醫(yī)院后使用首劑β-受體阻滯劑(有適應證,無禁忌癥者)的時間。
5.住院期間使用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ACEI/ARB、他汀類藥物(有適應證,無禁忌癥者)。
6.住院期間血脂評價。
7.出院時繼續(xù)使用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ACEI/ARB、他汀類藥物有明示(有適應證,無禁忌癥者)。
8.住院期間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時機。
9.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10.患者對服務滿意程度評價。
(二)急性心力衰竭(ICD-10 I05-I09,I11-I13,I20-I25,伴I50)。
1.到達醫(yī)院后首次心功能評價的時間與結果。
2.到達醫(yī)院后使用首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的時間。(有適應證,無禁忌癥者)。
3.出院時繼續(xù)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ACEI/ARBs。
4.住院期間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時機。
5.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6.患者對服務滿意程度評價結果。
(三)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住院、成人(ICD-10 J13-J15,J18)。
1.到達醫(yī)院后首次病情嚴重程度評估的時間與結果。
2.重癥患者、入住ICU患者實施氧合評估的時間。
3.重癥患者、入住ICU患者實施病原學檢查的時間。
4.起始抗菌藥物種類(經驗性用藥)選擇。
5.入院后患者接受首劑抗菌藥物治療的時間。
6.初始治療后評價無效,重復病原學檢查的時間。
7.抗菌藥物(輸注或注射)使用天數。
8.住院期間為患者提供戒煙咨詢與肺炎的健康輔導的內容與時機。
9.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10.患者對服務滿意度評價結果。
(四)腦梗死(ICD-10 I63)。
1.到院后接診流程:到院后實施神經功能缺失評估的時間與結果;到院后實施頭顱CT等檢查的時間。
2.到院后實施靜脈應用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t-PA)/或尿激酶應用的評估時間。(發(fā)病4.5小時/6小時內患者)
3.到院后使用首劑阿司匹林/或氯吡咯雷的時間。
4.到院后實施吞咽困難評價的時間。
5.到院后實施血脂評價與使用他汀類藥物(有適應證,無禁忌癥者)的時間。
6.住院期間接受血管功能評價的時間。
7.預防深靜脈血栓的時間。
8.康復評價與實施的時間。
9.出院時繼續(xù)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咯雷。
10.住院期間與出院后伴有房顫的腦梗死患者口服抗凝劑(華法林)的治療。
11.住院期間為患者提供戒煙咨詢與腦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時機。
12.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13.患者對服務滿意程度評價結果。
(五)髖關節(jié)置換術(ICD 9-CM-3 81.51-52)、膝關節(jié)置換術(ICD 9-CM-3 81.54)。
1.術前實施手術前的關節(jié)功能評估的時間與結果。
2.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應用時機:術前預防性抗菌藥物的種類選擇;在手術前1小時內開始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手術超過3小時加用抗菌藥物一次;術后停止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的時間。
3.實施預防手術后深靜脈血栓與肺栓塞的時間。
4.手術輸血量。
5.術后康復治療的時間。
6.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時間。
7.住院期間為患者提供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時機。
8.切口Ⅰ/甲愈合。
9.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10.患者對服務滿意程度評價結果
(六)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ICD 9-CM-3 36.1)。
1.實施手術前的風險評估的時間與結果。
2.符合手術適應癥與急癥手術指征。
3.使用乳房內動脈比率。
4.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應用時機:術前預防性抗菌藥物的種類選擇;在手術前1小時內開始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手術超過3小時加用抗菌藥物一次;術后停止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的時間。
5.術后活動性出血或血腫的再手術時間。
6.手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時間。
7.住院期間為患者提供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時機。
8.切口Ⅰ/甲愈合。
9.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10.患者對服務滿意程度評價結果。
(七)圍手術期預防感染.
1.手術前預防性抗菌藥物選用符合規(guī)范要求。
2.預防性抗菌藥物在手術前1小時內開始使用。
3.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于1500ml,術中可給予第二劑。
4.擇期手術在結束后24、48、72小時內停止預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時間。
5.手術野皮膚準備與手術切口愈合。
6.適用手術與操作ICD-9-CM-3編碼:單側甲狀腺葉切除術(ICD-9-CM-3:06.2);膝半月板切除術(ICD-9-CM-3:80.6);經腹子宮次全切(ICD-9-CM-3:68.3);剖宮產術(ICD-9-CM-3:74.0,74.1,74.2);腹股溝疝單側/雙側修補術(ICD-9-CM-3:53.0,53.1);闌尾切除術(ICD-9-CM-3:47.0);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ICD-9-CM-3:51.23);閉合性心臟瓣膜切開(ICD-9-CM-335.00-35.04); 動脈內膜切除術(ICD-9-CM-3:38.1);足和踝關節(jié)固定術和關節(jié)制動術(ICD-9-CM-3:81.11-81.18);其他顱骨切開術(ICD-9-CM-3:01.24);椎間盤切除術或破壞術(ICD-9-CM-3:80.50)。
(八)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住院、兒童(ICD-10 J13-J15,J18)。
1.住院時病情嚴重程度評估。
2.氧合評估。
3.重癥、入住ICU患兒病原學檢測。
4.抗菌藥物使用時機。
5.起始抗菌藥物選擇符合規(guī)范。
6.住院72小時病情嚴重程度再評估。
7.抗菌藥物療程(天數)。
8.符合出院標準及時出院。
9.療效、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元)。
不含新生兒及1-12個月嬰兒肺炎。
四、重癥醫(yī)學(ICU)質量監(jiān)測指標
(一)非預期的24/48小時重返重癥醫(yī)學科率%。
(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預防。
(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fā)生率‰。
(四)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行性感染率‰。
(五)導尿管相關的泌尿系感染率‰。
(六)重癥患者預期死亡率與實際死亡率(APACHE II評分)%。
(七)重癥患者壓瘡發(fā)生率(APACHE II評分)%。
(八)各類導管管路滑脫與再插率%。
(九)人工氣道脫出例數。
五、合理用藥監(jiān)測指標
(一)抗生素處方數/每百張門診處方。
(二)注射劑處方數/每百張門診處方。
(三)藥費收入占醫(yī)療總收入比重。
(四)抗菌藥占西藥出庫總金額比重。
(五)常用抗菌藥物種類與可提供藥敏試驗種類比例。
六、醫(yī)院感染控制質量監(jiān)測指標
(一)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
(二)留置導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
(三)血管導管所致血行感染‰。
(四)手術部位感染%(按手術風險分類)
關于印發(fā)《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的通知
不分頁顯示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